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71618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格式:PPT
  • 页数:80
  • 大小:27.5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中国历史7 7年级上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封面页封面页.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u人教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版七年级新教材按按时时序编排序编排,叙述,叙述历史发展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授最基础史发展线索,传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期的阶段性特征。u以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生关注这些历史

    2、进程的空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形成初步的时空域变化,形成初步的时空观。观。七年级七年级上册上册共共2121课,课,4 4个单元。其中正课个单元。其中正课2020节,活动课节,活动课1 1节节。第第1 1课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 第第2 2课课 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第第3 3课课 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第第4 4课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第5 5课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第6 6课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第7 7课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第8 8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3、 第第9 9课课 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 第第1010课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第1111课课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第第1212课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第1313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第第1414课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第第1515课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第1616课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第第1717课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第1818课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第1919课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政治

    4、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第2020课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第2121课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2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共共2222课,课,3 3个单元。其中正课个单元。其中正课2121节,活动课节,活动课1 1节。节。第第1 1课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第2 2课课 从从“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到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第第3 3课课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 第第4 4课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第5 5课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第6 6课课 北宋的政治

    5、北宋的政治 第第7 7课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第8 8课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第9 9课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第1010课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第1111课课 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统治 第第1212课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第1313课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第1414课课 明朝的统治明朝的统治 第第1515课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第1616课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第1717课课 明朝的灭亡明朝的灭亡 第第181

    6、8课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第1919课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第2020课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第2121课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第2222课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u人教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版七年级新教材按按时时序编排序编排,叙述,叙述历史发展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授最基础史发展线索,传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元,

    7、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期的阶段性特征。u以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形成初步的时空域变化,形成初步的时空观。观。3关于学习板块的导言关于学习板块的导言建议:建议:认真研读课标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的导言认真研读课标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的导言部分,掌握中国古代史发展的部分,掌握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基本线索,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总体趋势,明晰中国古代史教学内,明晰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的容的整体结构

    8、整体结构;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4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要放在统一多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要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上。上。u高度重视多民族问题高度重视多民族问题u突出国家统一的历史传统突出国家统一的历史传统u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于课标确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基于课标确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5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6u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

    9、程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在课程目标上继续沿用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在课程目标上继续沿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态度价值观”的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进行课程设计。进行课程设计。u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2015版初稿)基版初稿)基于国际和中国对于国际和中国对“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研究,在研究,在课程目课程目标中提出标中提出了五个了五个“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时空:时空观念、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价值观。7如何认识处理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何认识处

    10、理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历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和和关键关键能力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2015版初稿)版初稿)8 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史料史料 实证实证 时空时空 观念观念 历史历史 理解

    11、理解 历史历史 解释解释 历史历史价值观价值观9 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史料史料实证实证时空时空观念观念 历史历史 理解理解家国家国情怀情怀唯物唯物史观史观1011u教师教师在重视三维目标落实的同时,在重视三维目标落实的同时,需认真需认真思考学思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寻找三维目标与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寻找三维目标与学科核学科核心素养心素养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共同价值追求。u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具体教学实践中,可将可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与与“时时空观念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结合起结合起来,把来,把“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与与“史料实证史料实证”结合

    12、结合起来,起来,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和“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结合起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分析和教学设计来,进行综合考量分析和教学设计。如何认识处理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何认识处理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新版教材对课时的新版教材对课时的调整调整1 1课课时时变变为为2 2课课时时原课题原课题现课题现课题第第6 6课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战国的纷争第第6 6课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第第7 7课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第1212课课 大一统的汉朝大一统的汉朝第第1111课课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第第1212课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13、王朝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第1919课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第第1717课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第1818课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2 2课课时时变变为为1 1课课时时第第8 8课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第9 9课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第第8 8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第第1616课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第1717课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第第1515课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第2121课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

    14、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朝文化(一)第第2222课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朝文化(二)第第2020课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2新版教材对课时的新版教材对课时的调整调整取消取消课题课题第第7 7课课 大变革的时代大变革的时代相关内容调整到第相关内容调整到第6 6、7 7课课第第1212课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两汉经济的发展 只将只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调整到调整到第第1212课,其余内容基本无课,其余内容基本无第第1414课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朝的和战不做完整的、系统的介绍不做完整的、系统的介绍新增新增课题课题第第1

