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西方文化对比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95617
  • 上传时间:2022-12-23
  • 格式:PPTX
  • 页数:68
  • 大小:3.4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西方文化对比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西方 文化 对比 课件
    资源描述:

    1、L/O/G/O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有它深奥的内涵。中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的特点的特点中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优势与不足的优势与不足中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的的选择选择52341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一一)中中国国文化的自然基础文化的自然基础 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公元前1000年(周代)-“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尚书禹贡-庞大帝国 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9条。拥有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和雄厚的发展潜能,能够自我调节与更新,有利于文化的延续与完

    2、整。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一一)中中国国文化的自然基础文化的自然基础 2、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高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疆域的五分之一。拥有塞外的荒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沟壕纵深的黄土高原、广阔无边的东部平原、四面环山的大盆地和1.8万公里的海岸线。整个疆域呈西高东低走势。(一一)中中国国文化的自然基础文化的自然基础 3、温暖湿润的气候 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囊括世界上大多数的气候类型。中国气候有以下主要特点:光、热资源丰富。中国大部分领土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

    3、部伸入亚热带,全国各地的太阳幅射和热量都可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水分分布不均。中国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强烈影响,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区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这是东南部为农耕区,西北部为畜牧区的自然基础。山地气候居多。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广大山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来说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种垂直气候带,气候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尺度、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经营。4、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中国的地形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对于太平洋的浩渺无际只能望洋兴叹。太平洋无法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致使文化交往与沟通艰难。“丝绸之路”也未

    4、能成为繁荣兴盛的大道。又由于中国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使中国自诩为世界的中心,形成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和保守意识。(二二)家国与城邦家国与城邦 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集结了血缘继承、婚姻结合、生产经营、财政消费、社会教化、礼法管制等多功能。个人的家族地位,依照关系网络中的位置而定。家族在同一地区,世代繁衍。中国的家族是“微型的邦国”.(二二)家国与城邦家国与城邦 1、“家天下”的宗主统治“天下为家”的父系王位继承“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汉书高帝集)“以为天下厉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我以天下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渐焉,久尔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享

    5、受无穷”(黄宗奚:明夷待访录原君 2、“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 孝道伦理关系-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俗语说:“百善孝为先”。西方文化指的是西欧、北美的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西方文化是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西方文化常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印欧人。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斯拉夫人还有北欧的日尔曼人及凯尔特人的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的重要推动力量。尽管基督教对中世纪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人会将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相提并论。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

    6、学、民主、建筑、文学以及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在接下来的500年中,尽管罗马帝国拒绝古代雅典很前卫的民主理念,但却将希腊语、拉丁语随着罗马法传遍了欧洲。罗马文化融合了日耳曼、斯拉夫以及塞尔特文化,但随着罗马的衰落,希腊与罗马的许多艺术、文学以及科学都消失或被取代了。随着罗马基督教地位的提高,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几乎影响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艺术、法律、哲学、教育以及政治。罗马基督教成立了许多神学院,现在的许多大学、学院即起源于此,总体而言这些学院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传播。阿拉伯文化保存了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随着十字军东征,西班牙、黎凡特的摩尔人所具有的阿拉伯文

    7、化,对西欧产生影响,终于在14世纪,希腊的文化遗产重又被西欧发现,于是文艺复兴诞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人们崇尚自由、民主。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被探险者、殖民者、商人以及传教士传播到新大陆。随后的启蒙时代,在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时达到顶峰。一些理念,如民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以及民主,这些社会构成的理想,第一次被付诸实践。如今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19世纪,美国开始发展自成一体的西方文化,1950年代后,占据了主导地位,连同美国时尚、娱乐、技术以及政治,泛滥于其他西方世界。返回返回(一)强大的生命力和

    8、凝聚力(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的特点(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

    9、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到了近代,中国人更自觉地意识到: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数以千万计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有的已在异国他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中,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

    10、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所谓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战国中期的商鞅更把“尚农”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他下令免三晋客民军役三世,使其安心农业生产;又让农人固定居住,不得迁徙,以防脱离生产;还采取种种措施,令各类非农业人口转入农事,以制止“不作而食”,由此形成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

    11、群体趋向。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过程中领悟到一条朴实的真理: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章太炎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比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思,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的文化人,较少在中国产生。(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

    12、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更是直接从农业文明中生发出来的国民精神。安土重迁是他们的固有观念。周易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系辞上)先民所追求的是在自己的故土从事周而复始的自产自销的农业经济所必须的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中国人受到农业生产由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状况以及四时、四季周而复始现象的启示,使之产生一种循环论的思维方式。(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循环论是盛行于农业社会的一种推原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出发点与归宿点

    13、“重合”。这恰恰是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从种子到种于周而复始衍化所暗示的。这类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汉、晋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其因果报应、修行解脱说,也是一种循环论。而将儒、佛,道三教汇合的宋明理学,其史观也是循环论,邵雍的“元、会、运、世”周而复始的模式即是典型。(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反映在精英文化中,则是求“久”的观念应运而兴,易传所谓“可久可大”,中庸所谓“悠久成物”,老子所谓“天长地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述。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

    14、追求“经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守常,对家族祈求延绵永远,都是求“久”意识的表现。(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当然,农业生产也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变化和生生不已,因此,与恒久观念相辅相成,变易观念在中国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如易传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上),老子所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这种变易观带有很明显的循环论特征。变易、循环和恒久在中国文化中很自然地结合、统一起来,其主要表现形态就是寓变易于保守之中,如汉武帝的“复古更

