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化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壤环境化学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环境 化学课件
- 资源描述:
-
1、土壤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Soil Environmental Chemistry)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2.重金属在土壤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积累与迁植物体系中的积累与迁移;移;3.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土壤是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土壤是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处于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它是处于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具有支持作物生长所需水、气、热和养料的能有支持作物生长所需水、气、热和养料的能力力肥力作用肥力作用。土壤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的土壤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
2、土壤的物质能力物质能力净化能力净化能力。所以,土壤又是保。所以,土壤又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净化剂。护环境的重要净化剂。全球范围的土壤环境问题全球范围的土壤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Soil)n 土壤盐碱化、酸化、土壤污染土壤盐碱化、酸化、土壤污染n 土壤沙漠化(石漠化)土壤沙漠化(石漠化)n 陆地植被破坏陆地植被破坏n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u盐碱土分布与利用简况盐碱土分布与利用简况盐渍土是一系列受土体中盐碱成分作用的土壤的统称,包括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的各种类型,也可称为盐碱土。盐渍土的分布范围很广,在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涉及100多个国家
3、,尤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最广,其总面积约为9.54108hm2。我国的盐渍土面积占世界盐渍土总面积的1/10强,约合9.91107hm2,从热带到寒温带、滨海到内陆、湿润地区到荒漠地区,均有分布,几乎占了我国国土面积的1/3。我国耕地中盐渍化面积达到920.9104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62%。河口三角洲红地毯景观河口三角洲红地毯景观滨海湿地景观滨海湿地景观内陆盐碱地内陆盐碱地滨海湿地水鸟滨海湿地水鸟u盐碱地农业利用的障碍因素土壤高盐胁迫土壤高盐胁迫土壤结构性差,透水透气性能差土壤结构性差,透水透气性能差干旱缺水,或地下水位过高,造成渍涝干旱缺水,或地下水位过高,造成渍涝缺乏充足的淡
4、水灌溉资源缺乏充足的淡水灌溉资源u盐渍化防控与盐渍土资源利用措施l水利工程措施 排水 冲洗 灌溉 井、沟、渠结合的水利工程措施l耕作和农艺生物措施 合理耕翻 土地平整 土壤培肥 合理水旱轮作 植树造林 耐盐作物种植 田间优化水分管理 秸秆覆盖 有机肥施用l改土和修复措施 土壤调理剂、保水剂与土壤蒸发抑制剂应用等物理修复措施 钙改良剂施用等化学修复措施 深松、深翻、上下土层换置措施等客土改土培肥技术 种植穴回填土按比例掺拌河沙、腐熟牛粪、草炭,穴外土壤按比例掺拌腐熟牛粪。暗管排盐改土技术 PVC波纹管,管径6cm;暗管埋深120cm,暗管间距600-800cm;吸水管坡降2,集水管坡降1;工业固
5、体废弃物外包滤料,厚度20cm。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 分区灌溉模式和间歇性漫灌淋洗技术。栽分区灌溉模式和间歇性漫灌淋洗技术。栽植带土壤采用间歇性漫灌淋洗,栽植带间植带土壤采用间歇性漫灌淋洗,栽植带间土壤主要利用雨季的雨水自然淋洗和土壤主要利用雨季的雨水自然淋洗和3 3次微次微喷灌淋洗。喷灌淋洗。水盐动态协同排盐控盐水盐动态协同排盐控盐土:培肥改良、土壤调理抑盐覆盖减蒸农艺控盐123456节水减盐、保墒抑盐、增肥控盐、淋洗排盐作物:水肥盐耦合调控耕层降盐耐盐植物应用抗盐水:节水灌溉减盐淋洗控排排盐井渠结合协调灌排控盐井渠结合协调灌排控盐井灌区渠灌区p 井灌水与渠灌区渗漏水量相当p 井灌面积由
6、补给排水平衡确定p 地下水埋深考虑盐渍化控制要求和生态地下水位限制沟畦覆膜种植 在含盐量0.5%的重度盐碱地,传统种植的成苗率不足40%,而沟畦覆膜种植的成苗率高达82%。平作覆盖平作覆盖 沟畦覆盖沟畦覆盖咸水结冰咸淡水分离咸水结冰咸淡水分离 咸水冰融化脱盐效果明显,能咸水冰融化脱盐效果明显,能融出大量的低含盐量和融出大量的低含盐量和SARSAR的微咸水的微咸水和淡水。这些水的入渗对耕层土壤和淡水。这些水的入渗对耕层土壤盐分具有较好的淋洗作用。同时,盐分具有较好的淋洗作用。同时,咸水冰在低温度条件下融化脱盐率咸水冰在低温度条件下融化脱盐率较高。较高。土壤水盐运移动态土壤水盐运移动态咸水冰融化咸
7、水冰融化地下水地下水融化咸水入渗融化咸水入渗基于微地形营建的粘质盐土改良绿化基于微地形营建的粘质盐土改良绿化 主要开展底部滤层排盐并阻断盐分上升途径、物理掺土改良、微地形主要开展底部滤层排盐并阻断盐分上升途径、物理掺土改良、微地形营建增大控制土体深度、施用改良剂改善土壤通透性能、根据土壤盐营建增大控制土体深度、施用改良剂改善土壤通透性能、根据土壤盐分含量和立地土壤深度需求配置绿化植被等复合盐碱土壤改良与绿化分含量和立地土壤深度需求配置绿化植被等复合盐碱土壤改良与绿化技术。技术。基于垄作的粘质盐土复合改良基于垄作的粘质盐土复合改良 主要开展集成了土壤通透性能不同改良技术应用、盐主要开展集成了土壤
