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心理学第八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87767
  • 上传时间:2022-12-22
  • 格式:PPT
  • 页数:58
  • 大小:1.3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心理学第八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 心理学 第八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第八章人际关系与师生心理人际关系与师生心理健康健康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一、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那么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示为友好的情感。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二、二、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 人际关系的结构会受许多心理因素的制约,人际

    2、关系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它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绪和行为的成分,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喜爱或不喜爱。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程度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1.空间因素2.类似性因素3.需要的互补(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4.能力与特长5.仪表6.个性品质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二)(二)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征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征(1)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他人缺乏感情,不关心他人的悲欢情绪,甚至把别人作为自己使唤的工具,这种人会阻碍人际吸引。(2)自我中心主义强的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这种人只能与人建立一般的人际关系,缺乏吸

    3、引力。(3)对人不真诚,只关心自己,不顾别人的利益和需要,采取一切手段处处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和好处,并以此为前提和他人交往,这就会破坏人际关系,缺乏吸引力。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4)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过分惧怕权威而又不关心自己的部下的人,都会破坏人际关系,也毫无吸引力可言。(5)过分依赖他人而又丧失自尊心的人,缺少吸引力。(6)妒忌心强的人,缺少吸引力。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7)怀有敌对的情绪与猜疑性格的人,怀有偏激情绪的人,往往容易与他人的关系陷入僵局,缺乏吸引力。(8)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的人,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的人,对他人批评过分在意的人以及完

    4、成工作任务后过分自夸的人等,都缺乏吸引力。(9)情绪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缺乏吸引力。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10)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意接受他人的规劝的人,过分使用防御机制的人,报复性强的人,都缺乏吸引力。(11)好高骛远地提出过高要求、过高目标,苛求他人的人,都缺乏吸引力。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 不能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也好;不能说真话,不说假话也好;不能出手相助,不落井下石也好;人与人不能坦诚相处,不要相互伤害也好;做不到“君子之交淡若水”,做到“钱货两讫”也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为,多施于人;己所不能,少责于人;严于律己,

    5、宽以待人。坏的东西传给我,到我为止;好的东西传给我,发扬光大;只要我不坏,社会就有希望,希望在我身上发扬光大。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三、三、印象形成印象形成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 印象是指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这种印象并非像印章在蜡上留下的印记那样,由认知客体或他人在记忆中留存的忠实拷贝,而是经过知觉者主动构思的。所谓人际印象形成就是指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诸葛亮的知人之道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

    6、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 2.平均法 1.累加法 3.加权平均法(二)印象形成的方式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三)(三)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视频欣赏视频欣赏】【视频】第一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

    7、 晕轮效应是社会认知中的偏差,又称光环效应。当认知对象有某些好的品质时,人们可能将其他一些他并不具有的好的品质也赋予他。由于晕轮效应的作用,人们在社会认知中,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貌、衣着与动作等外在特征来对他人进行认知。之所以称之为晕轮效应,是因为它像月晕一样,会在真实的现象面前产生一个更大的假象。2 晕轮效应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

    8、象 刻板效应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刻板效应。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刻板印象。3刻板效应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课外拓展课外拓展】在七十年代的电影中,当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子,戴着墨镜的人物一出现,你就会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人,肯定是一个坏蛋;在日常中,当一个仪表堂堂,潇洒的人盗窃和杀人时,你会感到吃惊,或一个你认为十分老实的人突然干了坏

    9、事,进了班房,你往往难以接受这一现实;吃水果的朋友,也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他们爱买黄皮桔子而不乐意买青皮桔子,尽管这两种桔子一样甜,一样好吃。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青的桔子是未成熟的和酸的,等等。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 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所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例如,三国时的曹操,生性多疑,连做梦都觉得有人要害他,这就是投射效应在作怪了。投射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样做可以保证个人心灵的安宁,但往往影响自己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人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

    10、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4 投射效应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课外拓展课外拓展】在美国一个节目中,主持人问一位小女孩:“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女孩高兴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可爱的孩子!”主持人鼓励她,然后话锋一转,问了一个刁钻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了太平洋上空,飞机上的所有发动机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女孩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打开我的降落伞跳出去。”现场的观众不禁笑了起来,有的人笑小女孩的回答很幼稚,有的人笑这个小女孩有点“坏”。主持人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看她是不是个小坏蛋。不料,这个孩子竟然哭了

    11、起来,于是主持人问她:“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因为,我要跳下去拿燃料。”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说。刹那间,所有观众脸上的笑容立刻凝固了。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苏东坡“戏耍”佛印 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大师在一起,苏东坡问性格憨厚的佛印大师:“禅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禅师答:“很好,像一尊庄严的佛像。”苏东坡听了满心舒畅。佛印接着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的坐姿又如何呢?”苏东坡嘲弄禅师道:“像一堆牛粪!”禅师听了也显得很高兴。苏东坡自以为占了便宜,高高兴兴地回家告诉了妹妹,殊不料,冰雪聪明的苏小妹正色道:“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禅师心中像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中如牛粪,是以你看

