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实用教程》课件第二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文学理论实用教程》课件第二章.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 实用教程 课件 第二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小小 说说 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小说的产生,虽晚于诗歌、散文、剧本等,但因在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发展成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读者最为众多、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样式。许多具有世界性声誉的文学大师,正是在小说领域创造自己的辉煌业绩的。但因风格纷呈,形态各异,且仍在不断发展变化,故而究竟何谓小说又是难以一概而论的。本章中关于小说的界定,以及叙事的虚构性、描写的具体性、语言的灵活性与时空的深广性等特征,也只能是就中外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些作品而言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小说时,还应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密切联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作家作品的实际,予以更为具
2、体细致的分析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创造,一篇(部)小说创作的成功,因素是复杂的,其奥妙也是难以言喻的。但某些重要原则,还是明晰可察、不可逾越的。许多成功个案证明,一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要有超越性的文化眼光,要有真正属于艺术的追求。只有如此,其作品才能生动感人,才能意蕴丰厚,才能富有艺术魅力。本章概要本章概要小说的概念小说是文学艺术中最为基本的形态之一,也是目前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读者最多的一种文学形态。与诗歌、散文、剧本等相比,小说是一种最为自由的叙事文体,它可以不受时空条件及叙事语体的限制,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广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
3、活,能够通过人物塑造,更为深入地揭示人类生活的奥秘。第一节小说的源流一、中国小说流变在中国历史上,“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庄子外物篇中“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之语。庄子这里所说的“小说”,指的是不无贬义的琐屑粉饰之语,尚不具文学体式意义,但就其“饰”性而言,似已可见后世小说“虚拟”特征之端倪。作为一种叙事文体,远古时代出现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之类可谓小说的源头。鲁迅先生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即曾将 山海经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按鲁迅的见解,人类最早形成的文学作品是神话传说,“由此再演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为小说了”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在 七略中提及:“又有小
4、说家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所造。”东汉桓谭在 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在 汉书艺文志中亦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由这些言论可知,作为文体概念的“小说”,当形成于汉代。但因“小说”虽有“可观之辞”,又终不过是“道听途说”之“小语”,毕竟难登大雅之堂,自然在当时也就难以受到重视,故而 汉书中虽曾著录小说家书15种,计1380篇,但皆亡佚。汉代今天能够见到被视为小说的最早作品是东晋时代出现的多记“树出血”“草作人状”之类神奇怪异之事的干宝的 搜神记与南朝宋代出现的记录名人逸事的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这两部著
5、作,虽为后世赋以“志怪小说”与“轶事小说”之称,而实际上大多仍不过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记录,且因其人物塑造与故事情节粗疏简略,所以也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而已。东晋在我国,小说的真正发育成形、自成一体,当始自唐代。在唐代,小说虽仍被排斥在正统文学之外,但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富足,人们文化娱乐需求的多样化,以“作意好奇”为特征的小说,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甚至为权贵人物所重视,故而当时举子们用作进身之阶的“温卷”中也多有“传奇”之作。正是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传奇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促成了元稹的 莺莺传、白行简的 李娃传、李朝威的 柳毅传等一大批小说名作的产生。这些作品,故事完整,情
