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课件第五章明清史学-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版课件第五章明清史学-2.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版 课件 第五 明清 史学
- 资源描述:
-
1、第五章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史学:经世与考据明清时期的史学:经世与考据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与史学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与史学发展一、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与史学发展一、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与史学发展1 1、明清时期具备了清理、总结和研究自古以来古籍的条件:明清时期具备了清理、总结和研究自古以来古籍的条件:首先,私家藏书之风的兴盛为研究、总结史籍准备了物质条件;其次,明代以来出现的大批著名学者的博古倾向为后来的考据之风开了先河;第三,明代中叶以来的西学渐入,对开拓思路和改进研究方法有裨益;第四,文字狱的频繁发生使学者一般不敢染指近现代史籍的撰修,客观上是兴起博古和考据之风的一个原因。整理旧籍、汇编新书
2、和纂修专史整理旧籍、汇编新书和纂修专史自明代初年到清代乾嘉年代的史学,受时代的影响,自明代初年到清代乾嘉年代的史学,受时代的影响,呈现波浪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呈现波浪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明代明代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清代清代二、明清两朝的文化政策二、明清两朝的文化政策 1、明前期的文化政策与学术思潮 以程朱理学控制思想 正统与变统 以文字狱威慑士人文字狱 以修书拉拢士大夫永乐大典 抄书成风 强调正名分与辩正统:强调正名分与辩正统:明代理学正统论的奠基者方孝孺(1357-1402):明史学接自南宋以来的南方理学化史学,史学理论的首要问题为争正统论。正统和变统正统和变统:天下有正统一
3、,变统三。三代,正统也。如汉,如唐如宋虽不敢几乎三代,然其主皆有恤民之心,则亦圣人之徒也。附之以正统,亦孔子与齐桓,仁管仲之意欤?奚为变统?取之不以正。如晋,南朝宋,齐,梁之君,使全有天下,亦不可为正矣。守之不以仁义,戕之不以正,如秦与隋,使传数百年,亦不可为正矣。夷狄与中国,女后而据天位,治如苻坚,才如武氏,亦不可继统矣。二统立,而劝戒之道明,侥幸者其有所惧乎?此非孔子之言也,盖窃取孔子之意也。(方孝孺:释统上)正统:“前三代”:夏商周“仁义而王,道德而治”。“后三代”:汉唐宋“智力而取,法术而守”。君主有“恤民之心,则亦圣人之徒,附之以正统”。变统:即不用仁义来守业,残酷掠夺、虐杀生民,“
4、如秦与隋”“变统”之三,即“夷狄而僭中国,女后而据天位,治如苻坚,才如武氏,亦不可继统矣。”“夷狄恶其乱华,簒臣、贼后恶其乱伦。”“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明朱元璋法典大诰)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类书。明成祖永乐时,解缙等奉敕编纂,始修于永乐元年(1403),成于永乐五年(1407),参加编辑者达2169人。全书收集重要图书典籍达七、八千种,共22937卷(含目录、凡例60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编排依洪武正韵韵目,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天文、地理、医卜、戏剧、评话、工技、农艺等各类著作。元以前佚文,多赖之保存
5、。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文献大成,后改名永乐大典。清修四库全书时,从中辑录出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稿等约500种书。现存约810卷,370余册,其中国内约200余册。2 2、明中期以后学术思潮与史学发展、明中期以后学术思潮与史学发展 (1 1)王学兴起)王学兴起独立思考精神的提倡独立思考精神的提倡 “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王阳明传习录);“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王文成公全书答罗整庵少宰书)提倡提倡“五经皆史五经皆史
6、”:爱问:“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传记事,恐与五经事体终或稍异?”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犠氏之史,书是尧舜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2)2)私修史学兴盛私修史学兴盛 明黄宗羲:“余观当世,不论何人皆好言作史。”(南雷文定卷七谈孺木墓表)明钱谦益:“国史未立,而野史盛。”(初学集制科二)陈建修明代第一部编年体当代史皇明通纪(3)(3)明中后期的史学发展明中后期的史学发展 明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思想领域活跃。郑晓郑晓 王世贞王世贞 李贽李贽 焦竑焦竑3 3、明清之际的时政问题与史学发展、明清之
