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电大专科《教育学》考试简述题19题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思考题附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weihai2016
  • 文档编号:4628914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7.4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电大专科《教育学》考试简述题19题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思考题附答案.docx》由用户(weihai201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022 电大 专科 考试 简述 19 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 复习 思考题 答案
    资源描述:

    1、2022年电大专科教育学考试简述题19题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思考题附答案2022年电大专科教育学考试简述题19题附答案0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1)定向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依据,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等。(2分)(2)调控功能。教育目的从宏观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规划及教育结构的确立有指导、协调作用,微观上对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形式等有支配、调控作用。(2分) (3)激励功能。教育目的的确立对活动主体具有激励作用。(2分)(4)评价功能。教育活动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 (2 分) 02简述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

    2、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分)(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分)(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2分)03简述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2分)。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第一,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分)第二,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2分)第三,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2分)04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所谓教

    3、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学知识,具体分为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1分)(1)教什么的知识,指任教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1分)首先,教师要具有系统的任教学科专业知识。(1分)其次,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1分) (2)怎么教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保障专业顺利进行的条件性知识。(1分)首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1分)其次是关于任教学科的教学方法知识。(1分)再次是有关教育的知识。(1分) 05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展开不同的教育活动。

    4、(2分)(2)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特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2分)(3)不均衡性,即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均等速度和非线性的特征。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2分)(4)个别差异性,即儿童的身心受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共同特征的同时又有变异性,呈现出差异性。教育者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分) 06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权

    5、利保护的原则。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分)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2分) (3)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2分) (4)无歧视原则。(2分) 07简介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 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1)发展性学生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2分)(2)档案袋评价。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袋。(2分)(3)表现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法。(2分)(4)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2分)08

    6、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般包括:(1)心理准备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心理上的准备,首先是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2分) (2)感知知识阶段。(1分) (3)理解知识阶段。(1分) (4)巩固知识阶段。(1分) (5)运用知识阶段。(2分) (6)评价学习效果的阶段。(1分) 09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2分);语言表达能力(2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1分);组织管理能力(2分);教育科学研究能力(1分)。10简述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我国宪法与

    7、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1)生存的权利;(2分) (2)安全的权利;(2分) (3)受教育的权利;(2分) (4)受尊重的权利;(1分) (5)人身自由的权利。(1分)11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包括: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分)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1分)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分)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分) (5)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分) (6)加快发展成人继续教育,(1分) (7)加快发展特殊教育。(1分)12.简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儿童权

    8、利保护的原则包括: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分)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分)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2分)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2分) 13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分)(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2分)(3)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分) (4)教育可以控制、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1分)但是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又有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2分)14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我国中小

    9、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7)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15简述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2分) (2)健全组织;(2分)(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2分)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分) 16简述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1)基础性是指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3分)(2

    10、)全面性就是指通过全面的知识教育使青少年的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发展。(3分)(3)义务性指的是每个社会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3分) 17简述什么是一堂好课? (1)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分) (2)教学内容正确;(2分) (3)方法恰当,运用自如;(2分) (4)结构紧凑;(2分) (6)教学效果好。(1分)18简述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1)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3分) (2)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修养;(3分)(3)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教育者要以身作则。(3分)19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1)教育观念现代化;(2分) (2)教育内容现代

    11、化;(2分)(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1分) (4)教育管理现代化;(2分) (5)教师素质现代化;(2分)20简述贯彻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德育原则时要注意的问题。(1)进行正面教育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自觉认识问题;(3分)(2)为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正面教育,还要注意疏通他们的思想障碍;(3分)(3)正面教育除了用先进的理论、事实,以良好的榜样去激发学生,教育学生外,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给予正面强化,即通过表扬奖励等手段,对学生积极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赞赏。 (3分) 21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养;(2)职业道德素养;(3)科学文化素养;(4)教育理论素养;(5)教育能力素