6、节复杂,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已与现代意义的小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唐代至宋元时代,随着“说话”(即民间所谓“说书”)这一行业的日渐发达,对“话本”需求的大增,进一步刺激了小说创作。仅据罗烨 醉翁谈录的统计,宋代话本的数量已有150多种。与唐代传奇相比,由于话本必须顾及听话人的能力与兴趣,所以白话色彩有所加强。在内容方面选材也更为广泛,除神怪之类的传奇故事外,亦出现了 错斩崔宁 快嘴李翠莲记等一批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及 大宋宣和遗事 新编五代史平话等长篇讲史之作。这些作品,在语言、结构、取材、人物描写等方面的探索,为明清小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宋元时代明清时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三国演义(罗贯
7、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聊斋志异(蒲松龄)、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曹雪芹)等一大批小说杰作先后问世。这些作品,不论在语言表达,还是在描写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不论在叙述故事,还是在刻画人物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明清时代四大名著代表作1.金瓶梅金瓶梅: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个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对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实践而言,有其重大的开拓意义与历史转折意义。2.“三言三言”“”“二拍二拍”:由冯梦龙编辑的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濛初编著的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代表作3.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堪
8、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大师3.以李汝珍的 镜花缘镜花缘为代表的幻想小说4.以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 老残游记老残游记等为代表的谴责小说5.以 三侠五义小五义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小五义儿女英雄传为代表的武侠小说1918年5月 新青年月刊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反响强烈的鲁迅的 狂人日记,这通常被文学史家们视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端。此后,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中国现代白话小说日渐发达,兴盛至今。二、外国小说流变在世界其他国家,小说的源起与中国相同,亦基本上是在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基础上形成的。如约公元前5世纪出现的希伯来
9、人的 圣经(旧约)中的历史传说,约公元前1世纪出现的印度 五卷书中的佛教故事,阿拉伯人的民间故事 一千零一夜等,均可谓小说之源。1800年芝加哥原版初印圣经羊皮卷豪华精装本在欧洲,接近于现代意义的小说创作,当始于罗马帝国时代。此时即已出现了阿普琉斯取材于希腊民间传说、描写了公元世纪罗马帝国外省民俗风情和社会文化心态的长篇小说 变形记(又叫 金驴记),阿普琉斯因此而得“小说之父”之称。在此后的中世纪,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同,小说发展近乎停滞。在东方国家日本,早在大约公元1001-1008年间,即已产生了女作家紫式部的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的 源氏物语。19世纪,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特
10、别是造纸、印刷、出版技术的提高,被法国文学批评家圣勃夫称为“工业文学”的西方小说达到了鼎盛时期。尽管当时曾有不少人认为看小说是一种无聊的行为,但实际上喜爱的人越来越多。受此激励,小说创作更加活跃,大家迭出,并形成了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两大小说流派。浪漫主义小说可以法国作家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为代表。在现实主义流派中,影响重大的小说家有英国的萨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都德、莫泊桑,俄国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屠格涅夫,美国的马克吐温、欧亨利等。20世纪以来,外国小说的风格与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如:出现了重在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11、小说”,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 尤利西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 追忆逝水年华、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 墙上的斑点等;重在主观情感、意象幻想表达的“表现主义小表现主义小说说”,如卡夫卡的 变形记等;杂糅神奇、怪诞幻景,给人以虚实难辨之感,兴起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如马尔克斯的 百年孤独等;重在表现直觉印象与主观感受,兴起于日本文坛的“新感觉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如横光利一的 上海等。20世纪以来外国小说的变化,也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现代文学史来看,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小说中,即明显可见注重表现“潜意识”及主观意绪的特征;刘呐鸥、穆时英等人,接受日本作家横光利一等人
