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弹塑性本构关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弹塑性力学弹塑性本构关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塑性 力学 关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附加应力对附加应变负做功,即附加应力对附加应变做功为非负,即有(1)稳定材料与非稳定材料稳定材料0非稳定材料0(应变硬化和理想塑性材料)(应变软化材料)德鲁克公设和依留申公设是传统塑性力学的基础,它把塑性势函数与屈服函数紧密联系在一起。德鲁克公设只适用于稳定材料,而依留申既适用于稳定材料,又适用于不稳定材料。(2)德鲁克塑性公设的表述 德鲁克公设可陈述为:对于处在某一状态下的稳定材料的质点(试件),借助于一个外部作用在其原有应力状态之上,缓慢地施加并卸除一组附加压力,在附加应力的施加和卸除循环内,外部作用所作之功是非负的。设材料单元体经历任意应力历史后,在应力ij0下处于平衡,即开始应力ij0
2、在加载面内,然后在单元体上缓慢地施加一个附加力,使ij0达到ij,刚好在屈服面上,再继续加载到ij+dij,在这一阶段,将产生塑性应变dijp,最后应力又卸回到ij0。若整个应力循环过程中,附加应力dij所作的塑性功不小于零,即附加应力的塑性功不出现负值,则这种材料就是稳定的,这就是德鲁克公设。在应力循环中,外载所作的功为:00()0ijijeijijd 00()0ijijppDDijijWWd 0d0ijijijW 不论材料是不是稳定,上述总功不可能是负的,不然,我们可通过应力循环不断从材料中吸取能量,这是不可能的。要判断材料稳定必须依据德鲁克公设,即附加应力所作的塑性功不小零得出00d0i
3、jijijijW 由于弹性应变ije在应力循环中是可逆的,因而于是有:(3)德鲁克塑性公设的重要推论00 ()0ijijpijijijd当时,略去无穷小量0 0pijijijijdd,时当屈服面的外凸性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加载曲面正交00()0ijijppDDijijWWd 1 12a0()0ijpDijijijWadd1 屈服曲面的外凸性0cos|)(00ppijijijdAAd0ijij此式限制了屈服面的形状:对于任意应力状态,应力增量方向与塑性应变向量之间所成的夹角不应该大于90稳定材料的屈服面必须是凸的.(a)满足稳定材料的屈服面(b)不满足稳定材料的屈服面2/2 塑性应变增量向量与屈服
4、面法向平行加载面切平面必与加载面的外法线重合,否则总可以找到A0使A0Adp0不成立(如右图)。pdijpijdd标量d,称为塑性因子表明,塑性应变分量ij之间的比例可由在加载面上的位置确定。00 ndddpijij加载准则意义:只有当应力增量指向加载面的外部时才能产生塑性变形。3德鲁克塑性公设的评述德鲁克公设的适用条件:(1)应力循环中外载所作的真实功与ij0起点无关;0pijijijd 应力循环中外载所作真实功与附加应力功(2)附加应力功不符合功的定义,并非真实功000ijijijdij(4)德鲁克公设的适用条件:ij0在塑性势面与屈服面之内时,德鲁克公设成立;ij0在塑性势面与屈服面之间
5、时,德鲁克公设不成立;附加应力功为非负的条件(3)非真实物理功不能引用热力学定律;势面线屈服面(5)金属材料的塑性势面与屈服面基本一致。3.1.3 依留申塑性公设的表述 依留申塑性公设:在弹塑性材料的一个应变循环内,外部作用做功是非负的,如果做功是正的,表示有塑性变形,如果做功为零,只有弹性变形发生。设材料单元体经历任意应力历史后,在应力ij0下处于平衡,即初始的应变ij0在加载面内,然后在单元体上缓慢地施加荷载,使ij达到屈服面,再继续加载达到应变点ij+dij,此时产生塑性应变dijp。然后卸载使应变又回到原先的应变状态ij0,并产生了与塑性变量所对应的残余应力增量dijp。00ijIij
6、ijWd ppddijijD残余应力增量与塑性应变增量存在关系:式中,D为弹性矩阵。根据依留申公设,在完成上述应变循环中,外部功不为负,即只有在弹性应变时,上述WI=0。根据Druker塑性公设00 ()0pijijijijijd当时可将Druker塑性公设改写成:0()0pDijijijWd由图(a)可知,对于弹性性质不随加载面改变的非耦合情况,外部作用在应变循环内做功WI和应力循环所作的外部功之间仅差一个正的附加项:pp1dd2011()022ijijppIDijijijijWWdddd因此可将应变循环所作的外部功,写成上式表明,如果德鲁克塑性公设成立,WD0,则依留申塑性公设也一定成立,
