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网络中的群体.pptx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4584694
  • 上传时间:2022-12-21
  • 格式:PPTX
  • 页数:30
  • 大小:296.3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网络中的群体.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网络社会学 网络 社会学 课件 第四 中的 群体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网络中的群体 第一节网络群体的含义 第二节网络群体分类 第三节网络群体对个体的功用2概 要3第一节网络群体的含义第一节网络群体的含义第一节 网络群体的含义一、现实中的群体二、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的异同4一、现实中的群体 群体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它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 个方面,有政治群体、工作群体、娱乐群体、密友群体等。一个人可以同时参加 几个群体。他可以是家庭成员,又可以是工作群体的成员;可以参加工会组织,又可以归属于某个党派。群体由这样一些人构成,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 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关系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 的程度,并自身

    2、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群体价值的实现。学界多数人认为社会 群体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 的具体单位。56社会学的旧译名。严复译序:“羣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羣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顾有据羣学见地以观诗者。”二、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的异同 网络社会群体与经典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群体的理论界定之间存在异同。两者 相同的是:有一定数额的人在彼此互动;有一定的角色分工,比如论坛中版主角 色和发帖者角色;有一定的规范,不守规范会被“踢出局”,互动不能稳定持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比如网友关系或版主与发帖者之间的关系;有群体意识和归

    3、属感,如某某我认识,是我的网友,但我并不认识甲,甲是新来者。网络社会群 体与现实社会群体的不同包括: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场域不同;社会角色不如现实 社会群体中那么确定,无论是在性别角色上还是在互动角色上,角色划分比较简 单;社会关系不是那么复杂,物质生活中相互依存不是那么强;群体意识和归属 感不是那么强和持久。7 在共同认知上,戚攻和邓新民认为,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在四个方 面表现不同。第一,与现实社会群体相比,网络社会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知度和认 同感较差,而且,某一网络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也很难被其外部社会成员所明确 感知和认同。第二,网络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远不及现实社会群体成员

    4、之间紧密和 持续,相反,却在更大程度上具有非持续性和非紧密性的特征。第三,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更多不具有共同的身份。第四,在网络社会群体中,一部分成员是为了完成“共同的工作”或追 求“共同的目标”,如中国的所谓“红客联盟”;但另外的一部分人却未必明 白自己“要做什么”,或“为什么做”;甚至还有相当多的人在某个网络社会 群体中,与该群体其他成员的工作和目标并不一致,如一般的上网者、“黑 客”等。8三、网络社会群体的特征(一)亲和性(二)交往空间大(三)成员自由度大 在网络社会群体中,在“明确的成员关系”方面不像现实社会群体中那么 清晰确定,只能被描述为经常互动的一组上网者,其关系就是“网友关系”,互

    5、相并没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来约制其行为。而且,网络群体成员在不同的网 络社区中,能否“持续地相互交往”,由特定的网络社区所能提供的“信息”和与其他上网者的关系程度是否能满足该上网者的持续需要来决定。910亲和性亲和性(Agreeableness)是一种在社交场合愉快和包容的倾向。在当代人格心理学中,亲和性是人格结构的五个主要因素之一,反映在合作与社会和谐方面的个体差异。11第二节网络群体分类第二节网络群体分类 第二节 网络群体分类一、网络统计群体与网络实际群体二、网络大群体和网络小群体三、网络初级群体和网络次级群体四、网络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12一、网络统计群体与网络实际群体 统计群体和

    6、实际群体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而划分的。所谓统计群体,是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 组织起来,称为群体。这种群体主要存在于统计学中,如老年群体、青年群体、女性群体等。所谓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 体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实际的交往,如部队的连排班、学校的班级等。网络统计群 体和网络实际群体与之类似。1314统计一词起源于国情调查,最早意为国情学。一般来说,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

    7、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原始的统计工作即人们收集数据的原始形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它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7世纪开始。英语中统计学家和统计员是同一个单词,但统计学并不是直接产生于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建立、发展和客观条件,统计科学则是统计工作经验、社会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方法融合、提炼、发展而来的一种边缘性学科。统计语源最早出现于中世界拉丁语的Status,意思指各种现象的状态和状况。由这一语根组成意大利语Stato,表示“国家”的概念,也含有国家结构和国情知识的意思。根据这一语根,最早作为学名使用的“统计”,是 在十八世纪德国政治学教授亨瓦尔(G.

