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6.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22134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格式:PPT
  • 页数:97
  • 大小:2.8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6.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精耕细作 农业生产 模式 形成 课件
    资源描述:

    1、7 7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监和掌印太监。这样()A 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B B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C 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

    2、D D内阁辅臣拥有对国家的部分决策权内阁辅臣拥有对国家的部分决策权 【考点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明代内阁【解析解析】材料中内阁具有票拟权,说明国家并非完全掌握在皇材料中内阁具有票拟权,说明国家并非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故帝一人之手,故A 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辅臣的票拟意见经过皇项错误;材料中内阁辅臣的票拟意见经过皇帝朱批和盖玺后才生效,并由此产生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帝朱批和盖玺后才生效,并由此产生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当皇帝昏庸时就可能由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代行皇权,从而当皇帝昏庸时就可能由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代行皇权,从而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故增强了宦

    3、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故B B项正确;太监是代行皇权项正确;太监是代行皇权,与内阁辅臣之间不构成直接制约关系,故,与内阁辅臣之间不构成直接制约关系,故C C项错误;内阁辅项错误;内阁辅臣仅能提供票拟意见供皇帝参考,决策权把握在皇帝手中,臣仅能提供票拟意见供皇帝参考,决策权把握在皇帝手中,故故D D项错误。项错误。5 5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君主专政专政”向向“大臣行政大臣行政”、从、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向“君臣联合行政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在“中年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

    4、了其寿命。作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 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考点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军机处清朝军机处【解析解析】军机处实现了从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君主专政”向向“大臣行政大臣行政”,并没有体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并没有体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A A项错误;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军机处设立对行政效率的影响,故材料没有反映出军机处设立对行政效率的影响,故

    5、B B项错误;从项错误;从“君主专政君主专政”向向“大臣行政大臣行政”,对皇,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故帝权力有所约束,故C C项正确;军机处设立是专制项正确;军机处设立是专制制度的产物,与西方民主制度无关,故制度的产物,与西方民主制度无关,故D D项错误。项错误。据上表,拟一个有关东西方比较或相关的论题,并据上表,拟一个有关东西方比较或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近代前夜的危机与迟滞;迟滞迟滞 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中形成的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政国家政治度、礼仪习俗、文化教育、经济政策

    6、等文治度、礼仪习俗、文化教育、经济政策等文化集合。化集合。中国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而中国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而闭关自守。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闭关自守。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62.农业、手工业、商业相互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相互关系农业是农业是基础基础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手工业、商业手工业、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部分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7、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所谓原始农业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农业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农业都属于传统农业。整个封建社会农业都属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

    8、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考纲考纲农业经济的特点及耕作方式农业经济的特点及耕作方式20122012、20132013年高年高考点考点海南:海南: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北京:灌溉工具北京:灌溉工具(筒车筒车)与社会生产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关系关系四川:精耕细作的表现极其形成的原因四川:精耕细作的表现极其形成的原因20132013年:年:安徽、海南安徽、海南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9、度,江,江苏苏 :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20152015:海南:海南汉初经济发展汉初经济发展20152015:全国:全国卷卷小农经济20162016:全国:全国卷卷 考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考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模式20182018年考年考情预情预测测一是人口增长与精耕细作的关系,一是人口增长与精耕细作的关系,二是垦荒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二是垦荒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三抗灾问题(产品有限、应付赋役压力大与个体自救能力三抗灾问题(产品有限、应付赋役压力大与个体自救能力的关系,抗灾能力低下,破产与暴富交替频繁。个体自救的关系,抗灾能力低下,破产与暴富交替频繁。个体自救能力缺失,遇到灾荒、战乱就

    10、会寻求宗社、国家甚至黑道,能力缺失,遇到灾荒、战乱就会寻求宗社、国家甚至黑道,或者抱团抗争)。或者抱团抗争)。四四 中国古代与对外交流的某些联系中国古代与对外交流的某些联系4 4(20152015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424)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上农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抑制了手工

    11、业和商业的发展C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考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解析解析】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 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

    12、B 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 C项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D D项错误项错误6 6(20152015海南单科海南单科3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

    13、的主要原因是。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考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汉初经济发展汉初经济发展 【解析解析】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秩序稳定,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发展,因生息政策,社会秩序稳定,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发展,因此马匹大量增加,故此马匹大量增加,故A 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引进西域良项正确;材

