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 .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 .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 统编 年级 上册 古诗文 复习资料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八年级上册古诗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
2、、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名著。二、主题:本文通过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词语积累: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隐,遮蔽。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到了。 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朝,早晨。 暮,傍晚。 其间,这中间。 虽,即使。 奔,形容词用作动词,这里指飞奔的马。 御风,
3、驾着长风。 不以疾,没有这么远快。不以,不如。疾,快。 春冬之时,之,的,时,季节。 则,就。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素,白色。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良,甚,很。 晴初,天刚放晴。初,刚刚。 霜旦,下霜的早晨。旦,早晨。 肃,肃杀,凄寒。 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响,回声。 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绝,消失。 故,所以。四、文本探究。1、文章写三峡风光,为什先写“山”后写水?写水为什么不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峡”指“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故从山写起。先写
4、山,既可以揭示水流迅疾的原因,也使得峻岭与急流相互映衬,更好地展现三峡的险峻壮奇。先写山后写水,体现了由主到次的写作顺序。写三峡之水,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作者主要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高耸峭拔的特点;写“水”,描绘了不同季节三峡水的不同特点。3、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5、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用一个字分析概括各个季节景物特征:夏季水的特征为“险”。江水暴涨,水流湍急,航道被阻断,呈现出险峻美;春冬季水的特征为“趣”。“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充满生机与乐趣;秋季特征为“悲”。“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以“霜旦”“寒”“肃”渲染,给人凄凉之感。写猿鸣、渔歌,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此时人们身处此地的伤感。)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侧面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山势之高峻、江面之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 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运用色彩映
6、衬、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清幽秀美的图画。急流的雪白与潭水的碧绿相互映衬,都是素冷色调,给人以清冷幽静的感觉;以回清写湍流的动态,以倒影写潭水的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灵动秀美的体验。 6、“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一是表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表现了三峡山高、峡长、岭连、峡窄的地形特点。 7、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8、文章在描写三峡春冬之景时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动静结合。“素湍”“回清”是动态,写出水的明净轻快,“绿潭”“倒影”是静态,
7、突出潭水的深沉宁静,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9、文章在描写三峡夏季和春冬之季的水时,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写夏水能漫上山陵、阻断水路,从正面写出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特点。用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烘托夏水湍急、水流迅疾的特点; 在写春冬之季三峡水的清幽美时,绿色的潭水、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等各种形态的水,正面表现出水清。而水中能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是从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写秋景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抓住山野寂静、猿声哀婉、凄切的特点,表现秋景的凄清、萧瑟。 10、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
8、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季与秋季,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相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一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11、从文中找出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示例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示例2,绝巘多生怪柏。
9、怪柏把根扎在悬崖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示例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 12、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例并简要分析作用:示例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三峡的雄伟峻拔。 示例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和情韵美。示例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方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3、一山一水总关情,通过文章对山水的描绘,我们的心也同作者的心一起跳动。说说你体会到
10、的作者的心情:“良多趣味”可以体现作者的心情。作者面对春冬之时山光水色的秀丽奇景,掩饰不住内心的欣赏、喜悦之情,从笔下自然流露出来,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14、你如何欣赏这篇文章的美,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示例1,我喜欢文章的含蓄美。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三峡夏季的奔放美,春冬之季的清幽美,秋季的凄婉美。特别是秋季的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 示例2,我喜欢文章形色声情的描写。如文中描写春冬两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
11、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作者的情感也蕴含其中,“趣”字,就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愉悦,“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由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15、结构特点: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严谨。先写三峡概貌,总体勾勒;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描写。16、“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三峡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特点。17、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想到哪首诗?想到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用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烘托夏水湍急、水流迅疾的特点。18、“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运用夸张的修辞,侧面写出江流湍急、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19、描述“清荣峻茂”画面:
12、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清澈,鱼儿畅游。树木繁茂,自由生长,山高草盛,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20、“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绝巘多生怪柏”为静,“飞漱其间”为动,写仰视山峰所见,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图画。2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清荣峻茂”一字一景,分别写出了水、树、山、草的特征,简洁概括,精当确切。“良多趣味”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春冬三峡美景由衷的赞叹之情,一个“趣”字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此时的愉悦之情。22、写作特色:一、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文章句式骈散结合,作用四字句,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整饬华美、韵律和谐;还间有
13、五、六、七言等,句式灵活多变,读来有抑扬顿挫之感。二、语言简练,生动传神。文章语言简洁洗练,形象性强,片言只语,蕴含无穷韵味,如“素湍绿潭”中,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生动传神。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时称“山中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等。二、主题:本文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
14、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三、字词积累:山川之美,之,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俱,皆,都。 备,完备,齐备。 歇,消散。 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竞,争相。 欲界,没有。四、文本探究:1、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景物:文中描写了山峰、溪流、石壁、青林、翠竹,晨雾、猿、鸟、鱼等景物。 特征:这些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充满无穷生机。 这些景物不是杂乱无章的。这些景物是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时间由早到晚。作者选取这些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
15、一的印象。 2、文中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着”有什么言外之意?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文章以感慨发端,以“美”点明中心,说明有高雅情趣的人皆爱美、谈美,总领全文,奠定了文章的写景抒情的基调。 4、怎样理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
16、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一是将友人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二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的表达效果。猿、鸟的鸣叫声穿越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蓬勃的生命气息。 7、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晓雾”“夕日”是静景;“乱鸣”“竞跃”
17、是动景。“乱”字写出了“鸣”的状态,表现了晨景热烈欢悦的气氛;“竞”字写出了“跃”的状态,表现了热闹的气氛。通过描绘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 好在哪里?“乱”字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热烈欢悦的气氛;“竞”字写出了“跃”的状态,鱼儿争相跳跃,静中有动,写出了热闹的气氛。 9、本文写景语言精练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此特点。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清),用笔凝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10、从视角转
18、换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写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看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而后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互相映衬,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1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种美:四美:山水交映之美;色彩映衬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称之美。12、本文开头提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结尾又举谢灵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内容上是作者对美好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山水之奇绝,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结构上,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更加紧密。 13、分析文章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说说
19、它们给你怎样的美感:A,文章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B,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C,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14、答谢中书书结尾为何提及“康乐(谢灵运)”:陶弘景于文中称引谢灵运,有追慕前贤之意,兼有自己也能得山水之妙的自矜之意。15、作者是怎样描写动静结合的景物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16、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谢中中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0、”,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则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17、答谢中书书与三峡在语言、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相同点: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不同点:语言方面,前者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后者将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结构上,前者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后者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
21、的美感。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同为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二、主题:本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达观自得中隐含着惆怅悲凉,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三、字词
22、积累:欲,打算。 户,门。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至,到。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 于,在。 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纵横。 盖,大概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四、文本探究: 1、想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所展现的情景,简要分析作者运用比喻的妙处:运用隐喻,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澄澈的积水,把竹子和柏树影子比作交错纵横的藻、荇,全句不见一个“月”字,却写出了月光的清明澄澈,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营造了一个清宁幽静的美妙境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23、影也”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月光比作积水,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贴切传神。用“积水空明”写月光清明澄澈,“藻荇交横”写月光下竹柏的影子,纵横交错,描绘出了一个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除了运用比喻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简要分析:虚实结合、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澄澈的积水,水中的藻荇是虚景,竹柏的影子是实景。“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二者结合,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