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地图和等高线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复习~地图和等高线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复习 地图 等高线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地图知识地图知识第一篇第一篇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一、地图三要素一、地图三要素(一)比例尺(一)比例尺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注意:比例尺是一比值,无单位注意:比例尺是一比值,无单位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文字式 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千米数字式数字式 1:50 00000 或或150 00000线段(直线)式线段(直线)式050100(km)3.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按比值大小衡量按比值大小衡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DA1:1000万B1:10000万C
2、1:500万D1:5000万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9104103042030A132 133 1341353334B72682024C80826810D下面四幅图下面四幅图,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4.比例尺大小与地理事物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与地理事物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A A、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所示实际范围越、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所示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小,表示的内容越详B B、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大,表
3、示的内容越详5.5.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的缩放(1)(1)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缩小缩小)的计算的计算 将原比例尺将原比例尺放大到放大到n 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原比例尺n n。缩小同理。缩小同理。将原比例尺将原比例尺放大放大n 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原比例尺(n(n 1)1)。缩小同理。缩小同理。(2)(2)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缩小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缩小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缩小)到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到
4、倍数的平方。在一幅地图的在一幅地图的60 60 N N纬线上有甲、乙两地,其图上距纬线上有甲、乙两地,其图上距离是离是33.3cm33.3cm,地方时相差,地方时相差2 2小时,据此完成小时,据此完成1 1 2 2题。题。1.1.该幅地图的比例尺为该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 A .1/5 000 000 B.1/1 000 000.1/5 000 000 B.1/1 000 000 C.1/100 000 D.1/500 000 C.1/100 000 D.1/500 0002.2.若将此图的图幅放大若将此图的图幅放大3 3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其比例尺变为则其比例尺变
5、为 A.1:500 000 B.1:50 000 A.1:500 000 B.1:50 000 C.1:2 500 000 D.1:250 000 C.1:2 500 000 D.1:250 000A AC C(二)地图上的方向(二)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用指向标定方向用指向标定方向3.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1)在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上)在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上 辨别南北纬辨别南北纬 判断南北方向判断南北方向 辨别东西经辨别东西经 判断东西方向判断东
6、西方向(2)在极地经纬网图上)在极地经纬网图上 确定南北确定南北 确定东西确定东西1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道路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1)。道路没有经过图中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用等高线表示,是非常密集或重合为一条线,因此采用陡崖符号来表示,如左图所示。(2)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确定坐标纵轴的高程。300 D.找出等高线地形图中剖面线与等高线的
7、交点,量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并把它们转绘到剖面图基线的相应位置上。利用高度差(进行自流)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在东降水差异,A地海拔在1 000米以上,地形对夏季风的抬升注:n为等高线重合条数理由是 。(4)在图区域内,拟建一个小型水库。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南北方向南北方向靠近北极点为北,反之为南。靠近北极点为北,反之为南。靠近南极点为南,反之为北。靠近南极点为南,反之为北。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劣弧定向法劣弧定向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反方向为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反方向为西。东西方向判定东西方向判定二者都是东经:大的在东二者都是东经:大的在东二者都是西经:小的在东二者都是西经
8、:小的在东一东一西一东一西经度和小于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在东:东经在东经度和大于经度和大于180:西经在东:西经在东(三)图例和注记(三)图例和注记图例:用来说明图中符号所代表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图例:用来说明图中符号所代表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注记:注记:地图中地图中用来用来说明山脉、河流、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地理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事物的文字文字以及表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示山高、水深的数数字字。简述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要差异。(12分)分)资源差异: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猛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高原煤、
