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8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历史试卷+答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重庆市8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历史试卷+答案.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2023 高考 适应性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 5 页)重庆市第八中学 2023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B C D B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B B B D 【解析】1【详解】青铜器主要是统治阶层使用的礼器,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材料中龙纹从“指向原始力量”转向“讲求秩序和实用”,说明西周统治者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秩序,体现了早期国家治理的进步,C 项正确;龙纹的变化无法直接反映出社会生产力
2、水平的提高,排除A 项;龙纹的变化与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B 项;西周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详解】据题意可知,汉文帝通过“易侯邑”“令列侯之国”诏使地方诸侯的亲信子弟都远离了本诸侯国,这就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从而为后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积累了经验,故 C 正确;这些举措没有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因此也没有缓和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 A 项;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与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休息”的政策有关,B 选项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排除 B 项;汉文帝时期一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D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3【详解】A 项“夹路桑
3、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大意为“小道两边桑树成林,麻叶成荫,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人”,本诗创作者为陆游,为南宋爱国诗人,他生逢北宋灭亡之际,从文学意义上讲,“始知身是太平人”是对南宋偏安的讽刺,并未体现人身控制的减弱,故 A 项错误;B 项诗句描绘了城市早晨商贩活动,酒香沁人的情景,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活跃,故 B 项正确;C 项诗句并未体现雇佣劳动,且普遍化的说法较为绝对,故 C 项错误;D 项诗句大意为“漫步来到秋禾初熟的田边,恰见翠绒锦上织起金色彩云”,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 5 页)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庄稼丰收的景象,无法直接证明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故 D 项错误。4【详解】
4、根据“每行一种文字,计有梵、藏、汉、西夏、八思巴蒙古、回鹘六种文字”可得出石碑中有多种民族的文字书写,反映了元代民族交融的趋势,而石碑“是佛教人士驱魔消灾的宗教崇拜行为的见证”,表示石碑内容是对宗教行为的记载,由此说明其可用于研究元代社会的宗教信仰,故正确;石碑只涉及佛教的书写内容,与地方的行政管理和商业发展的状况无关,错误。故本题选 C。5【详解】据材料“明政府大力推行招抚流亡政策山东不少地区的流徙人口陆续返乡复业”可知,招抚流亡可以稳定税源,故选 D 项;政府招抚流亡后,只是暂时免税粮及杂泛差役,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 A 不选;招抚流民从事农业生产,体现对农业的重视,
5、但未体现“抑商”,强化重农抑商并非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 B项;明代的基层治理主要靠乡约制度,招抚流民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基层,但这也非政府的主要目的,排除 C 项。6【详解】材料强调,洋务运动开展时传统金融机构票号推动云南企业铜矿承办招股业务,清末时期帮助川汉铁路公司集掖与储存股款,推动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近代化,故 B 项正确;票号、钱庄等属于中国传统金融机构,材料并未强调票号从传统金融机构向近代金融机构转型,故不选 A;材料并未说明云南铜矿与川汉铁路公司是洋务企业,故不选 C;材料并未强调借贷关系,故不选 D。7【详解】材料强调,钱玄同在 1906 年与 1919 年对待传
6、统文化的态度迥然,从全盘肯定到全盘否定,其态度的变化反映了,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反帝反封建的时代需要,近代中国人在思想文化层面学习西方,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求救亡图存,故 A 项正确;中国民主政体的确立是在 1912“中华民国”的成立,故不选 B;材料强调的是钱玄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而非传统文化本身的兴衰,也非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故不选 C、D 两项。8【详解】材料强调,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国际上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国内经济十分困难,1950 年政务院对海关税与税率的调整,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的生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新生政权,应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故
7、C 项正确;此时并未进行一五计划,何谈推进,A 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在说改造海关,并未强调限制进口,故不选 B;此时的国民经济亟需恢复,快速发展夸大了程度,故不选 D。9【详解】英国谋求与新中国建交以维护其在华利益,从谈判结果来看未能实现建交预期,故不选 A 项;新中国坚持建交必经谈判,是“另起炉灶”方针的体现,彰显了独立自主与平等互利的外交理念,C 项不符合史实,故不选;在冷战格局背景下,英国对华政策在很 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 5 页)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D 项夸大了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的影响,故不选;在这场漫长曲折的建交谈判中,正是由于中英双方都采取了务实应对的态度,最终建立起了在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