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三第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36395
  • 上传时间:2022-12-27
  • 格式:PPT
  • 页数:52
  • 大小:49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三第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轮 经济生活 第七 个人 收入 分配 复习 课件
    资源描述:

    1、1大家好大家好2第第七七课课 个人收入的分个人收入的分配配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3考考点点考向概览考向概览考考点点概览概览考向定位考向定位7、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关系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控、经济

    2、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影响及其措施。及其措施。4 1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阐述了个人消费品的分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阐述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我们可以从配方式,我们可以从“分什么分什么”、“谁来分谁来分”、“怎么分怎么分”三个角度来复习。三个角度来复习。

    3、“分什么分什么”强调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强调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谁来分谁来分”主要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主要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怎么分怎么分”主要主要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分配过程中强调分配过程中强调“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做大”和和“把蛋糕分好把蛋糕分好”两个方两个方面,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面,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高考复习策略高考复习策略5 2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强调了社会再生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强调了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复习本单元必须把握一个重点,认识两产中的分配环节,复习本单元必须把握一

    4、个重点,认识两个领域,明确三项保障。一个重点就是社会公平的维护。个领域,明确三项保障。一个重点就是社会公平的维护。两个领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如何维护和实现公平。三两个领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如何维护和实现公平。三项保障就是健全制度保障、财政保障和税收保障、分配政项保障就是健全制度保障、财政保障和税收保障、分配政策保障。立足整个教材必须立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策保障。立足整个教材必须立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处理好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处理好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高考复习策略高考复习策略6高考复习策略高考复习策略3 3本课时的主线是个人收入的分配,所以复习中我们本课时的主线是

    5、个人收入的分配,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结合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所得,区分各种不同的分配结合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所得,区分各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方式。结合结合“国强民富国强民富”发展规划,认识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发展规划,认识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结合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调节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结合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调节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分析社会公平维护的具体策略。分析社会公平维护的具体策略。分析财政和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分析财政和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运用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认识运用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

    6、平的关系知识,认识我国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我国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7 名师点睛:名师点睛:一个制度一个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个关系一个关系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两个举措两个举措 实现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举措实现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举措 三种分配方式三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高考复习策略高考复习策略8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方

    7、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9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决决 定定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制度分配制度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多层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8、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决 定定决决 定定决决 定定决决 定定10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作用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带。【拓展思维拓展思维】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9、(4)实践证明:)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11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点注意点】存在性质存在性质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对象分配结果分配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劳动劳

    10、动个人消费品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22 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1 1)可能性:)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前提。(2)现实性:)现实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3)必要性:)必要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不能实行平均分

    11、配不能实行平均分配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33、地位:、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主体地位总结:理解按劳分配总结:理解按劳分配(1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3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主体”的认识的认识 为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是什么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考点二、按劳分

    12、配及其作用【特别提示特别提示】生产决定分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生产决定分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14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我国多种分配方式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非非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内容的内容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作用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劳动、资本、土地

    13、、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技术、管理等要素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15含义: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注意点注意点】分配范围分配范围分配对象分配对象劳动者特点劳动者特点国家态度国家态度个体经济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16区别区别按劳分配

    14、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成果分配基基 础础公有制公有制个体经济个体经济主主 体体公有制范围内的职工公有制范围内的职工个体劳动者个体劳动者客客 体体个人消费品个人消费品不仅是个人消费品不仅是个人消费品收入形式收入形式工资、奖金工资、奖金个人的劳动成果个人的劳动成果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拓展思维】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拓展思维】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17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类别类别对应形式对应形式是否属于是否属于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

    15、股票转让所得、债券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否否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管理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是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津贴收入按信息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

    16、转让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具体分析具体分析18【特别提示】: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不【特别提示】: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能一概而论。(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属按技术要素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投入所得

    17、的收入。(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4)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己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专利归自己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19(2)意义)意义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

    18、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20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的工资私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19、外资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的工资【特别提【特别提示】工资示】工资收入不都收入不都属于按劳属于按劳分配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按劳动要素分配要素分配21【特别提示特别提示】1 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分配。技术等要素分配。2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3 3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

    20、劳动要素收入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工资、奖金和津贴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福利福利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技术、资本入股所得技术、资本入股所得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2220112011年年1010月月3 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鼓励和促进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鼓励和促进天津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在天津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加快发展,到更大范围内加快发展,到20152015年民间投资将占全社会投资年民间投资将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21、近一半。鼓励民间投资有利于比重近一半。鼓励民间投资有利于()A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B B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优化资源配置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优化资源配置C C保证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保证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D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解析解析】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因为资源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因为资源占有的不平衡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排除占有的不平衡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排除A A。民间投资收入。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排除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排除C C。民间投资收入属

    22、于按资本。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排除要素参与分配,排除D D。B B符合题意。符合题意。23(20112011湖南模拟)湖南模拟)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劳分配的是()农民承包土所得的收入农民承包土所得的收入 个体劳动所得个体劳动所得 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 A、B B、C C、D D、【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解析】

    2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只要抓住配的基本原则。只要抓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一范这一范围限定,不难看出符合题意,应选。属于按个体劳围限定,不难看出符合题意,应选。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不选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不选。24【误区警示】【误区警示】关于关于“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的几个误区(1)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每个劳动者的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每个劳动者的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

