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四章-教育目的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23875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格式:PPT
  • 页数:29
  • 大小:9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教育目的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四 教育 目的 课件
    资源描述:

    1、 第四章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的定义 一、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二、教育目的的概念辨析二、教育目的的概念辨析1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1)区别:比起教

    2、育目的来,教育目标是下位概念,)区别:比起教育目的来,教育目标是下位概念,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和各科教学活动中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系统化。有时,人们也称一些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系统化。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涵盖范围比较大的教育目标为涵盖范围比较大的教育目标为“某某教育目的某某教育目的”,如如“基础教育目的基础教育目的”、“大学教育目的大学教育目的”、“语文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的目的”等等。实际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教学等等。实际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层次性和过渡性。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层次性和过渡性。(2)联系:上一级教育目的制约和支配

    3、着下一级教)联系:上一级教育目的制约和支配着下一级教育目的(目标),同时又通过下一级教育目的(目育目的(目标),同时又通过下一级教育目的(目标)得以具体规定和实现。标)得以具体规定和实现。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1)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划,说明教育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划,说明教育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教育工作的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等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方针往领导权等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方针往往也包括了教育目的的内容,但却不仅仅是往也包括了教育目的的内容,但

    4、却不仅仅是教育目的。比起教育目的的范畴来说,教育教育目的。比起教育目的的范畴来说,教育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性。(2)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目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目的一般也是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的一般也是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3、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1)区别:教育目的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对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而教学目的一般只是指具体的教学或学科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并不适用于像学生工作、学校管理、环境

    5、设计等教育活动的环节。教育目的也是教学目的的上位概念。(2)联系:教育目的制约着教学目的,并主要通过教学目的加以体现或实现。在一般的教学目的下又有学科教学的目的或目标,它们都受制约于总体的教育目的。三、教育目的的类型1、教育目的类型的划分(1)根据教育目的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理想的教育目的”与“现实的教育目的”;(2)根据提出教育目的的主体,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国家教育目的”、“个体教育目的”与“社会教育目的”;(3)根据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可以将其划分为“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要素主义的教育目的”以及“教育无目的”等等;(4)根

    6、据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5)根据所规范的教育类型和层次,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普通教育的目的”与“特殊教育目的”或者“学前教育目的”、“基础教育目的”、“中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成人教育目的”等等;(6)根据教育目的的历史形态,又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教育的目的”、“现代教育的目的”、“后现代教育的目的”。2、不同类型教育目的的冲突及其表现不同的教育目的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和理论基础,造成彼此之间的或对立、或差异、或冲突。不同教育目的之间冲突的实质是不同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不同类型的教育目的之

    7、间往往也有一致性或共性,反映了教育与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流的、共识的教育价值观。解决教育目的之间冲突的最好方式是加强不同教育利益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建立一个可供选择的教育制度,以满足不同教育利益群体的不同教育需求。教育制度的可选择性是以人民基本教育需求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而不能牺牲人民的基本教育权益。【练习】【练习】1.()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A.教育方针教育方针 B.B.教育政策教育政策 C.C.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D.D.教育目标教育目标 2.2.2.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抽象

    8、和概括。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抽象和概括。【作业】名词解释【作业】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答案】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答案】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 一、宗教本位论 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为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以及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

    9、们等。2、主要观点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为人们的永生做准备,使人们信仰和皈依于神或上帝;为了能够使人们达到最后的目的,教育应该使人们具有“知识”、“德性”、“虔信”和“忠诚”等品质。3 3、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特定的社会基、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特定的社会基础础 第一、对于世俗社会的鄙视;第二、对于功利主义时代的批判;第三、对于人性尊严的反思和体认。4、评价(1)积极方面在于看到了人性和社会存在着通过教育被超越的可能的一面;(2)消极方面在于其理论基础是不牢固的,甚至是虚幻的,经常容易成为麻痹社会底层人们的理论工具。二、社会本位论二、社会本位论 1、代表人物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

    10、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第一、发展目标是“越名实而任自然”,返朴归真;2、主要观点第一、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第二、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第三、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和社会生活素质。3、理论的基础(1)国家利益至上;(2)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4、评价w(1)积极方面:社会本位论将对教育目的考察的角度从宗教神学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种视角的转换在近代有助于教育与教会的分离;在当代有助于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w(2)不

    11、足之处: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否认了个体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积极能动作用,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三、个人本位论 1.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和教育学者。2、主要观点 第一、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第二、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第三、这种趋向在道德或价值上是“善的”或“向善的”;第四、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只有确保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国家,才是善的和正义的国家;第五、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第六、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

    12、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3、理论的基础 这种理论诞生于18和19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得到了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以及新的国家学说的支持。4、评价(1)积极方面:个人本位论在教育上和社会上都具有一种革命的作用,有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伸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政治层面上的权力,同时对于人性也有一种解放的作用。(2)不足之处:第一、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第二、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最终毁坏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第三、掩盖了自己的阶级属性。四、四、“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1 1、教育无

