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大气圈与气候-人教课标版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复习:大气圈与气候-人教课标版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复习 大气圈 气候 教课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专题复习三专题复习三大气圈与气候大气圈与气候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1 1大气物质及垂直分层大气物质及垂直分层 组成物质: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组成物质: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1 1)主要物质及对环境的作用:水汽和尘埃(成云致)主要物质及对环境的作用: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保温作用)、臭氧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的保护伞)(地球的保护伞)(2 2)垂直分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压和气温的变化)垂直分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压和气温的变化特点)特点)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对流层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气温垂直递减6 60 0C/1000C/1000米米大气
2、对流运动水汽大气对流运动水汽和尘埃和尘埃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有关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的原因:热量直接来自地面;有关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的原因:热量直接来自地面;(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下午二点、最低值出现在(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下午二点、最低值出现在凌晨日出时)凌晨日出时)平流层平流层(臭氧层、最佳飞行层);(臭氧层、最佳飞行层);中间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高空对流层);热层热层(电离层);散逸层(电离层);散逸层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2 2太阳辐射与大气运动太阳辐射与大气运动(1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与分布: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因素与分布:太阳高度角(自
3、赤道向两极递减);大气透明度(云量多,透明度小;海拔高,透明度大气透明度(云量多,透明度小;海拔高,透明度大);大);高值区高值区北非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虽光照强,北非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虽光照强,但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低值区但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低值区我国的我国的四川盆地、贵州高原四川盆地、贵州高原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2 2)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上升大气垂直运动(上升和下沉)和下沉)产生水平气压差产生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大气水平运动(风)(图示)(图示)关于风向:高气压关于风向:高气压低气压,并
4、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低气压,并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向左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3 3行星风系与气候行星风系与气候(1 1)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图(南北半球)(熟练画出)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图(南北半球)(熟练画出)(2 2)气压带与风带的成因及特点:(包括三圈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成因及特点:(包括三圈环流)赤道低气压赤道低气压热力原因形成的热低压,盛行上升气流;热力原因形成的热低压,盛行上升气流;极地高气压极地高气压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盛行下沉气流;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动力原因形成的暖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动力
5、原因形成的暖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副极地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动力原因形成,带有锋面的低气压。动力原因形成,带有锋面的低气压。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3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气压带控制下高气压带控制下少雨干燥;低气压带控制下少雨干燥;低气压带控制下多雨湿润多雨湿润(对流雨、锋面雨)(对流雨、锋面雨)风带(结合海陆分布)风带(结合海陆分布)低纬低纬高纬(湿润);高纬高纬(湿润);高纬低纬低纬(干燥);海洋(干燥);海洋大陆(湿润);大陆大陆(湿润);大陆海洋(干燥)海洋(干燥)结论:结论: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为多雨地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6、区为多雨地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区为少雨地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区为少雨地带例如:例如:副热带东岸多雨(因受夏季风、台风、暖流及地形抬升的影响)副热带东岸多雨(因受夏季风、台风、暖流及地形抬升的影响)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4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5 5)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赤道低气压赤道低气压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终年炎热干
7、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近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西风带西风带终年温和湿润终年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南北纬40400 0-60-600 0大陆大陆西岸西岸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终年高温,一年中分湿季和干季一年中分湿季和干季(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南北纬南北纬30300 0-40-400 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一、知识整理一、
8、知识整理4 4季风与我国的雨带季风与我国的雨带(1 1)季风的成因:)季风的成因:海陆差异海陆差异改变冬夏季海平面气压分布改变冬夏季海平面气压分布形成西北季风和东形成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亚洲东部季风)南季风(亚洲东部季风)冬季:同纬度海陆存在热力差异,大陆上形成冷高压(亚洲高冬季:同纬度海陆存在热力差异,大陆上形成冷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压),切断了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阿留申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是阿留申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同纬度海陆存在热力差异,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印度低夏季:同纬度海陆存在热力差异,大陆上形成热低压(
9、印度低压),切断了该纬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压),切断了该纬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夏威夷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是夏威夷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形成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亚洲南部的季风)(亚洲南部的季风)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2 2)季风的特点:)季风的特点:冬季风:偏北风(高纬冬季风:偏北风(高纬低纬,大陆低纬,大陆海洋),寒冷干燥(亚洲东部盛行西海洋),寒冷干燥(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亚洲南部盛行东北风)北风、亚洲南部盛行东北风)夏季风:偏南风(低纬夏季风:偏南风(低纬高纬,海洋高纬,海
