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标准化 编写 提纲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我绝大多数矿山为小型企业,而且普遍存在内设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少,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企业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前,虽然学习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露天矿实施指南,但是对如何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仍感到茫无头绪,无所适从。为此,我们通过对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露天矿实施指南、金属非金属地下矿、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和长沙安全标准培训教材的学习,以及在协助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实践体会。根据对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初步认识,针对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对安全管理材料建设的要求,整理出了这本编写提纲,旨在积极推进全旗地下矿、露天矿和小型采石场企业创建安
2、全标准化工作。编写提纲主要是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的基础上,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露天矿实施指南整理而成。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提纲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一、策划 为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拟定工作计划。明确企业各部门工作任务,确定工作人员,以及收集创建活动参考材料。二、宣传培训 在全公司宣传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培训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业务骨干。三、实施创建活动 各部门按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四、内部审查 对创建成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内部评审。五、申报达标 内审合格后,编写自评报
3、告,向旗安监部门提出申请。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实施指南 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实施指南 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 4、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6、金属非金属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8、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9、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 10、安全生产法 11、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矿山安全条例 1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实施办法 13、生产经营单位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14、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材(全
4、国)1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16、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护法 17、爆破安全规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18、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 19、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2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2、危害辨别与风险评价培训教材(长沙)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培训教材(长沙 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材料 25、安全人机工效学 2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导则 一、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三、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四
5、、风险管理 五、安全教育培训 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七、设施设备安全 八、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九、职业卫生管理 十、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十一、检查 十二、应急管理 十三、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十四、绩效测量与评价 十五、自评报告(1)对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传达、评审与修订,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职责规定。安全生产方针制定有员工参与并与相关方沟通等。安全生产方针体现: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企业风险特点,预防伤害和疾病,预防财产损失,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方针体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目标,安全生产方针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适应,安全生产方针清楚表达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承
6、诺。全体员工熟悉并理解安全生产方针。设立安全生产目标时考虑:管理评审结果,风险评价结果,生产和过程绩效,自我评估结果。安全生产目标包含: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努力和行动,事件的影响,如频率、严重性和其他损失。针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设立、沟通、回顾等确定人员与职责。通过下列方式确保有效、充分传达安全生产方针:在显著位置张贴,作为员工岗前培训及再教育的内容,印刷在现场安全手册中。为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现提供下列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每年都设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进行分解。制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执行情
7、况进行监测,在需要时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进行及时的修正或更新。评价各级管理层完成其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制度,完成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监测系统,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完成情况监测的比例,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其完成情况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比例。(2),关于印发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通知最高管理者签发的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文件。(3)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制度。(4)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向各车间班组分解。(5)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制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6)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考核办法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
