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抗震设计原则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86624
  • 上传时间:2022-12-22
  • 格式:PPTX
  • 页数:23
  • 大小:2.2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抗震设计原则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抗震 设计 原则 课件
    资源描述:

    1、抗震设计原则2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1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简称为地震。构造地震影响面广,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0%以上。震源: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距离。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震中区:震中邻近地区。震中距: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300km)。我国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比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1km;1999年的台湾大地震,震源深度仅为1.1km。深源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在长距离的传播中大部

    2、分被损失掉,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影响很小。3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1 构造地震地震示意图4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地震波: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累的变形能突然释放,从震源向四周传播的波。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压缩波。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200-1400m/s),引起地面垂直方向震动。(1)(1)(1 2)pEv横波: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剪切波。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周期长,振幅大,波速慢(100

    3、-800m/s),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2(1)sEGv3psvv可以看出其中:E 介质的弹性模量;介质密度;介质的泊松比;G 介质的剪切模量。5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L波)。它是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波速较慢,约为横波的0.9,在体波之后到达地面。由图可见,纵波(P波)首先到达,横波(S波)次之,面波(L波)最后到达。分析地震曲线上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距离。地震曲线图6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用M表示。当M5,破坏性地震;当M7,强烈地震

    4、或大地震;当M8,特大地震。震级用地面振动的振幅大小来度量。震级的计算方法:于1935年由C.F.Richter首先提出。利用标准地震仪(指周期为0.8s,阻尼系数为0.8,放大倍数为2800的地震仪)距震中100km处记录的以微米为单位的最大水平地面位移(振幅)A的常用对数值:lgMA其中:M 地震震级,一般称为里氏震级;A 地震曲线上的最大振幅(m)对于震中距不是100km的地震台站和采用非标准地震仪,需对震级进行修正。震级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下列关系:lg1.511.8EM 当震级相差一级地面振幅增加约10倍,能量增加近32倍。7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地震烈度:

    5、地震时在一定地点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地震烈度的衡量:用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衡量,它将宏观烈度与地面运动参数(如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等)建立起联系,既有定性的宏观指标,又有定量的物理指标。地震烈度人的感觉房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震动参数类型震害程度平均震害指数峰值加速度m/s2峰值速度m/sVI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A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破坏和/或基本完好0.000.11家具和物品移动;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个别独立砖烟囱轻度裂缝0.63(0.450.89)0.06(0.050.09)B个别中等破坏,少数轻微破

    6、坏,多数基本完好C个别轻微破坏,大多数基本完好0.000.088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中国地震烈度表的注意事项:1、地震烈度评定指标 包括人的感受、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震动参数。2、评定烈度的房屋类型 (1)A类:木构架和土、石、砖墙建造的旧式房屋;(2)B类:未经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3)C类:按照VII度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3、地震烈度评定 评定地震烈度时,I度V度应以地面上以及底层房屋中的人的感觉和其他震害现象为主;VI度X度应以房屋震害为主,参照其他震害现象,当用房屋震害程度与平均震害指数评定结果不同时,应以震害程度评

    7、定结果为主,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XI度和XII度应综合房屋震害和地表震害现象。4、房屋破坏等级及其对应的震害指数 见下表。9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破坏等级震害程度震害指数d基本完好承重和非承重构件完好,或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不加修理可继续使用0.00d0.10轻微破坏个别承重构件出现可见裂缝,非承重构件有明显裂缝,不需要修理或稍加修理即可继续使用0.10d0.30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出现轻微裂缝,部分有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破坏严重,需要一般修理后可使用0.30 d0.55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破坏较严重,非承重构件局部倒塌,房屋修复困难0.5

    8、5d0.85毁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房屋结构濒临崩溃或已倒毁,已无修理可能0.85d1.00建筑破坏级别与震害指数10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平均震害指数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采用平均震害指数确定房屋的宏观烈度。平均震害指数是指同类房屋震害指数的加权平均值。511iiiDd nN若令 ,则平均震害指数可以写成:iinN51iiiDd其中:房屋破坏等级为i的破坏指数;房屋破坏等级为i的房屋栋数;破坏等级为i的房屋破坏比;N 房屋总栋数。iinid 通过各类房屋不同的对比,可以了解各类房屋之间抗震性能的优劣。求出平均震害指数后,即可由地震烈度

