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ppt课件17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5.2《大学之道》ppt课件17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之道 高中语文 5.2 大学 ppt 课件 17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大大学学之之道道中中国国风风同学们进入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那么“大学大学”二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二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一一大学大学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中唐以后,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时,大学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一一大学大学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四书集注】与大学【四书集注】与大学朱熹为
2、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二课题释义课题释义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二二“大学大学”与与“小学小学”其一,“大学大学”即博学。即博学。其二,“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详训诂,明句读训诂,明句读”的的“小学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八
3、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小学是“见小节而履小义”,大学是“见大节而践大义”,不仅要“见”,还要“践”。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课题释义课题释义二二课题释义课题释义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
4、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二二课题释义课题释义(1)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亲民:“亲”同“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止:知道目标所在。止,目标。
5、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5)得得: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二二课题释义课题释义(6)齐其家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壹是是:都是,一律。(12)本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厚:重视。薄:轻视。(14)未之有也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宾语前置。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三三1.“三纲八目”中,“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
6、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理解与思考理解与思考三三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请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7、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