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九讲-火神派学术思想研究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22958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格式:PPT
  • 页数:179
  • 大小:2.2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九讲-火神派学术思想研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九 火神 学术 思想 研究 课件
    资源描述:

    1、传传统统国国医医中中最最年年轻轻的的一一个个流流派派 清末光绪年间,成都知府朱大人的夫人患吐血病,已经一年多,医药无效,成都府属十六个州,县,纷纷推荐当地名医来为夫人治病。他们或认为夫人的病是血热妄行;或认为是阴虚火旺,逼血外溢。结果愈治愈坏,日趋严重。经人推荐,请来名医郑钦安来府诊视。当日郑钦安诊见夫人面容苍白,虽是夏季,床上还铺盖着丝绵大被,显得十分怕冷。舌质淡红,苔白。诊毕,处方:制附片四两,炮干姜 四两,制甘草二两。朱知府看方后竟瞠目结舌,此方干姜、附子都是大热之药,且量大超常,治此等吐血重症,焉有不惊之理。孰料,药后病人自觉周身凉爽,胸口舒畅,吐血竟然止住,而且吃了二小碗稀饭。病人坦

    2、途,由此而愈 所谓火神派,是指以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善用附、姜(干姜、生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万物生长靠太阳 百药之长属附子 第一:有一个独特的学术思想 第二:有一个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即宗师 第三:有一部或几部阐述其学说观点的有影响的传世著作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推重阳气,擅用扶阳方法治病,擅用大剂干姜附子等辛热药物,对阳虚阴盛阴证的辨识全面而深刻。火神派的宗师 郑钦安,以重视阳气,擅用附子、干姜等辛热药著称,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火神派的领军人物火神派的著作理论渊源 火神派源于内经、易经,

    3、脱胎于伤寒派,又吸取了温补派的理论精髓,结合实践,进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学术流派时代背景 “畏温热而喜寒凉”郑钦安用姜附的特点 广用 重用 早用 专用姜桂附使用率使用率99.7%98.8%96.7%用量(克)用量(克)生姜生姜 30-200干姜干姜 25-90桂枝桂枝 15-75肉桂肉桂 15-3060-250处方数(张)处方数(张)共共20076张张200161985219423“当代火神”卢崇汉教授用方总结 仲景仲景为擅用附子第一人为擅用附子第一人伤寒论伤寒论113113方,用附子者方,用附子者2121方,方,3737条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1111方,方,1616条。实开后

    4、世应用附子之先河。条。实开后世应用附子之先河。火神派医家介绍火神派医家介绍吴佩衡吴佩衡云南四大名医之一精辨寒热,十六字诀精辨寒热,十六字诀 寒证寒证 身重恶寒,身重恶寒,目暝嗜卧,声低息短,少气目暝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懒言范中林范中林重视舌诊,辨识阴证重视舌诊,辨识阴证“口内少实火口内少实火”论论祝味菊祝味菊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唐步祺唐步祺卢崇汉卢崇汉李可火神派常用方剂火神派常用方剂 四逆汤四逆汤(附子、(附子、干姜、炙甘草)干姜、炙甘草)大回阳饮大回阳饮(附子、(附子、干姜、肉桂、炙甘干姜、肉桂、炙甘草)草)白通汤白通汤(附子、(附子、干姜、葱白)干姜、葱白)

    5、理中丸、汤理中丸、汤(干姜、甘草、白(干姜、甘草、白术、人参)术、人参)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吴(吴茱萸、人参、生姜、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大枣)延吴佩衡诊视,脉沉迟无力,舌红津枯但不渴,微喜热饮而不多,气息喘促而短,有欲脱之势。断为阴证误下,逼阳暴脱之证,拟大剂回阳饮(附子130克,干姜50克,肉桂13克,甘草10克)服后鼻孔流血,大便亦下黑血。认为非服温热药所致,实由桃仁承气汤误下,致血脱成瘀,已成离经败坏之血,今得温运气血,不能再行归经,遂上行下注而致鼻出血,便血 次日复诊见脉微神衰,嗜卧懒言,神志已转清,原方再服一剂,鼻血便血均止,口微燥,此系阳气已回,营阴尚虚,继以四逆汤加人参连进4剂

