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过关检测.rar
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过关检测原卷版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过关检测原卷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19 分)(一)现代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9 分)材料一: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 年间,我国至少有 893 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 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 年间,我国至少有 893 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 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材料二:材料二:“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材料三:材料三: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A.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B.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B.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C.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征。C.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征。D.近三千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趋势,平均 3 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 1 次。D.近三千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趋势,平均 3 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 1 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A.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B.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B.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C.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C.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度。A.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度。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C.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4.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的5.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5.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二)现代文阅读(16 分)(二)现代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 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 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 年扰战”一律改为“14 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 14 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 年扰战”一律改为“14 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 14 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的“14 年扰战”概念,主要是将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战也包含在了“扰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的“14 年扰战”概念,主要是将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战也包含在了“扰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 1931 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 1931 年至 1937 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在 1931 年至 1937 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 月 19 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确立“14 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事实。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 1931 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 1931 年至 1937 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在 1931 年至 1937 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 月 19 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确立“14 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事实。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14 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8 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14 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8 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在国际上长期存在着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 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在国际上长期存在着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 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同时,14 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 1931 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同时,14 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 1931 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人民日报2017 年 01 月 12 日 09 版,有副改)(人民日报2017 年 01 月 12 日 09 版,有副改)(相关链接)(相关链接)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 年抗战则是指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 年抗战则是指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来自腾讯网)(来自腾讯网)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提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这一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14 年抗战”这个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提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这一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14 年抗战”这个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A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B教育部要求 2017 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B教育部要求 2017 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C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C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D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 年抗战”,而代之以“14 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D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 年抗战”,而代之以“14 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 6 年的局部抗战。A“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 6 年的局部抗战。B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 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14 年抗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B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 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14 年抗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C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和日本国内一些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都将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定位于 1931 年。C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和日本国内一些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都将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定位于 1931 年。D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见提出了批评。D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见提出了批评。8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有哪些重大意义?请加以概括。8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有哪些重大意义?请加以概括。9上文谈及“14 年抗战”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这与课文中聂荣臻元帅救助美穗子的做法性质是否一致?你认为应如何对待“14 年抗战”这段惨痛的历史?9上文谈及“14 年抗战”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这与课文中聂荣臻元帅救助美穗子的做法性质是否一致?你认为应如何对待“14 年抗战”这段惨痛的历史?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0 分)昔赵文王喜剑,历三年,赵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太子乃与见王。昔赵文王喜剑,历三年,赵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太子乃与见王。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选自庄子(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说剑,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之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岱为锷/包以四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B.天子之剑以燕谿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石城为锋/齐岱为锷齐岱为锷/包以四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C.