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梳理.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梳理.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梳理 统编 必修 一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 梳理 下载 _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一)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的历史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原始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3)原始社会的解体:a.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个体劳动盛行,代替集体劳动生产资料转为家庭私有(直接原因)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原始社会解体b.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为私有财产2.奴隶社会(1)阶级的产生(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2)国家的诞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
2、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3)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3.封建社会(1)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方式:收取地租)(2)封建国家的显著特点:君主专制、等级森严。(3)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4.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注意: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2)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方式:资
3、产阶级革命(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原因:a.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
4、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5)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含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5.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特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原始人奴隶农民工人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石器;劳动对象有限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5、、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应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等,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对象扩大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水利事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逐步发展起来,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劳动对象进一步扩大机器化生产,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大提高,劳动对象更广泛6.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何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
6、生活资料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进步性:从理性、正义等原则
7、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局限性: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a.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b.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奠定了阶级基础。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实现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
8、运行的特殊规律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揭示了共产主义的本质。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
9、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3.探索和尝试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和尝试,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重点)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
10、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4.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年)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a.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b.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c.过程:28年浴血奋战,经过大革
11、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最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d.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e.“新”的体现: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最主要);革命前途: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5.中国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
12、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辞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迎新)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对外)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 过
13、渡时期时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毕)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2.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标志:19
14、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 . 党的八大(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最重要的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15、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改革开
16、放的历史进程 (一)起步阶段(1978年1990年) A.对内改革重点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企业改革) B.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4个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二)进入新阶段(1992年2003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
17、一个新的阶段。 A.对内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对外开放: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三)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A.对内改革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B.对外开放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3.改革开放的意义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