    6、而愈。“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阳之中”,突出阴阳作为总纲的地位,这,突出阴阳作为总纲的地位,这就是郑氏临床辨证最基本的学术思想,这就是郑氏临床辨证最基本的学术思想,这一观点他称之为一观点他称之为“阴阳至理阴阳至理”。由此,临。由此,临床上床上“认证只分阴阳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上打算”,套用一句,套用一句内经内经的话说,就的话说,就是是“谨熟阴阳,无与众谋谨熟阴阳,无与众谋”。“病有千端,漫云易为窥测,苟能识得阴病有千端,漫云易为窥测,苟能识得阴阳两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可由此而推阳两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可由此而推也。也

    7、。”“”“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可入仲景之门也。”本人体会,明白了阴阳至理,才真正会看本人体会,明白了阴阳至理,才真正会看病了,这是学习火神派的首要收获,其意病了,这是学习火神派的首要收获,其意义不下于掌握附子的运用方法。义不下于掌握附子的运用方法。“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渴,即渴

    8、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我们以我们以“舌脉神色口气便舌脉神色口气便”七项为纲,将七项为纲,将郑氏郑氏“阳虚辨诀阳虚辨诀”重新归纳如下:重新归纳如下:舌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舌青滑或淡白,满

    9、口津液;脉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神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少气懒言;色色面色唇口淡白;面色唇口淡白;口气口气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便便二便自利。这样应该更清晰,便于二便自利。这样应该更清晰,便于掌握了。掌握了。这些,郑氏通常又称为这些,郑氏通常又称为“阴象阴象”、“阴阴色色”、“阳虚实据阳虚实据”。“阴虚辨诀阴虚辨诀”则与则与之相反。其中郑氏将舌象列在首位,强调之相反。其中郑氏将舌象列在首位,强调舌的认证价值,是其独到之处,许多医家舌的认证价值,是其独到之处,许多医家往往单凭一个舌象就能作出阴

    10、证的判断。往往单凭一个舌象就能作出阴证的判断。郑钦安提出的阴阳辨诀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郑钦安提出的阴阳辨诀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对上述通常按照湿热、阴虚、阳亢、实热对上述通常按照湿热、阴虚、阳亢、实热等来认识的病变,用这两把尺子衡量,不等来认识的病变,用这两把尺子衡量,不难辨认出其阳虚阴盛的实质,从而用扶阳难辨认出其阳虚阴盛的实质,从而用扶阳法治疗取得可靠疗效,这对目前严重的中法治疗取得可靠疗效,这对目前严重的中医西化倾向,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也是医西化倾向,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也是学习火神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学习火神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不敢用附子。不解决,你就不敢用附子

    11、。卢崇汉教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卢崇汉教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做中做中医的始终要跟着脉证走,不要跟着指标医的始终要跟着脉证走,不要跟着指标走。走。”陈修园有一句名言:陈修园有一句名言:“良医之救人,不过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己;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能辨认此阴阳而己;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己。认此阴阳而己。”可见辨清阴阳的重要意可见辨清阴阳的重要意义。义。1.阳主阴从,重视肾阳阳主阴从,重视肾阳 火神派理论上推重阳气,对姜附等温阳药物的应火神派理论上推重阳气,对姜附等温阳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积累了十分独特而丰富的经验,这用独树一帜,积累了十分独特而丰富的经验,这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

    12、本人将其归纳为两句通俗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本人将其归纳为两句通俗的话:万物生长靠太阳,百药之长数附子。广义的话:万物生长靠太阳,百药之长数附子。广义上讲,一个医家如果推重阳气,广泛应用附子,上讲,一个医家如果推重阳气,广泛应用附子,就可以归之于火神派,当然这是相对于经典火神就可以归之于火神派,当然这是相对于经典火神派而言。派而言。郑钦安重视阳气,有郑钦安重视阳气,有2个特点,个特点,其一是阳主阴从;其一是阳主阴从;其二是独重肾阳。其二是独重肾阳。“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下焦肾阳是,下焦肾阳是上焦中焦阳气之根。也就是说,在诸种阳上焦中焦阳气之根。也就是说,在诸种阳气中,郑钦