9、铁、猛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工业部门差异: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海拔(绝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1.定义定义2.等高线基本特征等高线基本特征3.等高线地图的绘制等高线地图的绘制4.几种基本地
10、形等高线几种基本地形等高线 5.等高线地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二、等高线地图二、等高线地图二、等高线地图二、等高线地图1.定义定义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等高距。2.等高线基本特征等高线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线等高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同0米线一般表示海平面即海岸线米线一般表示海平面即海岸线等高线是闭合曲线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陡崖外,等高线不重叠、不相交除陡崖外,等高线不重叠、不相交同一图幅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同一图幅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表示
11、降坡方向 等高线等高线“凸高值低,凸低值高凸高值低,凸低值高”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分布,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分布,低值弯曲处为山脊。低值弯曲处为山脊。等高线与山脊线或者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河流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集水线。从山顶到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从山顶到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凹形坡”,等高,等高 线先疏后密为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视线。,凸形坡容易挡住视线。凹形坡凸形坡 特殊的或规则的等高线往往是火山、沙丘或者是由特殊的或规则的等高线往往是火山、沙丘或者是由 人类活动造成的事物,如梯田、大坝等。人类活动造成的事物,如梯田、
12、大坝等。新月形沙新月形沙丘丘梯田等高线梯田等高线大坝等高线大坝等高线3.3.等高线地图的绘制等高线地图的绘制山顶山顶山顶山顶鞍部鞍部陡崖陡崖山顶山顶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脊山脊鞍部鞍部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地形地形表示方法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示意图等高线图线图地形特地形特征征说明说明山地山地山顶山顶闭合曲线外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低内高符号号四周低四周低中部高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外侧,坡度向外侧降降盆地盆地洼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高内低四周高四周高中间低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内侧,坡度向内侧降降山脊山脊等高
13、线凸向等高线凸向低处低处山脊连线山脊连线山顶到山顶到山麓凸山麓凸起部分起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脊线也叫分水线4.几种基本地形等高线几种基本地形等高线 地形地形 表示方法表示方法 等高线图等高线图地形地形特征特征说明说明山谷山谷等高线凸等高线凸向高处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谷连线山顶山顶到山到山麓低麓低洼部洼部分分山谷线也叫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水线鞍部鞍部一对山脊、一对山脊、山谷等高山谷等高线组成线组成相邻相邻两个两个山顶山顶之间之间鞍部是山谷线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线最低处峭壁峭壁陡崖陡崖多条等高多条等高线重叠在线重叠在一处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
14、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处,称悬崖或陡崖地形地形表示方法表示方法示意图示意图等高线图等高线图地形地形特征特征说明说明新月新月形沙形沙丘丘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较小,凹较小,凹坡等高线坡等高线密,凸坡密,凸坡稀稀等高线似新月等高线似新月梯田梯田海拔较低海拔较低等高线稀疏与密集等高线稀疏与密集处差别大处差别大五类常见地形的等高线特征五类常见地形的等高线特征平原:海拔在平原:海拔在200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在山地:海拔在500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100米,等米,等高线密集高线密集丘陵:海拔在丘陵:海拔在50050
15、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100米,等米,等高线稀疏高线稀疏高原:海拔在高原:海拔在1000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边缘等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边缘等高线密集高线密集盆地:海拔中间低四周高,边缘等高线密集盆地:海拔中间低四周高,边缘等高线密集山山 顶顶洼洼 地地山顶山顶盆地(洼地)盆地(洼地)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山山脊脊山山脊脊山山谷谷山山 脊脊山山 谷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鞍鞍 部部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陡崖(悬崖)陡崖(悬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
16、地方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线密坡陡,线稀坡缓线密坡陡,线稀坡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侧线闭合,数值相等侧线闭合,数值相等峰谷各对,鞍部居中峰谷各对,鞍部居中高线交会,陡崖特征高线交会,陡崖特征平原平原山地山地盆地盆地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12题:1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A山峰山谷山脊盆地 B山峰山脊鞍部山谷C盆地山脊鞍部山峰D盆地山脊山谷山峰2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A B.C D.CA5.等高线地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图的判读(1)判断地形)判断地形(2)判断坡度陡缓)判断坡度陡缓 图图(3)判断凸坡(下密上疏)或凹
17、坡(下疏上密)判断凸坡(下密上疏)或凹坡(下疏上密)图图(4)计算数值)计算数值a:计算相对高度计算相对高度 图图b:计算陡崖相对高度(计算陡崖相对高度(H)图图 (n1)dH(n1)d注:注:n为等高线重合条数为等高线重合条数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c:根据高差计算温度差和气压差:根据高差计算温度差和气压差如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100m。d:崖顶崖底的最大、最小海拔:崖顶崖底的最大、最小海拔(1)崖顶的最大海拔)崖顶的最大海拔陡崖最小等值线海拔陡崖最小等值线海拔-等高距等高距 H H低低d dH H小小;(5)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 图图(6)判
