(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统编 九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道德与法治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强国富民的历程(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中华民族站起来了。(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3)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成就的总述)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
2、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改革开放的地位(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抉择(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基本路线的解读:(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
3、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2)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3)目标(第二个百年目标、共同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4)制定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国情)6.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2)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7.改革开放促发展的表现(改革开放如何促发展?)(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
4、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8.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国腾飞的表现)(1)(宏观/国家角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贸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国家力量。(2)(微观/人民生活角度)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
5、)(国际影响角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9. 宣告新时代的会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1.改革为什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6、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为了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4)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12.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措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3. 解决现实挑战的措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
7、一体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14.为什么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5.怎样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
8、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改革创新精神的含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18.怎样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
9、可持续。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永无止境)1. 什么是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意义+创新的必要性)A.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B.创新的必要性 (1)(民族复兴/世界民族角度
10、)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2)(我国经济/社会进步角度)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3)(改革发展角度)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4)(科技角度)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的地位3.创新对个人的作用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3)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4)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与认可,让我们
11、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4.创新对人类生活的作用(1)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2)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5.创新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7.改革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在不断
12、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8.我国的科技国情/科技现状: (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不足)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9.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A.国家:(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13、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B.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增强法律意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C.社会:发扬创新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D.个人:(1)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14、,(2)培养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3)培养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4)具有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5)培养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6)具有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0.教育的作用: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3)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11.
15、教育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2.创新精神的表现。 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参与民主生活)1.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2.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
16、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4.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意义:(1)有助于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应,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2)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6.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7.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8.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9.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17、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后三个是基本政治制度)10.民主权利有: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11.公民怎样行使民主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形式。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12.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决策的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13.民主监督的意义:(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
18、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2)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14.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提高公民的个人素养,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15.怎样增强民主意识?(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向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的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能力;(2)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
19、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3)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4)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夯实法治基础、凝聚法治共识)1.我国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2)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
20、择。3.什么是良法?(良法的意义)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4.法治的要求: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5.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6.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7.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
21、统一。9.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10.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11.政府的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12.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利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13.依法行政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14.依法行政的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正确行使权力15.依法行政的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1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1)国家:国家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权力公
22、开要有法可依。(2)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监督和引导。(3)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4)公民: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17.怎样厉行法治?(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