    13、安又特别强调肾阳的作用,气中,郑钦安又特别强调肾阳的作用,“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肾阳为人身,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立命之根,阳气之本,立命之根,2.擅用附子,独树一帜擅用附子,独树一帜 恽铁樵说:恽铁樵说:“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事实上,药之本性在毒,无毒则不成药。事实上,药之本性在毒,无毒则不成药。李可老师认为:李可老师认为:“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性正是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近代医家杨华亭指出:近代医家杨华亭指出:“乌头虽毒极,而乌头虽毒极,而入药主治之功能,则为诸药所莫入药主治之功能,则为诸药所莫及。

    14、及。”“”“惟能用毒药,方为良医。惟能用毒药,方为良医。”近代浙江名医范文甫先生有一句名言,近代浙江名医范文甫先生有一句名言,“不杀人不足为名医不杀人不足为名医”,意谓不善用峻烈,意谓不善用峻烈药(峻烈到能杀人)者,难以成为名医。药(峻烈到能杀人)者,难以成为名医。因此,是否善于运用毒药、峻药,最大限因此,是否善于运用毒药、峻药,最大限度的发挥附子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名医的度的发挥附子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名医的重要标准,对于传承火神派的学术思想,重要标准,对于传承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尤具现实意义。尤具现实意义。祝味菊甚至说:祝味菊甚至说:“变更附子的毒性,发挥变更附子的毒性,发挥附子的特长,医之能事

    15、毕矣附子的特长,医之能事毕矣”。是说医生。是说医生的全部本事就在于擅用附子,可见熟练应的全部本事就在于擅用附子,可见熟练应用附子的意义多么重要。许多人攻击火神用附子的意义多么重要。许多人攻击火神派滥用附子,恐怕与他们不敢用附子有关派滥用附子,恐怕与他们不敢用附子有关系。系。郑钦安与张景岳在理论上都重视阳气,但在具体郑钦安与张景岳在理论上都重视阳气,但在具体用药上则大相径庭。张景岳温补讲究阴阳互济,用药上则大相径庭。张景岳温补讲究阴阳互济,熟地与附子常常同用,体现阴中求阳;郑钦安则熟地与附子常常同用,体现阴中求阳;郑钦安则专用姜附等纯阳温热之药,讲究单刀直入,不夹专用姜附等纯阳温热之药,讲究单刀

    16、直入,不夹阴药。郑钦安在阴药。郑钦安在医法圆通医法圆通“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阴也阴也”一节中明确表示:一节中明确表示:“凡阳虚之人,多属气凡阳虚之人,多属气衰血盛,无论发何疾病,多缘阴邪为殃,切不可衰血盛,无论发何疾病,多缘阴邪为殃,切不可再滋其阴。若更滋其阴,则阴愈盛而阳愈消,每再滋其阴。若更滋其阴,则阴愈盛而阳愈消,每每酿出真阳外越之候,不可不知。每酿出真阳外越之候,不可不知。”“今人亦有知得此方(指四逆汤)者,信今人亦有知得此方(指四逆汤)者,信之不真,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之不真,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回阳之力,亦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

    17、回阳之力,亦不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自以为用不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自以为用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医理真医理真传卷四传卷四)。)。郑氏所谓郑氏所谓“甘温固元,是姜、附、草,不甘温固元,是姜、附、草,不是参、芪、术,学者不可不知也是参、芪、术,学者不可不知也”(医医法圆通卷二法圆通卷二),可谓一针见血。),可谓一针见血。运用附子单刀直入,不夹阴药,这是火神运用附子单刀直入,不夹阴药,这是火神派十分重要的观点,这就无怪乎火神派应派十分重要的观点,这就无怪乎火神派应用最多的方剂是四逆汤了。许多医家在用用最多的方剂是四逆汤了。许多医家在用附子时经常夹以人参、熟地