12、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出现的新潮纷涌、手法多变、多姿多彩的繁盛局面亦与外国现代小说的影响密切相关。深度思考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小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兴盛时期。但值得反思的是,这显然与极端反叛传统的时代思潮相关,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中国小说家更多接受的是外国小说的影响。直到新时期以来,模仿西方的倾向仍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小说形态、技巧、语体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个性。第二节小说的特点一、叙事的虚构性小说的基本表现方式是“说”,“说”就是叙事。小说所叙之“事”,与通讯报道、人物传记及历史著作中的“事”不同,通
13、讯报道、人物传记及历史著作中的“事”必须真实,而小说中的“事”则是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一定生活材料基础上予以虚构的产物,甚或是无中生有的编造。美国作家福克纳这样谈过创作过程:“对我来说,往往一个想法、一个回忆、脑海里的一个画面,就是一部小说的萌芽。写小说就无非是围绕这个特定场面设计情节,或解释何故而致如此,或叙述其造成的后果如何。”海明威亦说过:“我一开头就创作,什么样的事,边写边发生。”从中见出的正是小说叙事的虚构特征。以具体作品来看,即使历史题材的 三国演义,其中的人物、事件,亦经由作家的想象虚构。如诱人耽读的“刘玄德三顾茅庐”,在史书 三国志中见到的仅是“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4、”之类简记。至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卡夫卡 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之类,更是无中生有的编造了。正因虚构与编造,小说中的“事”也就奇异了,独特了,别有意味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写实”著称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亦曾称小说为“庄严的谎话”。可以说,一位缺乏想象力,不会虚构编造的人,是难以成为小说家的。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小说中所叙之“事”的虚构,当然不是随心所欲的胡编滥造,而应具事理的可信性,即所谓“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只有这样,小说中的“虚事”“假事”,才能使读者不仅不疑其虚假,反而更觉有趣。正如亚里士多德在 诗
15、学中曾经指出的,只要切近情理尤其是写实性作品,一定要切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否则,虚构就会成为虚假,也就难以让读者感兴趣了。二、描写的具体性描写,是小说之“说”的基本方式。作为叙事作品,小说要以形象感人,而形象之感人,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描写刻画。小说中的描写刻画,主要表现在人物的肖像、表情、动作、心态、言语及人物活动的环境等方面。案例英国作家毛姆在 人性的枷锁中这样描写老处女威尔金森小姐的肖像:她的眼睛又黑又大,鼻子有点像鹰喙;侧面看上去样子有些像猛禽,但正面一看,却很讨人喜欢。她经常笑眯眯的,但嘴巴很大,笑的时候总是尽量不露出那口大黄牙。然而,最叫菲利普觉得难堪的是她脸上粉抹得厚厚的。街上的柳树,
16、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我国作家老舍在 骆驼祥子中这样描写夏日酷旱之景:作家正是通过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活动在我们眼前,使笔下的景物鲜活生动,给人以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在小说中,不论人物还是环境,描写刻画的生动具体,主要是通过细节来实现的。如果毛姆仅是写威尔金森小姐“笑不露齿”,而不是抓住威尔金森小姐“笑的时候总是尽量不露出那口大黄牙”之类的细节,如果在老舍笔下出现的仅是“街上的柳树叶子都干了”,而不是抓住“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之类的细节,他们笔下的人物与环境,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是细节描写在决定着小说的生命。甚至可以说
17、,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也就没有小说。三、语言的灵活性与诗歌、剧本等其他文学体式相比,小说的语言最为自由灵活。如诗歌语言通常要求押韵,中国古代格律诗还要遵循对仗、平仄之类的规则,小说语言则不受这类限制。诗歌语言要求“一切景语皆情语”,小说则可以冷静叙述、客观描写。戏剧剧本的语言要受到舞台空间、人物对话之类的限制,而在小说中,则既可以写人物对话,也可以写人物心理、人物活动的环境,还可以自由变换视角,既可以描写看得见的人物行为,也可以刻画看不见的人物内心世界,既可以专注于一个场面,也可以八面出击,自由转换。影视剧本的写作要受到直观性、可视性之类的限制,所用语言需以能够转化为镜头为前提,而小说中的语言
18、,既可以唤起直观性意象,亦可以像 红楼梦中出现的“峥嵘轩峻”“粉面含春”之类用语那样,主要诉诸读者的想象。小说语言虽以叙述、描写为主体,但也可以像诗歌那样借景抒情,或像中国古代小说那样直接插入诗词。小说语言虽以具体的描写性语言为主体,但间或也可以由作者直接出面,发表议论。如果使用得当,有时候,这类议论性文字可能更具艺术表现力。如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莫言在 透明的红萝卜中用以写小黑孩的“只有跑的动作,没有跑的速度”之类的议论性语言,就给人以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更为强烈的感受。四、时空的深广性由于小说是通过文字进行的“说”,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
