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ancreatitis.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4.pancreatitis.pptx》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ancreatitis
- 资源描述:
-
1、胰腺炎,北医三院消化科 黄永辉,正常胰腺及胰腺管开口结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胰酶的不正常激活而导致胰腺实质的自身消化和损伤,激活的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胰腺水肿,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重者胰腺发生坏死或出血,可出现循环、呼吸、肾、血液、消化等多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1),AP全球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酒饮量 肥胖人群增加 诊断技术提高 性别:男性女性 高发年龄:4060岁,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
2、ent of AP. J. Gastroenterol. Hep. 2002,【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5% 总死亡率:10%(222%) 老 年 人:1530% 青 年 人:10% SAP死亡率:2030%,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P. J. Gastroenterol. Hep. 2002,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病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 约20%患者起病凶险,预后不佳; 住院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为10%左右; 老年病人的病死率(1525%)显著高于年轻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威胁患者生命的消化道危症之一,约
3、占AP的5%-10%,伴有持续(48h)的器官功能衰竭。SAP早期病死率高,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更高。,胰 腺 炎 简 介,【病因及发病机制】(1),AP的病因,一、胆道疾病:最常见病因,又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 疾病: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 ABP发病机制: (1)壶腹部嵌顿 100年前,Opie提出“胆汁返流共同通道学 说”,一直沿用至今。壶腹部出口梗阻 胆道内 压增高 胆汁反流入胰管 胆汁内卵磷脂被胰 液内磷脂酶A分解为溶血卵磷脂 对胰腺产生毒 性作用。,【病因及发病机制】(2),胆源性胰腺炎(壶腹部嵌顿共同通道学说),
4、胆源性胰腺炎(壶腹部嵌顿共同通道学说),ABP发病机制:,(2)胆石通过学说 胆石从胆管排出过程中刺激了Oddi括约肌,导致其 充血、水肿、痉挛、功能紊乱,甚至逆向收缩,形成暂时性或功能性梗阻,导致胆汁反流,引发胰腺炎。尤其对微胆石的研究更证实了这一观点。,ABP发病机制:,(3)Oddi括约肌松驰 胆石移行进入十二指肠,引起暂时性Oddi括约肌功能不全,致使十二 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 (4)胆管炎症及其毒素的作用 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溶血卵磷脂等也可能通过与胰腺的共同淋巴系统扩散到胰腺,或者胆管炎症影响到胰腺。 暴饮暴食、酒精既对胰腺有直接损伤作用,同时也可诱发或加重胆源性胰腺炎
5、。,【病因及发病机制】(3),二、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病因及发病机制】(4) 三、胰管阻塞 阻塞-分泌旺盛学说: 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以及胰腺分裂症 胰管梗阻 胰管内压增高 胰腺腺泡破裂 胰液和胰酶溢入间质 产生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5),四、其他病因 手术/创伤 ERCP(医源性) 内分泌/代谢障碍 感染 药物损伤 遗传性胰腺炎 特发性,感染:,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 病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病毒性肝炎 寄生虫:蛔虫,药物损伤:,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达30余种,机制不十分清楚。 磺胺类、消炎痛、地高辛、利福平等 激素胰管上皮细胞增生,间质炎、胰 液浓缩 口服避孕药甘油三酯