    18、、白术等药,附子时经常夹以人参、熟地、白术等药,恐怕就没弄明白这一点恐怕就没弄明白这一点。“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疱者,有喉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疱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清润。切不可清润。服辛温十

    19、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服辛温十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温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温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内,得阳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内,得阳运而外解也,半日即愈。运而外解也,半

    20、日即愈。”切不可为这些反应所迷惑而中断治疗,或切不可为这些反应所迷惑而中断治疗,或改投清凉,误入歧途。初用附子者,必须改投清凉,误入歧途。初用附子者,必须要过这一关。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不会要过这一关。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不会用附子。郑钦安关于服用附子的反应鼓励用附子。郑钦安关于服用附子的反应鼓励我们守定真情,坚持既定方案,我们守定真情,坚持既定方案,“切不可切不可清润清润”。单纯的阴证辨认并不难,单纯的阴证辨认并不难,“阳虚辨诀阳虚辨诀”指指示得非常明确。重要的是,郑氏对阴寒偏示得非常明确。重要的是,郑氏对阴寒偏盛所致虚阳上浮、外越、下陷所引起的种盛所致虚阳上浮、外越、下陷所引起的种种假热之

    21、象,他称之为种假热之象,他称之为“阴火阴火”者,有着者,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所谓相当深刻的认识。所谓“阴火阴火”即阴证所即阴证所生之火(与东垣之阴火不同),又称假火,生之火(与东垣之阴火不同),又称假火,本质是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越、本质是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越、下陷而引起的种种下陷而引起的种种“肿痛火形肿痛火形”其实是假其实是假象象,常见的如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牙龈肿,常见的如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舌疮、口臭、头痛、颧红、目赤、耳痛、舌疮、口臭、头痛、颧红、目赤、耳鸣以及内伤发热、皮肤包块红斑、足心发鸣以及内伤发热、皮肤包块红斑、足心发热如焚等都是极为常见的病症,看似火热

    22、热如焚等都是极为常见的病症,看似火热之象,其实是真寒假热亦即阴火,极易被之象,其实是真寒假热亦即阴火,极易被误认作火症和阴虚火旺,俗医治以滋阴泻误认作火症和阴虚火旺,俗医治以滋阴泻火之法,火之法,“实不啻雪地加霜实不啻雪地加霜”。“头面五官多阴火头面五官多阴火”,俗话所谓,俗话所谓“上火上火”者,除上述常见者外,还有目胀、耳胀、者,除上述常见者外,还有目胀、耳胀、鼻燥如冒火、口臭、口苦等,真是五花八鼻燥如冒火、口臭、口苦等,真是五花八门,门,郑钦安有一句名言:郑钦安有一句名言:“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就是说的阴火,差不就是说的阴火,差不多有多有“

    23、世人皆醉吾独醒世人皆醉吾独醒”的意味。他用大的意味。他用大量篇幅阐明阴火的假象与本质,勘破阴霾,量篇幅阐明阴火的假象与本质,勘破阴霾,指点迷津,这是他最深刻的学术见解,充指点迷津,这是他最深刻的学术见解,充满真知灼见,因此我称之为学术思想中最满真知灼见,因此我称之为学术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精华的部分。唐步祺先生说:唐步祺先生说:“郑氏所特别指出而为一郑氏所特别指出而为一般医家所忽略的,是阴气盛而真阳上浮之般医家所忽略的,是阴气盛而真阳上浮之病。病。”即指阴火辨识而言。即指阴火辨识而言。可以说,火神派的学问不止在擅用大剂附可以说,火神派的学问不止在擅用大剂附子上,更重要的是对阴火、假热证的辨认子