    15、313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包括:光武中兴、外戚包括: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义弥补了缺少东汉历史的不弥补了缺少东汉历史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对秦汉历足,有利于学生对秦汉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13新版教材对课文内容的新版教材对课文内容的调整调整比原来比原来的更详的更详细或变细或变/增为增为正文子正文子目目原始农业的发展、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原始农业的发展、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商鞅的发明、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商鞅变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秦灭六国、楚汉之争、变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秦灭六国、

    16、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盐铁专卖、对西域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盐铁专卖、对西域的管理(班超经营西域变为正文)、八王之乱、的管理(班超经营西域变为正文)、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4新版教材新版教材对对课文内容的课文内容的调整调整从正文从正文变为变为非正文非正文山顶洞人、管仲相齐、金文、农历与节气、兵家、山顶洞人、管仲相齐、金文、农历与节气、兵家、焚书坑儒、秦陵兵马俑、郦道元和焚书坑儒、秦陵兵马俑、郦道元和水经注水经注15新版教材新版教材对对课文内容的课文内容的调整调整(

    17、不是在正(不是在正文中)文中)新增内容或新增内容或更详细更详细良渚文化、陶寺遗址、安阳殷墟、步兵逐渐良渚文化、陶寺遗址、安阳殷墟、步兵逐渐成为军队主体、田赋、汉武帝确立察举制、成为军队主体、田赋、汉武帝确立察举制、州牧割据、南海诸岛、诸葛亮、十六国北朝州牧割据、南海诸岛、诸葛亮、十六国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北魏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北魏时的洛阳时的洛阳16新版教材新版教材对对课文内容的课文内容的调整调整取取消消内内容容大汶口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三星堆三星堆”文化、夏商周陶瓷文化、夏商周陶瓷业业/玉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奴隶的悲农业和畜牧业的

    18、发展、奴隶的悲惨生活、城濮之战、吴越争霸、桂陵之战惨生活、城濮之战、吴越争霸、桂陵之战/马陵之马陵之战战/长平之战(只留名称)、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长平之战(只留名称)、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屈原和和医学的成就、屈原和“钟鼓之乐钟鼓之乐”、九章算九章算术术和地动仪、王充和和地动仪、王充和论衡论衡、佛教的盛行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神灭论17新版教材新版教材对对课文内容的课文内容的调整调整表述表述有有变化变化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人文始祖、夏朝的兴衰、青铜器的人文始祖、夏朝的兴衰、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孟子对战争的看法、沟通中外文明的文化内涵、孟子对战争的看法、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19、、道教和佛教、科学家祖冲之、书法、道教和佛教、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与雕塑(魏晋南北朝时期)1819怎样看新版教材对课文内容的调整怎样看新版教材对课文内容的调整 减少的知识点或由正文变为非正文的知识点,减少的知识点或由正文变为非正文的知识点,不影响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学不影响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学习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习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一一 降难度,要求更明确降难度,要求更明确二二 为使历史发展线索更为清晰,更客观地反映历为使历史发展线索更为清晰,更客观地反映历史进程,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史进程,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三

    20、三 增加或强化涉及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的内容增加或强化涉及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的内容四四 重视历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能力重视历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能力五五如何认识把握新版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落差如何认识把握新版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落差课标系统课标系统与教科书系统很难做到与教科书系统很难做到“严丝合缝严丝合缝”课标内容总体上看更宏观,更原则,有课标内容总体上看更宏观,更原则,有“点题点题”之功,这也给教科书编写预留了一定的张力和空之功,这也给教科书编写预留了一定的张力和空间;教科书内容总体上看更微观、更具体,这也间;教科书内容总体上看更微观、更具体,这也需要教科书编写充分利用课程标准预留的张力和需要教科

    21、书编写充分利用课程标准预留的张力和空间,做空间,做“破题破题”之事。之事。课标的课标的修订者从修订者从“减负减负”的视角删除的视角删除一些内容一些内容,而教科书的编写者从而教科书的编写者从“影响影响”或或“衔接衔接”等视角等视角增加一些内容,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冲突和矛盾增加一些内容,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冲突和矛盾,存在这样稍许的落差是允许的。,存在这样稍许的落差是允许的。20u教科书的定位教科书的定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年版):教材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编写建议部分: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最主要要、最基本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的教学资