8、通透性能不同改良技术应用、盐碱地力加速培育、地表蒸发抑制、节水灌溉补水控盐、绿碱地力加速培育、地表蒸发抑制、节水灌溉补水控盐、绿化植被协同配置等多项技术的滨海重度盐碱土壤改良与绿化植被协同配置等多项技术的滨海重度盐碱土壤改良与绿化技术研发。化技术研发。一、研究简史一、研究简史 1850s 英国学者英国学者Way和和Lawes发现土壤中阴离发现土壤中阴离子的交换作用,开创了土壤中元素化学行为研究的子的交换作用,开创了土壤中元素化学行为研究的新领域;新领域;1930s-1940s 应用应用X射线进行黏土矿物分析;射线进行黏土矿物分析;1940s Schofield提出土壤矿物中同晶置换引起提出土壤
9、矿物中同晶置换引起的永久负电荷和在酸性条件下质子化水合氧化物带的永久负电荷和在酸性条件下质子化水合氧化物带有正电荷;有正电荷;1950s 配位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促进了土壤中有机配位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物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还原作用研究,物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还原作用研究,Fe、Mn、As、Cr等元等元素价态变化与素价态变化与pH、有机质含量有关;、有机质含量有关;1970s前后前后 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行为成为土壤环境化学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行为成为土壤环境化学的研究重点;研究重点;1980s 土壤环境化学的研究重点为有机污染、酸雨和稀土壤环境化学的研究重点为有机污染、酸雨和稀土农
10、用等问题。在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研究中,最关注土农用等问题。在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研究中,最关注Se、Pb和和Al等的行为;研究内容集中于化学物质的形态及其在土等的行为;研究内容集中于化学物质的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降解等行为。壤中的转化、降解等行为。二、研究热点二、研究热点 1.土壤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等环境行为;土壤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等环境行为;2.金属存在形态及其转化过程;金属存在形态及其转化过程;3.污染物在土壤固污染物在土壤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液界面的相互作用;4.稀土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归宿及其生态效应;稀土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归宿及其生态效应;5.土壤中温室气体的释
11、放、吸收与传输;土壤中温室气体的释放、吸收与传输;6.土壤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土壤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三、我国的研究现状三、我国的研究现状 1970s中期中期 调查以调查以DDT和六六六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在和六六六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在粮、棉、油、烟草等主要作物区的污染状况,为农药的更新粮、棉、油、烟草等主要作物区的污染状况,为农药的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换代提供科学依据;1980s前后前后 调查三氯乙醛、三氯乙酸、苯并调查三氯乙醛、三氯乙酸、苯并(a)芘、二苯芘、二苯醚、酞酸酚等有机物对农田的污染;醚、酞酸酚等有机物对农田的污染;1990s 研究研究PCBs(多氯联苯)、(多氯联苯)、PV
12、Cs(聚氯乙烯)和(聚氯乙烯)和多环芳烃(多环芳烃(PAHs)等难降解化合物、事故性排放的有毒化合)等难降解化合物、事故性排放的有毒化合物和废物处理中的有机物,用微生物降解等生物技术加速其物和废物处理中的有机物,用微生物降解等生物技术加速其降解的可能性。降解的可能性。开展土壤中金属的迁移和形态变化研究,证明克山病和开展土壤中金属的迁移和形态变化研究,证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土壤缺硒的密切关系;研究硒的形态、生物有效大骨节病与土壤缺硒的密切关系;研究硒的形态、生物有效性和地方病的防治途径;性和地方病的防治途径;研究酸雨引起的土壤活性铝浓度变化、研究酸雨引起的土壤活性铝浓度变化、Al3+形态转化和形
13、态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生物有效性;研究土壤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和污染控制;研究土壤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和污染控制;全面开展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全面开展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质量标准和土壤环境容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背景数据;土壤质量标准和土壤环境容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背景数据;开展污染土壤的化学与生物修复研究。开展污染土壤的化学与生物修复研究。三、我国的研究现状三、我国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组成和性质土壤的形成、组成和性质一、土壤的形成一、土壤的形成 土壤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五大成土因素土壤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母