    24、上,更重要的是对阴火、假热证的辨认上,这是眼下医界多数人仍不知觉的东西,上,这是眼下医界多数人仍不知觉的东西,今天尤具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尤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敬云樵先生最有见识的第二条批注就是:敬云樵先生最有见识的第二条批注就是:“齿牙肿痛,本属小症,然有经年累月而齿牙肿痛,本属小症,然有经年累月而不愈者,平时若不究明阴阳虚实,治之未不愈者,平时若不究明阴阳虚实,治之未能就痊,未免贻笑大方,学者勿因其小而能就痊,未免贻笑大方,学者勿因其小而失之。失之。”此语意味深长,此语意味深长,“粗工不知粗工不知”,有多少医家至今仍在重复着这种有多少医家至今仍在重复着这种“贻笑大贻笑大方方”的错误呢。的错误

    25、呢。所谓病势观,是指医家对群体社会的发病所谓病势观,是指医家对群体社会的发病特点和大体趋势的概括认识,它是关系到特点和大体趋势的概括认识,它是关系到医家和学派的学术特点和认识疾病的前提医家和学派的学术特点和认识疾病的前提,一般与社会、时代及地域、气候特点密切一般与社会、时代及地域、气候特点密切相关。相关。郑钦安说过:郑钦安说过:“阴阳不明,医门坏极。喜阴阳不明,医门坏极。喜清凉而恶辛温,无怪乎阴盛阳衰矣清凉而恶辛温,无怪乎阴盛阳衰矣”(医医法圆通卷二法圆通卷二)。是说俗医。是说俗医“喜清凉而恶喜清凉而恶辛温辛温”,滥用寒凉伤阳,导致世人,滥用寒凉伤阳,导致世人“阴盛阴盛阳衰阳衰”的基本态势,指

    26、出阴证、寒证占了的基本态势,指出阴证、寒证占了大多数(盛),而阳证、热证则少见大多数(盛),而阳证、热证则少见(衰)。(衰)。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郑钦安关于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郑钦安关于“阴盛阴盛阳衰阳衰”的病势观,仍然是适用的,这正是的病势观,仍然是适用的,这正是火神派重视扶阳、擅用附子的现实基础,火神派重视扶阳、擅用附子的现实基础,也是我们传承、弘扬火神派的缘由所在。也是我们传承、弘扬火神派的缘由所在。祝味菊说:祝味菊说:“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已故河南名医周连三(已故河南名医周连三(18891969)说:)说

    27、:“阳虚之证十之七八,阴虚之证十无二阳虚之证十之七八,阴虚之证十无二三。三。”卢崇汉教授说:卢崇汉教授说:“举目望去,现在有几个举目望去,现在有几个是阳实的啊?!真正阳实的没有几是阳实的啊?!真正阳实的没有几个。个。我的用方可以说我的用方可以说99%的都是纯辛的都是纯辛温药物组成的。温药物组成的。”他甚至说到:他甚至说到:“末世的很多医者确实搞不末世的很多医者确实搞不清阴阳寒热了,那怎么办呢?就去守这个清阴阳寒热了,那怎么办呢?就去守这个法宝法宝吧。开个玩笑,如果你能守好这吧。开个玩笑,如果你能守好这个个法宝法宝,就是乱打也会打中百分之七,就是乱打也会打中百分之七十。十。换句话说,你乱打都会变

    28、成中工,因为十换句话说,你乱打都会变成中工,因为十愈六七就算中工愈六七就算中工”(扶阳讲记扶阳讲记)。他)。他所称的所称的“法宝法宝”指的是陈修园那句话指的是陈修园那句话“宁事温补,勿事寒凉宁事温补,勿事寒凉”。李可先生说:李可先生说:“阳虚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阳虚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阴虚的百不见一。”本人体会,临床上确实本人体会,临床上确实“阳虚之证十之七阳虚之证十之七八,阴虚之证十无二三。八,阴虚之证十无二三。”火神派根源于伤寒派,用药具有明显的经火神派根源于伤寒派,用药具有明显的经方风格,用方大都是经方,药味少,药量方风格,用方大都是经方,药味少,药量重,每方用药多在三五味、