    22、源。课程课程资源部分: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资源部分: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u新版历史新版历史教科书正是依据教科书正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编写并体现了其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并体现了其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2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u使用新教材的使用新教材的建议(叶小兵教授)建议(叶小兵教授)坚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引领 整体整体把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把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 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用好教科书学生学习的角度用

    23、好教科书2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追求的目标:创建活力课堂我们追求的目标:创建活力课堂教师情绪饱满教师情绪饱满 +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兴趣盎然第一个第一个“法法”指教学的通行指教学的通行法则和规律法则和规律(教学法)(教学法)第二个第二个“法法”具体的教学模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式和方法(教学方法)学方法)第三个第三个“法法”特定教学环境特定教学环境下最能体现教下最能体现教学规律的章法学规律的章法(个体教学气(个体教学气质与风格)质与风格)“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叶圣陶)(叶圣陶)2324 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

    24、的教学设计优秀的课堂优秀的课堂教学教学锤炼教学技能锤炼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知识讲座、学术报知识讲座、学术报告告摒弃摒弃“一言堂一言堂”,不,不能一味追求能一味追求“学术性学术性”知识内容传授和传授知识的形知识内容传授和传授知识的形式相辅相成(语言、教态、表式相辅相成(语言、教态、表情)情)重知识内容传授,也重知识内容传授,也要重传授知识的形式要重传授知识的形式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开发学生资源就是让开发学生资源就是让学生学生“动动”起来起来我们追求的目标:创建活力课堂我们追求的目标:创建活力课堂使用教科书的建议使用教科书的建议u用好教科书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用好

    25、教科书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25北京四北京四中历史组推荐初中学生中历史组推荐初中学生阅读阅读书籍列举书籍列举26北京四北京四中历史组推荐初中学生中历史组推荐初中学生阅读阅读书籍列举书籍列举27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第1 1单元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单元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中华文明的源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中华文明的源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第一单元的第一单元的“点点”和和“线线”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标准标准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时期定为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时期定为“史前时期史前时期”,是从历史认识的角度上而言的,是从

    26、历史认识的角度上而言的,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活动开始,至夏朝建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活动开始,至夏朝建立之前,时间大约是一百多万年前至公元前立之前,时间大约是一百多万年前至公元前2121世世纪左右。纪左右。第一单元的第一单元的“点点”和和“线线”学习要点学习要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北京人北京人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半坡居民、河半坡居民、河

    27、姆渡居民的生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的产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炎帝与黄帝的炎帝与黄帝的传说故事传说故事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神话中的历史信息u线:中国早期人类的进化历程,线:中国早期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发展,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发展,炎黄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28、,代代传承,延绵不断。代代传承,延绵不断。第一单元阶段特点第一单元阶段特点1.元谋人、元谋人、北京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体现中国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中华体现中国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中华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透,融聚一体的特点。2.2.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一。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分别代表了我分别代表了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3.3.把把炎黄炎黄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9、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反映这一反映这一时代的巨大进步。时代的巨大进步。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知识框架知识框架史前史前时期时期中国中国远古人类远古人类早期早期文明文明的的起源起源居住居住生产生产其他其他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北京周口店北京人(距今约(距今约7070万万2020万年)万年)龙骨山龙骨山山洞山洞打制石器、使用天然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火、采集采集、狩猎、狩猎群居群居浙江余姚河姆渡人浙江余姚河姆渡人(距(距今七千年今七千年左右左右)干栏式干栏式房屋房屋磨制磨制工具工具制作制作陶器陶器耒耜耕作耒耜耕作饲养饲养家畜家畜种植水稻种植水稻制作玉器制作玉器乐器乐器天然天然漆漆象牙雕刻象牙雕

    30、刻使用使用聚聚落落陕西西安半坡人陕西西安半坡人(距今(距今约六千年约六千年)半地穴半地穴式式圆形圆形房屋房屋种植种植粟粟纺织制衣纺织制衣装饰品装饰品乐器乐器黄河流域炎黄部落黄河流域炎黄部落(四五千年(四五千年前前)建造建造宫室宫室农耕农耕、制陶、掘井、制陶、掘井纺织纺织缫丝缫丝、造船、造船煮盐、炼铜、交换煮盐、炼铜、交换仓颉造字仓颉造字伶伦制伶伦制乐乐隶首制算盘隶首制算盘部落部落第第1 1课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知道北京人的特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研究人类起源的主