    14、料中并未涉及引进西域良马的信息,故马的信息,故B B项错误;游牧民族大规模移居中原是在魏晋项错误;游牧民族大规模移居中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南北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 C项错误;马匹增加主要项错误;马匹增加主要是经济发展,百姓也能养得起马,并不是因为战马消耗减是经济发展,百姓也能养得起马,并不是因为战马消耗减少,故少,故D D项错误。项错误。(20132013安徽文综安徽文综1212)图)图2 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反映了这一时期()图图2 2A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

    15、先水平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二二、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的发展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的发展 1.1.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的改进 (铁犁牛耕的出现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发展)2.2.水利水利灌溉灌溉(1 1)灌溉工具的改进灌溉工具的改进 (2 2)水利设施的完善水利设施的完善3 3 经营方式的进步: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的进步:小农经济概念概念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特点特点 评价评价一、一、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2 中国农业的起

    16、源中国农业的起源(1)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2)农业的地域特色()农业的地域特色(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4)生产工具)生产工具 (5)耕作方式)耕作方式 (6)经营方式)经营方式4 4 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发展的评价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发展的评价1 1 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核心词:耕作方式核心词:耕作方式 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一原始农业(农业起源)一原始农业(农业起源)1 1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西亚、中南美洲、东亚(中西亚、中南美洲、东亚(中国国2 2 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国农业的起源: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主要农作物及

    17、家畜:五谷:粟、稻、黍、稷、麦主要农作物及家畜:五谷:粟、稻、黍、稷、麦。六畜:羊、牛、鸡、狗、猪等;中国是世界上最。六畜:羊、牛、鸡、狗、猪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早栽培稻、粟稻、粟的国家。的国家。地域特殊色:地域特殊色:黄河流域以粟黄河流域以粟为主,长江流域以稻为主为主,长江流域以稻为主(南稻北南稻北粟)。粟)。3.3.劳动工具:石铲、石斧、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劳动工具:石铲、石斧、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原始的工具。(石器锄耕)、原始的工具。(石器锄耕)4.4.耕作方式: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刀耕火种。5.5.经营方式:大规模的简单协作的经营方式:大规模的简单协作的集体耕作集体耕作。(千

    18、。(千耦其耘)耦其耘)说明说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中国农业的始祖:中国农业的始祖:神农氏塑像神农氏塑像“五谷”“六畜”黍稷粟麦豆麻稻猪马牛羊鸡狗你知道你知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丰登五谷丰登”中中的的“五谷五谷”指的是什么吗?指的是什么吗?“六畜兴旺六畜兴旺”中的中的“六畜六畜”指什么?指什么?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农业现象?十二生肖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农业现象?2.从孔子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一语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语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原始畜

    19、牧业出现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还不成熟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还不成熟 D.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此时已经基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此时已经基本具备本具备D3.在我国古代,在我国古代,“社稷社稷”国家的代表,国家的代表,其其中中“社社”指土地之神,指土地之神,“稷稷”指主管五指主管五谷之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B1.20091.2009年年2

    20、 2月月2525日,圆明园流失文物日,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代所铸十二清代所铸十二生肖铜像之生肖铜像之“兔首、鼠首兔首、鼠首”被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被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法国巴黎大皇宫公开拍卖。下列关于十二生肖说法法国巴黎大皇宫公开拍卖。下列关于十二生肖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古人用动物与公历纪年相配古人用动物与公历纪年相配 以一种动物作为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 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这种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这种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业文明的产物A A B B C C D D1 农具不断改进。农具不断改进。春

    21、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隋唐时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隋唐时期曲辕犁已相当完善。期曲辕犁已相当完善。2 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的进步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的进步3 3 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的成熟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的成熟4 4 农作物种植的发展农作物种植的发展5 自耕农经济形成、发展自耕农经济形成、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发展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主要包括:它主要包括:结论:精耕

    22、细作主要指从生产力的角度提高单位结论:精耕细作主要指从生产力的角度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面积农作物产量。1.“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B2 2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

    23、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系。这一“农艺体系农艺体系”主要特点是主要特点是A.A.千耦其耘千耦其耘 B.B.男耕女织男耕女织 C.C.精耕细作精耕细作 D.D.集约经营集约经营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耕作工具不断改进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生产组织的小型化生产组织的小型化水利设施逐渐完善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土地兼并日趋加剧A BC DA 土地兼并不是推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土地兼并不是推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因素,

