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城市经济学城市化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78058
  • 上传时间:2022-12-21
  • 格式:PPTX
  • 页数:27
  • 大小:969.8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城市经济学城市化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城市 经济学 城市化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六讲 城市化6.1 城市化的经济学解释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的内涵:(1)人口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2)非农产业的扩大)非农产业的扩大(3)空间的转化)空间的转化(4)观念意识的转化)观念意识的转化6.1.1城市化的经济学解释二元经济模型1、不发达经济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发达经济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Q(产值)(产值)=f(L劳动劳动,T土地土地,A技术技术)土地与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土地收益的递减规律:土地与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土地收益的递减规律:即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上,随投入的劳动单位的增即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上,随投入的劳动单位的增加,总产值的增量呈递减规律。加,总产值的增量呈递减规律。在一定极限内

    2、人口是持续增长的。意味着劳动在一定极限内人口是持续增长的。意味着劳动力增长,劳动力持续增长就会对数量不变的土力增长,劳动力持续增长就会对数量不变的土地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土地收益递减规地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人均产值就会不断下降,也就是人律的作用,人均产值就会不断下降,也就是人均消费不断下降,从而导致贫困化。均消费不断下降,从而导致贫困化。随着人口的增加,产值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小。人均随着人口的增加,产值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小。人均产值为产值为Q/LQ/L,是下降的,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是下降的,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低,或经济水平越来越低。越低,或经济水平越来越

    3、低。人均收入水平不能低于最低生存费用水平。最低生人均收入水平不能低于最低生存费用水平。最低生存成本是人活下去的最低标准。低于此,人就要死存成本是人活下去的最低标准。低于此,人就要死亡。直到人口数量下降到能使人均收入达到最低生亡。直到人口数量下降到能使人均收入达到最低生存费用为止。存费用为止。2、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在总产值的曲线中有两个决定意义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在总产值的曲线中有两个决定意义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点E(图(图2-4),它是劳动边际产值为零的点(),它是劳动边际产值为零的点(Q=0)。)。超过了这个点之后,再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总产值也不再超过了这个点之后,再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4、,总产值也不再增加了。所以增加了。所以L2L3这一部分劳动力对于这个经济体来说这一部分劳动力对于这个经济体来说是多余的,被称为剩余劳动力。是多余的,被称为剩余劳动力。第二个转折点是第二个转折点是D D,D D点的斜率与点的斜率与OFOF平行。我们知道曲线上任平行。我们知道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都是劳动的边际值,而何一点的斜率都是劳动的边际值,而OFOF线是最低生存费用线,线是最低生存费用线,当二者平行时,说明新增劳动力所带来的产值的增加正好等当二者平行时,说明新增劳动力所带来的产值的增加正好等于他的最低生存费用。超过于他的最低生存费用。超过D D点,边际产值就小于最低生存费点,边际产值就小于最低

    5、生存费用,所以用,所以L L1 1L L2 2这部分劳动力也是多余的,称为过剩劳动力或这部分劳动力也是多余的,称为过剩劳动力或隐蔽失业劳动力。隐蔽失业劳动力。从工业方面看,它能吸收多少劳动力,取决于它在从工业方面看,它能吸收多少劳动力,取决于它在制度工制度工资资水平上的劳动需求。当资本数量一定时,在一定技术条水平上的劳动需求。当资本数量一定时,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增加劳动的投入量,劳动边际收益也会下降。图件下,增加劳动的投入量,劳动边际收益也会下降。图2-62-6,工业部分的最大吸收量是工业部分的最大吸收量是L L0 0点,它是由制度工资点,它是由制度工资S S和边际产和边际产出曲线出曲线M M

    6、0 0的交点的交点P P0 0决定的。超过这一点,边际收益就低于农决定的。超过这一点,边际收益就低于农业制度工资,农业劳动力就不来了。业制度工资,农业劳动力就不来了。结论结论4、劳动力转移的进行与完成制度工资制度工资均衡工资均衡工资真实工资真实工资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向外流出,农村制度工资上升,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向外流出,农村制度工资上升,因而均衡工资也上升。均衡工资与真实工资之差是因而均衡工资也上升。均衡工资与真实工资之差是劳动力转移的增加收入,它可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劳动力转移的增加收入,它可以提高其生活水平,也是吸引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所在。也是吸引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所在。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劳动

    7、力转移的3 3个阶段图个阶段图2-72-7:(3 3)农业人口进一步外流,)农业人口进一步外流,过了过了L L1 1点,农业边际产出开点,农业边际产出开始大于制度工资。农业收入始大于制度工资。农业收入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是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是由边际产值决定。过了由边际产值决定。过了L L1 1粮粮食短缺进一步加剧,农业调食短缺进一步加剧,农业调整投入结构,增加资本投入,整投入结构,增加资本投入,机械化、化学化过程开始,机械化、化学化过程开始,农业现代化起步,传统农业农业现代化起步,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所以向商品农业转化。所以L L1 1点点称为商品化点。称为商品化点。6.1.2城市化

    8、的经济学解释结构转换理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是一致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是一致的。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发展特征第 一 阶段不发达经济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没有或者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第 二 阶段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转换,工业中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第 三 阶段工业化中期轻型工业向重型转变,非农劳动力占主体,第三产业迅速增长,资本密集型产业,重化工阶段。第 四 阶段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

    9、长主要力量,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6.1.3城市化的经济学解释空间机制理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是一致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是一致的。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发展阶发展阶段段发展特征发展特征离散阶段自给自足,以农业为主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体系极化阶段工业化的兴起,工业迅速成为主导产业阶段,中心城市增强扩散阶段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轴线扩散,带动中心城市发展6.2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6.2.1产业演进推动的城市化产业演进推动的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与城

    10、市化一般工业化发展可以带来城市化水平的同步上升。一般工业化发展可以带来城市化水平的同步上升。v 同步城市化同步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趋于一致;: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趋于一致;v 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v 滞后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水平落后工业化发展。2.服务业与城市化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城市规模扩大,服务业发展影响城市质量提升。服务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因素。3.就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主导产业不断更替,持续地推动城市化发展,拓展城市的产业基础。6.2

    11、.2多元主体推进的城市化1.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政府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主导地位。包括制度安排、产业调整、城镇规划、开发区建设等。2.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乡镇政府和农民加入城市化进程的自发需要上。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城市化。6.2.3制度创新推进的城市化1.户籍与就业政策早期:户籍成为制约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最大障碍;近期:户籍制度改革,将逐步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障碍。2.城市发展方针大城市、小城镇、大中小协调发展。3.土地政策改革开放前:土地无偿划拨改革开放后:土地有偿使用6.3我国城市化的进程1.自由发展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一个过渡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协调,城市化年均增长率0.53百分点,略高于世界平均速度。2.城市化“大跃进”阶段(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大力发展工业,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3.逆城市化阶段(1961-1977年)大跃进期间流入城镇人口过多,出现粮食短缺,开始精简城镇人口,充实农业第一线。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下乡,“三线”建设,沿海工厂大量内迁。4.高速城市化时期(1978年至今)1)1978-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城市化2)1984-1992年,城市体制改革推动城市化3)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推动城市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城市经济学城市化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7805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