8、实施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1)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识别与提升制度(识别、提升、跟踪)建立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影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制度,确定负责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进行调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的调查涉及所有层面的员工。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建立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渠道,内部人员可以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
9、件及其他要求。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提升计划,对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计划进行跟踪,按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的比例,有效跟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行动的比例。(2)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调查表向各部门、各车间全体员工进行调查。(3)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提升计划根据识别调查情况制定。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培训时特别针对下列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培训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的员工测试,危害识别要求,个体防护用品要求,记录保持和报告要求,许可要求,监测要求。(4)法律法规变化管理制度确定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安全生产法
10、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渠道。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当变化发生时,及时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清单。当变化发生时,及时将更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标准化系统。新的或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得到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的比例。当变化发生时,与变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相关的标准化系统得以更新的比例。5)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及文
11、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规定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 (7)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清单及文本。(8)培训记录记录本章节需要培训的主要内容。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培训时针对下列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的员工测试,危害识别要求,个体防护用品要求,记录保持和报告要求,许可要求,监测要求。(1)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绩效测量的管理
12、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与评审的责任部门、人员职责进行规定。同时必须制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职能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最高管理者参与下列安全生产活动: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确保实现目标所需资源,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安全生产巡视,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参与风险评价,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参与安全生产培训,认可安全生产表现,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动。高层管理者参与上述所有安全生产的活动的比例。中层管理者参与下列安全生产的活动
13、: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至少每3个月实施1次安全生产巡视,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参与风险评价,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参与安全生产培训,认可安全生产的表现,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为。中层管理者参与上述所有安全生产的活动的比例。(2)会议记录和活动记录(3)安全生产承诺书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承诺:人员配置,资金支持,管理层对安全生产活动的参与等。(4)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考核表(5)安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对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任命要求、任命的更新、任命书等要求。对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人员构成
14、、会议组织、记录等规定。要求安全生产委员会定期开会,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方案,协调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合格。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活动:培训程序评估,变化管理流程,检查系统,职业卫生监测,事故调查,标准化规范评价,系统评审,风险评价,内部评价。(6)关于任命安全管理人员的通知最高管理者书面任命下列职位:在高级管理层中指定了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安全负责人,员工代表,消防负责人,急救员,事故调查员,法律法规需增加的职位,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 (7)员工代表的职责员工获得参与下
15、列安全生产活动的机会:任务分析,设计与流程变化评审,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手册更新,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与外部权力机构沟通安全生产事项,风险评价,相关安全过程的行动,变化管理的评审,参与安全问题的调查,采用“问题解决小组”的方式来处理安全问题,“问题解决小组”成员接受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技能培训,对员工拒绝的安全生产事项进行了公正的调查。(8)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健康事项的制度制度确保员工获得参与安全、健康活动的机会,确保员工有权拒绝存在安全、健康问题的工作制度,收集并反馈了员工关注的安全、健康事项。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制度包括:责任部门与人员确定,职责明确,渠道畅通,收集频率确定,
