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复习题单.doc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4638146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2.2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复习题单.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统编 年级 上册 文言 复习题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题单咏雪注意黑体的实词虚词的含义和划线句的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2、与儿女讲论文义。(泛指小辈,侄儿侄女;谈论 ;文章的义理 )3、俄而雪骤。( 一会儿;急,紧 )4、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6、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乘风,趁风 )7、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她就是谢太傅兄长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相约同行)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丢下了友人自己走了,陈太丘

    2、走了以后,友人才到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那时,那年;嬉戏,玩)4、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通否疑问词)5、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丢下我走了)7、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你正午了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不讲礼貌)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感到惭愧;拉;回头看 )世说新语两则重要文意理解整理(尤其注意黑体字部分的关键提法)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2、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大多是直叙其事。3、世说

    3、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影响很大。4、咏雪在原书中被编入“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5、文章交代咏雪的背景只用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的一句话,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说到了。6、本文的主要事件写“咏雪”,谢太傅对胡儿和道韫的答案优劣未做评定,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7、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原书的“方正”一门。“方正”,即刚正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8、文章记陈纪(元

    4、方)和客人的对话。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日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怒”的原因;陈纪当时正“门外戏”,故与客人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9、对话分两层:第一层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作用(客。问之前);第二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10、1夙惠门是世说新语36门中的第12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这一则记陈纪7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他的聪敏,但这一则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是全篇的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所以还是放在“方正”门内好。11、故事的结尾,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算作“无礼”,其实对于7岁的孩子不应该如此求全责备。论语十二章实词、虚词易错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先生,指孔子;而,顺接;代词,代学过的知识;志同道合的人;了解;生气,恼怒;有才德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天;三,泛指多次;自我检查;替;而,转折;竭尽自己的心力;老师传授的知识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6、欲,不逾矩。”(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而,修饰;在;有所成就;感到迷惑;上天的意旨;听得进各种意见;顺从自己的心意;超过,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过的知识;而顺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担当,当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转折;就;迷惑;而,转折;疑惑)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高尚;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水;能忍受;代词,带这种清苦;代词,代颜回的;好学的乐趣,快乐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代学问和事业;喜爱,爱好;意动用法,以

    7、.为快乐)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动词,吃饭;喝冷水;弯曲;胳膊;而,修饰;代词,代胳膊;代词,这;而,修饰。对于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泛指多人;兼词,在其中;代词,他们的;好的方面;而,顺接;学习,跟从;代词,代他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而,顺接;改正;代词,带不好的方面)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逝的时光;代词,这;舍弃,放弃)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统称;改变;泛指平民百姓)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广泛的学习;而,并列;坚定;恳切的发问;而,并列;仁德;代词,这 )论语十二章重要文意理解整理,注意黑体字部分的提法:1、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畴。2、第二章重点强调:古代为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3、第三章孔子自述七十岁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这里的“知天命”不能等同于“宿命论”应该理解为孔子对社会、道德、人生等有了一定的体察和认识,能够自然地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是指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达到了高度统一,不管怎样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4、这一则主要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

    9、系。5、这一则重在讲学习方法,重点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6、这一则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高度赞扬,回环曲折,一唱三叹。7、这一章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与前面对颜回的赞美是一致的。8、这一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意思。9、这一章讲学习态度,意思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借鉴别人的长处,还要警醒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10、这一章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11、这一章讲人要有志气、品格,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12、这一章讲“仁”,是从学习方法上讲的。诫子书实虚词易错点,划

    10、线句子翻译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表目的,来)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达到远大的目标)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增长才干;明确志向;学业,学习)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放纵,懈怠;轻薄;修养)5、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消失,离开)6、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最终;掉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7、 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所住的陋室)文意理解:1、诫子书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文章86字,抒发了

    11、诸葛亮对儿子深切的期望与爱,也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2、全文提出了“静以修身”的中心论点,并围绕“静”这一全文核心词,进行论述,最终得出了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的结论。 3、文章先提出观点,而后对“静”的价值进行阐发,紧接着进行先正后反的论述,以“淫慢”“险躁”作为反面表现,实则也是为了彰显“静”的价值。全文先立论,后阐发,又从正反论证,逻辑严谨,前后相承。4、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第二个条件是学习,第三个条件是惜时。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得。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5

    12、、“俭以养德”是诸葛亮一生智慧的总结,强调物质生活的地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狼1、 止有剩骨(只,仅)2、 缀行甚远(连接,紧跟)3、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停止;跟从 )4、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追赶;像原来一样)5、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非常;处境困迫为难;攻击 )6、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看;堆积柴草;覆盖)7、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于是;解除,卸下)8、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向前;凶狠注视的样子)9、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径直;离开;像狗一样)10、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之,音节助词,不译;神情;悠闲)11、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13、,又数刀毙之(突然;杀死)1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打洞;想要;状语,从隧道)13、 止露尻尾(只;屁股)14、 屠自后断其股(从;大腿) 15、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睡觉;大概,原来是 )16、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狡猾;一会儿;巧变诡诈;只是;笑料;罢了)文意理解1、文章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叙事和议论。其中叙事部分情节波澜起伏,从屠夫的角度可以归纳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其中屠户“御狼”是全文情节的转折点。2、文章的叙事部分第一段写屠户遇狼,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这是故事的发展

    14、,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3、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于是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投以骨”。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屠户的欲擒故纵政策都是无效的。4、全篇二百来字,但描述一屠杀两狼的惊险过程,细腻生动,使人如临其境。文章通过狼的动作、神态刻画出其贪婪凶残的本性,通过动作描写和少量心理描写刻画出了屠户的形象。6、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角色。7、文中表现狼的贪

    15、婪的句子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狡诈阴险的语句有目似瞑,意暇甚”“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10、文章最后一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1、 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浇田)2、 常一人居外(停留)3、 及其家穿井(等到;挖掘开凿)4、

    16、 有闻而传之者(听说;传播)5、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讲述;使知道)6、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寻求;消息;像;比得上;听说)7、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担忧;倒塌,塌陷;通无,没有;废弃;睡觉吃饭)8、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于是;去;告知开导)9、 积气耳,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聚集;你;一举一动;整天;行动,活动;为什么) 10、 晓之者,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纵使,即使;伤害) 11、 其人曰:“奈地坏何?”(塌陷) 12、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填满;四方;你;均为踩踏的意思

    17、) 13、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整天;行动,活动)14、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解除疑虑的样子;很,非常)文意理解:穿井得一人1、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知错能改。1、 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2、 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3、 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4、 寓意: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造成视听混乱。杞人忧天1、 寓意: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2、 全文对话体,通过语言主要刻画了“杞国人”的形象。3、 晓之者热心开导他人值得学习。他的认知与现在的科学不相符合,但符合那个时代的认知水平,这种耐心、热心的精神值得赞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复习题单.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3814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