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血常规讲义.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9-血常规讲义.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常规 讲义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 血液检验 GENERRAL EXAMINATION OF BLOOD,北京医院检验科 王大光,)一般正常成人血液占体重的89%,约有56升。 )反应为弱碱性(7.35-7.45),粘稠度平均为4.5。(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验 (关于血常规的概念),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specimen 1.抗凝管 2.采集方法 3.保存,二、红细胞分析参数(Parameter of red blood cell) (一)RBC和Hb 一)功能和成份 1RBC 1)平均生存时间120天。 2)起源于红系祖细胞,在促RBC
2、生成素 (Epo)作用下形成RBC。,3)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400-550万/mm3)旧计量单位。 4)RBC(破坏) Hb(单核巨嗜系统)Fe、珠Pr和胆色素组成机体代谢。 (RBC平均生存时间120天,每天1/120RBC破坏),2Hb 1)血红素+珠Pr肽链结合Pr(Hb)属色素Pr。 2)RBC的携带功能通过Hb来实现。 3)每个RBC内含2.8亿个Hb分子。,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二)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 1RBC和Hb增
3、高 以下情况即为增多: 成年男性RBC600万/mm3 Hb170g/L 成年女性RBC550万/mm3 Hb160g/L 1)相对性增多:plasma容量减少 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烧伤、尿崩症,2)绝对增多 2,1)继发性增多(Secondary erythrocytosis)促RBC生成素上升引起。(非造血系统疾病) a.促RBC生成素代偿性增多 血氧饱和度下降,组织缺氧引起。 (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居民,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某些Hb病等) b.促RBC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多: 血氧饱和度正常、组织不缺氧。(与肿瘤及肾疾病有关),2.2)原发性增多(Primary erythrocyto
4、sis)真性RBC增多症 (原因不明,目前多认为是由造血干细胞病变所致,部分疾病可转化成血液病。),2.RBC和Hb减少 (贫血的概念)临床分类: 轻度贫血 Hb 90g/l 中度 Hb 60-90g/l 重度 Hb60-30g/l 极重度 Hb30g/l 1)生理性减少: 婴儿、妊娠中后期、老年人 2)病理性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组织容量减少。,注意:患者性别、年龄及居住地 全身血浆容量 急性大出血,二、RBC比积:(HCT)(hematocrit) 1概念:又称RBC压积(packet cell volume)PCV 是指RBC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2正常值:
5、男0.400.50L/L (4050容积%) 女0.370.48L/L (3748容积%) 3临床意义: 1)比积:血液浓缩脱水病人 2)比积:各种贫血,三、RBC平均值: MCV= Hct/RBC数 (82-95)fl MCH= Hb/RBC数 (27-31)pg MCHC= Hb/Hct (320-360)g/L,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e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CV小于14.9%,红细胞相关参数正常参考值,RBC:男4.0-5.5 女3.5-5.0 x1012/L HGB: 男120-160 女110-150 g/L
6、HCT:男40-50 女37-48 % MCV: 82-95 fl MCH: 27-31 pg MCHC: 320-360 g/L RDW-CV: 14.9 % RDW-SD: 37-51 fl,贫血的概念,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HGB浓度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人群的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 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120g/L (12g/dl) 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110g/L (11g/dl) 孕妇 110g/L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出生10天内新生儿血红蛋白 145g/L ; 出生1个月以上血红蛋白90g/L ; 4个月以上血红蛋白100g/L ; 6个月-6岁者
7、血红蛋白110g/L ; 6岁-14岁者血红蛋白120g/L ;,贫血的症状,血红蛋白80g/L时,其临床可出现以下症状: 乏力,疲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面色苍白,心悸,气促,腹胀,食欲差 踝部浮肿,低热,闭经,性欲减退等,贫血的类型,贫血是一种疾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 共同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缺氧 常见贫血的分类: 按贫血的病因 按成熟红细胞的形态 按骨髓象的改变分,按贫血病因分类,缺乏造血因子 :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丢失和破坏太多: 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造血不良: 再生障碍性贫血,炎症/肿瘤/肝脾等
