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指标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章综合指标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综合 指标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第三章第三章 综合指标综合指标第一节第一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也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也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总量指标的作用总量指标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具体表现为:1.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力,反映某部门、单位等人、财、物的基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力,反映某部门、单位等人、财、物的基本数据。本数据。2.它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之
2、一。它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3.它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它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分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分实物量指标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劳动量指标劳动量指标2三、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几个重要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的计算总量指标的计算,不是简单加总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是
3、简单加总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首先,必须注意现象的同类性,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总量;其次,必须明确每首先,必须注意现象的同类性,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总量;其次,必须明确每项总量指标的统计涵义;第三,必须做到计量单位一致。项总量指标的统计涵义;第三,必须做到计量单位一致。1、人口数目统计 人口数目随出生和迁入而增加,随死亡和迁出而减少。统计时,必须明确规定统计人口的时间标准、地理范围和统计的人口范畴。计算方法:迁出人数相应时期迁入人数期初至期末内死亡人数相应时期的出生人数期初至期末口总数期初人口总数期末人32、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也称总产出,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比如
4、一年内)全部的生产活动总成果,当以货币表现时,即为全部生产活动成果的价值总量。它有两种计算方法,其一,是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的加总法,即其二,最终消费价格法,即其中出电业总产值货运及生产性及餐饮业总产值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业农总产值业工值产社会总建筑业农业工业终消费价格该产品的最品产量各种产值产社会总、价值饮业的生产性作业追加餐批发零售业运输邮电业的出厂价格各生产部门终消费价格该产品的最、43、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比如一年内)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也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总量。国内生产总值,
5、从生产角度,它等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从收入角度,它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从支出角度,它等于总消费、总投入和净出口之和。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生产法计算公式2)收入法计算公式3)支出法计算公式 其中,总消费包括居民和社会用于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投资包括核算其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库存增加价值的总和,净出口是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进口价值的差额。中间消耗总产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国内生产总值盈余营业额净生产税酬报劳动者产折旧固定资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总投资总消费国内生产总值54、国民总收入(GNP)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要素收入净额,便称为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
6、生产总值,GNP),其计算公式为: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国外从本国获得的劳报酬和财产收入来自国外的劳动者产总值国内生国民总收入6第三章第三章 综合指标综合指标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用来对比的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用来对比的两个数,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平均数和相对数。两个数,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平均数和相对数。相对指标的主要作用相对指标的主要作用如下:如下:1.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2.能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能使一些
7、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3.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1、结构相对数、结构相对数 相对指标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的比值,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和类型特征,一般用百分数或系
8、指标数值对比的比值,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和类型特征,一般用百分数或系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7%100总体全部数值总体部分数值结构相对数 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1)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2)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3)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4)结构相对数在平均数计算中的应用;用于分析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标的大)结构相对数在平均数计算中的应用