    8、Achenwall)在1749年所著近代欧洲各国国家学纲要一书绪言中,把国家学名定为“Statistika”(统计)这个词。原意是指“国家显著事项的比较和记述”或“国势学”,认为统计是关于国家应注意事项的学问。此后,各国相继沿用“统计”这个词,并把这个词译成各国的文字,法国译为Statistique,意大利译为Statistica,英国译为Statistics,日本最初译为“政表”、“政算”、“国势”、“形势”等,直到1880年在太政官中设立了统计院,才确定以“统计”二字正名。1903年(清光绪廿九年)由钮永建、林卓南等翻译了四本横山雅南所著的统计讲义录一书,把“统计”这个词从日本传到我国。1

    9、907年(清光绪卅三年)彭祖植编写的统计学在日本出版,同时在国内发行,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统计学”书籍。“统计”一词就成了记述国家和社会状况的数量关系的总称。二、网络大群体和网络小群体 这是根据网络群体规模划分的。所谓网络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多 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少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网络群体。例如,比较大 的网站或网络社区的或论坛,像 人民日报的“强国论坛”等。所谓网络 小群体,是指人数较少,成员间基本都能直接以符号接触互动的网络群体。例 如,网易社区上由个体上网者自己开设的“相约在旅途”小站。微信群也分大群 和小群,大群可能有几百人,小群可能只有两三人。在这种网络群体中,成

    10、员间 的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15三、网络初级群体和网络次级群体 人际关系亲密的网络社会群体,也可称为网络初级群体。比如一个上网者几 乎天天都去的一个聊天群体,这个聊天群体就是他的初级群体。从人类历史发展 的过程来看,初级群体是最早出现的群体类型,如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群,氏族公 社时期的氏族家庭、部落等。就一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来看,家庭、邻里、儿童 游戏群体,均为孩子最早加入并在其中展开活动较多的群体形式,其明显特征是 直接影响个体人格发展,故称为初级群体或直接群体。对一个上网者来说,他所 参加的网络初级群体以外的群体都是他的网络次级群体。1617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是由

    11、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他在1909年出版的著作社会组织中,把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称为初级群体。他认为,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等特征。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们对于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根据库利的解释,所谓初级群体,就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定义人际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亦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初级群体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群体类型,如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家庭、部落等。就一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来看,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伙均为幼儿最早加入并在其中活动最多

    12、的群体形式,故称为首属群体或直接群体。意义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提出。他解释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具有几个方面的意义,但主要是指在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起的初始作用。库利这里所说的初级群体概念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伙,并强调这些群体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它看作是“人性的养育所”。后来的社会学家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人际关系亲密的一切群体四、网络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 网络地缘群体多半存在于大的网络交友社区。在新浪的聊天社区网页中,分 布了许多聊天区,其中就有

    13、按地区分的,比如上海区、深圳区、北京区等。上网 者按自己与这些区在现实中的联系进入,或者约会在某区。还有网易的同城约会 也有明显的地缘群体的特征,当然这是出于实地见面的方便。网络业缘群体通常以学业和工作相似为“缘”而结成。比如一个学校某班同 学的网页,网易上就有,同学在网上构成活动着的群体。还有因工作性质相同,共同管理一个网站而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经常聚会互动讨论一些共同关心的 问题。网络业缘群体互动频繁、关系稳定,与现实中的业缘群体不同的是:成员 间的互动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可以都在一个现实的地域同时上网交流互 动,也可以各自在异地但却同时在网上沟通,从而达到交流信息和感情的 目的。18

