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77733
  • 上传时间:2022-12-21
  • 格式:PPT
  • 页数:148
  • 大小:68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国际 经济学 罗伯特 凯伯 课件
    资源描述:

    1、1国际经济学讲稿适用本科生(罗伯特J凯伯教材)2整体概述概述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述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述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3第一章 绪 论国际经济本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发展概况及学习方法、意义和基本框架。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发展概况。难点是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课时数为3学时。4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发展的过程l(一)经济的自然增长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和随着人口增加生活能够维持下去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最基本活动的结果,它仅仅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因此,经济的自然增长是一切经济学,包括国际经济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2、,即经济学历史与逻辑的起点。5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l(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出,即一个国家所生产的货物与服务数量总额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这一过程和结果通常用货币化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或人均数值来衡量。它更多的是考虑量的增长。6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它不仅考虑量的增长,更要考虑质和效益的提高,是全面的更高层次的增长。经济增长可以在封闭条件下实现,而经济发展则必须在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l(三)经济的国

    3、际化、全球化为追求更多的经济福利,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应运而生。当跨国生产和跨国公司成为普遍现象后,国际经济关系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性日显重要。7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例如,美国汽车至少有9个国家与生产、营销和销售有关。汽车价值中的30%来自韩国单位组装,17.5%产生于日本的零部件生产和先进技术,7.5%归功于德国的设计,4%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生产的次要部件的价值,2.5%是英国的广告和市场服务的贡献,1.5%来自爱尔兰和巴巴多斯岛的数据处理。这意味着一辆“美国汽车”只有37%的生产价值是在美国创造的。8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普

    4、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应运而生。l(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n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l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脉络:家庭经济微观经济(厂商经济)宏观经济(国家经济体经济或国民经济)国际经济9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l与人类经济活动发展脉络相对应,国际经济学的产生过程是:家政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l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以经济学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n三、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l经济运行主体的异同10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l经济运行目的的异同

    5、l经济运行范围的异同l经济运行机制的异同l经济交流方式的异同l经济交流场所的异同11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一、研究对象l简而言之,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l其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l与西方经济学相似,国际经济学也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前者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后者则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因素及其国际传递机制。不过更多的时候国际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部分分别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12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l按马歇尔观点,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

    6、;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l有的学者把国际贸易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微观经济学;把国际金融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或国际货币经济学或宏观开放经济学。二、研究内容l国际贸易理论旨在说明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纯理论(包括贸易基础、贸易影响、贸易所得等内容)和贸易政策理论(贸易限制、贸易鼓励等)。13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l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这些内容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以及各种国内

    7、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当然,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发展。l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其主题有七大:14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决定国际间政策协调国际资本市场n三、特点 l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国内贸易。15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l其理论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l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l应考虑各国政策的差异与冲突及相互影响。n四、学习意义、方法

    8、及基本框架l意义: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有助于加深对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国家对外经济政策法规和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认识、理解和预测,有助于打牢经济学基础,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l方法:西方经济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多看多练和讨论方法等。l框架:见教材目录。16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n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围绕“国际贸易 价格差 成本差?”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从而产生各种学说流派。其脉络是: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包括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要素禀赋理论、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等)当代贸易理论(包括新贸易理论、重叠需求理论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9、)。n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l国际金融理论涉及的问题和领域比较多,流派众多,不象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那样线索清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已成为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17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l可以说,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外部平衡”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展开的。但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相比,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这也是今后国际金融理论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8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现代贸易理论试图回答如下问题:l贸易基础由什么构成,即各国间为什么要开展贸易?l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按什么样的贸易条件(或

    10、相对价格)进行交换?l从生产和消费方面来看,国际贸易收益或利得是什么?19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1现代贸易理论的发展历史2.1.1重商主义l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4世纪末至18世纪,是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贸易思想通过贸易和掠夺获得金银财富。l重商主义的贸易主张早期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主张绝对的贸易顺差,多卖少买或不买,禁止货币流出.20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晚期重商主义(即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论):财富观念同早期,但主张长期和总体贸易顺差,不追求一时一地的顺差,主张国家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发展出口商品生产,

    11、扶植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在出口方面,主张出口制成品代替出口原料;在进口方面,主张原料和半成品进口,禁止奢侈品进口,限制一般制成品进口。l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缺陷与贡献 缺陷:把国际贸易看作是“零和效应”,把金银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即没有把通过交换获得的消费产品看作是财富的形态。贡献:提出了贸易顺差思想,为后来贸易平衡和收支平衡思想提供启发;关于进出口对国家财富影响的思想对凯恩斯外贸乘数理论提供启发。21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案例研究:重商主义在21世纪仍然活跃 尽管大多数国家声称更倾向于自由贸易,但许多国家仍然对国际贸易施加诸多限制。大多数工业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就业,对农产品、纺织品、