6、 可待因Oddi括约肌痉挛,高脂血症 : 血液粘稠度增加致胰腺血循环障碍 胰腺内黄色瘤阻塞 来自胰外的脂肪栓塞 甘油三酯被分解为有细胞毒性的游离脂肪酸 高钙血症: 甲旁亢血钙激活胰酶,8%-25%病因不明特发性急性胰腺炎 (idiopathic pancreatitis) 隐匿性胆石症(微小结石) 未诊断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胆管及胰管的异常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胰腺、壶腹其它肿瘤 囊性纤维化,【病因及发病机制】(6),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腺消化酶经一系列激活过程,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导致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坏死及出血。 正常胰腺能分泌十几种酶,其中以胰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弹性
7、硬蛋白酶等为主。这些酶平时多以无活性的胰酶原颗粒的形式存在于腺泡细胞内。同时,胰腺还以产生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如1抗胰蛋白酶,抗糜烂蛋白酶等。,胰酶的级联放大效应:始于胰蛋白酶激活,逐级放大,【病因及发病机制】(7),“胰酶自身消化”学说 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 胰腺微循环障碍 肠道细菌易位与“二次打击”学说,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目前认为,无论是胆源性、 胆汁逆流、胰管内高压或酒精性等病因引起的AP,都有嗜中性白细胞过度激活,并随之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如TNF-、IL-1、IL-6 及IL-8 等,引起细胞黏附分子上调和白细胞活化以及许多其他介质爆发等一系列连锁和放
8、大反应。这种不可逆的促炎症介质刺激物大量释放以及效应细胞的活化即“瀑布样效应”最终导致重症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胰腺微循环障碍,作为AP 的启动、持续和加剧损害的因素,胰腺微循环障碍的作用近年来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胰腺的解剖学特点决定了胰腺易发生缺血和坏死。胰腺持续缺血可能是AP 持续恶化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BK)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内皮素(ET) 、一氧
9、化氮(NO) 等均在胰腺微循环障碍中起重要作用。,肠道细菌易位与“二次打击”学说,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细菌易位是AP 感染的主要原因,而感染是影响AP 疾病严重程度甚至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有学者提出关于SAP发感染最终导致MODS的“二次打击”学说。认为在 SAP发生后,由于组织缺血、损伤、坏死、内毒素血症等原因造成循环中TNF-和IL-1等水平升高,进一步刺激IL-6 和IL-8 等细胞因子产生,造成体内第一次高细胞因子血症。此时激活的嗜中性白细胞聚集于肺、肝脏等器官。随着病情恶化,机体大量水分丢失,心输出量和肠血流量减少,胰腺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退以及肠道菌群紊乱,在这样的条
10、件下,肠道细菌就易于穿越黏膜屏障进入组织而发生定植。如果发生细菌易位、感染等并发症,则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致炎症细胞因子,引起循环中第二次细胞因子高峰,从而过度激活嗜中性白细胞,引发多脏器损伤,最终导致MODS。,【分型】(1),病理分型: 水肿型 此型较多见,占90以上。胰腺肿大,组织学检查间质中有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无明显的腺泡坏死和血管损伤出血。 出血坏死型 胰腺实质有细胞坏死、脂肪坏死、动脉内血栓形成、血管破坏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有化脓性炎症。,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明显肿大,实质强化程度降低,但密度尚均匀,胰尾前方少许渗液(白箭),胆囊内可见高密度结石(黑箭),出
11、血坏死型:胰体尾正常的胰腺组织消失,代之为低密度、无增强液性坏死区(白箭),与正常强化的残余胰头腺体组织(黑箭)对比鲜明,【分型】(2),临床分型: 轻型(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 重型(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伴有脏器衰竭和(或)局部并发症,如坏 死、脓肿及假性囊肿。,SAP 的 特 点,01,02,03,04,治疗的难题和焦点,外科干预时机的选择尚不统一,多学科协作治疗已必不可少,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表现】(1),腹痛 发热 恶心、呕吐与腹胀 黄疸 休克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其他,【临床表现】(2),一、症状:
