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第2课时创新公开课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第2课时创新公开课教案.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诗二首 语文 第二 单元 散文诗 课时 创新 公开 教案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散文诗二首 第2课时荷叶母亲【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作品的主旨,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2.整体把握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作品的主旨,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2.整体把握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同学们,朗读金色花,我们仿佛化身孩童,回到童年时光。如今我们已长大,长成
2、了少年,情感和表达与之前相比,会有些许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少年视角下的荷叶母亲。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由上节课的金色花导入本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中。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18年入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学医,后改学文学。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提倡“爱的哲学”。1923年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1926年回国,先后执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1949年任教于日本东京大学。1951年回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职。早期所作“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
3、。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译著吉檀迦利泰戈尔抒情诗选等。有冰心文集行世。 2.初读感知听读课文跟随情境诵读视频听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圈点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句。蒂() 梗(n ) 姊( z)妹 亭亭( tng ) 徘徊( pi hui ) 遮( zh )蔽 心绪( x ) 流转( zhun ) 荫( yn )蔽板书:荷叶母亲 冰心设计意图:进行常规字词教学,扫清朗读障碍。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视野。听读课文形成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进行圈点及朗读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自由朗读并思考:本文为什
4、么取名为荷叶母亲呢? 2.探究方法(1)本文题为荷叶母亲,读完回想一下,文中哪几个地方写到了莲花、荷叶?(2)文中哪里写到了母亲?勾画出来。(3)借助课后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文章标题为什么把“荷叶”与“母亲”并列在一起?3.成果展示(1)文中哪几个地方写到了莲花、荷叶?哪里写到了母亲?明确: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九年前“我”和祖父在故乡园里赏莲;半夜里凋谢的白莲,被大雨打得左右攲斜的红莲,被大荷叶倾侧覆盖的红莲。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2)再读课文,借助课后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文章标题
5、为什么把“荷叶”与“母亲”并列在一起?明确:文章最后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里表明作者直接把母亲比作在雨中覆盖红莲的大荷叶。(二)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自读课文一般都有旁批和阅读提示,课文后的阅读提示说:“他们的作品,善于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丰富的情感。”再次朗读诗歌,想一想文中“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体现在哪里?2.探究过程(1)默读课文,文中几次写作者看红莲?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想想“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填写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2)圈画出文中对于事物刹那间变化的描写,及由此生发的情感的语句。(3)小
6、组讨论,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4)形成小组结论,指定一位同学进行分享。 红莲心情第 次第 次3.成果展示(1)默读课文,文中几次写作者看红莲?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想想“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填写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红莲心情第1次开满、亭亭有些烦闷第2次左右攲斜仍是不适意第3次被大荷叶覆盖不宁的心绪散尽第4次不摇动了深深地受了感动发现:作者的心情是随着红莲的变化而变化的。因为作者从红莲的变化中想到了自身,当荷叶倾斜过来保护红莲的时候,作者想到了母亲对“我”的爱护,由此心情发生了变化。 (2)文中“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写?预设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