    12、鞋、钢材以及其他许多产品实行进口限制。同时,对于一些对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如计算机和电信则提拱补贴。发展中国家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性更强。通过过去几年的多边谈判,已减少或取消了对部分产品的一些明显的保护措施(如关税和配额),但另一些较为隐蔽的保护方式(如税收利益及研究和发展补贴)却增加了。不断发生的众多贸易争端也证实了这一点。22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和欧盟就以下事件发生了争端:欧盟禁止美国出口用激素喂养的牛的牛肉;欧盟从非洲国家进口香蕉取代了从中美的农场进口香蕉,从而影响了美国的商业利益;欧盟为了发展新式超大型喷气客机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补贴,因

    13、而减少了波音747客机的销售;美国政府向部分出口商提供税收折扣;美国在2002年对进口钢材征收了30%的进口税。在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有许多类似的贸易争端。的确,被保护产品的清单很长,各式各样。为了面对外来竞争保护国内就业,并鼓励本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采取贸易限制,这些都是典型的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的势头虽然有所减弱,但在21世纪仍然活跃。23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休谟的“物价与金银流通的调整机能”理论(又称“价格流转学说”,见政治通论):对重商主义的批判贸易顺差黄金流入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国内物价上涨外国产品更便宜,本国产品更昂贵进口增加。贸易逆差黄金流出国

    14、内货币供给量减少国内物价下跌外国产品更昂贵,本国产品更便宜出口增加。结论:“奖出限入”政策变得多余。24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n2.1.2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绝对优势l斯密在1776年写成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最早奠定了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l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批判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批判了重商主义“财富观”。认为,财富不仅包括金银货币,交换得来的产品也是财富的形态。将社会分工学说应用于国际贸易,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增加财富。25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提出了“绝对优势”概念,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15、各国之间绝对成本差异。斯密认为:在某种产品生产上,一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单位劳动成本比外国低),如果每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即可以增加生产总量,节约社会劳动,提高了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从而整个世界都可以获得分工和贸易的好处。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率是决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这种生产率的基础是自然优势(natural advantage)(与气候、土壤和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有关)和后天优势(acquired advantage)(包括特殊的技能和技术)。26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一个绝对优势的例子:表2-1 每

    16、个国家都有一种商品的生产效率较高没有进行专业化时整个世界的产出 每工时产出国家酒布美国5瓶20码英国15瓶10码27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简评:为今后国际贸易理论指明方向(如解释了部分贸易原因、指出了贸易的非零和效应、探讨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对贸易基础影响等)。无法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贸易的基础(如一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其他国家,能否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28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1.3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比较优势l大卫李嘉图指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所有商品都是绝对高效率,另一个国家生产所有商品都是绝对低效率,两国间互利贸易也可能发生。l提出了“比较优势”概念用来分

    17、析贸易基础,建立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而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一国只要在产品生产中存在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就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29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一个国家通常会由于自然优势和习得优势而形成比较优势。如下表所示:表2-2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由自然优势导致的专业化加拿大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美国木材柑橘酒铝矿石西红柿石油小麦、谷物由习得优势导致的专业化香港日本韩国瑞士美国英国纺织品汽车、电子消费品钢铁、轮船手表喷气式飞机、计算机软件金融服务30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分工和贸易的原则是:每个

    18、国家都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择其轻”。l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221”的分析框架;每个国家拥有固定的劳动禀赋,并且劳动力是充分就业和同质的;劳动可以在一个国家的不同产业间自由转移,但是不能在两国间转移;两国的技术水平是固定的。不同国家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但同一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所有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方法;成本不随产量变化,并且与劳动使用量成比例。即不存在规模报酬。31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运输成本为零;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制订生产决策的目标,而消费者则通过制订消费决

    19、策来追求效用最大化;不存在货币错觉,即消费者和企业考虑到了所有的价格行为;贸易是平衡的,即出口必须能够补偿进口,因此两国间不存在货币流动。32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比较优势的数学表达式:设aLi表示单位第i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有A和B两个国家,X和Y两种产品。则,A国X产品的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可表示为 。则,B国X产品的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可表示为 。若 ,则称A国生产X产品有比较优势,生产Y产品有比较劣势;B国生产Y产品有比较优势,生产X产品有比较劣势。LYALXAaaLYBLXBaaLYALXAaaLYBLXBaa33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分工和贸易的利益(所得):增加生产总量;

