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讲义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经济学说史》讲义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说史 经济 学说 讲义 亚当 经济理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Adam SmithAdam Smiths Economic Theorys Economic Theory)本章结构本章结构l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l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第一节第一节 亚当亚当斯密的生平、著作斯密的生平、著作一、亚当一、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形成于18世纪5070年代,比威廉配第晚一个世纪。18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经济特征:1、农业占优势转变为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向技术机器生产过渡的时期;2、“圈地运动”导致自耕农的消灭和资本主义大农场的日益增多,大量破产农民转变为工业劳动力和农场中能够的雇佣工业;3、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不能
2、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4、工业革命开始展开;5、典型的资本主义结构已经形成。社会中明显地取分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大阶级;6、从国际上看,英国通过一系列商业战争确立了海上霸权,强占了大量殖民地。现在,自由竞争已经成为英国先进工商业实现扩张的最有效率的方式。材料材料1 1 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以机器为动力来代替人力、畜力为动力的生产工具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作英国产业革命一般认为是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比如法、美等国。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
3、。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1 1)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1764年-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1768年凯伊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敦又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后背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于是蒸汽机被发明出来;1735
4、年德尔比父子发明煤焦炭炼铁办法;1760年鼓风机发明。1783-1784年,熟铁出现;1770年钢出现;1856年,塞麦炼钢法,1867年,马丁炼钢法。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向蒸汽机;1782年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1800年,英国拥有蒸汽机321台、5210匹马力;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1759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4 4)在陆路交通方面)在陆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铁轨;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
5、汽机车;1825年于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1844年,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5英里。影响影响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斯密的生平和著作二、斯密的生平和著作 亚当亚当斯密斯密(Adam Smith,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
6、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或鼻祖,现代西方经济学之父。1723年6月5日,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卡柯尔迪。他的父亲是当地海关的审计员,在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母亲是大地主的女儿,一直活到90岁,仅比斯密早死6年。斯密生前丧父,童年体质孱弱多病,又无兄弟姐妹,一生未曾娶妻,同母亲相依为命年。斯密接受启蒙教育是在卡柯尔迪市立学校,这所学校在相当有名望的戴维米勒的领导下,造就了一批卓越人才。幼年的斯密在学校中以对书籍的热爱和超人的记忆而引人注目。斯密在卡柯尔迪度过了中小学时代。工场手工业和外贸相当发达的卡柯尔迪,使斯密对苏格兰社会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1737年,斯密以
7、出色的成绩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在该校的3年中,道德哲学教授哈奇森以渊博学识与高尚人格给斯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奇森也似乎注意到了他的天资,把16岁的斯密介绍给了当时正在写作人性论的哲学家大卫休谟。1740年,斯密作为斯内尔奖学金的获得者被推荐到牛津大学深造。在那里,他致力于钻研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古典著作,认真研究了人性论等当代和古代伟大思想家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古典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基础。1748年秋,斯密担任了爱丁堡大学讲师,1749年他编写过一份经济学讲义,在17501751年的冬天,讲授过一学期经济学。1751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从1752年起,他又继承他的老师哈奇森博士
8、任该校的道德哲学教授,直到1764年辞去教职为止。这个时期是他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1759年月,斯密以道德情操论(Moral Sentiments)名著。在斯密那个时代,“道德情操”这个词是用来说明自私的人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作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在伦理道德方面人们都具有怜悯他人的同情心。在该书中,作者主张保持现有的等级和社会秩序,确立对某种优势的尊敬是必要的。对智慧和道德的仰慕使情操高尚,过分崇拜金钱和势力,则会使道德堕落。阐明了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制他的感情或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或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必要