    29、七八味之间,重,每方用药多在三五味、七八味之间,加减不过二三味,精纯不杂,不乱堆砌药加减不过二三味,精纯不杂,不乱堆砌药物,法度甚严,达到郑钦安所称物,法度甚严,达到郑钦安所称“理精艺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方”(医法圆通卷一医法圆通卷一)的纯熟地步,)的纯熟地步,此即郑氏用药的鲜明风格,具有这一用药此即郑氏用药的鲜明风格,具有这一用药风格者,本人称之为风格者,本人称之为“经典火神派经典火神派”。分经典火神派、广义火神派完全是出于研究的需分经典火神派、广义火神派完全是出于研究的需要,绝非要分出高低,不是说经典火神派就比广要,绝非要分出高低

    30、,不是说经典火神派就比广义火神派高明,广义火神派就不如经典火神派。义火神派高明,广义火神派就不如经典火神派。事实上,广义火神派恰恰丰富和发展了火神派的事实上,广义火神派恰恰丰富和发展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开拓了用药思路,如祝味菊先生的温学术思想,开拓了用药思路,如祝味菊先生的温潜法,李可先生脾肾并重的观点、补晓岚先生温潜法,李可先生脾肾并重的观点、补晓岚先生温辛并重的辛并重的“补一大汤药补一大汤药”,以及在座诸位(包括,以及在座诸位(包括许多未能发言者)的独特经验等,都推动了火神许多未能发言者)的独特经验等,都推动了火神派的学术发展,让这一学派更加丰富多彩。派的学术发展,让这一学派更加丰富多彩。

    31、其一其一.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李中梓说:李中梓说:“(金元)四家在当时,于病苦莫不(金元)四家在当时,于病苦莫不应手取效,考其方法若有不一者,所谓补前人之应手取效,考其方法若有不一者,所谓补前人之未备,以成一家言,不相摭拾,却相发明,岂有未备,以成一家言,不相摭拾,却相发明,岂有偏见之弊?偏见之弊?”全面研究各家学派,不难发现虽然全面研究各家学派,不难发现虽然各有侧重,但始终都未离开辨证论治这一最根本各有侧重,但始终都未离开辨证论治这一最根本的原则。的原则。“总之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总之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何拘拘以姜附

    32、为咎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何拘拘以姜附为咎哉哉?”其二其二.全面认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全面认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李中梓所论:李中梓所论:“子和一生岂无补剂成功?子和一生岂无补剂成功?立斋一生宁无攻剂获效?但著书立言则不立斋一生宁无攻剂获效?但著书立言则不及之耳。及之耳。”我们着重推介火神心法,对其我们着重推介火神心法,对其他方面的经验不作过多介绍,绝不意味着他方面的经验不作过多介绍,绝不意味着没有,事实上,火神派对阴虚、火热等阳没有,事实上,火神派对阴虚、火热等阳证的辨治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也颇有证的辨治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也颇有特色,郑钦安将其与阴证是对等论述的,特色,郑钦安将其与阴证

    33、是对等论述的,看看看看医理真传医理真传就知道了。就知道了。附子3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30克 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高丽参10-30克(加煎浓汁兑服),本方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本方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衄便血,妇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衄便血,妇女血崩,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女血崩,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耗伤殆尽导至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气导至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

    34、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循环衰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晃白或萎黄,灰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晃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糊,气息奄奄。脉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糊,气息奄奄。脉象沈微迟弱,一分钟象沈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下;或散乱如丝,以次以下;或散乱如丝,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

    35、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安。病势缓者,加冷水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毫升,5次分服,次分服,2小时小时1次,日放连次,日放连服服1-2剂;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放,频频小时内,不分昼放,频频喂服喂服1-3剂。剂。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有定论的汉代度量

    36、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_ 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之性,雷霆万均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挽救垂绝之生命。按理代药理实验研究,附子武火急煎1小时内,正是其毒分解