7、反之,依留申塑性公设成立,并不要求WD0,也就是说,德鲁克塑性公设是依留申塑性公设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d0d0d0d0ABCD当应力点由A到B时,d0,塑性变形dp0,总变形d0pdd0pd d001212 ()0ijijpIijijijpDijDWddWddW0)(000pijijijijijd,时应变空间加载面外凸0 0pijijijijdd,时加载准则(取大于号表示有新的塑性变形发生)塑性势面与屈服面相同pijijdd根据 关于 的正交法则,可得:pijd0ppddijijD由应力空间中的屈服与应变空间中屈服面的转换关系,可得:ijijD结合可得:ijpijdddd3.1.4 塑
8、性位势理论与流动法则 与弹性位势理论相类似,Mises于1928年提出塑性位势理论。他假设经过应力空间的任何一点M,必有一塑性位势等势面存在,其数学表达式称为塑性位势函数,记为:123,0g I JJH或,0ijgH式中,H为硬化参数。塑性应变增量可以用塑性位势函数对应力微分的表达式来表示,即:pijijgdd 上式就称为塑性位势理论。它表明一点的塑性应变增量与通过该点的塑性势面存在着正交关系,这就确定了应变增量的方向,也就确定了塑性应变增量各分量的比值。流动规则也称为正交定律,是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各分量的比值,也即塑性增量方向的一条规定。上式是流动规则的一种表示形式,另外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p
9、ijijgddpijijdd 它表明塑性应变增量与通过该点的屈服曲面成正交关系。与德鲁克公设表达式比较,可以看出,服从于德鲁克公设的材料,塑性势函数g就是屈服函数。即g=,由此得到的塑性应力应变关系通常称为与加载条件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如果g,即屈服面与塑性应变增量不正交,则其相应的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称为非关联流动法则。在应变空间,流动规则可用下式表示:pijijddd和d都为非负的比例系数。3.2 硬化规律塑性模型三要素屈服条件流动法则硬化规律判断何时达到屈服屈服后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也即各分量的比值决定给定的应力增量引起的塑性应变增量大小 硬化规律:加载面在应力空间中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的变化规
10、律。(确定加载面依据哪些具体的硬化参量而产生硬化的规律称为硬化定律)硬化模型:实际土体硬化规律+简化假设(如采用等值面硬化理论,主应力方向不旋转,加载面形状不变等)金属材料:采用等向强化和随动强化;岩土材料:静力问题采用等向强化;循环荷载 和动力问题采用随动强化或混合强化常用模型3.2.1 等向强化模型这种模型无论在哪个方向加载拉伸和压缩强化总是相等地产生和开展;在复杂加载条件下,即表示应力空间中作形状相似的扩大,如图中OABDDE代表等向强化,图中B与D点所对应的应力值均为s(指绝对值),在这种情况下,压缩屈服应力和弹性区间都随着材料强化而增大。123(,)(,)0ijHF I JJK 初始
11、屈服面 硬化系数()()ppKHdWHd或23pppppijijijijdWddde devon misesMCtresca、max:()()0:()()0ppsppsmises qHdWHdtrescaHdWHd或或 在应力空间中,这种后继屈服面的大小 只与最大的应力状态有关,而与中间的加载路径无关。在右图中,路径1与路径2的最终应力 状态都刚好对应于加载过程中最大应力状态,因此两者的最终后继屈服是一样的;而路径3的最终后继屈服面由加载路径中最大应力状态来定。3.2.2 随动强化模型 图中OABCDE代表随动强化模型,弹性卸载区间是衬始屈服应力s的两倍。根据这种模型,材料的弹性区间保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