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攻略大一轮北京专用课件:第四单元-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理新攻略大一轮北京专用课件:第四单元-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攻略 一轮 北京 专用 课件 第四 单元 第一 营造 地表 形态 力量
- 资源描述:
-
1、栏目索引栏目索引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考点导航考点导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点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点三几种特殊地貌及特征考点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地震造成地壳的断裂和
2、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板块构造学说与宏观地形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上图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山脉或岛弧。图中d是陆
3、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相互关系两者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
4、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图示图示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导航想一想想一想东非大裂谷位于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如何形成?地中海、红海的面积今后哪个会变大?哪个会变小?拓展应用拓展应用板块构造学说的
5、其他应用(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距离将逐渐变小。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2)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特别提醒特别提醒(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6、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命题视角一内力作用与地貌命题视角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题。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1.(2015北京怀柔一模)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山岭是地壳水平挤压褶皱隆起而形成的B.处岩层的断裂错位是地壳水平张裂造成的C.处地势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D.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A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处山岭是地壳水平挤压褶皱隆起而形成的,A项正确;处岩层的断裂错位是地壳上下位移造成的
7、,B项错误;处地势平坦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C项错误;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命题视角二板块运动与地貌命题视角二板块运动与地貌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2.(2016北京文综,4,4分)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读图可知,平顶海山为火山,A项错误;平顶海山由岩浆岩构成,B项错误;顶部平顶形态由外力侵蚀所致,C项错误;随着板块移动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下图为我国新疆南部的板块运动示
8、意图。读图,回答下题。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3.(2017北京朝阳一模)图中所示()A.岩石圈厚度达120千米B.板块为东西相向运动C.岩浆喷发形成天山山脉D.板块边界为消亡边界D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指的是从软流层以上到地球表面的部分,读图可知,岩石圈厚度不到120千米,A项错误;板块向东运动,B项错误;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天山山脉为褶皱山脉,C项错误;板块边界处相碰撞,为消亡边界,D项正确。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读下图掌握外力地貌考点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1)图甲中
9、a表示风化作用、b表示搬运作用、c表示堆积作用。(2)图乙是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流水沉积作用,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图丙是风蚀蘑菇,其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作用,多分布于干旱地区。(3)图乙所示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面积最大;图丙表示的地貌,以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较为典型。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想一想想一想流水侵蚀、风力侵蚀作用分别形成哪些地貌?(见上图)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2.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方法技巧方法技巧1.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判断(1
10、)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
11、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2.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3.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1)地表形态上的差异: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2)堆积物质上的差异: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堆积物质分选性较好,冰川堆积物质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命题视角一常见外力地貌的识别命题视角一常见外力地貌的识别
12、读图,完成下面两题。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1.(2018北京朝阳期末)组成物质及起伏状态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地貌景观是()A.B.C.D.A解析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属于沙丘地貌,主要由松散物质组成,地势起伏和缓,属于侵蚀地貌,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势起伏大,故A项正确。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2.(2018北京朝阳期末)地貌景观是()A.河谷B.河漫滩C.冲积扇D.三角洲A解析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是西藏怒江沿岸某地,中间为河流,两侧地势较高,属于河谷景观,故A项正确。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命题视角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命题视角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
13、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3.(2018北京临川学校月考)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B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二解析解析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图中岩石形成的是蜂巢状的孔洞,有可能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栏目索引栏目索引考点三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地貌常见有丘陵状花岗岩山地、峰林状花岗岩山地。前者多在风化壳剥蚀后,出露球状石蛋或馒头状岩丘,形态独特,是花岗岩地貌的主体。后者如著名的黄山风景区
14、就是由岩株形态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的,当四周松软的砂岩、页岩等被剥蚀掉之后,形成峭立的高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冰川地貌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形态有角峰、冰斗、冰川槽谷等。冰川堆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如冰碛丘陵、冰碛台地等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雅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