    37、的高峰。由此悟出,对垂死的心衰病人而言,附子的剧毒正是救命的仙丹。李可自言一生所用附子超过五吨之数,经治病人在万例以上,垂死病人有24小时用附子500克以上者,从无一例中毒。本方中炙甘草一味,更具神奇妙用。伤寒四逆汤原方,炙甘草是生附子的两倍,足证仲景当时已充分认识到附子的毒性与解毒的措施。甘草既能解附子的剧毒,蜜炙之后,又具扶正作用(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炙甘草有类激素作用,而无激素之弊)。而在破格重用附子100克以上时,炙甘草60克已足以监制附子的毒性,不必多虑。经这样的改进之后,重症病人的治愈率可达十全。而垂死病人救活率,仅可达十之六、七。破格救心汤的创制,继承发扬了古圣先贤四逆汤类方救治心

    38、衰的成熟经验,并师法近代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者张锡纯先生救治各类心衰休克的学术经验,大胆突破,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经40年反复临床验证,本方较之古代及现代同类方剂,更全面,更有效,更能顾及整体,纠正全身衰竭状态。在救治各类各型心衰垂危急症方面,不仅可以泛应曲当,救生死于顷刻。而且突破了古代医籍所载五脏绝证、绝脉等必死界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陶弘景陶弘

    39、景谓:谓:“乌头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八月采,乌头四月采,春时茎初乌头四月采,春时茎初生有脑头,如乌鸟之头,故谓之鸟生有脑头,如乌鸟之头,故谓之鸟头。头。”韩保升韩保升谓:谓:“正者为乌头,两歧者为正者为乌头,两歧者为乌喙,细长三、四寸者为天雄,根旁乌喙,细长三、四寸者为天雄,根旁如芋散生者为附子,旁连生者为如芋散生者为附子,旁连生者为侧子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苗高二尺许,叶似五物同出而异名,苗高二尺许,叶似石龙芮及艾石龙芮及艾”。本草纲目载:“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是也。”本品6 月下旬至8

    40、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红糖与菜油)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

    41、约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每 100kg盐附子,用甘草 5kg、黑豆10kg。炮附片:取河砂置锅内,武火炒热,加入附片,拌炒至鼓起、微变色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唐容川在血证论讲:“世之读朱丹溪书者,见其多用凉药,于是废黜热药,贻误不少,而丹溪不任咎也。盖丹溪之书,实未常废热药。世之读陈修园书者,见其多用热药,为害尤多,而修园不任咎也,盖修园之书实未尝废凉药。”火神郑钦安何尝废凉药?今

    42、火神附桂之害,钦安不任咎也!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为有毒中药的代表。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助阳之要药,也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故虞搏日: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人参、大黄、熟地共列为“药中四维”,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药。汉代张仲景对附子的运用,得心应手,独具匠心,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用附子之方剂有36首;本

    43、草纲目载用附子之方有92条共119方,运用范围至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及风心病和多种疑难疾病。据统计,在500张常用著名方剂中附子的使用频率为l320,在应用附子的疾病构成486篇文献中,应用附子治疗最多的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共有105篇文献,占2160,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缓慢型心律失常、各类心力衰竭等。第1种观点畏附子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第2种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小剂量使用,如中药大词典中附子的用量为39 g;第3种观点主张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选择剂量,常用剂量在1560 g;第4种是“扶阳派”

    44、主张超大剂量使用附子,特别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使用的剂量更大,其起始剂量就多在45 75 g之间。火神派象吴佩衡、范中林辈,用方多为伤寒经方,附子用量动则100 g以上,风格较为鲜明,这是火神派的典型作派。不仅是附子,我们所用的都是毒药,用得好就治病,用不好就害人,没有中问的路可走。周礼天官医师日:“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老百姓也讲是药三分毒。要辨证地看待中药包括附子的毒性。在神农本草经读,陈修园谈到:“凡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至无可加处则大毒。”即物性的偏寒、偏温、偏热、偏凉,这叫毒。偏得小的是小毒,偏至无可加处是大毒。辨证防毒 炮制减毒 配伍制毒 久煎去毒 郑钦安