    12、养。 22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3分)(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2分)(3)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分)(4)教育可以控制、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2分)2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分)(2)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2分)(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2分)(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2分)(5)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1分)24简述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时要注意的问题。 贯

    13、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时要注意:(1)要注重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3分) (2)要善于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使集体发挥巨大的教育功能;(3分)(3)抓好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来巩固和发展集体。(3分)25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1)教育观念现代化;(2分) (2)教育内容现代化;(2分)(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1分) (4)教育管理现代化;(2分) (5)教师素质现代化;(2分) 26简述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学习责任感;(3分)(2)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作直观演示,讲述

    14、有趣的故事等;(3分)(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采用教学本身的有趣因素和物质刺激,引起其直接动机推动学习;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逐步由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过渡。对高中阶段学生则将学习与个人前途、理想联系起来,促进其从学习中体验乐趣。 (3分) 27简述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1)教养功能;(2分) (2)教育功能;(2分) (3)管理功能;(2分) (4)社会化功能;(2分) (5)发展功能。(1分)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教育学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15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要点部分共10分:活

    15、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人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2分)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分)(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3分)(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6联系实际,阐述实施陶冶教育法时应如何把握。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方法。(2分) 实施陶冶教育法应注意:(1)要精心选择和设计

    16、学生生活的环境和情境;(2分)(2)要善于使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充满教育意义;(2分)(3)要注意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2分) (4)教育者应注意以自身的人格、情感等去感化学生。(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6.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答案:要实现有效教学,应做到:(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要,还要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3分)(2)关注教学效益。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教学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分)(3)讲究适应性,即有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调动

    17、学生积极参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7.结合实际,论述针对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着重哪些方面对他们实施教育? 少年期是指12/13-15/16岁的人生阶段,对应的是初中阶段教育,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学生虽不完全成熟,但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该期是“心理断乳期”,也是“危险期”。(4分) 面对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少年学生,教师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1)要针对学生生理变化,加强青春期教育;(2分)(2)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2分)(3)为初中生创造丰富、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

    18、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4联系实际,阐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1)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方面,教育可以把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另一方面,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能力形态,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4分)(2)促进经济增长。教育以培养人为己任,人是劳动力中最关键、最能动的因素,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的劳动熟练程度,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3分)(3)推动科技发展。通过教学,首先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与使命;教育还可以通过科学研究,也能生产新科学知识和新生产力。(3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5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德育教育中如

    19、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执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也要对他们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言行一致的品格。(2分)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应注意:(1)要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2分)(2)要注重对学生晓知以理、导之以行。(2分) (3)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多方面的活动 中,自觉锻炼和培养知行一致的品格。(2分) (4)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2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6联系实践,阐述如何实现教师自身素质的现代化?如何实现教师自身素质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素质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首先是其思想观念的现代化(2分)

    20、;其次是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2分);再次是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2分);最后是能力素质的现代化(2分);即教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能力结构(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7.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结合的必要性和要求。德育教育中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结合的必要性和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两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2分)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有其建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它既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也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2分)这一原则在

    21、实践中要注重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2分)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2分)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5.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2分)。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 第一,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分) 第二,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

    22、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3分) 第三,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6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结合必要性和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的必要性和要求。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两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2分)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有其建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它即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也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2分)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注重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

    23、格要求。(2分)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2分)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7.论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并结合实际论述教师个人如何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一般可从以下八方面的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体现出来:教育普及化、教育国际化、教育民主化、教育法制化、教育个性化、2教育多样化、教育整体化,以及教育终身化。(5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素质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首先是其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其次是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再次是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最

    24、后是能力素质的现代化,即教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能力结构。(5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18.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实例,谈谈你对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反映(2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分)(2)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2分)(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2分)(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1分)(5)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1分)结合