9、;用于分析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标的大小及其变动的原因。(后面介绍)小及其变动的原因。(后面介绍)表3-4表3-382、比例相对数、比例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是将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所得到的相比例相对数是将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系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对数,一般用百分数、系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100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比例相对数 其表示形式可以用百分数、一比几、几比几等。其表示形式可以用百分数、一比几、几比几等。其作用是: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从而调整不合理的比例,其作用是: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
10、,从而调整不合理的比例,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城市与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分别是36.09%和63.91%,则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可以表示为:36:64,或9:16。93、比较相对数、比较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是将某一总体的指标与另一总体同类指标对比的比值,反映比较相对数是将某一总体的指标与另一总体同类指标对比的比值,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一般用倍数或同类事物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一般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计算比较相对数如用总量指
11、标进行对比,常常由于总体的规模、大小不计算比较相对数如用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常常由于总体的规模、大小不一而受影响,使结果不能正确反映现象发展的本质差异,所以经常采用其他一而受影响,使结果不能正确反映现象发展的本质差异,所以经常采用其他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例:甲、乙两个学校分别有学生400人与300人,而教职员分别为80人和60人,比较两校的规模及师生配比情况。%100)()(的某项指标数值单位另一地区的某项指标数值单位某一地区比较相对数104、强度相对数、强度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强度相对数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
12、标对比的结果,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的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强度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还有正指标、逆指标之分。如某每强度相对数还有正指标、逆指标之分。如某每10万人口具有商业网点万人口具有商业网点几个和每一商业网点可服务于多少人口。几个和每一商业网点可服务于多少人口。例:某市2001年总人口为1300万人,有医生6.5万人,计算该市医生密度。该市医生密度正指标=6.5万人/1300万人=5(人/千人)该市医生密度逆指标=1300万人/6.5万人=200(人/人)114、动态相
13、对数、动态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是将总体不同时期的同一类指标对比而计算的比值,说明现动态相对数是将总体不同时期的同一类指标对比而计算的比值,说明现象水平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通常将作为比较基础的象水平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通常将作为比较基础的时期称为基期,与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报告期或研究期。动态相对数计算公时期称为基期,与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报告期或研究期。动态相对数计算公式为:式为:动态相对数在各实际应用领域的统计分析中使用相当广泛,后续课程中动态相对数在各实际应用领域的统计分析中使用相当广泛,后续课程中将会介绍。将会介绍。基期数值报告期数值动态相对数 6、计划
14、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也称计划完成百分数,它是将某一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相对数也称计划完成百分数,它是将某一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同期计划数进行对比,反映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同期计划数进行对比,反映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其计算公式为:100%计划数完成数计划同期实际完成相对数12设某厂某年计划工业增加值为200万元,实际完成220万元,则%110%100200220增加值计划完成相对数万元超额的绝对值20200220 实际工作中,由于计划数可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等多种形实际工作中,由于计划数可表现为绝对数、相对
15、数、平均数等多种形式,因此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式,因此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1)计划数为绝对数时,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公式:)计划数为绝对数时,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公式:%100同期计划总量实际完成总量计划完成相对数13a)水平法水平法执行公式执行公式%100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平计划末年实际达到的水计划完成程度 某产品计划规定第5年产量56万吨,实际第5年产量63万吨,若该产品第4年、第5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表,问5年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多少时间完成?某产品第4年、第5年完成情况单位:万吨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第4年3.53.543.843.8445
16、55449.6 第5年44455556666763%5.112%10056635年计划完成程度 在检查中长期计划在检查中长期计划(如如5年计划年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时,根据计划指标的性质不任务的完成情况时,根据计划指标的性质不同,分为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同,分为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14 提前完成提前完成5年计划的时间计算,在年计划的时间计算,在5年中,从前往后考察,只要有连续年中,从前往后考察,只要有连续12个月时间,实际完成的水平达到了计划规定的最后一年的水平,就算完成了个月时间,实际完成的水平达到了计划规定的最后一年的水平,就算完成了5年计划,所余时间即为提前完成年计划,所余时间即为提前完
17、成5年计划的时间。年计划的时间。由表中资料可知,从第由表中资料可知,从第4年年9月至第月至第5年年8月,产量合计为月,产量合计为57万吨,而从万吨,而从第第4年年8月至第月至第5年年7月,产量合计为月,产量合计为55万吨,因此产量达到万吨,因此产量达到56万吨的时间一万吨的时间一定在第定在第5年年8月某一天,设月某一天,设8月底之前月底之前X天达到产量,则有方程:天达到产量,则有方程:56X3131651X314天5.51X 第4年8X天的生产量第4年9月至第5年7月生产量合计第5年8月前(31-X)天的生产量共提前4个月又15天半完成5年计划15补充练习:某产品计划规定第5年产量570吨,实