    14、19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在对蒙贸易的西口杀虎口,山西的行商经常在大青山和西营一带贸易,并得到清政府的特殊照顾,获得了很高的利润。这些行商会说蒙语的被称为“通事行”,其中最大的“通事行”就是山西人开办的“大盛魁”,从业人员达六、七千人,人们曾形容“大盛魁”的财产能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从库伦到北京铺一条路。在宁夏,著名的大商号多是万荣、平遥、榆次、临猗一带的山西商人开办,

    15、宁夏的名药材枸杞半数掌握在山西人开的“庆泰亨”手中。在青海,山西商人以西宁为根据地活动于各州县。在北京,粮食米面行多是祁县人经营;油盐酒店多是襄陵人经营;纸张商店,多是临汾和襄陵人经营;布行多为翼城人经营,鲜鱼口以西有布巷,全为翼城人;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乐仁堂”等都是浮山、临汾等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此外,山西商人还到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广州的濠畔街,多数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的。“广生远”、“广懋兴”、“广益义”等实际都是山西人在广州开设的企业。由海上出口茶叶,比如运往印尼的茶,都是由山西人在产地收购,运往广州,由潮帮商人从

    16、山西商人手中购进再转运南洋的。至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扬州的盐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长江口出海与日本的贸易,也数山西人最为活跃。网络趣缘群体可以说在网络群体中占多数。日常生活用语中经常出现的“网 络团队游戏”“手机族”“卡通漫画族”等,即是以兴趣来确定网络社会分类形 式,这里将上述网络社会群体统称为“网络趣缘群体”。网络趣缘群体的成员因 各自相同的兴趣在网上形成互动频繁的社群关系,进而形成网络群体,尤其网络 普及后,许多有相同兴趣的人,能在网络上群聚,形成社会群体。具有相同兴趣 的人,原本是分散在实体空间的各处,难以形成群体,然而网上许多首页系以兴 趣为主题,如有关布袋戏、塑身、电影、热门音乐

    17、等的首页,而且经常设有留言 板、讨论区,使得访问这些首页、具有相同兴趣的个体得以形成网络群体(其实 是“另一种真实社会群体”)。而最受年轻网民喜爱的等各种论坛,更是网 络趣缘群体形成的重要活动空间。2021第三节网络群体对个体的功用第三节网络群体对个体的功用第三节 网络群体对个体的功用一、提供心理慰藉二、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三、提供自我展示并认证观点四、有助于个体互助与利他22一、提供心理慰藉 有些上网者,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到网络社会群体中来倾 诉,这种倾诉可以做到“淋漓尽致”。而且群体的其他成员会带着关爱来接受其 倾诉,并给予适时的劝导和共享情感体验。于是,倾诉者心里感到了相当大

    18、的慰 藉,从而稳定情绪,这种功能在现实社会中是少见的。现实中,一个人想获得安 慰要刻意寻找倾诉的恰当对象,而且这个对象还要有合适的时间投入。在网络社 会群体中则不怎么受这个限制,任何一个群体成员都可以随时上网倾诉,即便网 络社会群体其他成员并不在场(这是基于网络互动可以不同步的特点)。网络社 会群体通常都有这种功用,网络初级群体更是如此。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接受其他 成员倾诉的一个原因是基于“自觉”的“责任或义务”,因为他们会认为“谁都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事件”,自己如果碰到了类似事情,也会到网络社会群体 中倾诉。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方面的人性表现,在网 上比在现实中更加鲜