7、际的时政问题与史学发展 时政问题:出现了一大批讲究经世致用的学者和大师 (1)茅元仪、谈迁、陈子龙等人的撰述茅元仪武备志共240卷,汇集历代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军用物资等方面的史料。是一部资料丰富的军事学史。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508卷,汇集明初以来有关国家大计的论著,是有关明代政治经济的资料汇编。(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从嘉靖、万历年间的“六经皆史”到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史学的第二个阶段。前者是要抹去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的灵光,后者是要消除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这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穷则思变”的要求。4 4、清朝的文化政策、学术思潮与史学发展、清朝的文化政策、学术思潮与史学
8、发展(1 1)文化政策:)文化政策:“刚柔相济,宽猛并用刚柔相济,宽猛并用”大体延续明朝科举旧制大体延续明朝科举旧制,从四书、五经中出题,以八股文形式书写;兴文字狱;兴文字狱;文化怀柔政策文化怀柔政策(荐举山林隐逸、举“博学宏词科”等):召文人修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寓禁书于修书:寓禁书于修书:修四库全书,“明季造野史者甚多,其间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东华录)(2)(2)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清代学术有经学,有浙东史学,有所谓清代学术有经学,有浙东史学,有所谓“桐城义法桐城义法”,有常,有常州学派。州学派。(章炳麟检论卷四清儒)“考据之
9、学,一自吴,一自皖南。吴始惠栋,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江永,戴震,综形名,任裁断,此其所异也。浙东史学,“自明未有浙东之学。万斯大,斯同兄弟,皆鄞人,师事余姚黄宗羲,称说礼经,杂陈汉宋,而斯同独尊史法。其后余姚邵晋涵,鄞全祖望继之,尤善言明末遗事。会稽章学诚为文史、校雠诸通义,以复歆、固之学,其卓约近史通。”第二节第二节 明代史学明代史学一、官修史书弱,私修史书强一、官修史书弱,私修史书强(一)官修史书的弱化(一)官修史书的弱化 1、官修国史制度的不健全 史官:明初于翰林院设国史院,不久即废,仅以翰林院修撰等兼任史官。翰林院设学士1人,侍读、侍讲各2人。“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
10、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凡经筵日讲,纂修实录、玉牒、史志诸书,编纂六曹章奏,皆奉敕而统承之。”“史官掌修国史。凡天文、地理、宗潢、礼乐、兵刑诸大政,及诏敕、书檄、批答王言,皆籍而记之,以备实录。国家有纂修著作之书,则分掌考辑撰述之事。经筵充展卷官,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收卷官。凡记注起居,编纂六曹章奏,誊黄册封等咸充之。”(明史职官志二)起居注:设罢无常。明太祖两设两废;明神宗时再设再罢。起居注时修时断。实录:纂修制度化。由皇帝钦命的总裁(内阁学士)、副总裁(翰林学士)总领,“建文、永乐间修太祖实录,博士、教授、训导、吏目及知州、知县等得为编纂官。宣德后,专以修撰、编修、检讨为史官,
11、自是非翰林不得预,一代记载专属词臣矣。”(明会要翰林院)国史:编修无成。明朝仅有万历年间一次国史纂修。明士大夫习惯成实录为国史。王世贞:“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弇山堂别集史乘考误一)正史纂修可考部分成果:正史纂修可考部分成果:杨继礼皇明后纪、嫔妃传吴道南河渠志焦竑国史经籍志郭正域明典礼志史继偕兵制志叶向高四夷志陈于陛国史乐律志杨继礼职官志陶望龄赋役志杨继礼嫔妃传陈懿典同姓诸王传、正史七太子传、正史庙祔十五王传、正史汉庶人传杨继礼外戚传陶望龄开国功臣传焦竑正史理学名臣传 2 2、官修史书成果、官修史书成果元史元史: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1370年二月两次诏修元史;以宋濂、王禕为
12、总裁,历时331天撰成。元史210卷,本纪47卷,志58卷,列传97卷,起铁木真称成吉思汗(1206),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钱大昕:“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盖史为传信之书,时日促迫,则考订必不审,有草创而无讨论,虽班马难以见长,况宋、王词华之士,征辟诸子皆起自草泽,迂腐而不谙掌故者。”(十驾斋养新录元史)天文、历法、地理、河渠四志材料珍贵。大明会典大明会典:孝宗弘治十年(1497)始修,李东阳、焦芳、杨廷和为总裁。十五年书成。后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神宗万历三朝皆续修。共228卷,记明代典章制度,以六部为纲,分述诸司职掌与事例、冠服、仪礼等,并附插图