    24、排除即可。形成的因素,排除即可。解析3(2016海南单科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宁可少好,不可多恶,不可多恶”。这表明。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

    25、变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考点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精耕细作农业模式 【解析解析】由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

    26、适合在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抵制农业的进步抵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不符,故C项项错误;在北魏时期,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较明显,故D项错误。项错误。(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4 4(20132013河北石家庄一模河北石家庄一模2626)马克垚在)马克垚在中西封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建社会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粮食种植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而

    27、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而西欧农牧混合的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西欧农牧混合的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约化农业落后得多。约化农业落后得多。”可见,可见,“集约化农业集约化农业”的主的主要特征是要特征是A A 自给自足自给自足B B广种薄收广种薄收 C C集体耕作集体耕作 D D精耕细作精耕细作【考点考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理解能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理解能力。材料中力。材料中“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中

    28、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粮食生产,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是精进行粮食生产,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是精耕细作。故选耕细作。故选 D D。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春秋战国后中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春秋战国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一)生产工具的改进:(一)生产工具的改进:铁农具和牛耕。(铁犁铁农具和牛耕。(铁犁牛耕)牛耕)1 1春秋战国开始:春秋战国开始:春秋春秋使用牛耕,战国使用牛耕,战国推广推广铁犁铁犁和牛耕和牛耕2 2汉代汉代普遍普遍:西汉中期:出现:西汉中期:出现

    29、犁壁犁壁;耦犁:;耦犁:西汉出现两牛三人和二牛一人西汉出现两牛三人和二牛一人 ;东汉出现一东汉出现一牛一人。牛一人。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要耕作方式。)3 3 唐代: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代: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8 图图1到图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图1 图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单位亩产量提高【解析】图【解析】图1是汉代的是汉代的“二牛抬杠二牛抬杠”犁耕法

    30、,犁耕法,图图2是唐朝曲辕犁,从图是唐朝曲辕犁,从图1到图到图2很明显体现的很明显体现的是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进步。是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进步。9(2012广东文综卷广东文综卷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土状【考点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解析解

    31、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D 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 A项容项容易会错选,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易会错选,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人已能训养牛。人已能训养牛。10(2013广东肇庆高三期末广东肇庆高三期末14)“孔子的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从中获取的有效信

    32、息是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A商代已经出现牛耕商代已经出现牛耕 B春秋末期,可能出现牛耕春秋末期,可能出现牛耕C春秋末期,可能出现马耕春秋末期,可能出现马耕 D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普遍使用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普遍使用【考点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解析解析】孔子(前孔子(前551-前前479)生活于春秋后期,从材料中)生活于春秋后期,从材料中“耕耕”、“牛牛”等字用于人名,反映当时已经出现了牛耕,等字用于人名,反映当时已经出现了牛耕,并且铁犁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已起到重要作用。注意并且铁犁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已起到重要作用。注意C项是在西项是在西汉与材料不符。汉代已普遍使用牛耕,故汉与材

    33、料不符。汉代已普遍使用牛耕,故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5 5(20132013江苏单科江苏单科1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019511951年年河南辉县发掘了河南辉县发掘了5 5座大型魏墓,座大型魏墓,1 1号墓出土铁器号墓出土铁器6565件,其中农具占件,其中农具占58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

    34、耕细作 C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信息,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故能力。据题干材料信息,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故ACAC错误;错误;D D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从题干河南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成套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成套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的精耕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B B1

    35、1张鸣在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根源是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宗法关系的疏远【解析解析】题干材料题干材料

    36、“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杀”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崩溃,政治制度的变革,根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崩溃,政治制度的变革,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本上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而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展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而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12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

    37、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律规定反映了明朝()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 D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考点考点】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对本题考查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对屠宰耕牛的严厉惩罚,主要因为牛是农业生产动力。牛耕屠宰耕牛的严厉惩罚,主要因为牛是农业生产动力。牛耕在春秋时期出现,到明朝仍对牛重视,说明在春秋时期出现,到明朝仍对牛重视,说明D正确