    25、实际论述部分:5分1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才能让德育的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 要让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应根据实际来选择和运用说理的方式,几种方式结合使用:(1)说理要有民主性,不能以空洞的大道理去压人;(3分)(2)说理要有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3分) (3)说理要有真实性;(2分)(4)说理要生动有情,富有感染力。(2分) 论述:10分19、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4分) 贯彻理

    26、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2分)(2)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联系实际;(2分)(3)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分) 结合实际:10分。19、论述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 (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5分)非智力因素是指情感、意志、性格、兴趣和动机等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3分)(2)为什么要培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5分) 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既是环境、教育等影响的结果,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 非智力因素,不仅是一个完整社会人的重要品质,也是一个人智力因素能否正常发挥或超

    27、水平发挥的重要前提条件。(3)如何培养:(10分)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磨砺他们的坚强意志、锤炼他们的个性、激起他们探究科学真理的兴趣和动机五个方面来回答。谈到一方面可以给3分。该部分最多不得超过10分。19、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认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 (2分)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表霉在对事业、对工作、对学生和对集体等方面:1对事业要忠诚热爱。(2分) 2对工作要精益求精。(2分) 3对学生要真心热爱。(2分) 4对教师要团结协作。(2分) 结合当前实际:10分2022年整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思考题一、马克思主

    28、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两个转变的?1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产生是以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大生产为物质前提,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2)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越来越尖锐起来。(3)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组织建立、壮大,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以科学的世界观

    29、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2自然科学基础是:19世界,地质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批说明自然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并发展起来。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沉重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全面、深刻揭示世界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3思想条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李嘉图、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利润、地租、利息、分工理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傅利叶、圣西门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尖锐的批判,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未来的理想社会所代替);德

    30、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思想(梯里叶、基佐用阶级分析法和阶级斗争)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4思想转变历程:(1)18351841年的大学生时期,参加青年黑格尔派,这是其思想的起点;(2)18411843年,莱茵报时期,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3)1843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社会发展达到了初步的唯物主义认识,明显地转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研究,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共产

    31、主义的实现作了论证,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两个转变: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如何发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在唯物史观产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神圣家族在创立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如何阐述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什么?1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首次探索;(2)神圣家族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发;(4)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初步的系统阐述。2劳动异化理论在唯物史观产生中的作用【(1)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

    32、规定、基本表现、和基本内容】:第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互异化;第二,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相异化。【(2)对唯物史观产生的作用】: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征,它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这与以往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把异化分别看做是绝对精神的异化与人的本质的异化不同。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人改造并使自然人化的活动。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劳动的辩证性,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线。同时,马克思认为劳动也创造了人类社会,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各种联系,关系组成了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以劳动作为基础的,劳动具有社会

    33、性,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正好揭示了劳动的社会性,说明整个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所以,劳动异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开端。3神圣家族在创立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1)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把现实问题归结为观念问题的主观唯心主义,揭露了一切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唯物辩证地解决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提出了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的观点;(3)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作用将不断扩大的原理。(4)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仅提出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的思想,还指出了作为先进社会力量的无产

    34、阶级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实践唯物主义的阐述 (1)规定了实践的科学含义,把实践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2)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3)把实践看做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断;(5)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与实践性的根本特点。5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唯物主义着重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意义,把人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强调的是自然的“

    35、属人”性。实践唯物主义是新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着重的是从历史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3)因此,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的理解上,要将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不能将两者割裂。6、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全面阐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形态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1)进一步阐述了实践是现实世界的基础,实践

    36、观点是新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观点。(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所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5)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通过经济斗争、革命和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赚到另一个阶级手中来实现的。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哲学的贫困是如何从方法论上批判蒲鲁东

    37、主义的?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2首先,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基础的阐述。马克思指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蒲鲁东根本颠倒了经济关系与经济范畴的关系。其次,对生产力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生产关系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方式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第三,对社会历史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本质的阐述。马克思批判蒲鲁东从永恒不变的人类理性出发探讨各个时代的经济现象。第四,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实质的阐述。马克思在揭露蒲鲁