天子之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齐岱为锷/包以四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裹以四时/制以五行制以五行/论以刑德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D.天子之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王,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文王,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B.赵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和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合称战国七雄。赵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和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合称战国七雄。C.太子,是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太子所居之地称为“东宫”。诗经太子,是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太子所居之地称为“东宫”。诗经卫风卫风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D.庄子,姓庄,名周,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对国事加以干预,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对国事加以干预,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2)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14.从庄子对“三剑”的阐述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14.从庄子对“三剑”的阐述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岑 参岑 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幕,翩翩去若飞。注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注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B.“胡尘”借指叛军,此处“误落胡尘里”是说裴判官不幸落入叛军手中。B.“胡尘”借指叛军,此处“误落胡尘里”是说裴判官不幸落入叛军手中。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16.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 分)16.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自勉。(2)礼记中强调,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的人,都要强化自身的修养。这两句是:“(2)礼记中强调,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的人,都要强化自身的修养。这两句是:“,。”。”(3)老子中以筑台、行路为比喻,说明积累重要性的语句是:“(3)老子中以筑台、行路为比喻,说明积累重要性的语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有了浸润和充盈着情与爱的军民鱼水情,十送红军,又怎么舍得送完?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对这些望眼欲穿的亲人们来说,十万红军是亲人组成的队有了浸润和充盈着情与爱的军民鱼水情,十送红军,又怎么舍得送完?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对这些望眼欲穿的亲人们来说,十万红军是亲人组成的队伍,革命的目的就是为饥寒交迫的穷苦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就是胜利之后回家过日子。多么朴素平实的愿望啊,平平凡凡之中,表征着参加革命的初心,诠释着中国革命的真谛。长征的伟大正在这里,长征的温柔也正在这里。“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紧紧拉住亲人手,革命胜利早还乡”,每个字每个音,都诉说着对亲人无尽的牵挂和嘱咐,(),都跳动着胜利回家的渴望。一曲曲缠缠绵绵唱不完的红歌小调,诉说着一段段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往事。是的,红军,就是一支在硝烟弥漫中带着情与爱跋涉前行的队伍,而漫漫长征路,就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对于家园和国家的大爱之道。伍,革命的目的就是为饥寒交迫的穷苦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就是胜利之后回家过日子。多么朴素平实的愿望啊,平平凡凡之中,表征着参加革命的初心,诠释着中国革命的真谛。长征的伟大正在这里,长征的温柔也正在这里。“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紧紧拉住亲人手,革命胜利早还乡”,每个字每个音,都诉说着对亲人无尽的牵挂和嘱咐,(),都跳动着胜利回家的渴望。一曲曲缠缠绵绵唱不完的红歌小调,诉说着一段段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往事。是的,红军,就是一支在硝烟弥漫中带着情与爱跋涉前行的队伍,而漫漫长征路,就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对于家园和国家的大爱之道。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作为文学工作者,需要重拾长征精神,团结一心,目光坚定,沿着人性追求真善美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直至永远,甚至永恒。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作为文学工作者,需要重拾长征精神,团结一心,目光坚定,沿着人性追求真善美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直至永远,甚至永恒。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B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应对地震、疫情等挑战,“人民”始终是价值底色。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应对地震、疫情等挑战,“人民”始终是价值底色。D事实上,
收藏
- 资源描述:
-
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过关检测原卷版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过关检测原卷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19 分)(一)现代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9 分)材料一: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 年间,我国至少有 893 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 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 年间,我国至少有 893 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 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材料二:材料二:“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材料三:材料三: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A.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B.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B.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C.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征。C.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征。D.近三千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趋势,平均 3 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 1 次。D.近三千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趋势,平均 3 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 1 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A.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B.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B.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C.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C.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度。A.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度。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C.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4.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的5.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5.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二)现代文阅读(16 分)(二)现代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 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 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 年扰战”一律改为“14 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 14 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 年扰战”一律改为“14 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 14 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的“14 年扰战”概念,主要是将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战也包含在了“扰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的“14 年扰战”概念,主要是将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战也包含在了“扰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 1931 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 1931 年至 1937 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在 1931 年至 1937 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 月 19 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确立“14 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事实。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 1931 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 1931 年至 1937 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在 1931 年至 1937 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 月 19 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确立“14 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事实。