    19、明。23二、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人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网络社会群体满足上网者社会交往的需要主要有三 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某些人来说,现实中的社会交往空间有限,而网上有“无限”的交往空间,所以,喜欢上网交友,在网上与他人结成比较亲密关系,进而形成网络社会群体。第二种情况是,个人由于性格倾向不易于在其所处的现 实社会空间中与他人交往,所以经常到网上,与其他上网者结成网友关系,成为 网络社会群体的一员。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工作性质或其他个人的特殊情况,在 现实社会中不方便与他人交往,而常常上网与网上的其他上网者互动,成为某一 网络社会群体的成员。有人讲,对人类个体来说,“孤独”是最大的惩罚。当然,

    20、应该清楚,孤独不等于独处。独处是自我需要的暂时性表征(古时练功者经常需 要独处,类似的这种情况应另当别论),而孤独是个体想与他人交往,他人却不 同个体交往,或者个体处于难以与他人交往的情形,这个时候的不适感受便更可 能突出“孤独”的巨大压力。所以,网络社会和网络社会群体为那些在现实社会 中因各种情况少与他人交往者,提供了满足其社会交往需求的空间和条件。当 然,我们并不能说上网者都是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而是说网络社会群体满足了 这样一些人的社会交往需求。2425符号符号互动论互动论(英语: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

    21、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在符号互动理论中,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因为人们可以将上述因素进行组合

    22、以表达自己的意义。实际上,任何具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出其意义。同样,人们只有将符号视为一个系统,或者在一定背景下去理解符号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涵义。比如,打了人耳光这一动作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意义会有不同,甚至意义完全相反。于是,解释情境对于理解人的行为和进行互动就十分重要。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情境以意义,他称此为情境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三、提供自我展示并认证观点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网络社会群体为个体实现这个愿望提供 了良好的平台。第一种是

    23、个体发表言论,即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在这种情况 下,发表言论者有时需要当时就有听者回应,有时也不管群体的活动场所里有没 有他人,即使没有他人,他也发布自己的看法,因为他知道只要发表了言论,通 常本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一旦上网看到,就会有应答。第二种是验证自己的观点。某一上网者在生活中(包括网上和网下)碰到一些问题,然后自己有一些想法,或想听听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验证一下自己的看法是否恰当或是否与他人 所想一致,就会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这一功用往往对个体发挥 较大的作用。第三种是获得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 致的情感。由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有着相同的兴趣,同属于

    24、一个群体,面临较大 的群体压力,于是在对群体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上所发表的看法和表露的 情感出现趋同。即使有时候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群体成员也会 保持一致。例如,某个成员与群体外的他人发生意见冲突,那么群体内的其他成 员就会与本群体的这个成员的意见保持一致,认为他是正确的而批驳对方。26四、有助于个体互助与利他n 网络社会群体成员之间所表现的互助与利他的程度都强于现实社会。n()个体从群体中获得信息。群体成员经常发布新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公 开发表的,有的是所谓的“小道消息”。个体能从中了解社会上(包括网上和网 下的)的情况。n()求助。个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或工作生活中经常会

    25、遇到需要他人帮助的 事情,于是就求助于网络社会群体其他成员,以获得帮助,解决难题。如个体写 作业(文章)需要获得有关主题的资料,求助其他群体成员帮助如何获得资料,这样的事情经常在网络社会群体中出现,而且群体其他成员多半是热心相助的。2728本章要点本章要点 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不同的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场域不 同;()网络社会群体的社会角色不如现实社会群体的角色那么确定,无论是在 性别角色上还是在互动角色上,角色划分都比较简单;()社会关系不是那么复杂,物质生活中的相互依存性不是那么强;()群体意识和归属感不是那么强和持久。网络社会群体的特征包括:亲和性;交往空间大;成员自由 度大。网络社会群体对个人的作用有:提供心理慰藉;满足社会交往需要;提供自我展示并认证观点;有助于个体互助与利他。网络群体的分类一般有五种:网络统计群体和网络实际群体;网络大群体和网络小群体;网络初级群体和网络次级群体;网络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29复习思考题1.试分析社会群体的含义。2.什么是网络社会群体?3.什么是网络初级群体?4.什么是网络趣缘群体?30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网络中的群体.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846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