    38、。正确。(二)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的进步:(二)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的进步:1 灌溉工具:曹魏:灌溉工具:曹魏:翻车翻车;唐代:;唐代:筒车筒车;宋朝:;宋朝:高转筒车高转筒车;明清:明清:风力水车风力水车2 水利工程:战国: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都江堰;郑国渠。;郑国渠。西汉西汉:漕渠、坎儿井(西域):漕渠、坎儿井(西域)筒车筒车高转筒车高转筒车史料农田灌溉工具:翻车、高转筒车史料农田灌溉工具:翻车、高转筒车你能材料中得出哪些信息?你能材料中得出哪些信息?该史料体现了水利对古代农业的发展地位重要和人该史料体现了水利对古代农业的发展地位重要和人民重视水利工具的革新。民重视水利工具的革新。13 巩固

    39、练习: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筒车 B桔槔 C水排 D翻车【解析解析】关键词关键词“唐朝唐朝”、“轮乃曲成轮乃曲成”“”“终夜有声终夜有声”可以可以判断是用水力灌溉的工具,即筒车。判断是用水力灌溉的工具,即筒车。桔槔:春秋战国发明,春秋战国发明,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井上汲水工具,水排:利用水力鼓动鼓风设备向铸铁炉里压送空气。利用水力鼓动鼓风设备向铸铁炉里压送空气。翻车:东汉,翻车:东汉,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根据联合国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

    40、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学,与环境和谐结合,20002000年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24届大会上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

    41、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硕果仅存的奇观。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602260多年来经久不衰,多年

    42、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拓展:都江堰拓展: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

    43、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福泽成都平原两年多年,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都江堰水利工程福泽成都平原两年多年,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这一次,大地给予了迹。这一次,大地给予了8.08.0级地震的巨大考验,我们引以为豪的级地震的巨大考验,我们引以为豪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整体完好,仅仅在鱼嘴出现了裂缝。然而都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整体完好,仅仅在鱼嘴出现了裂缝。然而都江堰众多的文物古迹就不那么幸运了,二王庙、伏龙观等损毁较江堰众多的文物古迹就不那么幸运了,二王庙、伏龙观等损毁较严重。严重。(三)耕作技术、制度的变化:(三)耕作技术、制度的变化:(1 1)春秋战国:垄作法)春秋战国:垄作法 (2 2)西汉:代田法)

    44、西汉:代田法(3 3)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4 4)两汉:一年一熟)两汉:一年一熟(5 5)宋朝以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朝以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四)农作物种植的发展:(四)农作物种植的发展:1 1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棉花由福建、广东棉花由福建、广东(边疆地区)推广到长边疆地区)推广到长江流域;江流域;2 2 明清时期:作物品种增加,明清时期:作物品种增加,明代引进高产农作物玉明代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米和甘薯14.14.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验结

    45、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秋分麦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麦但怕寸水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A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解析五则农谚反映

    46、了播种时间、稻种的选择、栽插解析五则农谚反映了播种时间、稻种的选择、栽插技术、农作物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技术、农作物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A A项和项和B B项项都是从某一方面来介绍五则农谚的内容,以偏赅全,都是从某一方面来介绍五则农谚的内容,以偏赅全,故不选;而故不选;而C C项和题干无关。项和题干无关。1515(20132013山东滨州一模山东滨州一模99)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A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 D精耕

    47、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故A A、B B、C C不全面。综合表格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可以判断其作用在提不全面。综合表格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可以判断其作用在提高单位面积农产量,故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高单位面积农产量,故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以家庭为生产、

    48、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自给自足的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生产目的生产目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概念剖析概念剖析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小农经济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小农经济性质性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一家一户);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一家一户);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给自足;具有落后性、封闭性、

    49、分散性、脆弱性具有落后性、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即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进步(即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出现,耕的逐渐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土地封建土地私有土地的确立的确立(3 3)小农经济特点:)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一家一户);(一家一户);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给自足;具有落后性、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具有落后性、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弱点)(弱点)(五)中国古代农业的(五)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

    50、式(生产关系、经营方式(生产关系、生产方生产方式):自耕农经济式):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1 1)分散性: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2 2)封闭性:封闭性:自给自足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3 3)落后性: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日益满足的社会心态产技术和日益满足的社会心态(4 4)脆弱性: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弱点:弱点:你如何理解小农经济?你如何理解小农经济?4(2015全国全国文综文综I24)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上农上农在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6.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221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