19、故而小说家可以上天入地,无孔不入,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从而创造出更为深邃广阔的人类生活世界。特别是长篇小说。案例红楼梦,由于塑造了贵妃、王侯、仆役、乡野百姓、尼姑、道士等众多人物形象,展现了从贵族府第到乡间茅屋等生活画面,而得享“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誉。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也正是因其描写生活领域的广阔,被恩格斯称赞为“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 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尤为其他文体难以企及的是,小说可以如同英国当代小说家戴维洛奇指出的:能找到一条深入人物
20、内心隐曲之处的秘密通道,这是历史学家、传记作家甚至心理分析家都无法找到的。正由于不可能对内心生活与表面生活进行综合,传记作者与小说家比较起来就失去了优势。传记作者分明看见皮尔这个人坐在长椅上,对手们正对他横加责难,而责难可能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传记作者见皮尔一动也不动,低着头,十分不幸,便暗自寻思:皮尔在想什么呢?可惜他一无所知。有时他占有一些资料。有时他甚至占有比小说家多得多的资料,但资料并不是一切。法国现代小说家安德烈莫洛亚也由此角度,论述过一般人物传记与小说的区别:在传统小说中,这样一种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揭示,主要体现在心理描写方面。在现代“意识流”小说中,则进而发展为对人类更为复杂的潜意
21、识内心世界的揭示。总之,小说是以虚构想象为基本方式,注重具体生动的人物刻画与场景描写,能够以自由灵活的语言更为广阔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式。研讨平台 在文学理论中,小说通常被界定为“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显然只能是对传统小说的概括,尚未涵盖后现代主义小说所呈现出的“非情节”“非人物”“非描写”之类特征。即如本教材中的概括,也只能是就最大范围的小说形态而言的。实际上,由于小说形态本身的复杂,要为小说下一个确切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判定何谓小说时,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历史概念,而不可能是一
22、个恒定不变的静态概念。第三节小说的叙事小说中的叙事,总是从某人的视角切入的,此即谓叙事视角。叙事视角主要有以下四种。(1)全知全能视角(3)读者视角(2)人物视角(4)交叉视角65%73%55%41%TwitterFacebookDribbbleEmail一、叙事视角全知全能视角,或称上帝视角、旁观者视角,常用第三人称。这是最传统也最为常见的一种叙事视角,叙事者仿佛知道作品中所有人物的语言、行为及心灵秘密,一切都似亲见亲闻。如中国古代小说中的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外国小说中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托尔斯泰的 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均是以此类视角写成的。(1)全知全能
23、视角人物视角,即叙事者是作品中的人物,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作为叙事者的人物的所见所闻,用的是第一人称。人物视角具体又有三种情况:主要人物视角主要人物视角,即叙事者乃作品中的主人公,如歌德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夏洛蒂勃朗特的 简爱等;次要人物视角次要人物视角,即叙事者类乎小说中事件的见证人,如鲁迅 祝福中的“我”;多个人物组合视角多个人物组合视角,即作品是由多个主要人物分别以第一人称叙事构成的,如戴厚英的 人啊,人,整部长篇小说是由孙悦、赵振环、何荆夫、奚流、憾憾、陈玉立等多个主要人物的自白交织穿插而成的。(2)人物视角在这类视角中,作品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是以第二人称“你”的称谓出现的。阅读
24、这类作品时,会令读者感到自己成了小说中的一员,成为视角所在。如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布托尔的长篇小说 变、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 玫瑰色街角的人等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第二人称叙事视角。(3)读者视角交叉视角,即在同一作品中既有第一人称,又有第三人称,乃至第二人称。如福克纳的 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是小说中家道败落的庄园主康普生的小儿子班吉的讲述,第二部分是其大儿子昆丁的讲述,第三部分是其次子杰生的讲述,第四部分则是作者采用第三人称讲述的。另如高行健的长篇小说 灵山,交织运用了“我”“你”“他”三种人称,形成了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4)交叉视角不同的叙事视角,会生成不同的艺术效果,亦各有长处与局限。在
25、全知全能视角全知全能视角的作品中,叙事者仿佛导游,不论人物介绍,还是事件讲述,均清晰明白,读者读来轻松自在。但全知全能的叙事者对人物事件的完全控制,难免会让读者的阅读陷入被动而不利于激发自主体悟。在人物视角人物视角的作品中,小说中的一切,都是当事者的所见所闻,会令人感到更为真切,但因受制于当事者的所见所闻,小说表现时空要受到局限。在读者视角读者视角的作品中,读者会有听老友话旧一般的亲切感,但因受到似乎成为当事者的视角的制约而不无拘谨之感。相比而言,交叉视角交叉视角更为灵活,也更便于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地展开叙事,但有时又难免失之杂乱,增加读者的阅读困难。(1)向心式结构(3)转移式结构(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