18、际第5年产量658吨,若该产品第4年、第5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表,问5年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多少时间完成?表3-2 某产品第4年、第5年完成情况单位:万吨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第4年283239414042394148515048499第5年424149515454586059616465658%44.115%1005706585年计划完成程度5703158529X-313139X天426.3X第4年7月底之前X天的生产量第4年8月至第5年6月生产量合计第5年7月前X天的生产量共提前5个月又27天完成5年计划设:第五年7月第X天达到计划指标,则可得方程:16b)累计法累计法 累计法
19、是用来检查计划期内的若干年累计完成量是否达到应有的水平,累计法是用来检查计划期内的若干年累计完成量是否达到应有的水平,一般适用于构成国民财产存量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住宅建设等计一般适用于构成国民财产存量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住宅建设等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它以计划期内各年计划数量的累计总和为考核对象,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它以计划期内各年计划数量的累计总和为考核对象,计算公式为:算公式为:提前完成提前完成5年计划的时间:在年计划的时间:在5年中,期初往后连续考察,只要实际累计年中,期初往后连续考察,只要实际累计完成数达到计划规定的累计任务数,即为完成完成数达到计划规定的累计任务数,即
20、为完成5年计划,所余时间为提前完成年计划,所余时间为提前完成5年计划的时间。年计划的时间。例:某例:某5年计划的基建投资总额为年计划的基建投资总额为2200亿元,亿元,5年内实际累计完成年内实际累计完成2240亿元,假定亿元,假定2001-2005年间基建投资总额计划为年间基建投资总额计划为2200亿元,实际至亿元,实际至2005年年6月底止累计实际投资额已达月底止累计实际投资额已达2200亿元,则提前半年完成计划。亿元,则提前半年完成计划。%100计划期规定的累计数数计划期间实际累计完成计划完成程度%8.101%100220022405年计划完成程度17(2)根据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21、根据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在经济管理中,有些计划任务数是以本年计划数比上年实际数提高或降在经济管理中,有些计划任务数是以本年计划数比上年实际数提高或降低多少的相对数表示的,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率、成本降低率、原材料利用率低多少的相对数表示的,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率、成本降低率、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率等。降低率等。设某厂生产某产品,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成本降低率比计划多完成1.71%29.98%100%61%6.71对数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相 例8:某工厂的某种产品的产量计划要求增长8%,单位成本计划要求下降4%,而实际产量增长了12%,实际单位成本下降了5%,计算计划完成程
22、度。解:产量计划完成程度=(100%+12%)/(100%+8%)=103.70%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100%-5%)/(100%-4%)=98.96%18(3)根据平均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根据平均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 设某企业某月生产某产品,计划每人每日平均产量为50件,实际每人每日平均产量为60件,则100%计划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相对数120%100%5060计划完成相对数劳动生产率19第四章第四章 集中量指标集中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
23、是说明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又称平均数,是说明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是统计中十分重要的综合指标。下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是统计中十分重要的综合指标。平均指标的特点:平均指标的特点:1、将数量差异抽象化;、将数量差异抽象化;2、只能就同类现象计算;、只能就同类现象计算;3、能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能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二)平均指标的作用(二)平均指标的作用1.平均指标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平均指标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2.平均指标可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平均指标可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
24、比。3.平均指标可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平均指标可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4.平均指标也可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数量上的估算。平均指标也可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数量上的估算。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其中: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是根据分布数等。其中: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是根据分布数列中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而来的,称列中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而来的,称数值平均数数值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众数和中位数等是根据分布数列中某些标志值所处的位置来确
25、定的,称是根据分布数列中某些标志值所处的位置来确定的,称位置平均数位置平均数。20二、算术平均数二、算术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总位单位总数总体标志总量算术平均数(二)简单算术平均数(二)简单算术平均数 如果掌握的资料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而且没有经过分组,则可先将如果掌握的资料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而且没有经过分组,则可先将各单位的标志值相加得出标志总量,然后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种计算平均各单位的标志值相加得出标志总量,然后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数。数的方法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数。nXnXXXXniin/121(三)加权算术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