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易错知识整理 .doc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4638531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35.5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易错知识整理 .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易错知识 整理 统编 必修 第四 哲学 文化 知识 下载 _必修4 哲学与文化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知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人人不一定是哲学家。)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等于总和)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辩证关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4、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

    2、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如:气者,理之依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原子、分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如: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心无外物/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

    3、如神创论/理生万物,理在事先/未有此气,先有此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5、哲学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6、 哲学上的 “物质”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哲学上的物质物质具体形态;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3)物质具有可知性7、构成社会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物质因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8、 人脑是意

    4、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是大脑)。意识的本质(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或主观映象。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是产生意识的根本途径。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9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观,如刻舟求剑)和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10、认识、利用、把握、发现、尊重规律( 对 ) 改造、消灭、创造、改变规律(错 )11、发挥主观能动性以

    5、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12、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可知论)13、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14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15、“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对 )”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错) 联系是有条件的16、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判断新旧事物不是按时间出现先后、名称、形式等,而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17、 事物发展的总趋

    6、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18、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19事物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20、质变不等于发展,但发展一定是质变。21、辩证否实质是“扬弃”,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22(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会相互转化23、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

    7、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比较: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试点、示范、典型、抽样、推广经验等这类词常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体现25、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抓关键词A主次矛盾:常有重点、中心、关键、核心、要害、突破口、首要任务这类词 B矛盾主次方面:主流、主体、主导、本质、性质、大局、方向、总体上、大多数这类词2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7、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8、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 + 学习29、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

    8、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30认识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3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2、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和谬误有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34、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真理( 对 ) 推翻真理( 错 )35、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36、社会在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在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

    9、史观。37、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8、(1)生产活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活跃的因素。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更替。(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反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土地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反映上层建筑与经

    10、济基础: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如宪法修改39、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40、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41、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42、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43、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44、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45、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

    11、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46、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47、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8、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9、 文化只能起影响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50、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5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

    1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5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53、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54、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55、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5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7、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58、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59、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60、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61、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6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易错知识整理 .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38531.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