12、 1、腹痛:急性腹痛是AP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95%) 原因包膜张力增高; 局限性腹膜炎; 胰胆管痉挛; 腹膜后水肿及肿胀的胰腺刺激腹膜后神经丛. 部位:一般位于中上腹,可偏左或偏右.,特点: 急性发作的持续性疼痛(钝痛、刀割样、钻顶样或绞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散并有阵发性加重; 进食后疼痛加重,前倾坐位或弯腰抱膝位可缓解; 不能为一般解痉剂缓解; 水肿型持续35天自限缓解.,2、恶心、呕吐及腹胀: 一开始较频繁,以后逐渐减少.如腹腔神经丛受累或肠系膜根部出血,即可产生肠麻痹与腹胀. 3、发热: 腹痛伴发热是本病的特点之一.早期发热由于组织损伤产生内源性致热源所致,后期系感染所致.,4、低血压
13、或休克:仅见于重症 机理激肽末梢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有效血容量不足; 呕吐体液丢失与电解质紊乱; 第三间隙扩大; 肠麻痹肠内积液过多; 消化道出血; 心功能不全(心肌抑制因子的释放). 5、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代酸、低钾、低镁、低钙 血症等.,【临床表现】(3),二、体征: 1、轻型:一般全身情况尚好,体征较少,多数有上腹压痛,无肌紧张与反跳痛,可有腹胀、肠鸣音减弱,一般无移动性浊音. 2、重症:一般情况较差,表情痛苦,辗转不安,脉快,血压下降,呼吸加快.腹部压痛明显,常有腹膜刺激征,肠麻痹明显,移动性浊音可阳性.腹水常为血性,淀粉酶明显增高.少数患者因胰酶和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与肌层渗
14、入皮下,可见腰侧皮肤出现灰紫色斑(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斑(Cullen征).,Cullen征:血性渗出液渗入脐周皮下呈蓝色血淤; Grey-Turner征:渗至双胁腹皮下呈蓝-棕色血淤。,【临床表现】(4),三、病程: 1、轻型:经治疗数天后症状减轻,一周左右症状消失; 2、重症:至少23周后始能恢复,病程中多伴有并发症,时刻威胁生命. 3、极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常无明显腹痛,迅速出现休克、心跳骤停、昏迷而死亡,又称胰源性猝死。对临床上SAP患者中病情极其凶险者冠名为早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或暴发性胰腺炎(fulminate pancreatitis)。,【并发症】,(一)局部
15、并发症 1、急性液体积聚 2、胰腺脓肿 3、胰腺假性囊肿,(二)全身并发症 1、败血症 2、ARDS 3、胰性脑病 4、DIC 5、MODS 6、糖尿病,局部并发症: 急性液体积聚:发生于病程早期,胰腺内或胰周或胰腺远隔间 隙液体积聚,并缺乏完整包膜。 胰腺脓肿:SAP起病后2-3周,因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 成脓肿; 高热、腹痛加重、上腹包块、毒血症状。 假性囊肿:常在病后 34 周形成,多位于胰体尾部; 胰液及液化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周围包裹; 大小不一,压迫周围组织; 囊壁无上皮,仅见坏死肉芽和纤维组织,囊肿穿破 可致胰源性腹水。,全身并发症(SAP),脏器 损害结果 肺 急性呼吸窘迫
16、综合症 血管、心脏 休克、血栓栓塞、糜烂性出血、胸水、心包积液、心肌损 害、心律紊乱 肾 急性肾功能衰竭、坏死性肾病 胃、肠 糜烂、出血、溃疡、肠麻痹、梗阻 肝、胆管、脾 急性肝坏死、胆汁淤积、胆总管压迫、节段性门脉高压 脑 胰性脑病 脂肪组织 坏死 代谢障碍 低血钙、低血钾、低白蛋白血症、高血糖或糖尿病,高脂血症 凝血机能 高凝或低凝状态、DIC,急性胰腺炎的全身并发症:,急性胰腺炎(AP),SIRS 脓毒症(sepsi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DOS) 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17、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胰 腺 炎,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急性胰腺炎(AP),1.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cute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FC) 2.急性坏死物积聚(acute necrotic collection,ANC) 3.包裹性坏死(walled-off necrosis,WON) 4.感染性坏死(infected necrosis) 5.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胰 腺 炎 简 介,ARDS发生机制: 血容量下降,引起肺小静脉收缩 血管
18、活性物质释放,引起肺小动脉痉挛 胰酶进入血循环对肺毛细血管直接损伤 血管活性胰激肽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高凝状态致肺微血管栓塞 溶血卵磷脂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分解,【实验室检查】,(一)白细胞计数:多有血WBC增高和粒细胞核左移。 (二)淀粉酶测定 1、血清淀粉酶:超过500U(Somogyi)即可确诊,300U时结合临床可以考虑AP的可能; 但需注意: 时间:一般起病后68小时开始升高, 1824后达到高峰,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部分重症者可以正常或低于正常; 一些急腹症如胆石症胆囊炎、溃疡病穿孔、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及肠系膜血管栓塞等都可升高,但一般不超过500U.,2、尿淀粉酶:如