14、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的影响下形成的。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的影响下形成的。1983年,年,Hubble等从成土过程的共性出发,把等从成土过程的共性出发,把主要的成土过程归纳为:主要的成土过程归纳为:1.消耗过程消耗过程:包括淋溶、分解和溶解等,也包括:包括淋溶、分解和溶解等,也包括盐基、其它可溶物质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和新矿物的盐基、其它可溶物质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和新矿物的形成;形成;2.有机物质的循环有机物质的循环:包括生物对养分的选择吸收和积:包括生物对养分的选择吸收和积累,有机物质的分解对消耗过程的补偿,可溶性有机物在累,有机物质的分解对消耗过程的补偿,可溶性有机物在矿物风化、元素的
15、活化和迁移中的作用;矿物风化、元素的活化和迁移中的作用;3.无机物质的循环无机物质的循环:包括矿物由物理力引起的加成、:包括矿物由物理力引起的加成、混合和分离。混合和分离。总之,成土过程是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总之,成土过程是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下进行的。作用下进行的。固相(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固相(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液相液相(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气相(土壤空气)气相(土壤空气)二、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二、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组成土壤组成土壤中固、液、气相结构图土壤中固、液、气相结构图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层次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
16、层次覆盖层(覆盖层(A0)淋溶层(淋溶层(A)淀积层(淀积层(B)母质层(母质层(C)基基 岩(岩(D)1.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Soil Minerals)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成的。按成因类型分类:成的。按成因类型分类: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次生矿物各种岩石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各种岩石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化学组成和结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变。晶构造都没有改变。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
17、所改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变。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土壤肥力的表现,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含量在土壤中的表现,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含量在土壤中一般为一般为5%以下。以下。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可分为非腐殖质和腐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可分为非腐殖质和腐殖质两大类。殖质两大类。3.土壤水分(土壤水分(Water in Soil)(1)土壤水分存在的形式)土壤水分存在的形式
18、 土壤颗粒吸附的水分称土壤颗粒吸附的水分称吸着水吸着水,几乎不移动,不,几乎不移动,不被植物吸收。被植物吸收。外层的膜状水称外层的膜状水称内聚水内聚水或或毛细管水毛细管水,为植物生长,为植物生长的主要水源。的主要水源。(2)土壤水分的意义)土壤水分的意义 土壤水分既是植物营养物的来源,也是污染物向土壤水分既是植物营养物的来源,也是污染物向其它圈层迁移的媒介。其它圈层迁移的媒介。4.土壤空气(土壤空气(Atmosphere in Soil)特性:特性:(1)不连续性,存在于土粒间隙之间;)不连续性,存在于土粒间隙之间;(2)湿度高;)湿度高;(3)O2少,少,CO2多,有机质腐烂分解;多,有机质
19、腐烂分解;大气大气 土壤土壤 O2 20.95%0-20.90%CO2 0.03%0.03%-20%(4)有还原性气体()有还原性气体(H2S、NH3、H2、CH4)的)的存在。存在。5.土壤生物(土壤生物(Organisms in Soil)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和土壤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动物两大类。土壤动物包括原生动物、线虫类、蚯蚓、节肢动土壤动物包括原生动物、线虫类、蚯蚓、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有机物料经土壤动物嚼细、破碎、物和脊椎动物等。有机物料经土壤动物嚼细、破碎、吞食和消化,初步降解或释放养分;吞食和消化,初步降解或释放养分;土壤微生