16、反馈及时。(9)文件与资料的识别与控制制度确保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效力效率,规章制度能被所需的人获取。(10)安全记录控制制度内容要有:记录的填写、保存、格式、期限及日常管理要求。(11)出现变化时及时修订或废除标准化系统文件档案。(12)安全生产记录(各章节中的):事故、事件记录,风险评价信息,培训记录,事故调查报告,检查记录,职业卫生检查与健康监护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任务观察记录,许可文件,应急演习信息,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资料、图纸。(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
17、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危险物品和物料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特种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4)内部沟通制度与外部联系的制度基层管理者在向员工分派任务时使用正确任务说明,基层管理者每月与员工就重要安全生产事项进行计划性对话,基层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召开会议并讨论安全生产事项,基层收集并处理在会议中员工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设置专栏展示安全设备状况和使用情况。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生产事项,外部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外部团体或个人的抱怨,直接的社会要求。指定人员与外部联系和协调安全
18、生产事项。(15)合理化建议制度合理化建议箱或建议表格放置于醒目位置并方便获取,收集和评估建议并对已采纳的建议进行表扬、认可,对未采纳的建议给予必要的解释。(16)外部的安全投诉记录投诉人、时间、地点、接待人、投诉的具体内容。17)标准化管理评审制度标准化系统评审由最高管理层组织执行,标准化系统评审所提出的行动计划执行,行动计划与责任人、员工及相关方沟通,标准化系统评审的记录。(18)系统管理评审报告由企业最高管理层组织实施。评价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实施状况,认识不足和需要改进事项。管理评审建立在真实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信息上。报告包括下列输入: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实施标准化系统
19、的资源(人、财、物、技术)的保障情况;现场人员职责的合理性;员工和相关方抱怨;事故统计分析;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有效性;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监测与检测记录。评审的结果包括:标准化系统的效力和管理过程的改善;资源需求;预防损失和对识别风险的缓减计划。(19)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制定供应商、承包商选择、评价与管理的制度。指定人员处理与供应商、承包商的争端,指定与供应商、承包商协调或联系的人员,识别供应商、承包商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作为选择的参考因素。协调或联系的人员定期沟通供应商、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表现。备选供应商、承包商提供下列信
20、息:许可,制度,能力,安全绩效。对供应商、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表现进行评估。合同、协议规定供应商、承包商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要求: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对供应商、承包商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以识别及纠正可能的风险。在许可供应商、承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对其进行下列内容的培训:操作规程,紧急处置程序,事故、事件报告程序,员工安全、健康责任,与任务相关风险,法律法规要求,防护设施与个体用品要求,许可要求。(20)安全认可与奖励制度针对安全生产表现的认可与奖励制度,有部门或人员负责评价安全生产工作表现。有公告牌或电子信息媒介展示安全信息,公告牌或电子信息媒介置于显著的位置,对员工好的安全
21、表现给予认可,对部门执行标准化系统的绩效予以认可。(21)工余安全管理制度工余管理有疲劳、情绪、酒精、及麻醉品,社区文化。工余安全的宣传资料传阅、张贴、播放。对员工工余的事故报告并进行分析。针对预防工余意外进行培训,定期制定工余安全生产提升计划。(22)工余安全生产提升计划每年宣传、教育、培训。针对预防工余意外进行培训。(23)培训记录对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逐级说明。对供应商、承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对其进行下列内容的培训:操作规程,紧急处置程序,事故、事件报告程序,员工安全、健康责任,与任务相关风险,法律法规要求,防护设施与个体用品要求。被任命的
22、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下列培训: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标准化系统评价与管理评审培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培训,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培训,事故、事件调查技能培训。(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职责、方法、流程及风险层次控制原则。制度明确持续风险评价的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重大的风险,通过初始、基于问题及持续的风险评价,实现对风险评价的动态、闭环的管理,定期或及时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进行回顾,风险评价的结果文件化。(2)风险评价的计划设备设施风险评价,工程地质风险评价,职业卫生风险评价,交通、运输风险评价,危险物料风险评价,火灾风险评价,
23、水灾风险评价,紧急情况风险评价,为风险评价计划配备了相应的资源。(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概述、危害辨识、风险辨识、不可承受风险的确定、风险控制。对关键流程及其关键设备进行风险评价,分析与之相关的安全、健康影响及故障模型,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措施。识别和评价下列职业危害及其影响,包括:粉尘、高温与低温、振动、噪声、辐射、毒物、照度、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心理因素危害。列出职业危害因素清单,并确定暴露于职业危害的员工人数、暴露时间及相关风险。对识别的暴露于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机工效,可能造成严重风险的危害完成了监测。识别和评价火灾、水灾、滑坡等灾害及其影响。识别和评价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24、及其影响。初始风险评价结果文件化。职业危害的监测符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比例,职业危害监测设备定期校正的比例。照度测量过程考虑应急时的照明设备、照明时间、能见度、照明源布置情况。对识别的暴露于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机工效,可能造成严重健康风险的危害,完成定量监测的比例。在对关键设备进行风险评价时,包括设备的下列因素: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在机械伤害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不同的致因因素,包括:凿岩、穿孔机械,铲装机械,提升、运输机械,排土机械,破碎机械,排水机械,压风机械,支护机械。风险概述保持:一致性,可审核性,持续性。人机工效调查包括以下方面:重复运动,使用电动工具,作业姿势,座位舒适度,环
25、境条件,易接近程度。在对心理性危害进行识别时,考虑下列因素:工作因素,人为因素,个人生活环境因素。机动设备与交通风险评价中,考虑下列因素:采购,维护,检查,自然环境,运输物料特性,路线,时间性。在火灾风险评价过程中,考虑可能的不同的火灾类型,包括:固体材料火灾,液体或液化固体火灾,气体或液化气泄漏火灾,粉尘燃爆火灾。在水灾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不同的突水来源,包括:地下水源,地表水源,降雨及其径流,老窿水源。在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不同的致因因素,包括:矿岩性质,结构面与软岩夹层,水文地质条件与雨水冲刷,支护与加固,爆破震动等。在中毒窒息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致因因素,包括:爆破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