    24、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我国现阶段,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在我国现阶段,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报酬。因为企业、行业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报酬。因为企业、行业的效益不同,而劳动者的报酬同企业的效益直接联系。的效益不同,而劳动者的报酬同企业的效益直接联系。(2)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

    25、、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而按劳分配仅指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而按劳分配仅指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所以二者不等同。者的劳动收入。所以二者不等同。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25(3)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外资经济中私营企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外资经济中私营企业主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业主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26、。这种剥削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入属于非劳动收入。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还有:按资金分配的收入。例如股息、利还有:按资金分配的收入。例如股息、利息等。风险收入。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息等。风险收入。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4)把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等同于按把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或等同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分配或等同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误区警示】【误区警示】关于关于“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的几个误区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26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国企上班在国企上班在私营或外资企业工作在私营或外资企

    27、业工作存款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做个体生意做个体生意炒股股息收入炒股股息收入下岗领取生活保障金下岗领取生活保障金房屋出租房屋出租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社会福利、保障收入社会福利、保障收入27(2010高考高考安徽卷)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元;家里有房

    28、出租,年收入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元 26000元元 B.36000元元 19000元元 C.49000元元 21000元元 D.44000元元 11000元元【解析】【解析】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29、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确选项为确选项为D,即,即36000+8000=44000,5000+6000=11000。28(20122012扬州模拟扬州模拟)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

    30、更大的价值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A 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差距扩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故排除。错,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某方面需求大,故排除。错,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某方面需求的属性,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可分配价值,的属性,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可分配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通过科技入股,推动企业效益增加,可而不是使用价

    31、值。通过科技入股,推动企业效益增加,可见正确。通过科技入股,可见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见正确。通过科技入股,可见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故正确。作用,故正确。29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1)公平: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公平: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

    32、基本生活需要。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济发展、社会和谐。30【特别提示】【特别提示】“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误区的误区(1 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2 2)收入分

    33、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平均主义。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31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

    34、入分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制度保证。(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重要举措。措施: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32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

    35、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个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平。(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关系。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33【拓展拓展思维】:国家收入的分配思维】

    36、:国家收入的分配 (1 1)初次分配:)初次分配: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注重效率,利用经济注重效率,利用经济杠杆配置资源,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杠杆配置资源,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2)再分配:(二次分配)再分配:(二次分配)政府财政调节,提高低收入,扩大中政府财政调节,提高低收入,扩大中 间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间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个人捐助,提高社会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个人捐助,提高社会慈善机构的公信度。慈善机构的公信度。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34【拓展拓展思维】思维】什么

    37、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劳动者;三是三是企业企业(集体集体)自留部分。自留部分。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

    38、足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的需要。再分配是指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政府主要主要通过税收、通过税收、财财政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及其他政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及其他政策、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35【思维拓展思维拓展】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1)(1)效率与公平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效率与公平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

    39、保证。维护社会公平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2)分配与消费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需。(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

    40、富裕的目标。富裕的目标。(4)(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5)(5)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36(2009高考高考江苏卷)江苏卷)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

    41、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公平”的措施是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再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的,的,由此可知社会保障是属于再分配,由此可知社会保障是属于再分配,C应选。应选。ABD是属于初次分配,不选。是属于初次分配,不选。C3

    42、7(2010高考高考江苏卷)江苏卷)13、2010年年1月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B、C、D、【解析】体现江苏特色。综合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解析】体现江苏特色。综合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学

    43、生解题时有一定难度。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比较。本学生解题时有一定难度。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比较。本题采用排除比较容易。分开比较解答。题采用排除比较容易。分开比较解答。注意:最低工资标注意: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是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准提高是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不是公共服务职能,本题应选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不是公共服务职能,本题应选C。C38(20112011高考山东卷)高考山东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均收入均增长10%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是

    44、山东省是山东省“十二五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一目标要求 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A.B.B.C.C.D.D.【解析解析】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高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高增长,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正增长

    45、,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正确确;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正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调控是宏观的,不可能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调控是宏观的,不可能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说法错误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说法错误;货币发行量是由流货币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发行,排除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发行,排除;39(20122012山东烟台二模)山东烟台二模)经济学中有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

    46、点刘易斯拐点”之说。之说。简而言之,在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之后,是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作求人,不涨工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对解决目前“用工荒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问题的启示是()A A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 B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C C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47、作用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解析】由题意可知,由于是工作求人,解决【解析】由题意可知,由于是工作求人,解决“用工荒用工荒”问题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加以解决,正确选项是问题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加以解决,正确选项是A A。BDBD与题与题意无关,意无关,C C本身说法是错误的。本身说法是错误的。40(2012福州市福州市3月文综质检)月文综质检)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图图17中内容为福建省中内容为福建省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预期目标。分预期目标。(

    48、1)依据图)依据图17所示关系,填写出的内容;并说明实现所示关系,填写出的内容;并说明实现应采取的措施。应采取的措施。41(1)的内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内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3分)。分)。应采取的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应采取的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分分)。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3分)。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分)。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

    49、节(3分)。分)。42考点五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效率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基本目标之一。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是什么是什么二者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一方面,效率是效率是公平的物

    50、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然牺牲一些公平;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4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效率公平公平物质前提物质前提保证保证对立性:对立性:一致性:一致性: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考点五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4(2)怎么办怎么办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第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3639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