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7-心电图.ppt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457034
  • 上传时间:2020-04-11
  • 格式:PPT
  • 页数:65
  • 大小:12.9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7-心电图.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心电图
    资源描述:

    1、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北京医院心内科 曾学寨,重点内容,1.正常心电图的识别 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定位 3.心律失常房性、室性早搏,房颤、房室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一、临床心电学的历史 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四、心电图导联体系,临床心电学的历史,一、发现生物电现象 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L Galvani 蛙试验发现生物电现象。,临床心电学的历史,二、1887年Waller首次记录到人和动物心电图,临床心电学的历史,1903年,Einthoven应用弦线式电流计记录出较为精细

    2、的人类心电图,并开始运用于临床,至今已百年余。 心电图的百年发展史,涵盖了导联系统的建立、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发现、众多心电图现象和法则的认识、心电图概念和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临床心电学的历史,第一台弦线式电流计,现陈列在荷兰Leiden纪念馆,临床心电学的历史,1905年,荷兰Leiden市医院记录标准I导联心电图,为了克服干扰,病人心电图经1.5km的导线传到Einthoven生理实验室进行记录。,临床心电学的历史,1903年,Einthoven发表的心电图,Einthoven应用弦线式电流计记录到更为精细的心电图。经过数学校正,使原来的4个波增加为5个,并命名为P、Q、R、S和T波。190

    3、3年,Einthoven的一种新的电流计论文发表,其记录的心电图及命名法立即得到广泛承认。因此,1903年被确定为心电图开始应用的时间。,Norman Jeffis Holter(19141983),1960年,N. J. Holter发明的动态心电图是心电图技术的一个里程碑。,临床心电学的历史,1961年 Science,临床心电学的历史,临床心电学的历史,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一、临床心电学的历史 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四、心电图导联体系,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所产生的电

    4、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在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外带正电荷,细胞内带负电荷,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不产生电位变化。,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除极(depolarization)心肌细胞受刺激(阈刺激)后,细胞内外的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使细胞内带正电荷,细胞外带负电荷。 除极部位的细胞外带负电荷,而未除极部位的细胞外仍带正电荷,二者形成一对电偶,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电偶(dipole) 一个分子的正电荷集中于一点为正电荷的重心,负电荷集中于一点为负电荷的重心,两者不重合则该分子为电偶(极

    5、子)。电源和电穴组成电偶。 复极(repolarization) 心肌细胞恢复到原有极化状态。电源(正电荷)在后,电穴(负电荷)在前。,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单个心肌细胞),在除极时, 检测电极对向电源(面向除极方向)产生向上的波型, 背向电源(背离除极方向)产生向下的波型, 在细胞中央可记录到双向波型。,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单个心肌细胞),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顺序相同(先除极的心肌先复极) ,但除极时是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复极时是电源(正电荷)在后,电穴(负电荷)在前, 因此,记录的除极波和复极波的方向相反。,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对整个心肌而言,除极从心内膜向

    6、心外膜推进,复极却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推进,除极和复极顺序相反(先除极的心肌后复极),因此,除极波和复极波的方向相同。,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电向量(Vector) 心脏的电活动是既具有强度,又具有方向的向量。 心电综合向量(resultant vector)心脏的解剖结构和电活动复杂。按照合力的原理进行综合。,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由体表记录的心电变化,是全部参与电活动的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传导系统)的电位变化按上述心电综合向量的原理综合的结果。,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一、临床心电学的历史 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四、心电图导联体系,三、心电图各波段

    7、的组成和命名,心脏的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在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Bachmann)传到(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AVN,激动在此延迟0.050.07s),希氏束(His bundle),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最后兴奋心室。 这些先后有序的电活动的传播,引起心脏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波型和时间段)。,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P波 最早出现的波幅较小的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PR段 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和AVN,His bundle,LBB(left bundle branch)和RBB(right bundle branch )等的电活动。,三

    8、、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QRS波群 波幅最大的波,反映心室的除极过程。 ST段和T波 反映心室的复极过程。 QT间期 反映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的全过程。,QRS波群的命名,可因检测电极的位置不同而呈多种形态。 第一个正向波为R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为Q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为S波, R为S后的第一个正向波, S为R后的负向波。 如果QRS只有负向波,则称为QS波。,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一、临床心电学的历史 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四、心电图导联体系,四、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导联 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 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

    9、。 目前,广泛采用常规12导联体系(Lead system)。,肢体导联,肢体导联(limb leads) 包括标准导联I、II、III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肢体导联电极分别放置在右上肢(R),左上肢(L)和左腿(F)。连接3点即构成 Einthoven三角(等边三角形,心脏位于三角形的中央)。,aVR,aVL,aVF的连接方法,肢体导联的导联轴,胸导联,胸导联(chest leads) 包括V1-6。检测正电极放置在胸壁的固定位置,负极与中心电站相连接。 中心电站(Central terminal) 将3个肢体电极串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心电站,电位接近零且稳定。,胸导联的连

    10、接方法,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V2 与V4 之间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V5 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 左腋中线V4水平处,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一、心电图的测量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和正常值,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成11mm的小方格。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相邻的2条纵线的宽度(1mm)代表0.04s。 当标准电压为1mv=10mm时,相邻的2条横线间的高度(1mm)代表0.1mv。,(一) 心率,心率(heart rate,HR)= 60/RR(s), 如果RR间期(相邻QRS之间的距离)为0.8s,则HR

