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文化部分知识点汇总哲学与文化.doc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4638159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9.5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文化部分知识点汇总哲学与文化.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 统编 必修 第四 文化 部分 知识点 汇总 哲学 下载 _必修4 哲学与文化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化传承与文化创新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2.文化的作用(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

    2、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P91相关链接)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

    3、大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民族精神内涵、作用)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关系)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抗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材料体现的作用)4.怎么弘扬民族精神?(怎么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

    4、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

    5、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闻名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

    6、人、以文育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P98相关链接)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7、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

    8、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9.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

    9、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0.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

    10、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特别提醒】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11.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面向世界,

    11、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促进文化发展。12.为什么不能照搬照抄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

    12、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13.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

    13、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14.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来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必然选择。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特征:面向现代

    14、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如何做(措施):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

    15、我所用。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15.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1) 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3) 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6、,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4) 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

    17、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6.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18、,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17.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文化部分知识点汇总哲学与文化.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38159.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