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方剂.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8.方剂.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剂
- 资源描述:
-
1、方剂学,Prescriptions of TCM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申洪波,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基础学科之一。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具体病证,以辩证立法为依据,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恰当配伍而成,是中医辩证施治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具体手段。,常用治法和方剂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and Recipes,一、常用治法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 三、常用方剂,医学心悟: 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治病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
2、、补八法尽之。,一、常用治法 Common Used Methods of Treatment,治法指治疗大法。可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是针对八纲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施治的大法,也是治疗原则中的八种基本方法。,随着医药实践的不断发展,八法不能完全概括临床常用方药,为了适应治疗的需要,在治法上又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因此,又将常用的治法概括为十九法。 解表法 清热法 补益法 理血法 理气法 和解法 泻下法 祛寒法 祛湿法 祛风法 祛痰法 润燥法 消导法 催吐法 收涩法 安神法 开窍法 驱虫法 表里双解法,(一)汗法(解表法) Diaphoresis,汗法是通过宣发
3、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使病邪从汗出而解的一种治法,主要用于治疗表症。黄帝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表症有表寒、表热之分,所以汗法的运用又分两类。 1.辛温发汗适用于表寒症,常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 2.辛凉发汗适用于表热症,常用方剂有桑菊饮、银翘散。,(二)吐法 Emesis,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常用于食物中毒或痰涎阻塞咽喉,食停胃脘等病证。,(三)下法(泻下法) Purgation,下法是通过涤荡肠胃,泄出肠中积滞,使停留在胃肠的宿食、燥屎、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去除病邪的治法。 黄帝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
4、。 攻逐体内结滞,通泻大便的一种治法。用于大便秘结、痢疾等里实证。 常用方剂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津液不足,阴亏血少大便不通,用润下法 。,(四)和法(和解法) 1. Mediation,和法是以疏畅气机,调和脏腑,以驱除病邪、恢复人体机能的一种治法。 1.和解少阳:用于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口苦咽干、脉弦等。常用方剂小柴胡汤。 2.调和肝脾:用于肝气郁结之胸闷、心烦、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证,常用方剂逍遥散。,(五)温法(祛寒法) Warming,温法是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 1.温中祛寒:用于脾胃虚寒症,常用方剂有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附子)。 2.回阳救
5、逆: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致四肢厥逆、恶寒倦卧、下利清谷、脉沉微。如: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3.温经散寒: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证见四肢冷痛或血脉疏通不畅,肢端青紫,痛经等证,常用方剂有温经汤,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六)清法(清热法) Heat-reducing,清法是治疗各种里热症的一种治法,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1.清热泻火:用于热在气分,常用方剂有白虎汤。 2.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血分,吐血、衄血、阴虚有热,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 3.清热燥湿: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黄疸,小便不利,带下痢疾,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 4.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引起
6、的红肿、发热、疼痛、疖肿等证,常用方剂有五味消毒饮。 清法一般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或化脓性炎症,其功效是通过抗菌、消炎、退热作用来实现的。,(七)消法(消散法) Elimination,消法是消食导滞,消痞散积的一种治法。 1.消食导滞:适用于食积停滞引起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腹痛腹泻等症,常用方剂有保和丸。 2.行气消瘀:用于气滞血瘀证侯,常用方剂有大黄蛰虫丸。 3.软坚散结:用于痰核瘰疠证侯,常用方剂有小金丸。 4.安蛔杀虫:用于肠道寄生虫,常用方剂有乌梅丸。,(八)补法(补益法) Tonification,补法是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治疗各种虚证的一种治法。 1.补气法:用于脾肺气虚
7、引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面色苍白、纳少便溏、自汗浮肿、子宫脱垂、脱肛等症,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2.补血法:用于血虚证,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失眠健忘、月经量少或闭经,常用方剂有四物汤。,(七)补法(补益法) Tonification,3.补阴法:用于阴虚证,身体消瘦、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证,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 4.补阳法: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证侯,主要指肾阳虚而言,腰膝冷痛、阳萎早泄、小便频数等证,常用方剂有肾气丸。,(九)活血祛瘀法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活血袪
8、瘀法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停的病证。常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或有坚硬肿块;瘀斑,出血色紫暗,挟有血块,舌边紫暗,或有瘀点,脉涩等证。 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复元活血汤等。,二、 方剂的组成原则 The Principle of Forming a Prescription,方是由药物配合组成的,剂为剂型,剂量。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基础学科之一。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具体病证,以辩证立法为依据,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恰当配伍而成,是中医辩证施治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具体手段。,二、
9、方剂的组成原则,古代组方是用“君、臣、佐、使”四部分来概括说明组方原则的。,二、 方剂的组成原则,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药物,或针对兼症或兼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3.佐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制约君药偏性(毒性或烈性)和副作用。反佐,用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引经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调和药性。,二、 方剂的组成原则,以麻黄汤为例:分析君、臣、佐、使的意义。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代表方,病因是外感风寒,主证是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兼证是咳喘。 麻黄君药:重在发汗解表 桂枝臣药:助麻
10、黄增强发汗解表作用 杏仁佐药:助麻黄止咳平喘 甘草使药:以调和药性,二、 方剂的组成原则,上面的例子,是临床常用的一般配方原则,但也不是每配一个处方,必须要用四味以上或更多的药物,硬把君、臣、佐、使的内容套上不可,更不是说方中的药物越多疗效越大,而是根据病证需要都合理地选药配方。,三、常用方剂,组成 君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解除肢体疼痛。 佐药: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甘草调和药性,缓和桂枝辛散, 防麻黄过于发散。,麻黄汤,辛温解表剂,功 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 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 常用本方加减,治
11、疗感冒、流感、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清稀者。,桂枝汤,组成 君药:桂枝解表通阳气; 臣药:白芍敛阴和营,防桂枝辛散而伤阴,一散一收,调和营卫。 佐药:生姜助桂枝解表 大枣助桂枝 ,白芍和营血。 使药:调和药性。,功用: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 本方对各种病证所出现的表虚有汗,产后关节痛。,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药物组成: 君药:桑叶 甘苦性凉,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菊花 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 臣药:杏仁、桔梗 宣肺利气而止咳。 连翘 清热解毒 佐药:薄荷 疏散风热 芦根 清热生津而止咳 使药:甘草 调和诸药,与桔梗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