    20、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专业化获得的产出收益通过贸易在两国间分配,进而增加两国的消费总量和福利。34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比较优势的一种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3 美国生产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没有进行专业化时整个世界的产出 每工时产出国家酒布美国40瓶40码英国20瓶10码35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分工和贸易原则,每个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美国产布,英国产酒。l一个国家可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一个国家在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他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比较劣势。这是因为比较优势取决于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l一个国

    21、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即使生产所有商品都处于绝对劣势,仍然可以与另一个国家开展分工和贸易,找到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行生产,没有必要也不能让对方生产所有商品,而自己什么都不生产。36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货币价格意义上的比较优势:从货币价格角度说明比较优势原理如何发挥作用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从货币价格角度对表2-3重新表述,见表2-4.表2-4 2-4 以货币价格表示的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 布(码)酒(瓶)国家 劳动投入 小时工资率 数量 价格 数量 价格美国 1小时 20美元 40 0.50美元 40 0.50美元英国 1小时 5英镑 10 0.50英镑 20 0.25英镑英国 1小时 8美元

    22、10 0.80美元 20 0.40美元注:设现行汇率为1.60美元=1英镑。(成本)价格=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小时)小时工资率。37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习题:设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组合如下表所示:产 品 中 国 美 国 计算机(台劳动小时)8 26 电视机(台劳动小时)15 22 服装(件/劳动小时)30 3138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假设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而且是同质的,美国工资率为10美元,中国工资率为20元人民币,试确定:(1)当1美元=8.3元人民币时,计算机、电视机、服装在中国的美元价格和两国比较优势形态;(2)当1美元=6.0元人民币时,计算机、电视机、服装在中国的美元价格

    23、和两国比较优势形态;(3)当1美元=3元人民币时,计算机、电视机、服装在中国的美元价格和两国比较优势形态。39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2生产可能性曲线l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转换曲线,是指当所有投入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能力)都得到有效利用时,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l如图所示,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Y A国 Y B国 B 机会成本或 边际转换率 A O A X O B X40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机会成本不变时的供给曲线水平的供给曲线:P P SBX SAY SAX SBY O X1 X 2 X O Y1 Y2 Y A、B国生产X产品 A、B

    24、国生产Y产品LYALXAaaLYBLXBaaLXALYAaaLXBLYBaa41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称为边际转换率(MRT)或机会成本,反映的是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X产品)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Y产品)的数量。Y 机会成本(MRT)PPF S O X42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3成本不变时的贸易模式l不变的机会成本。见第38张幻灯片图形。l贸易基础和贸易方向。A国与B国的X或Y的相对成本不同导致贸易。A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则专业化生产和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Y A国 Y B国 160 S2 120 100 D C2 80 S1

    25、60 C2 40 S1 D S2 0 40 60 120 X 0 40 60 80 160 X43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专业化的生产收益。表现为生产总量增加:如A国:40+40=80120+0=120。B国:80+40=1200+160=160。l贸易的消费收益。表现为消费总量增加。如A国:40+40=8060+60=120。B国:80+40=120100+60=160。l贸易收益的分配:贸易双方获得的收益一般不一样多。取决于一国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差距的大小,差距大则贸易利益大,差距小则贸易利益小。l贸易规模:贸易三角。见图中C2DS2和C2D S244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

    26、.4生产率和比较优势:当一国生产率的增长落后于国外竞争者时,该国制造商在某种商品上形成的比较优势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如美国的钢铁、汽车、机械工具、日用电子、计算机等均出现这种情况。l变化的比较优势:如果由于技术进步,日本计算机产业的生产率增长快于美国,相对于日本而言,美国生产每台计算机的机会成本就会上升,最后美国计算机在国际市场上就会失去竞争力。如下图所示:设两个国家计算机的生产率都提高了,但汽车的生产率不变。美国计算机生产率提高了50%,日本提高了300%。45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 汽车 美国 汽车 日本 100 80 MRT=0.67 MRT=0.5 MRT=1.0 MRT=

