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质的研究方法-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06545
  • 上传时间:2022-12-24
  • 格式:PPT
  • 页数:27
  • 大小:4.4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质的研究方法-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研究 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 网络 教学 平台 课件
    资源描述:

    1、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研究第五讲第五讲本本讲讲大大纲纲民族志的基本认识一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步骤三一民族志的基本认识一、民族志的基本认识一、民族志的基本认识 1.民族志的概念 民族志(Ethnography),也被翻译为人种志,有时也被叫做田野研究法(Field Research),是对文化或社会群体(系统)的描述和阐释。民族志是质性研究方法的一种,这种方法是指社会人类学者(研究者)公开地或隐蔽地、较长一段时间内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所发生的事情,聆听人们的谈话,询问问题事实上所有有助于说明研究问题的材料都将被收集。一、民族志的基本认识一、民族志的基本认识 2.民族志的研究内容 研究

    2、者考察的是某个个体值得关注的习得性(learned)行为模式和风俗以及生活方式(Harris,1968)。研究者研究的内容包括特定群体的行为、语言以及文化共同群体(culture-sharing group)成员之间的互动的意义。一、民族志的基本认识一、民族志的基本认识3.民族志的方式作为一个过程,民族志包含对特定群体长时间的观察。典型的方式是: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在参与观察时,研究者浸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访谈(Interview)-与特定群体中的某些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这种近距离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探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件以及这

    3、些事件发生的过程,有利于了解行动者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行动、如何看待与其互动的其他社会行动者以及这种互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情境。4.民族志的特点民族志的特点u 民族志的目的是了解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特定社会中的社会行为,而不是针对一般大众做一般性的概括或总结;u 试图去探索来源于被研究者自身世界观中的任何元素,也就是说试图去了解被研究者/被访问者的世界观,从而发现研究对象的经验以及他们对自身生活的阐释/解读;u 民族志是一个不能被提前预测的、持续不断的过程;u 民族志是一种整体的研究方法包括:参与式观察、直接观察、访谈等;u 民族志中的数据收集通常是定性资料/数据(这些资料/数据不易被归纳为数字);u

    4、 作为一个民族志研究者,你很少会将自己的研究任务和有待检测的精确的确定的假设相关联。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 民族志是现代社会文化人类学发生发展的开端,并对现代科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多用于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民族志的研究成果往往以著作的方式来表达,它既是一种研究过程,也是一种研究结果(Agar,1980)。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于1914年至1921年期间在西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和特罗布里恩群岛针对土著文化开展的田野研究,运用参与观察法调查该岛的土著文化,长达六年之久,调查范围广;于194

    5、1年开展墨西哥农民集市的田野调研,研究美洲大陆文化。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初,英国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提炼出了一套以“参与观察”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方法”。基本原则:u第一,选择特定的社区u第二,进行至少一年的现场调查u第三,能够使用当地语言u第四,先从本土的观点参与体验,但是最终要达成对对象的客观认识。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马琳诺夫斯基主张,民族志的调查必须包括三大类素材:u有关制度和风俗的概貌概况。u人类学者对被研究者的实际行为与理想规范的比较观察。u一系列的民族志说明。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学家在田野:参与

    6、观察中的案例分析一书集结了十六位人类学家的田野体验,从墨西哥都市中的色情场所,到修道院中的揭密与互动;从底特律街头的黑帮毒贩,到州立监狱中的看守与囚犯。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本书是柯克约翰逊的博士学位论文。它主要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考察印度乡村生活的社会语境及电视在不断变迁的印度乡村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着力于关注印度村民们的实际生活,倾听他们的真切声音。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费孝通江村经济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中国农民的生活活江苏吴江开弦弓村江苏吴江开弦弓村博士论文博士论文

    7、田野作业田野作业法的调研法的调研方式方式描述了江村这个微描述了江村这个微型社会的生活、熟型社会的生活、熟人关系、土地、农人关系、土地、农业,介绍了中国江业,介绍了中国江南乡村的生存、发南乡村的生存、发展及幻灭的历程,展及幻灭的历程,解释了由解释了由“野蛮人野蛮人”到到“文明人文明人”的进的进化化。反映中国反映中国农村的现农村的现状,剖析状,剖析中国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和基本观念。念。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作者简介费孝通费孝通19101910年年1111月月2 2日日-2005-2005年年4 4月月2424日日苏州吴江苏州吴江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8、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80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赫胥黎奖胥黎奖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二、民族志的起源与发展流浪儿-基于对上海火车站地区流浪儿