    38、东的形而上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法的实质,即矛盾双方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彼此联系,彼此依赖。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唯物史观是宣言的基本思想;(2)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做了科学阐述;(3)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的科学论证;(4)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科学阐述;(5)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6)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7)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思想观念;(8)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9)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和政治斗争的策略;(10)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程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四、为什么说马

    39、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将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中驱赶出来。(2)马克思主义充分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3)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了现实的科学,并与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五、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五个阶段是什么?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是什

    40、么?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资本积累的内容是什么?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五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阶段历程各个阶段的研究内容18431845年巴黎笔记异化劳动、劳动价值论、资本积累学说18501853年伦敦笔记第一、对货币、信用和危机问题的研究;第二、对导致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原因作了研究;第三、对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及工人阶级的状况、农业问题作了研究;第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经济形态作了研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作了详尽的论述,对劳动价值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问题作了论述1

    4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对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等作了极其重要的论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资本的流通、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工资等;“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劳动价值论的内容:(1)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同时也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劳动的二重性,即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

    42、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3)商品的拜物教理论,即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4)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3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

    43、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实现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4资本积累的内容:(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2)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贪欲,是驱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而激烈的竞争则是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3)决定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总量。(4)资本积累的规律:贫富差距增大,人口的相对过剩。5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马克思对哥达纲领的

    44、五个条文逐字逐句地进行了批判。其一,对哥达纲领避开劳动的物质条件和占有形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问题来泛泛地谈论“劳动”和“社会”,从而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只有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才能铲除资本主义这个历史祸害。其二,对哥达纲领篡改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只反对资产阶级而不反对土地所有者的立场进行了批判。并指出,地产的垄断甚至是资本垄断的基础,因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其三,对拉萨尔主义提出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公平的分配”、“平等的权利”等资产阶级的空话及其经济学原则进行了批判。在批判中马克思根据自己的产品再生产理论提出了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理,并第一次

    45、明确提出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其四,对哥达纲领篡改国际章程,将“工人的解放”改为“劳动的解放”,以及粗暴地歪曲宣言,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都看作“反对的一帮”的谬论进行了批判,阐明了关于革命同盟军的思想。其五,对哥达纲领追随拉萨尔主义,从最狭隘的民族观点来理解工人运动,完全抛弃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原则进行了批判。第二部分,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重申了关于工资的实质的思想,并指出工人阶级要获得解放就要消灭雇佣劳动制度。第三部分,马克思重点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救世良方,即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指出这是将阶级运动的立场完全退到宗派运动的立场,阐明了无产

    46、阶级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第四部分,对哥达纲领中的“自由国家”谬论、庸俗的民主主义政治要求以及为建立“国家的精神和道德基础”而提出的一些要求进行了批判,深刻阐述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并提出了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思想。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关系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待普选制与议会民主制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历史观的新说明与新认识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文艺观、伦理观、宗教观思想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始终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关注的根本问题。(2)马克思

    47、主义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在不断总结无产阶段斗争运动检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加速了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无产阶级的斗争也由自发的经济斗争向自觉的政治斗争转变。2马克思恩格斯对待普选制与议会民主制的态度 (1)恩格斯指出,民主制和普选制可以使工人阶级政党更多、更好地传播自己的主张,同时也给了工人阶级政党广泛深入群众,宣传自己的观点,揭露资产阶级攻击诽谤,进行革命运动的有利机会。(2)由于工人阶级有成效地利用了普选权,并使它作为自己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发挥了作用,在资产阶级用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工人阶级也利用其中的某些东西来对这些结构本身作斗争。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东方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发展道路。东方社会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历史观的新说明与新认识 (1)原始社会发展的研究对唯物史观论证的深化 关于两种生产理论。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原始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由人进行,没有人的自身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电大专科《教育学》考试简述题19题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思考题附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28914.html
    weihai2016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