    31、要证据。证据。【教材知识结构教材知识结构】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元谋人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北京人内涵最丰富、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如何落实课标要求:如何落实课标要求:“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P2教材:引言:“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课文注释:“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P4“科学家主要根据出土的动物和植物化石来研究当时的环境”正文:第二段“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旧课文是“已知”教材如何落实课标要求:教材如何落实课标要求:“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

    32、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P3教材:单设“北京人的发现”子目 正文:明确讲出发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图:北京人头盖骨、牙齿、复原头像 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教学处理教学处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教学片段教学片段 讲述发现讲述发现北京人北京人的故事的故事 1918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听说北京周口店一带有“龙骨”,就风尘仆仆地骑着毛驴直奔周口店。刚到时,他们的收获并不大,但是安特生却充满了信心,他曾轻轻叩着岩墙对助手说:“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现在唯

    33、一的问题就是去找到它。”执着的信念使这位科学家终于叩开了北京人之家的大门。1926年,他们发现了一颗确凿无疑的古人类的牙齿。第二年,以亚洲的第三纪人类周口店的发现为题,向全世界宣布了北京人的重大发现。古人类学家们把这一新发现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北京直立人”或俗称“北京人”。教学处理教学处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教学片段教学片段 讲述发现讲述发现北京人北京人的故事的故事 1929年12月2日,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的是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这天下午四点多,他正在观察现场的发掘情况,工人师傅们一手拿着蜡烛,一手进行着小心挖掘。突然

    34、,裴文中看到土中有一个圆圆的东西露出来,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考古学家的直觉,他立刻断定这是一颗古人类的人头。他兴奋地叫起来“人头!”喊声把洞内外的工作人员都惊动了。大家盼望已久的宝贝,今天终于和它见面了。顾不上天黑和寒冷,大家一鼓作气,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问世了!他们把挖出的头盖骨抱回宿营地,先用火盆把它烘干,然后用水糊上几层棉纸,再糊上石膏加麻袋片,最后用两床棉被包起捆好,就这样层层保护着,运往北京城。1929年年12月月2日,中国考古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发学者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整的头盖骨。1929年发现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年发现的北京人头骨化石教学处理教学处理“知道化石是

    35、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在中国的国土上,早在几十万年以前就有远古人类在生存生活。发现头盖骨的这个洞穴,就是著名的猿人洞,位于龙骨山北坡。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约20米,总深度约50米。洞壁上“猿人洞”三个大字为郭沫若所题。北京猿人在这里居住了约30万年。本课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及其特征本课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及其特征地理环境身体特征生活状况社会组织 通过动物化石,分析北京通过动物化石,分析北京人生活的地理环境特点?人生活的地理环境特点?【教学片段】【教学片段】探讨北京人的特征探讨北京人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此图是根据20世纪前期在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山洞中发

    36、现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制作的复原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问1: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北京人”头部有什么特征?提问2:我们为什么称他们是“人”而不称为猿呢?考古学家如何得出这一结论?提问3: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在北京猿人遗址中,这类石器大约有10万多件,这些石器有什么共同点?【案例案例】拜访我们的远古祖先拜访我们的远古祖先“北京人北京人”北京四中房山分校北京四中房山分校 王龙王龙 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去过去过没去过没去过8 8人人2121人人学情调查:是否去过周口店猿人遗址?学情调查:是否去过周口店猿人遗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实

    37、地考察、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探究北京人遗址,了解北京人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北京人遗址,了解北京人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现的意义,知道化石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体验考古精神,强化要作用;体验考古精神,强化“史论结合,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从史出”的意识,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珍视人类文化遗产。【重点重点】探究北京人特征研究探究北京人特征研究【难点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探究活动的组织 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证据u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北京人的体貌特征u北京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北京人的居住生活环境u北京人对火的使用北京人对火

    38、的使用u北京人的制作和使用工具北京人的制作和使用工具u北京人的生活组织形式北京人的生活组织形式实地探究前的准备与指导阶段实地探究前的准备与指导阶段综合综合实践实践探究探究活动活动任务任务单单学习评价根据自己的考古发现和探究结论,绘制北京人生活场景想象图第第2 2课课 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了解了解半坡半坡居民、居民、河姆河姆渡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农业的产生。知道考考古发现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教材知识结构教材知识结构】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点)(点)河姆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点)(点)