20、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它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它们可使有机物彻底分解,释放出们可使有机物彻底分解,释放出C、N、S、P等元素等元素供自身生长和植物利用。供自身生长和植物利用。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具有肥力和净化力,其功能的体现源于它土壤具有肥力和净化力,其功能的体现源于它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特殊的结构性和空隙性,特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特殊的结构性和空隙性,特别的吸附性能、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别的吸附性能、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1.土壤的吸附性(土壤的吸附性(Soil Adsorption)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土壤中两个最
21、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它们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生物,它们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壤胶体以其巨大的比表面和带电性,而的作用。土壤胶体以其巨大的比表面和带电性,而使土壤具有吸附性。使土壤具有吸附性。土壤对不同物质产生吸附性,是土壤力求使其表面能减土壤对不同物质产生吸附性,是土壤力求使其表面能减小,以便使分散体系稳定的结果。所以土壤的吸附性表现为小,以便使分散体系稳定的结果。所以土壤的吸附性表现为正吸附和负吸附两个方面。如:土壤对一些有机酸和无机碱,正吸附和负吸附两个方面。如:土壤对一些有机酸和无机碱,表现为正吸附;对一些无机酸及其盐类,表现为负吸附(解
22、表现为正吸附;对一些无机酸及其盐类,表现为负吸附(解吸)。吸)。(1)土壤胶体的性质)土壤胶体的性质 1)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比表面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物质的总表面积。一定体比表面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物质的总表面积。一定体积的物质被分割时,随着颗粒物的增多,比表积的物质被分割时,随着颗粒物的增多,比表面也显著地增面也显著地增大。大。胶体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所处的状态不同,受到胶体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所处的状态不同,受到内外部两种不同的引力,因而具有多余的自由能即内外部两种不同的引力,因而具有多余的自由能即表表面能面能,这是土壤胶体具有吸附作用的主要原因。,这是土壤胶
23、体具有吸附作用的主要原因。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大,胶体的吸附性越强。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大,胶体的吸附性越强。蒙脱石的比表面积最大(蒙脱石的比表面积最大(600-800 m2/g),高岭),高岭石最小(石最小(7-30 m2/g),有机胶体的比表面积也大),有机胶体的比表面积也大(700 m2/g)。)。2)具有带电性)具有带电性 土壤胶体微粒内部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土壤胶体微粒内部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决定电位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子层(决定电位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成一个正离子层成一个正离子层(反离子层或扩散层),合称为(反离子层或扩散层),合称为双
24、电双电层层。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为:。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为:a.同晶置换: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同晶置换: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被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b.表面分子解离:土壤胶体上的一些基团,由于表面分子解离:土壤胶体上的一些基团,由于解离出解离出H+,而使胶核表面带负电荷;,而使胶核表面带负电荷;c.断键:硅酸盐黏土矿物在破碎时,引起晶层断断键:硅酸盐黏土矿物在破碎时,引起晶层断裂,使硅氧片和水铝片的断裂边角上出现电性未中和裂,使硅氧片和水铝片的断裂边角上出现电性未中和的键。腐殖质胶体也常发生碳键断裂,从而产生剩余的键。腐殖质胶体也常发生碳键
25、断裂,从而产生剩余负电荷;负电荷;d.胶体表面从介质中吸附离子:使得土壤胶体带胶体表面从介质中吸附离子:使得土壤胶体带电。电。3)土壤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土壤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由于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胶体粒子相互排斥,由于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胶体粒子相互排斥,具有具有分散性分散性。负电荷越多,负的电动电位越高,。负电荷越多,负的电动电位越高,相互排斥力越强,分散性也越强;相互排斥力越强,分散性也越强;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小表面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小表面能,胶体具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这就是胶体的能,胶体具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这就是胶体的凝聚性凝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