    27、2.0 0 100 150 计算机 0 40 160 计算机 比较优势的变化46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美国制造业生产率的趋势:由于美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落后于国外竞争者,该国制造商在某种商品上形成的比较优势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如美国的钢铁、汽车、机械工具、日用电子、计算机等产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已经被削弱或消失。见教材P37。47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n2.5贸易限制:出于保护国家安全等原因,一国改变完全专业化,限制进口,生产部分比较劣势产品。其效应见下图和P39图。Y PW PW Y3 C1 Y2 C2 Y1 S1 Y3 S3 S2 O X1 X2 X3 X4 X4

    28、8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6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交易 小麦(Y)PW Y3 Ph C YI A Y2 D B PPF O X1 X2 X3 汽车(X)说明:成本递增,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凸。与无贸易时相比,一个国家能够通过贸易获得更高的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l贸易基础和收益:见上图。49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部分专业化。在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端点之前,成本的迅速上升通常会使一国失去对另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不能实现完全专业化。见下图。MRT50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7扩展到多种产品和多个国家的比较优势l两种产品多个国家(n2模型)设各国X对Y产品的相对价格从小到大排列为:根据比较优势

    29、模型可知,第1国和第N国之间的生产和贸易模式比较容易确定,第1国生产和出口X产品,第N国生产和出口Y产品。那么在第1国与第N国之间的各个国家应如何确定生产和贸易模式呢?从理论上讲,各国的生产和贸易模式取决于本国的相对机会成本和国际市场价格。一旦X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确定后,机会成本小于国际相对价格的国家应生产和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反之,则应生产和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但各国生产和贸易模式又会影响国际相对价格。LYLXaa11LYLXaa22LYNLXNaa51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l两个国家多种产品(M模型)设A、B两国各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从小到大排列如下:其中1、2、3、M为

    30、产品,A、B为国家,aLi 为第i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为A、B两国i产品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即为A、B两国i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之比。上式中,A国生产第1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相对成本最低),生产第M种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最低(相对成本最高),B国则相反,生产第1种相对劳动生产率最低,生产第M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故A国生产第1种产品有比较优势,应生产和出口第1种产品,进口第M种产品;B国生产第M种产品有比较优势,应生产和出口第M种产品,进口第1种产品。11LBLAaa22LBLAaaLMBLMAaa52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 但是,其余产品应由A、B哪个国家生产呢?应根据

    31、各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两国的相对工资水平来决定。设aALiWA ,那么A应生产和出口i产品,若相 反,则由B国生产和出口i产品。结论: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相对工资水平,则该国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反之,则不具有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进口这种产品。LiALiBaaBAWW53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8退出壁垒: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成本(员工福利、终止原材料供给合同的罚金、注销未贬值的工厂资产相关的花费、环境成本,使得低效率或无效率的行业或企业会延缓退出。2.9比较优势的实践证据l英国经济学家G.D.A.麦克杜格尔的检验。P47P48。l

    32、斯蒂芬戈卢布的检验。P49。54第3章 国际均衡本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每个国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均衡点;国际贸易条件的均衡值;自由贸易条件下每个国家的均衡消费点。55第3章 国际均衡3.1无差异曲线l定义: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消费者眼中具有同等偏好或达到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消费组合。如图:小麦 O 汽车56第3章 国际均衡l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一般凸向原点;在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边际替代率;位置高低反映满足程度的大小;偏向横轴或纵轴反映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57第3章 国际均衡l边际替代率含义:是指两种消费商品替代的比率。如汽车对小麦的替代率可表示为如下公式:MR

    33、S=边际替代率递减。汽车小麦58第3章 国际均衡l社会无差异曲线是指一个社会所有消费者满足程度的加总。由于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不同,个体无差异曲线具有差异性,不能进行比较,因而,所有消费者满足程度事实上是不能加总的。只能假设每个消费者的偏好和满足程度一样,这样,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个体无差异曲线就一致了。59第3章 国际均衡l无贸易时的均衡:当不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一个国家会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其生产可能性的切点实现均衡。在这一点上,给定由生产可能性表示的生产限制,该国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感。此时,该国消费均衡点与生产均衡点重合。见下图:小麦 O 汽车60第3章 国际均衡3.2贸易基础及贸易收益的重

    34、新表述 小麦 PW Ph C A B D O 汽车 说明:与无贸易时相比,一个国家如果能够通过贸易获得更高水平的满足感(无差异曲线),它就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在国际贸易条件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贸易的收益最大。61第3章 国际均衡3.3贸易均衡条件与相互需求理论l贸易均衡条件国内价格比率(或国内相对价格线)是贸易均衡条件的外部限制(边界);两个国家的成本比率(或价格比率)决定了互惠贸易的边界。贸易均衡条件应在互惠贸易的边界内。l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李嘉图理论只是说明了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但没有说明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提出按照两国对对方商品需求的程度来确定国际交换比价的