13、。较明史各志为详。列朝实录:列朝实录:凡各种政治措施、军事行、经济措施、自然灾祥以及帝王婚丧、生子命名、祭祀、营造等有详细记录。这些材料来源既有档案作依据,又有史馆编撰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为底本。修成13朝实录2925卷,崇祯实录由后人补辑。“实录所记,止书美而不书刺,书利而不书弊,书朝而不书野,书显而不书微。”(李建泰名山藏序)永乐年间重修太祖实录,称太祖欲传位成祖而非建文帝。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的编纂的编纂(二)私修史书兴盛(二)私修史书兴盛 黄宗羲:“余观当世,不论何人皆好言作史,岂真有三长,足掩前哲?亦不过此因彼袭,攘袂公行,苛书足以记名姓,辄不难办。”(黄宗羲南雷文约谈孺木墓表)1、
14、私修“国史”众多 约从英宗始,朝廷的控制有所放松,私家撰述的野史逐渐增多。“实录外,野史家状,汗牛充栋,不胜数矣。”(谈迁国榷义例)“野史之繁,亦未有多于今日者矣。”(俞应益国榷序)明史艺文志史部:“正史类”著录110部,属“通史”者38部,其余均为“明史”;“杂史类”著录217部,“纪前代事”16部,其余均为纪明代事者。王世贞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弇山堂别集:王世贞(1526-1590),江苏太仓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弇山堂别集100卷,为编纂当代史的一部分素材,分“述”、“考”、“表”三部分。“述”分盛事、异典、奇事三类,记明大事异闻;“考”记典章制度;“表”类似纪传体史书之表。保存太
15、祖、建文两朝秘事。王世贞认为“作史者一字之褒,片言之贬,不取一时,而取万世。非作史者之权与势能取万世也,盖是非之公在万世。”(纲鉴会纂序)“明自永乐世间改修太祖实录,诬妄尤甚。其后累朝所修实录,类皆缺漏疏芜。而民间野史竞出,又多凭私心好恶,诞妄失伦。史愈繁而是非同异之迹愈颠倒而失其实。世贞承世家文献,熟悉朝章,复能博览群书,多识于前言往行,故其所述,颇为详洽。”(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可以说(王世贞)是一个开创明代史学新局面的代表人物。王世贞在明代史学史上的位置,是由他批判理学化史学,提倡实证考信史学风确立的。”(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李贽李贽藏书藏书、续藏书续藏书:李贽李贽(1527-1
16、602),福建晋江人。30岁以前在家乡读书,应考,外出谋生;30岁后为官从政,官至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府知府;54岁致仕归隐,潜心史学。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明神宗万历实录)为罪,逮捕李贽,贽自尽。藏书68卷,略仿纪传体史著,载录战国至元亡历史人物约800名,材料多源于“正史”。评价人物不以“儒者相沿之是非”为标准,“一切断以己意”(藏书梅国桢传。续藏书27卷,只有列传,无世纪,专记明代人物,记明兴至万历年间400多人。对当代人、事无所忌讳。焦竑焦竑国朝献征录国朝献征录:焦竑(1541-1620),字弱侯,号澹园,江宁人。“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通”(明史焦竑传),对当
17、代典志尤为注意。万历二十二年(1594),撰成经籍志,并收集各类素材。晚年专心著述,万历四十四年(1616),编成国朝献征录。国朝献征录120卷,为人物传记汇编。焦竑在史馆“殚日夜之力,取累朝训录及海内碑铭志状表传之属尽录之”,网罗洪武至嘉靖年间明宗室、勋戚、内阁以下文武百官以及隐逸之士、宦官的碑传材料,兼及少数民族及周边国家的记述,所记人物,依68门分类,征引皆注明出处。(国朝献征录前序)谈迁与谈迁与国榷国榷:谈迁(15931657),原名以训,明亡后改名迁,浙江海宁枣林人。耗时30余年撰成108卷,500多万字编年体史著国榷。顺治七年(1651)再次完成 国榷的编纂。国榷是记载明代历史的一
18、部编年体史书。它所依据的是历朝实录,邸报和私人著述。对明实录的曲笔讳饰进行了揭露和批评。二、史学的通俗化二、史学的通俗化 1 1、史学通俗化的表现、史学通俗化的表现 节选、摘录本盛行:节选、摘录本盛行:姚允明史书10卷;杨以任读史四集4卷;新编历史教材:新编历史教材:张光启、刘剡通鉴节要续编30卷(两宋之际江贽通鉴节要30卷)成书于宣德四年(1429),刊刻于宣德七年(1432);蒙学、乡塾读本:蒙学、乡塾读本:纲鉴易知录是清吴乘权编辑的简明中国通史读本。顾锡畴纲鉴正史约36卷,编年纪事,反映历史梗概;梁梦龙史要编10卷,杂采诸史之文,为正史3卷、编年3卷、杂史3卷、史评1卷,为传播简要历史知
19、识和令读者粗知史学表现形式。2、史学通俗化的原因与评价:(1)统治者对历史通俗读物形式的重视:太祖至宣宗,多令臣下编集历史读物,称“录”或“鉴”,目的是“善恶以为鉴戒”。太祖时编御制永鉴录1卷,凡6目。(2)民间对历史通俗读物需求增大:科举制影响;识字人数增加;印刷业发展。顾炎武对抄书风气的批评:“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必不如通鉴也。至于今代,而著书之人几满天下,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己作者矣,故得明人书百卷,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亭林诗文集卷二钞书自序)三、三、“六经皆史六经皆史”思想的出现思想
