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0102城市遗产保护课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67368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格式:PPT
  • 页数:99
  • 大小:17.1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0102城市遗产保护课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0102 城市 遗产 保护 课件
    资源描述:

    1、城市遗产保护课城市遗产保护课课程设置概述:课程设置概述:课程类别课程类别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课时数量课时数量2424个课时。个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城市遗产保护课是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城市遗产保护课是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历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历程,掌握掌握我国历史文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理论、方法、原则、要求及有关的技术规定,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理论、方法、原则、要求及有关的技术规定,熟悉熟悉城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维护、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市保护与

    2、可持续发展、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维护、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工业遗产(存)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工业遗产(存)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课程内容1 1、全球化、城镇化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全球化、城镇化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2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3 3、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4、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遗产保

    3、护与城市设计5 5、工业遗产(存)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存)保护和利用五、参考书目:五、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推荐教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同济大学出版,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社,20022002。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 1、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李德华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04。2 2、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张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张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01。3 3、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化发展与文

    4、化遗产保护,单霁翔著,天津大学出版社,单霁翔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006。4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02。5 5、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006。6 6、护城纪实护城纪实,阮仪三著阮仪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003.7 7、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简.雅各布斯著雅各布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003.8 8、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5、,200820089 9、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0081010、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国际城市规划、建筑学报建筑学报、建筑师建筑师、新建筑新建筑 规划师规划师、华中建筑华中建筑等期刊杂志。等期刊杂志。六、考核形式六、考核形式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课程论文选题方向课程论文选题方向:遗产保护与具体课程设计的结合与应用遗产保护与具体课程设计的结合与应用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 工业遗产保护工业遗产保护 公众参与和遗产保

    6、护公众参与和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中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中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传承与创新 交论文时间:交论文时间:9 9月月1515日上午日上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1 1、全球化、城镇化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全球化、城镇化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2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3 3、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4、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5 5、工业遗产(存)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存)保护和利用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后果是多面的、复杂的,对不同国家、不同全球化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后果是多面的、复杂的,对不同国家、不同城市

    7、、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造成不同的影响。应该把全球化问城市、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造成不同的影响。应该把全球化问题分成两部分题分成两部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全球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全球化在本地影响的干预和修正在本地影响的干预和修正。全球化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正负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全球化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正负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于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必须从本。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必须从本国、本地的特点出发,同时发挥基于效率的国、本地的特点出发,同

    8、时发挥基于效率的“分配分配”和基于公平的和基于公平的“再再分配分配”功能,减少全球化的负面作用而充分利用其带来的机遇。在功能,减少全球化的负面作用而充分利用其带来的机遇。在空间空间规划规划上,应该处理好为全球化服务的上,应该处理好为全球化服务的“经济空间经济空间”和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和为广大市民服务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的关系。的关系。全球化全球化1.1.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全球化的发展历程2.2.全球化的特征全球化的特征3.3.对全球化的评价对全球化的评价4.4.全球化对城市的影响全球化对城市的影响5.5.国内全球化研究的现状国内全球化研究的现状6.6.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对“全球化全球化”的应对的

    9、应对 全球化全球化1.1.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全球化的发展历程:19601960年代末年代末-1980-1980年代末年代末,对全球化各方面现象的描绘对全球化各方面现象的描绘和预测和预测.19801980年代末年代末-至今至今,对全球化过程及后果的深层评价对全球化过程及后果的深层评价.19901990年代中年代中-至今至今,寻求全球化的对策寻求全球化的对策.全球化全球化2.2.全球化的特征全球化的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很大。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很大。各国的经济体系日益开放各国的经济体系日益开放,对本地发展的影响增大。对本地发展的影响增大。通信、电讯和交通发展通信、电讯和交通

    10、发展,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资金、技术、人才等全球流动规模空前。资金、技术、人才等全球流动规模空前。导致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导致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全球化全球化3.3.对全球化的评价对全球化的评价:支持派支持派反对派反对派区分评价派区分评价派 全球化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全球化包含两方面内容,即经济的全球化整合和由此带来的得益和成本的经济的全球化整合和由此带来的得益和成本的分配分配。在相当程度上,反对全球化运动,反对的其实并不是全球化本身,。在相当程度上,反对全球化运动,反对的其实并不是全球化本身,而是全球化造成分配的不公平。而是全球化造成分配的不公平。支持者支持者相信全球化

    11、代表了未来,它将给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地方带来相信全球化代表了未来,它将给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地方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前所未有的繁荣。反对者反对者则认为全球化是引起全球各种问题的根源则认为全球化是引起全球各种问题的根源从破从破坏传统文化到导致更多的贫困和制造两极分化。坏传统文化到导致更多的贫困和制造两极分化。全球化全球化4.4.全球化对城市的影响全球化对城市的影响促进空间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城市体系的极化促进空间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城市体系的极化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价值链价值链”的高端的高端,控制管理控制管理,城市空间趋于集聚。城市空间趋于集聚。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价值链价值链”的低