10、洋大陆),高温多雨(亚洲东部盛行东大陆),高温多雨(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亚洲南部盛行西南风)南风、亚洲南部盛行西南风)(3 3)我国的季风)我国的季风东部季风区:划分依据(深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致分布东部季风区:划分依据(深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致分布影响我国的雨带:影响我国的雨带:雨带的形成:雨带的形成:随着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北移动和夏季风的进退,在冬夏季风之间形成锋面随着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北移动和夏季风的进退,在冬夏季风之间形成锋面(雨带)。随着夏季风的盛行,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逐渐形成雨季。(雨带)。随着夏季风的盛行,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逐渐形成雨季。(利用示意图)(利用示意图)一
11、、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雨带停留的一般规律:雨带停留的一般规律:、月份(华南地区);月(南岭);月(长江中下游地、月份(华南地区);月(南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梅雨天气;月上旬(华北地区);、月份区)常出现梅雨天气;月上旬(华北地区);、月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1010月份(快速南撤)月份(快速南撤)雨带的影响:雨带的影响:造成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造成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从而影响南、北方地区河流径流的总量和季节变化雨季短。从而影响南、北方地区河流径流的总量和季节变化副热带高压和夏季风的强弱不定副热带高压
12、和夏季风的强弱不定雨带移动的不稳定雨带移动的不稳定造成各地造成各地降水异常,易造成水旱灾害;(一般夏季风强降水异常,易造成水旱灾害;(一般夏季风强南旱北涝,夏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季风弱北旱南涝)北旱南涝)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5 5天气与天气系统天气与天气系统(1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共同点:表示大气的物理状况。共同点:表示大气的物理状况。不同点:天气是指短期内大气的物理状况变化。组成要素有气温、不同点:天气是指短期内大气的物理状况变化。组成要素有气温、风向和风力、阴晴、云量、降水形式等。天气特点是多变的。风向和风力、阴晴、云量、降水形式等。天气特点是多变的。气候是指长期的大
13、气物理状况变化。组成要素有气候是指长期的大气物理状况变化。组成要素有气温、气温、降水(量)降水(量)、光照、气压等。气候特点具有规律性。、光照、气压等。气候特点具有规律性。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2 2)主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主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压分布低气压高气压气流状况四周向中心(北半球:逆时针)中心向四周(北半球:顺时针)中心气流上升下沉天气阴雨晴朗(要求:绘制气流图、判断不同部位的风向、与此相关的特殊天气)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6 6大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大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 1)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气候为农业提供光、热、水和空气等能
14、量和物质气候为农业提供光、热、水和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往往决定着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往往决定着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及产量。及产量。气候影响工业布局(风向)、影响城市规划(光气候影响工业布局(风向)、影响城市规划(光照等)、影响交通运输、影响旅游业发展。照等)、影响交通运输、影响旅游业发展。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2 2)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台风台风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一种热带气旋。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一种热带气旋。灾害特点:强风、特大暴雨以及引发的风暴潮。灾害特点:强风、特大暴雨以及引发的风暴潮。在我国的分布:东南沿海,其中台湾、广东、海南最为严
15、重,福建、浙江、上海、在我国的分布:东南沿海,其中台湾、广东、海南最为严重,福建、浙江、上海、江苏也影响频繁。江苏也影响频繁。防御方法: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早防御。防御方法: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早防御。暴雨洪涝暴雨洪涝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地表水泛滥,带来洪涝灾害。(我国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地表水泛滥,带来洪涝灾害。(我国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不稳定)在我国的分布:东部季风区(主要在南方和东部地区)。(与此地势也有关)在我国的分布:东部季风区(主要在南方和东部地区)。(与此地势也有关)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气象预报与水利防御措施:加
16、强监测和预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气象预报与水利建设)建设)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干旱干旱成因:较长时间内地受反气旋(冷性或暖性)控制或受不到海洋成因:较长时间内地受反气旋(冷性或暖性)控制或受不到海洋来的水汽影响,造成持续的干旱天气。(我国夏季风不稳定)来的水汽影响,造成持续的干旱天气。(我国夏季风不稳定)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东部季风区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东部季风区发生频次较高: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发生频次较高: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防御措施:加强防护林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利用高科防御措施:加强
17、防护林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利用高科技)、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技)、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寒潮寒潮成因:在冷性反气旋影响下强冷空气入侵。成因:在冷性反气旋影响下强冷空气入侵。灾害特点:造成大范围地区在短时间内剧烈降温的暴冷灾害特点:造成大范围地区在短时间内剧烈降温的暴冷天气,常伴有大风、雨雪和冻害等灾害天气。天气,常伴有大风、雨雪和冻害等灾害天气。防御方法:加强预报,防寒保暖。防御方法:加强预报,防寒保暖。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3 3)人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人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目前主要指人类活动改变大气的某些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大气目前主要指人类活动改变大气的某些物
18、质的含量,进而影响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环境(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人为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COCO2 2和毁林所致。导和毁林所致。导致海平面上升,使部分沿海地区受淹。造成全球的旱涝灾害致海平面上升,使部分沿海地区受淹。造成全球的旱涝灾害更加频繁,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人类应提高能源利更加频繁,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人类应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扩大绿地),并加强国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扩大绿地),并加强国际间合作。际间合作。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臭氧层受损臭氧层受损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氟氯烃
19、等化合物所致。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氟氯烃等化合物所致。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建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危害。线增加,危害人体建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危害。人类应逐步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的人类应逐步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酸雨酸雨由于大量排放由于大量排放SO2SO2及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使水的土壤酸化,及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使水的土壤酸化,危害植物生长及人体建康,腐蚀建筑物及文物等。解决的根危害植物生长及人体建康,腐蚀建筑物及文物等。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受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