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14 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8 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14 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8 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在国际上长期存在着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 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在国际上长期存在着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 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同时,14 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 1931 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同时,14 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 1931 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人民日报2017 年 01 月 12 日 09 版,有副改)(人民日报2017 年 01 月 12 日 09 版,有副改)(相关链接)(相关链接)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 年抗战则是指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 年抗战则是指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来自腾讯网)(来自腾讯网)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提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这一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14 年抗战”这个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提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这一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14 年抗战”这个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A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B教育部要求 2017 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B教育部要求 2017 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C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C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D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 年抗战”,而代之以“14 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D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 年抗战”,而代之以“14 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 6 年的局部抗战。A“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 6 年的局部抗战。B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 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14 年抗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B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 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14 年抗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C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和日本国内一些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都将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定位于 1931 年。C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和日本国内一些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都将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定位于 1931 年。D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见提出了批评。D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见提出了批评。8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有哪些重大意义?请加以概括。8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有哪些重大意义?请加以概括。9上文谈及“14 年抗战”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这与课文中聂荣臻元帅救助美穗子的做法性质是否一致?你认为应如何对待“14 年抗战”这段惨痛的历史?9上文谈及“14 年抗战”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这与课文中聂荣臻元帅救助美穗子的做法性质是否一致?你认为应如何对待“14 年抗战”这段惨痛的历史?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0 分)昔赵文王喜剑,历三年,赵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太子乃与见王。昔赵文王喜剑,历三年,赵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太子乃与见王。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选自庄子(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说剑,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之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岱为锷/包以四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B.天子之剑以燕谿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石城为锋/齐岱为锷齐岱为锷/包以四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C.天子之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齐岱为锷/包以四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裹以四时/制以五行制以五行/论以刑德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D.天子之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下绝地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王,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文王,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B.赵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和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合称战国七雄。赵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和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合称战国七雄。C.太子,是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太子所居之地称为“东宫”。诗经太子,是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太子所居之地称为“东宫”。诗经卫风卫风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D.庄子,姓庄,名周,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对国事加以干预,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对国事加以干预,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2)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14.从庄子对“三剑”的阐述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14.从庄子对“三剑”的阐述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岑 参岑 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幕,翩翩去若飞。注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注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B.“胡尘”借指叛军,此处“误落胡尘里”是说裴判官不幸落入叛军手中。B.“胡尘”借指叛军,此处“误落胡尘里”是说裴判官不幸落入叛军手中。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16.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 分)16.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自勉。(2)礼记中强调,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的人,都要强化自身的修养。这两句是:“(2)礼记中强调,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的人,都要强化自身的修养。这两句是:“,。”。”(3)老子中以筑台、行路为比喻,说明积累重要性的语句是:“(3)老子中以筑台、行路为比喻,说明积累重要性的语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有了浸润和充盈着情与爱的军民鱼水情,十送红军,又怎么舍得送完?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对这些望眼欲穿的亲人们来说,十万红军是亲人组成的队有了浸润和充盈着情与爱的军民鱼水情,十送红军,又怎么舍得送完?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对这些望眼欲穿的亲人们来说,十万红军是亲人组成的队伍,革命的目的就是为饥寒交迫的穷苦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就是胜利之后回家过日子。多么朴素平实的愿望啊,平平凡凡之中,表征着参加革命的初心,诠释着中国革命的真谛。长征的伟大正在这里,长征的温柔也正在这里。“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紧紧拉住亲人手,革命胜利早还乡”,每个字每个音,都诉说着对亲人无尽的牵挂和嘱咐,(),都跳动着胜利回家的渴望。一曲曲缠缠绵绵唱不完的红歌小调,诉说着一段段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往事。是的,红军,就是一支在硝烟弥漫中带着情与爱跋涉前行的队伍,而漫漫长征路,就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对于家园和国家的大爱之道。伍,革命的目的就是为饥寒交迫的穷苦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就是胜利之后回家过日子。多么朴素平实的愿望啊,平平凡凡之中,表征着参加革命的初心,诠释着中国革命的真谛。长征的伟大正在这里,长征的温柔也正在这里。“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紧紧拉住亲人手,革命胜利早还乡”,每个字每个音,都诉说着对亲人无尽的牵挂和嘱咐,(),都跳动着胜利回家的渴望。一曲曲缠缠绵绵唱不完的红歌小调,诉说着一段段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往事。是的,红军,就是一支在硝烟弥漫中带着情与爱跋涉前行的队伍,而漫漫长征路,就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对于家园和国家的大爱之道。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作为文学工作者,需要重拾长征精神,团结一心,目光坚定,沿着人性追求真善美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直至永远,甚至永恒。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作为文学工作者,需要重拾长征精神,团结一心,目光坚定,沿着人性追求真善美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直至永远,甚至永恒。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B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应对地震、疫情等挑战,“人民”始终是价值底色。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应对地震、疫情等挑战,“人民”始终是价值底色。D事实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