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匆匆》特级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458860
  • 上传时间:2020-04-12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7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匆匆》特级教案.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匆匆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特级 教案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第第 8 课课 匆匆匆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会写“藏、蒸”等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 惜,懂得时间流逝的匆匆,从而珍惜时间。 4.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用修辞表达情感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研究课文是怎样通过一连串的发问来表达情感的。 突破方法 (A 案)1. 通过概括段落大意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2. 学生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讨论 一连串的问句的使用效果。 (B 案

    2、)1. 学生自主朗读, 教师进行段落分析,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善用修辞的方法,发现作者的写作奥秘。 难点 仿照第 4 自然段表达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 突破方法 (A 案)采用“以读促讲,以说代讲”的教学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B 案)课外拓展,感知作 者的写作密码,更好地了解写作需要真情实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与学法 教法 (A 案)段落分析法、点拨法。 (B 案)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 (A 案)质疑法、发现法、合作探究法。 (B 案)品词析句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A 案)多媒体课件。 (B 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

    3、安排 建议 2 课时。 A 案案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 会写“藏、蒸”等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研究课文是怎样通过一连串的发问来表达情感的。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 师: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一直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可它一旦逝去, 我们就会追悔莫及。有人说,浪费它就是浪费生命。还有人把它比作海绵里的水,说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的。那么, 它是什么呢? 2. 学生回答,教师揭示谜底:时间。 3. 师:同学们,从古到今,我国许多文人都曾因为感慨时间的流逝而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明日歌 :明日复

    4、 第 2 页 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国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也因为时间的流逝发出了自己的感慨,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专写时间的散文匆匆 。 二、初读课文,品析词句二、初读课文,品析词句 1. 板书课题,引出主题。 师:匆匆,是一种行走的状态,表示急急忙忙的样子。那么,课文中到底是谁在“匆匆”?是作者,还是另有他物? 通过预习我们可以知道,题目中“匆匆”的主人公就是时间。想了解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吧! 2. 读课文,找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答案,学生齐读: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引导思考:

    5、他实际上是在问什么? 3. 提出问题,明确要求: 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时间流逝本 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却能写得如此感人?文中对时间的哪些描写让你有了感触?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 画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作好批注,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 4. 走进课文,感受特点。 (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朗读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怎样的特点?(板书:一去不复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这句话以排比的句式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春景,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

    6、痕迹。将自然界生命的轮 回与我们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形成对比,正如“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文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作者对 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 (板书:惋惜) 配乐读。 (2)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 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呢?其中又能感受到时间的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想到时光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流逝得飞快,自己还没有什么作为,因而“头涔涔,泪潸潸” 。 (板书: 来去匆匆) 朗读指导:无奈,惋惜之情。 三、学习字词,规范书写三、学习字词,规范书写

    7、 1.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1)注意“涔涔” “潸潸”的读音。 (2)理解“涔涔、潸潸、徘徊”等词语的含义。 涔涔:多雨的;泪落不止的;汗流浃背的;形容胀痛烦闷;形容天色阴沉的样子。 潸潸:形容泪流不止。 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2. 指导生字的书写。 (1)观察: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观察,并交流识字方法。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藏、蒸”的写法。 (3)展示评价:组内成员互评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朱自清细腻、诗意化的语言中“触摸

    8、”了时间这个精灵。下 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看看作者是怎样用巧妙的表达方式将文章写得生动感人的。 第 3 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8 匆匆 朱自清 一去不复返 时间 惋惜 来去匆匆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一、读一读,写一写。 mng rn pi hui tn x hn j ( 茫 然 ) ( 徘 徊 ) ( 叹 息 ) ( 痕 迹 ) 二、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 ( 轻轻悄悄 )地挪移 ( 逃去如飞 )的日子 ( 伶伶俐俐 )地跨过 ( 游丝样 )的痕迹 ( 凝然 )的双眼 ( 茫茫然 )地旋转 三、句式转换。 1.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改为陈述句)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2. 过去的

    9、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仿写) 过去的日子如尘埃,被雨水清洗了,如冰块,被暖风融化了。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内心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的。 2.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仿写课文段落,感悟作者将文章写得细腻感人的奥秘。 一、复习导入,温习旧知一、复习导入,温习旧知 1. 复习生字词。 2. 课文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二、品读文句,体会感情二、品读文句,体会感情 1. 师: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请你们找一找,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并谈谈这样表达的好处。 2. 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理由。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10、出示重点句子,小组代表发言。 (1)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 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思考: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谁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点拨:这句话通过一连串的追问,可以是问你,问我,问所有人,问而不答,其实答案隐含其中,这句话引起 人们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也是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惋惜和对逝去日子的怀念。 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在“是有人偷了他们吧”和“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两处,是作者的疑惑,应读出猜测的 语气。在问号之前,要拖长音,语气上扬,读出作者的疑问,引导学生读出“惋惜”之感