    12、禅师才像牛粪。”苏东坡哑然。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四)(四)印象管理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的含义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从实质上说,印象管理就是要求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不同的自我呈现。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1)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2)凝练气度,展示个性2.2.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策略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曹操见匈奴使 根

    13、据史书记载,“魏武(指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指曹操)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四、四、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一)(一)人际沟通的构成人际沟通的构成 人际沟通是指交往双方在信息、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过程。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涉及七个基本的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信息、通道、反馈、障碍和背景。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第一节人际关系与印象(二)人际沟通的原则1.为人真诚,言而有信2.相互尊重,

    14、慎重批评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4.善于倾听,避免争论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一、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归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总体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下人能够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健康状态下,表现为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一)(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含义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

    15、心理健康(二)(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何衡量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世界精神卫生学会曾经制定了四条标准:健康的个性与人格,良好的社会交往适应能力,个人的幸福感,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创造力。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1.1.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

    16、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2.2.中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 3.3.综合的心理健康标准综合的心理健康标准(1)发育正常的智力。(2)健全的人格。(3)丰富、正面的情感。(4)没有非适应性行为和心理异常。第二

    17、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二、二、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这种动态平衡过程在常规条件下是在主体与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然而,人类及其个体不是静止的,无论是他们的自身状态,还是他们的生存环境,都处在变化之中。倘若主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变化,那么,这种动态平衡过程就可能被打破,心理活动就可能远远偏离群体心理的健康常模。这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就是不健康的心理活动。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一)(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

    18、,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会引起此类不良情绪。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 综合描述,可给出如下定义: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

    19、态。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二)(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是常形的。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个体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的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能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0、。(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 综合描述,可给出如下定义:严重心理问题是指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三)(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三、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一)(一)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区分心理

    21、正常与异常的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二)(二)常见的精神障碍常见的精神障碍1.1.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1 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2 2)偏执性精神偏执性精神障碍障碍(3 3)急性短暂性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2.2.心境障碍心境障碍(1)(2)(3)(4)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持续性心境障碍障碍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3.3.神经症神经症(1)恐惧症(2)焦虑

    22、症(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5)神经衰弱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4.应激相关障碍(3)适应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5.5.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1)人格障碍。(2)性心理障碍。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6.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1)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2)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1)分离性障碍(

    23、2)转换性障碍(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7.7.癔症癔症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四、四、师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师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二)不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以内(三)学会自我控调情绪,排除愤怒情绪(四)多找朋友倾诉,以疏泄积郁的情绪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五)自我娱乐,防止心境压抑(六)不盲目地与人竞争,避免过度紧张(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适当扩大人际交往圈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五、五、心理问题的矫治方法心理问题的矫治方法1.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2.厌恶疗法厌恶疗法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5.生物反馈

    24、疗法生物反馈疗法4.暴露疗法暴露疗法(一)(一)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二)(二)认知疗法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种类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合理情绪治疗。合理情绪治疗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理论认为,在人们情绪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诱发情绪发生的事件,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相应的信念、态度和解释,由此引发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因此,合理情绪理论又简称为ABC理论。合理情绪理论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1.1.

    25、非理性观念的特征非理性观念的特征 不良的情绪反应常常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尤其是不正确的、偏激的认识,人们称之为非理性观念。非理性观念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1)绝对化。(2)以偏概全。(3)灾难化。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2.2.常见的非理性观念常见的非理性观念(1)过高的自我期许 (2)需要被赞赏(3)责备 (4)面临灾难(5)不必负责 (6)忧虑(7)逃避问题 (8)无助感(9)完美主义 (10)依赖(11)过分关切 (12)惰性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3.3.合理观念与不合理观念的区别合理观念与不合理观念的区别(1)合理观念一般均为客观

    26、事实,不合理观念包含着更多的主观臆测。(2)合理观念使人不被伤害,不合理观念会使人产生情绪困扰。(3)合理观念使人更快地达到预测的目标,不合理观念使人为达不到不现实目标而困扰。(4)合理观念使人不断调整自己,积极面对困难;不合理观念使人将责任推给他人,自己困惑。(5)合理观念使人很快摆脱情绪困扰,不合理观念使人长期陷入情绪困境不能自拔。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4.4.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 人人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观念,根据ABC理论,要侦测找到不合理观念,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寻找。第一步,找A,从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诱发事件。第二步,找C,反思自己对该事件的感觉、情绪和行为反应。第三步,找B,追问自己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然后分析自己持有的信念中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最后列出所有不合理的观念B。不合理观念往往与“应该”“最好”“必须”“总是”“绝对”等语词结合,产生自我惊吓、自我贬抑等思维。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心理健康师生心理健康1.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首因效应?什么是近因效应?请举例说明。3.人际沟通的构成要素有哪些?4.人际沟通的原则有哪些?5.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是什么?6.依据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分析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情绪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第八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877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