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梳理.doc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4638072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梳理.doc》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诗词三首 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梳理 统编 九年级 上册 13 诗词 知识 梳理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诗词三首之积累与鉴赏知识梳理:(一)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梳理】(1)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作品收录在东坡文集。(2)写作背景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

    2、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3)炼字“恐”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4)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的聚散离合如同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5)情

    3、感作者情感多次起伏变化,上片先是高亢激昂(向往),然后矛盾消极,再变得豪迈通达;下片先是惆怅,然后豁达,最后热烈奔放。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和对天上生活的向往之情。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中,展示了作者心理的矛盾,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何事长向别时圆”抒发怀人之情,写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惆怅。最后两句以乐观心态面对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事实,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6)形象:塑造了作者积极入世、热爱生活、心胸开阔、乐观旷达的乐天派形象。(7)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词中“转朱阁,低绮户”借月光的变换,抒发了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和思念。对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运用对比

    4、,把在月宫与人间对比,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重点梳理】(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2)写作背景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

    5、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刘禹锡在家族的同辈人中以长幼排序是第二十八位,因此为“刘二十八使君”。(3)炼字“酬”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赠”,指白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此诗就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弃置”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表达了诗人无限的心酸和悲凉。“长精神”即“振作精神”,既点明了酬答的题意,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4)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

    6、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5)情感作者的情绪复杂,情感经历了从心酸、难以平静,到悲痛怅惘,再到乐观积极,最后慷慨昂扬的多次变化。“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诗人无限心酸和愤激之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两个典故表现了诗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既表明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将在朋友的关怀之下振作精神,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全诗: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之情,又表现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6)修辞方法: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沉舟”“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后起之秀,诗人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7)表现手法对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沉舟”与“千帆过”,“病树”与“万木春”分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自己的沉沦和新贵的得势对比中,虽暗含诗人身世的凄苦,却充满了昂扬的精神,表现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典。“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烂柯人”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作者写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

    8、旧时光景。“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死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A、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B、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三)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9、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梳理】(1)作品简介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才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不仅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摊出了长安。行路难大概是李白在刚被“放还”时所作,共三首,本诗是其中的一首。(2)炼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出诗人情感的变化,与“金”“清”“玉”“珍”形成对比,反衬诗人内心的悲苦。“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

    10、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3)情感全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出极大的抑郁之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仕途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写对政治前途仍抱有幻想;“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个短句又表现出徘徊、低沉的心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奋发振作、情绪高昂,显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4)修辞方法:夸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反复和设问

    11、。“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表现了诗人进退两难的徘徊、低沉的心境。(5)表现手法:反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苦、失望的心情。象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会,想有所作为,却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用典。“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吕尚垂钓在磻溪、伊尹梦乘舟梦日边,从而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

    12、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预习训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zn)清酒斗十千B.暂凭杯酒长(zhng)精神C.又恐琼(qing)楼玉宇D.低绮(y)户,照无眠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下列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C.诗中借碧溪垂钓

    13、、梦日乘舟,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4.以下对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5.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回赠白居易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B.首联回

    14、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之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叹。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6.填空。(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涉及中唐时期的两位大诗人,分别是_和_,两人志同道合,写诗互赠。(2)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为“_”。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1)玉盘珍羞直万钱 _ 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3)

    15、到乡翻似烂柯人 _(4)暂凭杯酒长精神 _(5)把酒问青天 _(6)高处不胜寒 _(7)何事长向别时圆 _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中的第一首,是一首古体诗,全诗从头至尾表达了诗人失落、苦闷、迷惘、不知所措的心情。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事的艰难,寓含无限的悲慨。C.“闲来垂钓碧溪上

    16、,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愿望。他坚信终有一天,会受到明君的重用,表明诗人对自己从政仍有所期待。D.结尾两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他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

    17、杯酒长精神。(1)选出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A.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B.诗的颌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C.诗的颈联不仅充满哲理意味,还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D.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2)你怎样理解广为流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2)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D项,“绮”应读“q”。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A

    19、项,对偶。C项和D项,均为用典。 3.答案:C解析:“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表述有误,应是表现了诗人希望获得机会、有为于当世的理想抱负。4.答案:A解析:本诗第一句只是后一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引子,是作者写自己即使在美酒佳肴前也“不能食”,表达的是探求人生道路而不得的“茫然”心情。故A错。5.答案:B解析:首联并未点明酬答之意。6.答案:(1)白居易 刘禹锡(2)苏轼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7.答案:(1)同“馐”,美味的食物 同“值”,价值(2)以诗相答(3)斧柄(4)增长,振作(5)端起酒杯(6)经受不住(7)为什么8.答案:(1)A; (2)【示例一】

    20、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和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二】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3)【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内容的能力。A项,全诗抒发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情调。(2)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词的语言之炼句的能力。诗句赏析可从句式特点、情感倾向、修辞手法和炼字等角度入手。本句在句式上属于短句,短句铿锵有力、情感充沛;“行路难”,两次出现,在

    21、修辞手法上属于反复“今安在”属于问句,这样写凸显了前路的艰辛,诗人内心的迷惘。(3)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的主旨的能力。本诗写在李白仕途受阻、人生困顿之时,但诗中仍透露着他强烈的自信与乐观,据此作答即可。 9.答案:(1)B; (2)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明诗人面对挫折(或:仕宦升沉、世事变迁)时乐观、豁达的精神。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词的能力。B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中“闻笛赋”“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2)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重点语句的能力。诗人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慷慨昂扬的气概。 10.答案:(1)C;(2)【示

    22、例】该句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良好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古诗词的内容的能力。解答的时候,要逐项分析,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C项,“对人间生活的厌弃”不正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情感波澜起伏,本欲上天“归去”,然而真要离开人间,词人又有些犹豫了,终不忍离去。(2)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词的能力。“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实际上就是要求对句子进行赏析。首先明确这句话的含义。“婵娟”在这里指月亮。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的人们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然后结合词人在这句话中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梳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38072.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