    11、。 (2)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 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第 4 页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 这一遭啊?” 引导思考:本段共有几个问句?有何效果? 教师点拨:本段共有六个问句,表达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愿意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连续的六个问句起到加强语 气、强调感情的作用。 朗读指导:从这几个问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时间流逝有着强烈的不甘,但又充满无奈。大家带

    12、着这样的情绪, 朗读问号处时语气要上扬,其他地方则轻缓朗诵,体会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 3. 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感人呢?请大家说一说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 (1)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闪过了。 ” 引导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你会怎么朗读这句话? 教师点拨:课文运用了拟人的

    13、修辞手法,把流逝的日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时间无声无息,和我们形影不离,却 又转瞬即逝。写法上运用了动词 “跨” “飞” “溜”等,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大家在日常写作中多用动词,能收获 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读动词“飞” “溜”等时应加快语速,读出时间飞快流逝之感。 (2)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引导思考:纵观全文,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你们读后有何体会? 教师点拨:文章在第 1 自然段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句话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保持文章完整性;在情感 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起到一种回旋的效果。读完后,我们能感受到时光飞快流逝却又无声 无

    14、息,令人无奈又惋惜,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 三、小组合作,运用写法三、小组合作,运用写法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 3 自然段,小组交流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 (教师点拨: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时间的流逝,抓住生活中普通的小事,比如“吃饭” “洗 手” “睡觉” “叹息” ,体现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 ) 2. 仿照作者的句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感悟。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 候,日子从 过去。 ” 3. 各小组交流讨论,然后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 老师在听学生交流时对语

    15、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修改。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对时间的感悟走向课外更广阔的语文天地生活舞台吧!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并积累有 关珍惜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或名人故事。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8 匆匆 比喻 时光匆匆 反问 表达情感 拟人 排比 第 5 页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一、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问 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 2.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 3. 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16、 ( ) 4.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二、根据例句的特点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 积雪 ,被 阳光融化了 ,如 雨水 ,被 泥土吸收了 。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匆匆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凝练,作为一篇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细腻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合作探究法, “以读促讲,以说代讲”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 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经验,对句子进 行创新性地仿造,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技能的目的。课堂

    17、上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由于学生仿 造的句子与原文结构相同,节奏相似,只需改变部分词语,成功感较容易获得,因此学生也乐于仿造,乐于创新。 2. 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完本文 之后,对时光的匆匆流逝,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更深层次地与作者沟通,更宽 层面地与同学交流,我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延伸想象,以仿写课文第 3 自然段的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 感记录下来,直接触摸感受文本,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既延伸了文本的内涵,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 平乃至综合学习能力

    18、。在课后,我鼓励学生积累关于“惜时”的名言警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学语 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B 案案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 我会写。 (在多媒体课 件中展示) 藏 挪 徘 徊 蒸 裸 2. 我会读。 头涔涔 汗潸潸 空虚 匆匆 旋转 叹息 一、提问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 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 师:估算一下,按 80 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 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们留下了什么? 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感受? 二、组织学生自主识字 1. 学生听课文录音。

    19、 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课后要求会认读的生字。 2. 同桌间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教师巡回指 导,了解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 3.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集体认读生 字。 (1)教师示范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在第一课时, 一方面是识字、 写 字教学, 初步了解 课文内容, 另一方 面是计算过去和 将来的日子, 调动 学生的生活感受 和对时间的认识, 从而让学生感受 到时光匆匆, 为下 面学习文章打下 基础。 第 6 页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 法。 (1)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 ) (2)太阳他有脚啊,轻 轻 悄 悄 地

    20、挪 移 了 。 (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 样的痕迹呢?( ) 参考答案: (1)比喻 (2)拟人 (3)反问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一)合作探究 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2. 学生分组朗读, 反复练习, 将课文读正确、 流利, 并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个问题来写的。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答案,学生齐读:我们的日子为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二)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 默读课文,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说说从课 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时光匆匆流逝。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 把握课文内