8、 器官性疾病 /内分泌紊乱等所致症状性继发性贫血,遗传性海洋性贫血,按成熟红细胞形态分类,根据RBC,HGB,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CV,MCH 增加, MCHC正常或降低,见于巨幼贫,大细胞性贫血,肝病,甲减,再障,酒精中毒等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CV,MCH , MCHC正常,见于溶贫,再障,继发性贫血等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MCH 减少, MCHC正常,见于慢性感染,肾脏疾病性贫血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MCH,MCHC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等,按骨髓象细胞形态学特征分类,增生性贫血: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
9、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无效生成):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MDS、慢性疾病性贫血。,根据RDW变化进行分类,MCV减低、RDW正常: 见于轻型无症状的杂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多正常 ,故应作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A2定量、血清结合铁、转铁蛋白等测定以及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析,加以鉴别.RDW更有利于缺铁性贫血的排除性诊断,即RDW正常,缺铁的可能性不大;,MCV减低、RDW增高: 见于缺铁性疾病,尤为缺铁性贫血,缺铁越严重,MCV越小,RDW几乎都增高(约占90);RDW增高对诊断非贫血性缺铁状态的敏感性约为100
10、,特异性约为66,,鉴别小红细胞贫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S为86,sp为57,鉴别小红细胞贫血与炎症有关的贫血的S为86,Sp为82,诊断肝病引起的缺铁状态的S为71,SP为54,诊断缺铁性贫血的S为94,Sp为51。,在缺铁性贫血治疗35天后,可出现大小明显不同的红细胞群体,结果大红细胞和小红细胞可彼此抵消,使MCV的测定变为正常,此时红细胞直方图可呈双蜂式(表明大、小红细胞同时存在),MCV正常、RDW正常: 见于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见于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 见于急性失血、脾切除后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MCV正常、RDW增高
11、1、见于缺铁早期,甚至在MCV和HGB仍在正常范围内时,RDW就已增高; 2、见于镰状细胞贫血,表现为HGB越低,RDW越高; 3、见于混合性营养缺乏,即缺铁、缺维生素B12和叶酸 同时存在,前者MCV减低,而后两者却增高,综合结果可使MCV变为正常,此时RDW则成为特征性营养缺乏的线索,直方图呈双蜂式; 4、见于骨髓纤维化,此时由于出现髓外造血,RDW可增高; 5 见于铁粒幼细胞贫血,可表现为大小两个群体的细 胞,故MCV可正常,RDW明显异常增高,RBC直方图可出现双蜂。,MCV增高、RDW正常: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骨髓暂时受抑 制,可表现为正细胞性贫血,RDW可正常, 若为永久性骨髓
12、损害,MCV可增高。此病患者在输血前RDW正常,输血后RDw则明显增高,红细胞直方图可形成第二个峰。,MCV增高、BDW增高: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RDW改变早于MCV改变,且与贫血程度成正比,治疗45天后;细胞大小可恢复正常,严重的贫血,RBC直方图可显示细胞碎片与大细胞并存的现象;见于获得性溶血性血,主要为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MCV明显增高; 见于镰状细胞贫血(约占1/3),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意义,3RBC形态学改变: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6-9m。 1)大小异常: 1,1)小RBC:直径小于6m。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主要为缺铁性贫血。 1,2)大RBC:直径大于10m
13、。 见于溶贫,急性失血或巨幼贫。 1,3)巨RBC:直径大于15m。 见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 (Hb含量极高) 1,4)RBC大小不均:RBC大小悬殊(直径可相差一倍 以上) 主要见于病理造血。,2)形态异常: 2.1)球形RBC:(涂片上显示体积小,圆球形,着色深)此细胞 20%考虑以下: a遗传性球性cell增多症。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2)椭圆形细胞:(横颈/长颈)0.78 (横颈减少,长颈增加)(25-50%有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2.3)靶形细胞:状似射击之靶标:占20%以上有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海洋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2.4)
14、泪滴形细胞:细胞呈泪滴状(或呈手镜状) 主要见于 a.骨髓纤维化 b.海洋性贫血 c.溶贫,2.5)嗜多色性红细胞 2.6)缗钱状红细胞 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因: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所致的遗传性溶血病,特点:外周血中可见较多小球形红细胞,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症状:贫血、黄疸和脾肿大,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血象:血片中红细胞呈球形,直径6.2-7.0um大小比较均一,厚度增加(2.2-3.4um),染色后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网织红细胞增加(0.05-0.20)。,球形红细胞,镰状红细胞贫血,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