18、断河流)判断河流 河流出现在山谷中,不能出现在山脊中。河流出现在山谷中,不能出现在山脊中。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且河流流经的地方等高线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且河流流经的地方等高线最弯曲最弯曲 图图 判断水系特征判断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7)区位选择)区位选择 判断水文特征判断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
19、处有时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河流的形成瀑布,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流量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及所处迎风坡、及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背风坡有关。点选择:点选择:a.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图图 (1)判断河流的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判断河流的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坝址最坝址最好选择在峡谷处(口小肚大处)好选择在峡谷处(口小肚大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高。全系数高。(2)库区范围)库区范围应该在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或者宽阔的谷应该在面积较大的山
20、间盆地或者宽阔的谷底底能提供足够的容水空间。能提供足够的容水空间。(3)大坝上应该)大坝上应该有一定的集水面积有一定的集水面积能为库区提供较充能为库区提供较充足的水源。足的水源。(4)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保证库区有足够的水源补保证库区有足够的水源补给,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用寿命。给,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用寿命。(5)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卡斯特地貌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卡斯特地貌等。等。b.b.气象站:坡度适中气象站:坡度适中,开阔的地点开阔的地点;c.c.疗养院:坡度较缓疗养院: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线选择:线选择:a.道路选择:道路
21、选择:坡度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进行绕行,尽量坡度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进行绕行,尽量避免过河,减少工程量,安全系数大。避免过河,减少工程量,安全系数大。b.铺设输油、气、水管线:铺设输油、气、水管线:利用高度差(进行自流)利用高度差(进行自流)面选择:面选择:农业生产、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农业生产、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陡坡陡坡发展林业、副业、畜牧业发展林业、副业、畜牧业 一般坡度大于250 缓坡缓坡适应修造水平梯田,发展水果种植适应修造水平梯田,发展水果种植 平原平原发展种植业发展种植业工业区和居住区:工业区和居住区:靠近水源、交通便利、
22、等高线稀疏的地区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稀疏的地区(8)在等高线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水:)在等高线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如如处于长江河谷背风坡。(重庆、武汉、南京)(9)沿河谷或者山谷布局的城市地域形态为条带状或沿河谷或者山谷布局的城市地域形态为条带状或 放射状。放射状。(10)沙丘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沙丘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 迎风坡。迎风坡。(11)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纬度判断阳坡与阴坡。)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纬度判断阳坡与阴坡。(12)判断搬迁区和大坝的最大高度,前者是集水线)判断搬迁
23、区和大坝的最大高度,前者是集水线 (某一等高线)一下区域,或者是集水区的最低鞍(某一等高线)一下区域,或者是集水区的最低鞍 部。部。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图中D点是 (地形),其海拔高度为 米。(2)若B点的气温是20,根据一般规律,C点的气温应是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应建在 处。若坝的海拔高度为100米,则坝的长度大约是 米。(4)若从B地修筑一条铁路到E地,在沿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为 ,理由是 。(5)C、G两地所在山坡较陡的是 ,该处在土地利用中应注意的最大问题是 。山峰山峰700-80017.6西北向东南流西北向东南流A
24、250BFE路线与等高线平行路线与等高线平行,坡度较缓坡度较缓C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三、地形剖面图三、地形剖面图 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向上断面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态。剖面向上断面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态。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1)(1)确定剖面线。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目要求,在要作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一直线,作为等高要求,在要作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一直线,作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剖面线。上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线地形图的剖面线。上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海洋
25、。图中阴影部分是海洋。ABAB横线是要切开地表的剖面线。横线是要切开地表的剖面线。(2)(2)确定比例尺。确定比例尺。一般来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一般来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有特殊要求时除外);垂直比;垂直比例尺应视图中地形的起伏状况而定,例尺应视图中地形的起伏状况而定,一般来说,为了一般来说,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多都要适当放大,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3)(3)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