    35、学说.62第3章 国际均衡穆勒的经济学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说明的是在比较优势原则下国际贸易的价格决定和利益分配问题.该理论认为,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国际交换比价)是由贸易双方对对方商品需求的数量比来决定的.下面举例说明这一理论:国际交换比例或贸易均衡条件以国内交换比例为界限。设:英国 10码毛呢:15码麻布 德国 10码毛呢:20码麻布 则两国开展贸易后,毛呢和麻布的国际交换比价以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价为界限,即在1:1.5与1:2之间.63第3章 国际均衡 国际交换比价由国际需求方程式所决定,即国际交换比价必须等于两国对对方产品需求总量之比.设:毛呢与麻布的国际

    36、交换比价为11.7 即 (101000):(171000)=1:1.7 此时国际需求方程式成立.若为(101000):(17800)1:1.7 国际需求方程式则不成立.由于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大于英国对麻布的需求,毛呢价格会上涨,麻布价格则会下跌,从而使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减少.当 (10900):(18900)=1:1.8时 国际需求方程式成立,国际交换比价变为11.864第3章 国际均衡结论:商品的国际价值停留在使两国贸易达到平衡的那个交换比例,它由两国对彼此的商品需求强度决定。评价:丰富和深化了李嘉图的理论.但穆勒只考察了需求对国际交换比价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供给对国际交换比价的影响和决定作用。l

    37、马歇尔的提供曲线原理用几何图形解释了穆勒的国际相互需求方程式原理.相互需求决定国际交换比价和贸易条件.见下图:65第3章 国际均衡 Y A T B O X国际交换比价一定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国际交换比价取决于两国的相互需求及其变动.当两国相互需求相等时,国际交换比价则确定.66第3章 国际均衡3.5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Y C C S1 S2 PW PW O PPF PPF X(初级产品)67第3章 国际均衡l注:见上图。经济增长前,一国贸易后的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上的C1点。出口偏向型增长促使生产可能性向外扩展。增长是偏向于X产品的。如果相应的贸易量增长严重恶化了该国的贸易条件,则贸易后的消费

    38、点就可能会位于比无差异曲线低的无差异曲线上。l说明:一国经济增长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进而出现出口贫困化增长现象,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1)一国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2)该国是贸易大国;(3)该国出口产品缺乏需求弹性。68第3章 国际均衡3.6贸易条件的估算l贸易条件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反映着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系数)表示。l其计算公式为:商品贸易条件指数=100 此处,假设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如果报告期该指数大于100,则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100,则表明恶化。数报告期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报告期出口商品价格指

    39、69第3章 国际均衡l例如:某国1980年(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2005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了10%,为110,则该国2005年贸易条件系数为86.36,表明该国贸易条件恶化。l几个国家的商品贸易条件见教材P62.l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可以解释贸易收益的变化方向,但商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国福利的提高,如出口价格的上升和贸易条件的改善是由于一国出口部门工人的生产率下降,那么出口量和出口收益会减少,就很难说本国福利提高了。70第4章 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教学目的与内容:n资源禀赋对相对价格差异的影响要素禀赋理论;n规模经济对相对价格差异的影响规模经济贸

    40、易模型;n需求偏好和收入水平对相对价格差异的影响重叠需求理论;n技术差异及其变化对相对价格差异的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n运输成本对相对价格差异及贸易流向的影响。71第4章 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4.1要素禀赋理论n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够从专业化和贸易中获益的原因。但没有说明,不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形状不同,比较优势和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基础是什么。n要素禀赋理论回答了李嘉图未能解释的两个问题:比较优势由什么因素决定;国际贸易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有何影响(收入分配)。72第4章 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n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的主要内容: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一国的比较优势不

    41、仅由技术差异决定,也可以由产品中要素使用比例和一国要素禀赋状况或要素丰裕度决定(即使在技术水平一致时)。一国若充分利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参与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就会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应进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例如,资本相对丰73第4章 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 裕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则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收入分配)的影响:要素价格均等化。n赫克歇尔和俄林赫克歇尔的主要贡献反映在1919年发表的论文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主