    45、极力倡导辨证论治这一中医最根本的原则,郑氏擅用姜附,并非一概滥用,而是在准确辨证,认定阴证的前提下施之,他强调“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 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医法圆通卷一)。对于阴证的辨证郑钦安认为:“凡一切阳虚诸症,如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声低、息短,舌润、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饮,心悸,神昏、不语,五心潮热,喜饮热汤,便血、吐血,闭目妄语,口臭难禁,二便不禁,遗尿遗屎,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难以枚举,非姜附何以能胜其任,而转危为安也乎?”(伤寒恒论问答)。关于真寒假热的辨

    46、证,医理真传一一钦安用药金针云:“无论一切上下诸病,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见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证,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所谓“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即指用药当扶阳抑阴,当用附子之类。云南吴佩衡十分尊崇伤寒论温扶阳气法对附子的应用,擅长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扶阳散寒剂,并自立寒证标准,即“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气短,少气懒言。”也是使用附子的重要指征,治愈许多阳虚病症。临床上凡是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畏寒怕冷,气短懒言,语言低怯,面

    47、色灰暗不毕,或苍白,或环口唇淡白,口舌水滑,饮食无味,四肢欠温,或湿冷,或厥冷,或爪甲青紫,或身发热反欲近衣被,易汗多汗;大便溏泄,或冷秘不通,小便清长,尿频,夜尿多;男子精寒自遗,阳痿不振;女子经迟经闭,带多清稀,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印,苔自水滑,或黄白腻,脉沉细、迟、弦、紧,或尺浮大无根,疾数无序。以上种种见症,均是阳虚之表现,都可应用附子类方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准确与否是导致药物作用向“效”或“毒”转化的重要条件。朱林平在对阳虚、阴虚模型大鼠应用附子后产生毒性差异的研究中,发现在两种证候状态下对模型大鼠多项指标观测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而以阳虚模型大鼠毒性反应为轻。附子的传统主产区为四川江

    48、油及陕西汉中地区,而目前的产区已扩大至河北、山东、云南等省。附子的产地不同,其毒性亦不一样,不同地区的附片毒性测定可相差8倍之多,如曾有服用云南腾冲所产附子9 g而中毒的报道。附子生品与炮制品适应证与疗效有很大差别,明李时珍总结出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的规律,得到许多医家的推崇。生附子通过炮制,使毒性降低,安全性增强,便于内服,并且利于储存。附子的炮制方法自汉代演变至今约有70余种。由汉代至唐代,附子的炮制均以火炮法为主,至宋代发展到用液体辅料制及药汁制,明代以后仍沿用古法但以蒸煮等湿法为主。因“炮”法的火候和时间不易掌握,影响疗效,近代几乎已被浸漂法和湿热法代替。现代附子处方用药的炮

    49、制品主要有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等。火神派医家十分重视附子的炮制问题,卢崇汉教授在谈到附子的使用时说:在全年的处方里面,一共有19 423张处方里都使用了附子,这占了全年处方的968,附片的用量最轻的量一剂是60 g,在那一年最重的量是一剂药250 g,使用的均为制附片。而制附片中他喜用白附片(天雄片)。为探索附子药效下降的真正原因,谋求恢复附子功效和降低附子毒性的方法,卢火神还亲赴附子的道地之地一一江油中坝,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教授在谈到附子的炮制问题是时认为,中医和中药不能分家,因为中药的发现者其实是医生,他们治病和药材的关系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医生甚至从采药、

    50、进药、用药都要监督,因为中医的质量标准实在复杂,不能像西医那样完全交给药商。中医和西医完全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西医是医和药可以分家,研究药物的专搞研究,制造药物的只管制造,临床医生只管用药。制药与用药都服从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而中医的医和药是一体的,中医的药物作用不但可以由医生去应用也可以由医生去发现,药物的应用是要因人而异的。对附子毒性的分级,古今历代本草皆认为其“有大毒”或“有毒”。有学者根据毒药本草对中药毒性分级的标准为参考,尝试重新客观审视黑顺片及白附片毒性分级。结果表明,黑顺片、白附片水煎液在灌胃给予模型动物最大耐受量的状态下,毒性反应仍较为轻微甚至无明显毒性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九讲-火神派学术思想研究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2295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