9、的社会。1766年斯密回到伦敦,大约有半年时间,他一面修订道德情操论,一面为写作政治经济学著作搜集资料。道德情操论出版后,亚当斯密加强了对法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763年他在格拉斯哥大学作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斯密在这个演讲中,论证了在经济自由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能够迅速地推动财富的积累,并围绕这个中心,初步分析了当时英国经济生活的基本问题,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从而确定了他经济研究的总的方向及其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思想。因此,可以把斯密在这次演讲中所阐明的基本思想,看作是他后来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雏形。1763年11月,斯密受聘作为英国财政大
10、臣查尔斯汤申德的养子年轻的巴克勒公爵出国旅行的家庭教师,进行了为期近年(1764年2月至1766年10月)的欧洲大陆之行。在此期间,由于比较空闲,斯密就在长期酝酿、构思的基础上,根据他已积累的资料,开始撰写他的经济学著作。1764年7月5日,斯密在图卢兹给休谟的信中写道:“为了消磨时光,我已开始写一本书。”他在这封信中所讲的已开始写的这本书,就是国富论。在整个旅行中,他访问了法国和瑞士的一些重要城市,考察了各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并与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百科全书派成员狄德罗、达朗贝、孔狄亚克、霍尔巴赫、爱尔维修,重农主义者魁奈、杜尔哥、奈穆尔、老米拉波等,就经济学、哲学、文学、政治等
11、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从中汲取了不少思想精华。在经济理论方面,对斯密影响较大的是魁奈和杜尔哥,在巴黎期间,斯密还曾将他正在创作中的国富论一书的某些观点,征求过魁奈、杜尔哥等重农主义者的意见。1766年11月初,斯密从巴黎回到了伦敦。在伦敦停留的半年时间内,他曾利用当时刚刚建立的英国博物馆所藏的丰富资料,继续进行国富论中所要论述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其中包括殖民地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等。1767年5月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卡柯尔迪,直到1773年4月的7年间,他一直在从事国富论的著述工作。1773年春,斯密携带已经完成的初稿前往伦敦,原来打算稍加修订和润饰便交给出版商出版,但是,他在伦敦看到了许多新
12、的资料,包括1774年以后杜尔哥特地寄给他的被称为“稀世珍本”的关于课税的备忘录,特别是1773年以后不断加剧的北美殖民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和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引起了他对殖民地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他又用了3年时间阅读资料,继续研究有关问题,对初稿进行了广泛的修改和补充。到1776年3月9日,国富论这部经济学巨著才得以问世。1778年1月,由于巴克勒公爵的举荐,亚当斯密被诺思首相任命为苏格兰海关专员及苏格兰盐税专员。斯密在担任这两项公职期间,从未停止过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在任职的第一年,他就利用担任海关和盐税专员所获得的实际知识,增补、修订了国富论中有关论述公共事务的部分,出版了
13、该书的第二版。1784年,斯密又根据从事海关专员所获得的确切资料,更详细地论述了苏格兰的渔业奖励制度、特许公司和非特许公司以及东印度公司等有关部分,出版了国富论第三版。1786年,亚当斯密又为国富论增写了序论及全书设计,出版了该书的第四版,这是斯密生前审订的最后一个国富论版本。1790年7月17日,斯密在爱丁堡与世长辞。在去世前一周,他坚持把16卷手稿付之一炬,只有少数几篇遗留下来并在后来出版。斯密去世后,后人先后出版了他的哲学问题论集(1793)和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格拉斯哥在19761983年间出版的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6卷)是斯密著作最完整的版本。斯密的个性。斯密的个性。
14、斯密最具色彩的个性是心不在焉:在他真的产生了浪漫情怀的时候他可能在舞会上认不出他的舞伴;在他带着访问者参观鞣皮厂解释他的劳动分工优势理论时他可能会掉进鞣皮坑里;他沏茶时他可能会把黄油面包放进茶壶里然后抱怨饮料的味道太差;早晨起来他在他的花园里用力吸入新鲜空气在一阵沉思默想之后,才发现自己穿着睡袍已经到了离家15英里以外的地方了;在任海关专员时他无数次受到持枪敬礼的礼遇,可能是试图回礼,他用手杖表演了一番精心的操练。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斯密与中国斯密与中
15、国斯密在国富论中论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有三十余处,他考察了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设想斯密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这主要表现在(1)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2)人口众多且最勤劳;(3)土地肥沃且耕种得最精细、最好;(4)手工业和制造业更为进步;(5)有良好的水路交通。斯密对中国停滞原因的分析斯密对中国停滞原因的分析“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中国特别重视农业,极端轻视甚至排斥对外贸易:“中国的政策,就特别爱护农业。中国人不重视对外贸易”。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在
16、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如果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的多。李约瑟斯密对中国发展的设想斯密对中国发展的设想中国要发展经济增加国民财富就必须加强分工,扩大市场。中国有辽阔的领土众多的人口,气候是各种各样的,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物产,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中国可以内向发展为基础,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开拓广大的国内市场;中国经济也不能单纯地闭关自守,而应该对外开放,同外国进行广泛的自由贸易,不仅要开拓国内市场,还要开拓国外市场,寻找本国的比较优势。“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
17、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能力。”“通过更广泛的航行,中国人自会学得外国所有各种机械的使用术和建筑术,以及世界其他各国技术上、产业上其他各种改良。”“如果这种国外贸易,有大部分由中国经营,则尤有这种结果。”(1 1)国富论国富论(1)(1)简介。简介。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 国富论。1776年在伦敦出版。19世纪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为中文,译名原富,1902年出版。.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上、下)。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第一
18、,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明确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于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就成为国富论的主题。(2 2)地位)地位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巨著,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既是古典派的又是庸俗派的各学说的启发点。全书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书中指出:“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书的”序言及全书