19、肾功能正常,急性胰腺炎常超过256U,尿淀粉酶较血清淀粉酶上升晚(1224小时),持续时间长(12周).故适用于测定血清淀粉酶较晚的病人. 3、胰源性腹水或胸水内淀粉酶浓度明显增高,对诊断很有诊断价值. 4、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CAm/CCr) 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清肌酐/尿肌酐100 正常值14%, 急性胰腺炎5%,是特异性较好的指标之一. 如1%,对巨淀粉酶血症有价值.,(三)脂肪酶 一般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1.5U(CherryCrandall),是特异性较好的指标之一. (四)血清正铁白蛋白 腹腔内出血 Hb被分解释放出血红素 氧化成正铁血红素白蛋白 正铁白蛋白
20、因出血是出血坏死型的特点,故可用来鉴别两型胰腺炎.但注意其他原因的腹腔内出血均可阳性.,(五)生化检查 1、高血糖(暂时性血糖升高常见,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减少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 10mmol/L 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 ) 2、低血钙(暂时性低钙血症 (2mmol/L) 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若血钙低于1.5mmol/L 以下提示预后不良)。 3、肝功能: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患者,多于发病后 47 天恢复正常。 ),血清AST、LDH增高 4、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时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情况可能是病因或是后果
21、,后者在急性期过后可恢复正常。 ) 5、低氧血症,【影像学检查】,(一) 腹部平片 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 “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提示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征。 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水。,(二) 腹部B超 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 AP时B 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 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 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 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三) CT 显像 CT根据胰腺组织的影像改变进行分级,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其严重程度,特别是对鉴别轻和重症胰腺炎,以及附近器官是否累及具有重要价值。 轻症可见胰腺非特异性增
22、大和增厚,胰周围边缘不规则; 重症可见胰腺坏死、胰周围区消失;网膜囊和网膜脂肪变性,密度增加;胸腹膜腔积液。增强 CT 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急性水肿性胰腺炎CT平扫,胰腺,脾,右肾,肝,下腔 静脉,腹主 动脉,胆囊,胃,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CT对比增强扫描,胰腺,胃,胆囊,肝,下腔 静脉,腹主 动脉,脾静 脉,左肾,脾,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CT平扫,胰腺,胃,肝,脾,腹主 动脉,下腔 静脉,右肾,肾前筋 膜增厚,胆囊,【诊断】,急性上腹痛伴有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血、尿淀粉酶升高或腹水中淀粉酶升高; B超、CT检查或手术发现胰腺炎症、坏死等间接或直接改变。 含第1项在内的2项以上标准
23、并排除其他急腹症可诊断AP。 少数腹痛不明显或症状严重,但淀粉酶不高,突然发生休克者,应高度警惕坏死性胰腺炎可能。,诊 断, 与符合的腹痛 (急性、突发、持续、强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倍以上正常上限值; 腹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临床上符合此项特征中的项,即可诊断为,AP的诊断标准:,胰 腺 炎, 诊 断 Diagnosis,有无急性胰腺炎? 有无严重并发症?,解,决, 临床分期 Clinic stages 全病程可以分三期,但是不是所有病人都有三期病程。 1. 急性反应期 自发病至两周左右,常有休克、肾衰、呼衰、脑病等主要并发症。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