    9、童的民族志调查,本书是程福财的博士学位论文。他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中国上海市流浪儿童聚集的生活场所,研究流浪儿童在街头的生活,考察他们在街头遭受的社会排斥。三民族志的步骤三、民族志的步骤三、民族志的步骤u选择研究主题,有时主题是一般性的,但进入田野后主题会越来越明确;u搜索相关文献,了解其他人对研究对象的观点;u抽样;u培育研究网络(寻找信息/资料提供者),以及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田野工作关系;u如可能,进行一次田野初探,接触当地人并考虑研究的可行性;u 然后,长期或短期去田野实地。(一)在田野实地所要进行的工作(一)在田野实地所要进行的工作 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

    10、vation):参与、观察和聆听(可用照相机或录像)深度访谈积极询问(可用录音笔)日常交流低结构化的访谈,有很好的处境性、灵活性、互动性和持续性 做田野记录写日志,记录下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问到的(要尽可能迅速及详细的做好田野记录,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以上所述各方面均是相关联的。(一)在田野实地所要进行的工作(一)在田野实地所要进行的工作 重写田野笔记并做好文字记录/副本(transcripts)分析定性资料/数据(解释/阐明你的观察,辨明行为样式,发现潜在/深层意义);分析数据(如事件、对话、交流、日常事件、习俗仪式等)的频率、量度、结构、过程、起因和结果。写一篇民族志专论呈现研究者对“人

    11、类行动的现实”的阐释而非仅仅描述。(二)有关田野工作关系的讨论(二)有关田野工作关系的讨论1.建立田野工作关系 没有一套建立良好的田野关系的特定规则 田野中的人们会根据他们的体验将研究者“定位”或许在对研究者的期望和研究者的目的之间出现严重不匹配的情况 与关键人物或“把关人/看门人”建立关系 敌意,被挑战合法性,言语攻击 田野中的人们会更关心研究者是什么样的人而非研究本身 建立信任 印象管理和寻找认同(个人容貌、言语、行为举止、提供服务等)田野关系正在改变 田野工作者也可以被考验以及进行“自我披露”对(被研究者)与生俱来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和伦理等方面的认同或许会有利于塑造田野关系

    12、2.研究者即参与者?像一个认真的参与者那样去参与自己的研究,让人们仅仅把你看作是一个参与者,而非一个以得到更有效可靠数据为目的的研究者。作为“参与者”角色的两难境地:如果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者正在做研究项目,他们或许会表现的更自然和诚实,但是这符合伦理吗?如果研究对象知道了你是在做研究,或许会把你赶走。与其作为被研究的个案,他们或许宁愿会修正自己的言行以便看上去更受尊敬 社会研究过程本身或许会有很显著地变化3.研究者可以扮演“局外人”(完全的观察者)吗?不用成为社会/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去观察一个社会过程 尽管“完全的观察者”较“完全的参与者”而言,会较少去影响研究和“本地化”,但同时研究者也会很难

    13、充分理解在做什么以及很难去感悟和体验研究对象的所思所感。4.研究者可以作为“局内人”(完全的参与者)吗?不可避免的成为部分局内人 无论研究对象是否知道你在做研究,参与其中都会或多或少影响你的研究 研究者的卷入会成为影响研究进程的影响因素之一 将研究对象植入正在研究的理念中(局内人理解)尽管你或许已经准备好了很清晰的研究问题和将要询问研究对象的一系列问题来开始你的研究,但是研究对象或许会重塑或重新架构你的研究问题。需要将“研究信念”看作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只有这样,研究者才可以带着尽可能少的偏见去理解研究对象的观点。(三)民族志的数据收集方法(三)民族志的数据收集方法思考:为什么在民族志研究中

    14、,通常是将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结合起来应用?原因在于:访谈几乎无法校正错误 参与式观察可以提供一种处境,在这种处境中,词语的意思可通过考虑其应用的脉络,以及通过持续访谈来不断探索其内涵和细微差别而被精确的理解。在访谈中,事情或许会像被置入“哈哈镜”中变形,访谈者无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事实,什么是扭曲后的事实。而参与式观察可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研究对象不会告诉研究者想知道的所有事情;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不想这么做,因为会担心说到一些特殊的比较政治化的、不礼貌或者敏感的话题;因为研究者没有足够的信息去询问;因为他们不能说。但当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相处久了,他便可以了解到一些访谈中无法了解到的事情。以访谈资料为基础分析变化和过程存在困难;通过访谈较难理解被访谈者观念转变的原因;研究者可以在参与式观察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实际变化,并记录下导致这些变化前后的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质的研究方法-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065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