    21、容, 从主要问题出 发, 引导学生从整 体上了解课文。 同 时, 这篇文章中的 问句比较多, 教师 在这里引导学生 读好一个问句, 为 后面读一连串的 问句做好铺垫。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 读拼音,写词语。 nu y zh wn ( ) ( ) zhng rng hn j ( ) ( ) 2.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 )去了,有再 来的时候; ( )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 )谢 了,有再开的时候。 参考答案: 1. 挪移 遮挽 蒸融 痕迹 2. 燕子 杨柳 桃花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 五、 拓展延伸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朗读感 受。 朱自清(1

    22、8981948)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 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 作 26 种,约 200 万字。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 ,散 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 你我 伦敦杂记 ,文艺论 著诗言志辨 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 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 背影 绿等。 学生通过读 简介, 了解到朱自 清一生写了很多 优秀的作品, 他自 己就是珍惜时间 的典范, 为第二课 时体会作者当时 的心情和感受做 铺垫。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 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走进匆匆 ,学习了生字词

    23、,知 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段落大意。那么,作者是 如何把抽象的时间的流逝写得如此感人的呢?咱们下 节课再来品读课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复习旧知 我会读。 (教师用多媒体 课件随机出示生字词,指名 认读、学生开火车读)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生字词,教师抽读生字。 2.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们学到了什么? 二、感悟写法 通过默读, 学 生初步感受作者 语言运用的特点, 从而更好地感知 第 7 页 1. 学生默读课文,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时间写得如此 细腻感人的。 2. 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 容。 (1)句式的运用: “燕子

    24、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 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呢?”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 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2)运用比喻的好处: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 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 呢?” 3.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感悟的能力, 学习理解含义较 深的句子的方法。 课文表达的情感。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选字填空。 着 了 过 啊 吧 呢 (1) 太阳他有脚 ( ) ,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 茫然跟( )旋转。 (2)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25、 返( )? (3) 去的尽管去 ( ) , 来的尽管来( ) ,去来的 中 间 , 又 怎 样 地 匆 匆 ( )? 参考答案: (1)啊 着 (2)呢 (3)了 着 呢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一找,说说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并谈谈这样表达的好处。 (1) “但是,聪明的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 在又到了哪里呢?” 教师点拨:这句话通过一连串的追问,引起人们深 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也是作者对时光逝去的 惋惜和对逝去日子的怀念。 “偷走了吧”和“逃走了吧” 两处,是作者的疑惑,应读出猜测的语气。在问号之前, 要拖长音,语气上扬,读出作者

    26、的疑问,读出“惋惜” 之感。 (2)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但不能平的,为什 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教师点拨:本段共有六个问句,表达作者感慨时光 流逝,不愿意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连续的六个问句起 到加强语气、强调感情的作用。从这几个问句中,我们 可以看出作者对时间流逝有着强烈的不甘,但又充满无 奈。大家带着这样的情绪,朗读问号处时语气要上扬, 其他地方则轻缓朗诵,体会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 四、个性解读,朗读交流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 的评价。 2.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

    27、看,拆穿来看” , “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 ,只 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 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 3.学生 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 出示作者本 人对文章的认识, 让学生感受写作 的本质是浓厚的 情感和细致的观 察, 而不光是词句 的运用, 使学生对 写文章有比较全 面深刻的认识。 第 8 页 朗读。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 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 的痕迹呢?”这句话的意思 为“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 痕迹” 。这句话写出了“我” 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与无 奈,以问句的

    28、形式能加强感 情,引起读者共鸣。 五、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 六、拓展延伸 师:通过交流、讨论,大家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 己的感受。请大家仿照课文的第 4 自然段,写出自己现 在最想说的话。 拓展延伸的 设计意图是让学 生运用语言, 用情 感支配语言, 从而 更深刻地体会到 文章的本质。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 会了: 我的问题是: 七、课堂小结 匆匆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品词析句,深层研读, 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最后让我 们深刻地意识到应该珍惜时间。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朱自清虽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

    29、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辞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珍惜时间的古诗名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世成蹉跎。明

    30、日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 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 以读促悟,把握感情。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从听读录音到朗读课文,从静心默读到个性品读, 这些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

    31、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方式。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 主感悟为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学生进而联想到自己小学时光的匆匆流逝,更能深 切地体会到朱自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与无奈,进而反复朗读悟情。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教学环节螺旋上升, 第 9 页 教学效果良好。 2. 读写结合,融会贯通。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 我首先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手法。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节奏跳跃、 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表达对日子飞逝无痕的感叹。整句和散句的结合,让语言生动又具有美感。文中多处运用比 喻,将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形象而又真实。之后,我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教学过程中, 我还让学生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仿写,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匆匆》特级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886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