    15、化”,“复古”是继承尧舜三代道统,“更化”是以儒家哲理改变秦代遗留的恶俗;又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康有为变法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托古改制”,这种以复古求变今的思路,正是农业经济所养育的中国文化在变易观上的独特表现。(一)天主教和新教(一)天主教和新教 西方的基督教,先是天主教,尔后是天主教和新教,从历史上说是西方文明唯一最重要的特征。确实,在它诞生后的第一个一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把现在认作西方文明的东西称为西方基督教世界;在西方信仰基督教的各民族中,存在着成熟的社会群体感,这使它们区别于土耳其人、摩尔人、拜占庭人以及其他民族;正是为了上帝和黄金,西方人在16世纪向外征服世界。宗教改革与

    16、反改革和西方基督教世界之分裂为北方的新教和南方的天主教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也是西方历史的独特特征。而这在东正教中是全然不存在的,很大程度上也与拉丁美洲的经历相距甚远。(二)法治(二)法治 法治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核心观念,是从罗马继承来的。中世纪的思想家曾详细阐述过自然法的思想,君主应当根据自然法来行使他们的权利,而普通法的传统则在英国得到了发展。在16和17世纪的绝对君主制阶段,法制在现实中遭到的破坏多于被遵守,但是人类的权力应受某种外部力量制约的思想仍然延续了下来。法治的传统为宪政和人权保护奠定了基础,包括保护财产权不受专制权力的侵犯。在大多数其他文明中,法治在影响思想和行为方面是一个较

    17、不重要的因素。(三)个人主义(三)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构成西方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信条,以追求个人利益和自主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几乎有一种神圣的意义。西方人强调突出自己,从其姓名就可以看出,西方人的姓名是先名后姓,而不像中国人那样先姓后名。西方人重视通过个人奋斗来发展自我,只有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才有社会的充分发展。个人主义思想及个人本位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有积极意义。(四)科技发展(四)科技发展 西方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致力于科学与技术,并善于创造新加工、新材料,进而形成新产品。在数学中,微积分、统计、逻辑学、

    18、矢量、张量、复分析、群论以及拓扑学都发展自西方。生物学中,进化论、染色体、DNA、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用到的方法,都在西方首创。物理学中的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热力学、统计力学都由西方人创造。原子、原子核、电子、中子和质子都由西方人揭示。西方文化的西方文化的特点特点(四)科技发展(四)科技发展 大部分的化学元素,包括其组成等,都在西方被发现。固氮和石化产品也是西方人的发明。化学正是在西方发展成为科学的一员。西方国家也以对地球与太空的探险著称。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西方人,第一次踏足南极、第一次登陆月球的都是西方人。机器人登陆火星和小行星,对外层行星的旅行探索,这些都是西方人的科技发展。西方文化的

    19、西方文化的特点特点西方文化的西方文化的特点特点返回返回(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即征服自然。(2)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族本位”,突出国家和家族的整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3)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而西方则奉行“征服天下”。如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上王伟的飞机被撞,中国人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而不是进行战争报复,这一个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差有关,主要的还是与中国人忍让为上有关,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20、。美国“9.11”事件后,有90%的美国人要求进行报复,以恐怖行为反击恐怖行为。这就是两种文化在各自民族里的直接表现。返回返回它在客观上告诉人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或超越自然规律,毫无节制地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要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让人与自然界和其它生物和谐共存。突出表现了重人文、轻自然,对自然界缺乏积极的探索与改造,这也正是中国科学技术自古以来就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积极意义积极意义不足不足 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被视为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被视为21世纪的生存救星,认为世纪的生存救星,认为它是解决现代社会无度开发自然、改造自然而导致的生态它是解决现代社会无度开发自然、改造自然

    21、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失衡、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积极意义:积极意义:这一观念引导西方人去征服自然,去利用与开发自然,由此带来了工业革命和科技时代的到来和物质文明的繁荣。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为标志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为先决条件的。积极意义:积极意义:另外,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以物质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由此可见,征服自然这一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东西方社会发展中,仍是创造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诸如:航空航天、运输、通讯、天气预报

    22、、勘察地形地貌等等,都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分不开。不足:不足: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或者滥用科学技术,也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重大的乃至灾难性的影响,如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采和索取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如原子弹的研制与扩散、核武器竞赛等等,就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积极意义:积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从家庭本身而言,家族本位表现出的家庭成员间的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让许多西方人羡慕不己。如果从把这种思想推而广之,从家族到民族、从国家到世界,乃至广阔的宇宙空间,如果都能强调团结和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人类的并

    23、生共存、和平与发展都是极有现实意义的。不足不足:其一,不利于甚至严重地制约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创造和发挥,个人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摧残。其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十分虚伪。因为在中国,无论父子、兄弟、夫妻,还是官吏、百姓,根本没有平等可言。其三,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贯彻执行,只能依靠人治。而在中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非常普遍,正象红楼梦里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代社会里反腐败何其之难,就是有这些广泛的民间思想作基础。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以个人为主,强调自由、平等,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

    24、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明显地淡化了父子亲情和集体精神,不利于形成民族的凝聚力,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返回返回 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应当吸收两种文化的精华,一方面,人的价值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发挥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另一方面,亲情家族观念和社会伦理道德也应加强。文化没有对与错L/O/G/O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西方文化对比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9561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