    13、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 2、主要观点:第一:人是一个经验系统;第二:人的发展即是个体经验能力的提高;第三: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简而言之,简而言之,“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或改组持续不断地改造或改组”3、“教育无目的论”的社会基础是在“行动”中不断开拓新边疆的美国社会生活和建立在这种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实用主义哲学或文化。4、评价:(1)积极方面:所要反对的是从教育过程外部强加而来的多重教育目的,所要提倡的是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所要培养的人是能够不断适应和改造民

    14、主社会的公民和建设者。(2)不足之处:过分重视教育的内在目的而忽略教育的外在目的,过分强调个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忽略环境对个体的约束和限制因素,看到个体与环境一致的一面,忽略个体与环境相冲突的一面。【练习】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是()A.德智体全面发展 B.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第三节第三节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的历史演变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

    15、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二、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二、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7年)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文化的劳动者。”三、党的教育工作方针(三、党的教育工作方针(1958)“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四、“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

    16、”期间的教育工作指示期间的教育工作指示 1.1.“五七指示五七指示”(19661966年)年)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2.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19711971年)年)实行开门办学实行开门办学 ,推广,推广“五七干校五七干校”。五、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五、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中的教育方针(19851985年)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建设必须依

    17、靠教育”;“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界、面向未来。”六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教育方针(方针(1993199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19991999)“实施素质教

    18、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练习】【练习】1.1.我国普通教育主要是指我国普通教育主要是指 的教育。的教育。2.2.要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要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A.A.学生德智体平均发展学生德智体平均发展 B.B.以发展

    19、智育为主,兼顾发以发展智育为主,兼顾发展其他各育展其他各育 C.C.以发展德育为主,兼顾发展其他各育以发展德育为主,兼顾发展其他各育 D.D.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3.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纠正的错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纠正的错误办学思想是(误办学思想是()A.A.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B.B.保证办好重点中学保证办好重点中学 C.C.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4.4.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所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是指(的劳动

    20、者是指()A.A.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 B.B.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 C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相结合的劳动者第四节第四节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一、美国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一、美国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1 1、老布什的、老布什的20002000年教育目标(年教育目标(19901990):):(1)所有的美国儿童入学时都乐于学习;(2)中学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3)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业已证明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迎接挑战;美国的每所学校要保证儿童学会合理用脑,以

    21、使他们为做有责任的公民,进一步学习,以及在我们现代经济中谋取有创建性的职业做好准备;(4)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成绩方面居世界首位;(5)每个成年人都能读书识字,并将掌握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和责任;(6)每所学校将没有毒品和暴力,并将提供秩序井然的益于学习的环境。2 2、克林顿的、克林顿的2000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年目标:美国教育法(19941994):):(1)让12岁以上的孩子都会应用互联网学习;(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奖励优秀教师;(3)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参与世界事务的能力;(4)建设安全的学校环境;(5)废除不考试直接升学的做法,恢复留级生制度;(6)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

    22、3 3、小布什的教育目标、小布什的教育目标(2001):(2001):第一、消除处境不利学生的成绩差距;第二、通过“阅读第一”来提高识字率;第三、扩大灵活性,减少官僚主义;第四、奖励成功和处罚失败;第五、促进获得信息的家长选择;第六、提高教师质量。第七、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改进教学和课程;第八、为21世纪创设更安全的学校,教师将有权把那些具有暴力行为或不断造成破坏的学生请出教室;第九、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的拨款,以培训教师学会将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入课堂。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阐述的教育目的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阐述的教育目的第一、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第

    23、二、培养创造性;第三、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第四、培养完人。2.2.德洛尔报告中阐述的教育目的德洛尔报告中阐述的教育目的 第一、学会认知(掌握认识的手段;理解知第一、学会认知(掌握认识的手段;理解知识;智力训练)识;智力训练);第二、学会做事(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第二、学会做事(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第三、学会共同生活(认识自己;发现他人;第三、学会共同生活(认识自己;发现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第四、学会生存(自主性;判断力;个体责第四、学会生存(自主性;判断力;个体责任感)。任感)。三、三、2121世纪国际教育目的的展望世纪国际教育目的的展望 1 1制定制

    24、定2121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所要考虑的社会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所要考虑的社会背景:背景:(1)文化多样化;(2)政治民主化;(3)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4)社会信息化;(5)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6)对乡村社会和弱势群体的关照;(7)人类自身的发展状况和要求。2.212.21世纪国际教育目的展望世纪国际教育目的展望 (1 1)总体规格:)总体规格:面向世界的X国人。有两层意思:第一,教育要培养学生世界的视野、世界的意识和参与世界事务的能力;第二,培养面向世界的人要以民族性为基点,面向世界的人同时要具有国民性。(2 2)素质结构:)素质结构:第一、身与心(理性与非理性)和谐发展;第二、个性、社会性与类特性协同发展;第三、尊重传统与勇于创新相结合;第四、掌握和恰当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第五、自然、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合。【辨析】1.一般所说的培养人才,就是指培养大专以上的专门人才。2.有人说:看一所中学是否办得好,应该看这所学校升学率的高低。3.有人打比喻说:智育不合格是次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不合格是半成品。4.德、智、体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互相依存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中。有人比喻说:人好比一部汽车,德好比方向盘,智好比发动机,体好比车身。因此,德智体互相依存,缺一不可,而不能说那个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四章-教育目的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2387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