    11、为75次/分。,(四)心电图的测量,P波振幅以P波起始部水平线为参考水平。 其它以QRS起始部水平线为参考水平。 测量正向波高度时,从参考水平上缘垂直测量至波的顶端。,(四)心电图的测量,测量负向波高度时,从参考水平下缘垂直测量至波的底端。 各波时间应从波形起点的内缘测量至波形终点的内缘。,(五)平均心电轴,指平均QRS电轴(mean QRS axis),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说明心室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心室除极总的强度和方向,QRS波群综合向量的方向)。一般指额面电轴。 一般采用平均心电轴与I导联正(左)侧之间的角度来表示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向。,(五)

    12、平均心电轴,2.测量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目测I、III导联QRS波群主波的方向,估测电轴是否偏移。正常值为-300 +900。,(五)平均心电轴(目测法),如果I和III QRS波群主波均向上,电轴不偏; I QRS波群主波向下, III QRS波群主波向上(针锋相对),电轴右偏(+900 +1800); I QRS波群主波向上, III QRS波群主波向下(背道而弛),电轴左偏(-300 - 900)。,(五)平均心电轴,(代数和的计算方法) 准确的方法是计算I和III 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然后将这2个代数和分别在I和III导联上画出垂直线,求2条垂直线的交叉点(或直接查平均心电轴表),

    13、该交叉点与I导联正侧的角度即为心电轴的角度。 临床一般采用查表法。,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一、心电图的测量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和正常值,(一) P波的特点和正常值,1.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 I、II、aVF、V4-6直立,aVR倒置(100%)。 (2)时限 0.12s。 (3)振幅 肢体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2.PR间期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之间的时间。正常值为0.12 0.20s。,(二) QRS波群的特点和正常值,3.QRS波群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1)时限 0.060.10s。 (2)形态和振幅 从V1到V6,R波逐

    14、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V1、V2呈rS, R波在V11.0mv,(二) QRS波群的特点和正常值,V3、V4呈RS, V5、V6呈qR,qRs,R, R波在V5、V62.5mv, I1.5mv, aVL1.2mv, aVF2.0mv。,(二) QRS波群的特点和正常值,R峰时间: QRS波起点至R波顶点的时程 V1、V2不超过0.04s, V5、V6不超过0.05s,(二) QRS波群的特点和正常值,(3)Q波 1/4R且0.03s。 各个肢体导联QRS波群的振(正向波和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不应都0.5mv, 各个胸导联QRS波群的振幅不应都0.8mv。 否则为低电压(心包积液等)。,(

    15、三)其它波形的特点和正常值,4.J点 QRS波群与ST段的交点。 5.ST段 QRS波群终末与T波起点间的线段, 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电位变化。多为等电位线,可有轻微偏移, ST段下移0.05mv, ST段上抬在 V1、V20.2mv, V4-60.1mv。,ST段改变的阈值,V2及V3导联J点抬高 男性: 40岁:不应超过0.2mV(其它导联不超过0.1mV) 40岁:不应超过0.25mV 女性: V2及V3导联J点抬高不应超过0.15mV 其它导联不应超过0.1mV,ST段改变的阈值,不论男性与女性,V3R与V4R导联J点抬高不应超过0.05mV,只有30岁以下男性V3R与V4R导联J点抬高

    16、不应超过0.1mV V7到V9导联J点抬高不应超过0.05mV 所有人群,不论年龄大小,J点压低在V2及V3导联不应超过-0.05mV,在其它导联不应超过-0.1mV,PR 基线,ST段上移 = 4.5 mm,J 点,ST段,(三)其它波形的特点和正常值,6.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 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在I、II、V4-6直立。 (2)振幅 不应1/10。,T波异常,I、II、aVL、V2V6导联T波振幅 T波倒置:0.10.5mV T波深倒置:0.51.0mV 巨大倒置T波:1.0mV T波低平:T波振幅低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10 T波平坦:T波振幅在0.

    17、10.1mV,其它波形的特点和正常值,7.QT间期 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总时间,正常值为0.320.44s。(和HR密切相关) 校正的QT间期 QTC 1)线性回归函数法,2)Bazetts公式 QT间期延长的标准:女性460ms,男性450ms,U波,在T波后0.02-0.04s后出现振幅低小的波 V2、V3导联U波最显著,而肢体导联不明显 U波振幅约为0.33mV或T波振幅的11% U波具有频率依赖性:心率95bpm时很少出现;而心动过缓时U波振幅增加,心率低于65bpm者中约90%可出现U波 V2V5导联U波倒置属于异常,心电图,心电图,总结,1.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2.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3.正常值(P,QRS等) 。,问题,1.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意义。 2.正常心电图的特点和正常值。,谢谢,心电图机记录原理,心脏的基本活动为电和机械运动。 心动周期 电活动-40-60ms-机械运动 电活动-自律性 传导性 兴奋性 Ca藕联 机械运动-收缩 电活动 - 记录- 心电图,心脏生物电极其微弱,心内测定为微伏级,传到体表衰减为毫伏级,导联 导联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7-心电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70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