    39、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发展(线)(线)采集经济采集经济生产经济生产经济化石化石考古发现考古发现教学活动建议教学活动建议 通过半坡遗址、通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考古发现,比较比较半坡人半坡人和和河姆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异同。生活的异同。原始农耕原始农耕文化的共文化的共同特征同特征1.1.原始农业、畜牧业原始农业、畜牧业 2.2.磨制石器磨制石器3.3.定居村落定居村落 (水井、房屋)(水井、房屋)4.4.制造陶器制造陶器 比较比较半坡人半坡人和和河姆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不同点生活的不同点北方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原始聚落)始聚落)南方南方(长江流域的河

    40、姆渡(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聚落)原始聚落)气候温暖气候温暖气候湿润气候湿润种植粟、黍种植粟、黍种植水稻种植水稻半地穴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干栏式房屋半坡半地穴半坡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复原图河姆渡干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栏式建筑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1.半坡、河姆渡房半坡、河姆渡房屋不同的主要原因屋不同的主要原因 气候 资源 历史渊源 南方 巢居 北方 穴居2.2.离洞建房的意义离洞建房的意义 扩大了活动空间 改善了居住条件(防风、防雨、防寒、防兽)促进以后家庭的形成。因地制宜的智慧因地制宜的智慧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教

    41、学活动设计:探究陶器图案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半坡出土的彩陶彩陶鱼纹盆彩陶鱼纹盆(半坡类型)(半坡类型)高17厘米,口径31.5厘米,青海青海新问题:以良渚文化取代旧的大汶口文化 旧大汶口文化:强调出现阶级分化 良渚文化:丰富,新石器时代的代表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200年左右,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第第3 3课课 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知道炎帝、黄帝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息。【教材知识结构教材知识结构】炎黄联盟炎黄联盟

    42、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发明 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的禅让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区别:有考古证实者为史实有考古证实者为史实 未证实者为传说。未证实者为传说。联系:联系:A.A.传说本身就是人类心理与精神探索与追求传说本身就是人类心理与精神探索与追求的一部分内容。的一部分内容。B.B.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一部分历史现象与史实。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一部分历史现象与史实。(地下发现和文字证据)(地下发现和文字证据)遂公盨(xx)遂公盨内铭文 文物介绍:西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西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20022002年年在海外文物市场被偶然发现。在海外文物市场被偶然发现。

    43、天命禹敷土,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随(堕)山浚川。川。乃自作乃自作配乡(享)民,配乡(享)民,成父母。成父母。黄炎联盟黄炎联盟【案例案例】炎黄联盟炎黄联盟(旧:炎黄战蚩尤)(旧:炎黄战蚩尤)北京四中北京四中 王小琼王小琼 教学难点: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教学难点: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息,在此基础上对“寻根问祖,彰显了中华寻根问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凝聚力”有初步的认识。有初步的认识。导入导入P12 华夏族的形成中原的黄帝部落中原的黄帝部落东方夷人部落东方夷人部落 (包括太皞氏、少昊(包括太皞氏、少昊氏、蚩尤、后羿氏、蚩尤、后羿等等)南方的三苗集团南方的三苗集团

    44、原始社会末期,在我国境内存在着三大部落联盟炎黄部落之间的阪泉之战炎黄和蚩尤部落之间的涿鹿之战中原与三苗集团的几次战役促进华夏族形成的关键性事件 从现在的文献上看,他们在相互的战争中,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显然占了一定的优势,华夏民族的中坚和核心部分。可以说,华夏族是以炎黄部落联盟为主体,融合了一部分东夷集团和南方三苗集团而形成的。施宣国等主编的千古之谜陶寺遗址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历经长时段考古挖掘,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整理、编纂与修改,集结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陶寺文化 陶寺文化大致年代为公元前2450前1900年。早期王级大墓随葬数以百计的高等级奢侈随葬品,与80%空无一物的平民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最早的红铜铸造铜铃与朱书文字,使学界开始认识到陶寺遗址在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夏文化探索等上古史考古探索方面的独特重要学术价值。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形器陶寺遗址出土的玉钺陶寺遗址观象台感谢观看感谢观看 敬请指正!敬请指正!Thanks For Appreciation托起绿色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7161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