20、的出现 王阳明:“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传记事,恐与五经事体终或稍异。”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犠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传习录)王世贞:“天地间,无非史而已。六经,史之言理者也。”(弇州四部稿艺苑巵言一)“史学之在今日倍急于经,而不可以一日而去者也,故曰君子贵读史。”(纲鉴会纂序)李贽:“经、史一物也。史而不经,则为秽史矣,何以垂戒鉴乎?经而不史,则为说白话矣,何以彰事实乎?故春秋一经,春秋一时之史也;诗经、书经,二帝三王以来之史也;而易经则又示人以经之所自出,史之所从来,为道屡迁
21、,变易匪常,不可以一定执也。故谓六经皆史可也。”(焚书经史相为表里)第三节第三节 明清之际史学明清之际史学一、一、“实学实学”和和“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的史学思想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想: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想:清初学者比较看重历史和制度,喜欢谈“器”,认为历史上的人事和制度都是“器”,“道”隐藏在“器”里,没有“器”就没有“道”。实学的兴起,和重视“器”的观念,以及抬高历史文化的价值有关;清初实学的兴起还和明代的东林有密切关系,通过清初学者的“虚实之辨”才逐渐形成,1 1、批判空疏学风:、批判空疏学风:“自明中叶以后,讲学之风已为极敝,高谈性命,束书不观,其稍平者则为学究,皆无根之耳。”(全祖
22、望甬上证人书院记)造成空疏学风的主要原因:造成空疏学风的主要原因:科举利禄所致:科举利禄所致:“束书不观,转相传习,唯记诵坊间套语以猎科第”(薛应旂宋元通鉴义例);当时读书人“于政体得失、人材优劣且不论,只历朝纪年及后姓陵名,知者亦鲜”。郑晓今言第74条“清谈清谈”风气所致:风气所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日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
23、覆,宗社丘墟。”(顾炎武日知录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扭转空疏学风的方法扭转空疏学风的方法:顾炎武:“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亭林文集答李子德书)黄宗羲:“夫二十一史所载,凡经世之业,亦无不备矣”。(南雷文定补历代史表序)“故受业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鲒埼亭集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清史稿儒林黄宗羲传)“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元元本本,可据可依。”(鲒埼亭集甬上证人书院记)2 2、学以、学以“经世应务经世应务”顾炎武:真正的学术研究必须是“考百王之典”,
24、“综当代之务”,此方为“修己治人之实学”。“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日知录与人书二十五)黄宗羲:“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南雷文定娄定庵小传)王夫之:“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读通鉴论卷六)“经世应务经世应务”的表现的表现 顾炎武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旁推互证,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曰天下郡国利病书。”(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碑)日知录日知录:“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
25、太平之事,则有不尽于是刻者。”(亭林文集初刻日知录自序)黄宗羲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大著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圣人复起而不易吾方,可预信于今日也。”(顾亭林诗文集与黄太冲书)顾祖禹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读史方舆纪要:“祖禹之为此书也,以史为主,以志证之;形势为主,以理通之。河渠沟洫,足备式遏;关隘尤重,则增入之。朝贡四夷诸蛮,严别内外,风土嗜好,则详载之。山川设险,所以守国,游览诗赋,何与人事?则汰去之。”他认为要“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军。以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