19、设计“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和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3 3)国富论国富论的内容结构的内容结构全书共分五篇,三十二章。第一篇(共11章),他从分工开始进而论及与之有关的交换(货币、价值)、分配(工资、利润、地租等问题。这一篇实际上围绕着提高劳动生产力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斯密又认为社会上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取决于资本量;社会就业人数的增加,从而产品的增加将是资本增加的结果。第二篇(共5章),他着重分析了资本的性质、资本积累和资本的用途。以上两篇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基本内容。第三篇(共4章)
20、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主要论述了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欧洲农业受阻抑的情况,和都市勃兴商业发展的作用。相当于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第四篇(共9章)评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学体系。对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等同起来的观点、贸易差额论和国家统治对外贸易的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对重农主义进行了温和地评价。一方面,肯定其认为在完全自由、完全公平的制度下国家才能繁荣的观点“最接近于真理”;另一方面批评了其片面地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工商业是不生产的观点。相当于经济学说史的部分内容。第五篇(共3章)论述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的来源,以及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主
21、张限制君主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主义。相当于财政学的部分内容。国富论的经济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国富论中若干经济观点被当时的政府所采纳,对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欧美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富论形成了政治经济学最早的完整体系,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的各个方面。富国论是政治经济学史上一部划时代著作。它汇集和大大发展了自配第以后一个多世纪的经济思想的优秀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第二节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主要经济理论亚当斯密
22、的主要经济理论一、利己心理理论一、利己心理理论人性论是斯密认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伦理道德领域人们都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领域人们都具有“利己心”。他从人性论出发,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这一思想成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在斯密看来,现实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最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制度。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有利于生产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达到社会共同利益。“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
23、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来自国富论 二、国民财富源泉理论国民财富源泉理论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也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创造财富的片面看法,强调一切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强调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并认为增加国民财富靠两种方法:第一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力,第二是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减少非生产劳动者人数。前者靠加强劳动分工;后者靠增加资本。三、三、“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理论理论斯密从“经济人”观念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他认为,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却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利益。在“自然秩序”下,能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
24、,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国家干预私人经济活动,只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实行经济自由主义才能充分体现“经济人”的利己本性,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每个人必然竭尽全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最大。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盘算的只是他自己的安全;他管理产业的方式是为了使其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其他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情不是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利益,往往使他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
25、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假装为公众幸福而经营贸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事实上,这种装模作样在商人中间并不普遍,用不着多费唇舌去劝阻他们。”来自国富论第四篇第二章。“骄傲而冷酷的地主眺望自己的大片土地,却并不想到自己同胞们的需要,而只想独自消费从土地上得到的一切收获物,是徒劳的。眼睛大于肚子,这句朴实而又通俗的谚语,用到他身上最为合适。他的胃容量同无底的欲壑不相适应,而且容纳的东西决不会超过一个最普通的农民的胃。他不得不把自己所消费不了的东西分给用最好的方法来烹制他自己享用的那点东西的那些人;分给建造他要在其中消费自己的那一小部分收成的宫殿的那些人;分给提供和整理显贵所使用的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