    42、要有:(1)指出不同国家之间生产技术水平相同时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差异和不同产品使用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2)推断出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可能影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74第4章 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俄林的主要贡献反映在博士论文贸易理论(1924)和著作地区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主要包括:(1)揭示了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要素禀赋差异(要素相对价格差异)和产品生产中要素使用比例差异,阐述了贸易使要素价格均等化。(2)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n基本假设“222”模型。A国是资本相对丰裕国家,B国是劳动相对丰裕国家,X产品是资本密

    43、集型产品,Y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K为资本,L为劳动。每个国家的要素供给固定不变。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相同(如劳动生产率相同)。规模报酬不变。75第4章 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无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n重要概念: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要素禀赋:又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即要素存量比例,是个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若K*代表资本数量,L*代表劳动数量,则要素禀赋(相对丰裕程度)为k*/L*。当k*A/L*A k*B/L*B时,则称A国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B国劳

    44、动丰富,资本稀缺.76第4章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要素禀赋案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 下表给出了1993年不同国家或地区所占资本、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三项世界资源禀斌的份额。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拥有世界资本的20.8%,19.4%的熟练工人和2.6%的非熟练工人。所有这些资源之和占世界这几项总资源的5.6%。由于美国在资本和熟练工人上占有相对较多的份额(与占世界资本、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这三项资源之和的5.6%相比,分别为20.8%和19.4%),我们可以推知美国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非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劣势。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情形也与之类似。77不同国

    45、家或地区资源禀赋的占有率(%)国家或地区 资本 熟练工人 非熟练工人 总资源美国 20.8 19.4 2.6 5.6欧盟 20.7 13.3 5.3 6.9日本 10.5 8.2 1.6 2.9加拿大 2.0 1.7 0.4 0.6经合组织其他国家 5.0 2.6 2.0 2.2墨西哥 2.3 1.2 1.4 1.4拉丁美洲其他地区 6.4 3.7 5.3 5.1中国内地 8.3 21.7 30.4 28.4印度 3.0 7.1 15.3 13.7中国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 2.8 3.7 0.9 1.4亚洲其他地区 3.4 5.3 9.5 8.7东欧(包括俄罗斯)6.2 3.8 8.4 7

    46、.6石油输出国组织 6.2 4.4 7.1 6.7世界其他地区 2.5 4.0 10.0 8.9总计 100.0 100.0 100.0 100.078 说明:中国、印国、亚洲其他地区、东欧(包括俄罗斯)、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恰好相反。可以推测,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其他地区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劣势,墨西哥的非技术密集型商品既不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具有比较劣势,拉丁美洲其他地区的非技术密集型商品则具有比较优势。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根据相对资源禀赋情况可以很好地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商品的比较优势。79

    47、第4章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在任意给定的生产要素价格下,若均存在:,则称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n 要素禀赋决定生产和贸易模式H-O模型的逻辑推导过程如下:两国要素(资源)禀赋的差异两国同一要素相对价格差异+两种产品的要素使用比例差异两国同一产品生产成本差异两国同一产品相对价格差异产生国际贸易。YYXXLKLK80第4章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资本相对丰裕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劳动相对丰裕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若两国发生贸易,资本相对丰裕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即各个国家应

    48、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较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可以用下图描述:81第4章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Y PB Y PWPPFB PA SB C PPFA SA O X O X 82第4章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l案例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 下表给出了1993年不同国家、国家组或地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非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是由每类商品的出口减去进口后所占该国家或地区商品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得出的。判断的系数从+1至-1。正系数表示比较优势,而负数则表示比较劣势。该系数的绝对值表示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的程

    49、度。下表显示,正如前表(幻灯片76 表)中相关要素的资源禀赋情况所预测的那样,美国、欧83第4章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 盟和日本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非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则有比较劣势。加拿大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技术密集型商品和非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则有比较劣势。事实上,加拿大的自然资源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点偏离了我们的分析。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在非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墨西哥除外),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劣势(除墨西哥在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以外)。84第4章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 国家或地区 资

    50、本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非技术密集型 美国 0.11 0.06 0.30 欧盟 0.03 0.01 0.06 日本 0.07 0.15 0.50 加拿大 0.19 0.25 0.03 经合组织其他国家 0.00 0.01 0.01 墨西哥 0.05 0.02 0.01 拉美其他地区 0.16 0.23 0.44 印度 0.04 0.64 0.37 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 0.11 0.03 0.14 亚洲其他地区 0.33 0.05 0.40 东欧(包括俄罗斯)0.08 0.31 0.36 石油输出国组织 0.09 0.29 0.45 世界其他地区 0.17 0.18 0.4085第4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777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