    9、表查得地震烈度。11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烈度衰减规律和等震线 对应于一次地震,将烈度相同区域的外包线称为等烈度线或等震线。等震线多是一些不规则的封闭曲线。一般地说,等震线的度数随震中距的增加而递减,但也会在局部出现异常区。烈度I、震级M和震中距R(km)之间的关系式:0.92 1.633.49lgIMR 震中烈度I0与震级M之间的关系式:00.24 1.29IM等烈度区的划分12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2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唐山地震等震线13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3 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 地震的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采用概率方法预

    10、测某地区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烈度是有实际意义的。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区划图 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于1992年联合发布了新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给出了全国各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分布。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确定地震危险区;第二步:预测这些地震的影响范围。14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3 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烈度区划图北京地区地震烈度区划图15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

    11、08)规定,建筑工程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地震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须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2、重点设防类(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须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须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3、标准设防类(丙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4、适度设防类(丁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16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4 建

    12、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建筑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建筑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可采用基本烈度。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规定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

    13、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17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建筑抗震设防目标 在使用寿命期限内,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地震,要求建筑

    14、具有不同的抗震能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一般情况采用“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但建筑有使用功能上或其他的专门要求时,可按高于上述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性能设计。“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第一水准:当遭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简称“小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影响时(简称“中震”),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简称“大震”)时,建筑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概括来说,“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具体做法上,采

    15、用二阶段设计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18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小震和大震 小震烈度比基本烈度低1.55度左右,大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左右。烈度概率密度函数19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5 建筑抗震性能设计 建筑有使用功能上或其他的专门要求,一般是指以下一些情况: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2、结构的规则性、结构类型不符合抗震规范有关规定的建筑;3

    16、、位于高烈度区(8度、9度)的甲、乙类设防标准的特殊工程;4、位于抗震不利地段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是指以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基准的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是指针对不同的地震地面运动(小震、中震、大震)设定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结构抗震性能水准是指对结构震后损坏状况及继续使用可能性等抗震性能的界定(如完好、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等)。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附属设施功能要求、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确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四级。不同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设定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分为1、2、3、4、5五个水准。各种性能水

    17、准结构的楼层均不应出现受剪破坏。20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5 建筑抗震性能设计地震水准结构抗震性能目标ABCD多遇地震第1水准第1水准第1水准第1水准设防地震第1水准第2水准第3水准第4水准罕遇地震第2水准第3水准第4水准第5水准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宏观损坏程度损坏程度继续使用的可能性普通竖向构件关键构件耗能构件第1水准完好,无损坏无损坏无损坏无损坏一般不须修理即可使用第2水准基本完好,轻微损坏无损坏无损坏轻微损坏稍加修理即可使用第3水准轻度损坏轻微损坏轻微损坏轻度损坏,部分中度损坏一般修理后才可使用第4水准中度损坏部分构件中度损坏轻度损坏中度损坏,部分比较严重损坏修复或加固后才可继续使用第

    18、5水准比较严重损坏部分构件比较严重损坏中度损坏比较严重损坏须排险大修21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6 地震的破坏作用地表的破坏现象 1、地裂缝(重力地裂缝和构造地裂缝)2、喷砂冒水 3、地面下沉(震陷)4、河岸、陡坡滑坡地裂缝喷砂冒水形成的陷坑地面震陷引起建筑物破坏地震引起山体滑坡22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6 地震的破坏作用建筑物的破坏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坏 3、地基失效次生灾害 1、火灾 2、海啸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构件破坏地震引发火灾地震引发海啸地基失效23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1.7 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根据地震震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在抗震设计时,应遵守下列一些要求:一、场地、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二、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 三、选择技术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四、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 五、对非结构构件的要求 六、结构材料性能与施工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抗震设计原则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8662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