    12、端的低端,加工基地加工基地,城市空间趋于分散。城市空间趋于分散。城市的固定性和资本的流动性城市的固定性和资本的流动性,使二者在使二者在“博弈博弈”中中,城市处城市处于不利的地位于不利的地位,城市间竞争加剧。城市间竞争加剧。以城市和城市区域为单位以城市和城市区域为单位,纳入全球经济网络。纳入全球经济网络。全球化全球化在在 P21P21中有这样一段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最引人注意的悖论是这样一种事实最引人注意的悖论是这样一种事实:在一个以信息流为生产性基础设在一个以信息流为生产性基础设施的世界经济中施的世界经济中,城市与地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城市与地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准确地说准确地说

    13、,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各国政府对其经济和社会进程的影响力大为削弱各国政府对其经济和社会进程的影响力大为削弱,这这使他们身受其害。因为地区与城市在适应市场、技术和文化条件变化方使他们身受其害。因为地区与城市在适应市场、技术和文化条件变化方面更加灵活。面更加灵活。实际上实际上,它们虽不如政府有权利它们虽不如政府有权利,但它们在达到预定的发展但它们在达到预定的发展计划、同跨国公司谈判、培养内生型中小公司以及创造条件吸引新财源、计划、同跨国公司谈判、培养内生型中小公司以及创造条件吸引新财源、新动力和获得声誉等方面却有更强的能力新动力和获得声誉等方面却有更强的能力,在新的增长过程中在新的增

    14、长过程中,它们相互它们相互竞争;但更为常见的是竞争;但更为常见的是,这样的竞争成为革新、效率和合作性努力的源泉这样的竞争成为革新、效率和合作性努力的源泉,最终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生活场所和一个更有效率的贸易场所。最终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生活场所和一个更有效率的贸易场所。全球化全球化5.5.国内全球化研究的现状国内全球化研究的现状对于全球化带来的外资对于中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空间的影对于全球化带来的外资对于中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空间的影响研究较多响研究较多,而全球化对中国长远发展的全面研究不足而全球化对中国长远发展的全面研究不足,缺乏从缺乏从中国角度对全球化作出整体评价的全面理解。中国角度对全球化作出整

    15、体评价的全面理解。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得益者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得益者,也是受害者。也是受害者。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应是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应是“内生型经济发展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模式,努力提高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以良好的文化和机制培育和吸引人才以良好的文化和机制培育和吸引人才,同时很同时很好地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资本。好地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资本。全球化全球化6.6.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对“全球化全球化”的应对的应对全球化对一个国家、城市的影响是大是小全球化对一个国家、城市的影响是大是小,是正是负,取决于这个国是正是负,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公共政策。城市规划是地方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城市规家的公共政策。城市规划是地方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应结合本国本地的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等特点,发挥作用。划应结合本国本地的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等特点,发挥作用。经济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建设经济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建设地区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正面临挑战,培育本国本地的需求市场。地区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正面临挑战,培育本国本地的需求市场。发挥公共政策修正和干预的作用,对负面效应弥补,体现社会公平。发挥公共政策修正和干预的作用,对负面效应弥补,体现社会公平。注重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空间系统的建注重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空间系统的建设等设等.民族文化、

    17、生态环境、地域特色等的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地域特色等的保护与传承。全球化全球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一一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 总量总量 分布分布 等级规模结构等级规模结构 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怎么走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怎么走城镇化城镇化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Stiglitse)(Stiglitse)在世界银在世界银行的一次年会上曾经讲到行的一次年会上曾经讲到,在在2121世纪初期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一是技术革

    18、命技术革命;二是二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包括:人口职业的人口职业的转变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空间的转变.指标简明扼要指标简明扼要,内涵综合内涵综合,缺点是不缺点是不能反映城镇化的质量能反映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化城镇化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 历时历时 人口人口 过程及实施手段过程及实施手段 国际市场的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国际市场的能源及原材料价格 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的动力 生态环境的约束程度生态

    19、环境的约束程度城镇化城镇化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 历时历时 第一次城镇化浪潮第一次城镇化浪潮,180-200,180-200年年,欧洲欧洲,以英国为代表以英国为代表 第二次城镇化浪潮第二次城镇化浪潮,100,100年年,北美北美,以美国为代表以美国为代表 第三次城镇化浪潮第三次城镇化浪潮,70,70年年,拉美及发展中国家拉美及发展中国家;中国中国19781978年,年,约约20%,200920%,2009年全国城镇化水平年全国城镇化水平46.59%46.59%,201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年全国城镇化水平49.68%.城镇化城镇化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

    20、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 人口人口第一次城镇化浪潮第一次城镇化浪潮,2,2亿亿第二次城镇化浪潮第二次城镇化浪潮,2.5,2.5亿亿第三次城镇化浪潮第三次城镇化浪潮,10,10亿亿,中国中国6-86-8亿亿城镇化城镇化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3 3 过程及实施过程过程及实施过程第一、二、三次城镇化浪潮第一、二、三次城镇化浪潮,均有向外国的大量移民均有向外国的大量移民,或向全球或向全球掠夺它国资源掠夺它国资源.第一次城镇化浪潮第一次城镇化浪潮,向外国的移民数量向外国的移民数量0.20.50.20.5亿亿第二次城镇化浪潮第二次城镇化浪潮,向外国的移民数

    21、量向外国的移民数量0.50.5亿亿第三次城镇化浪潮第三次城镇化浪潮,向外国的移民数量向外国的移民数量0.61.20.61.2亿亿中国向外国的移民数量基本为中国向外国的移民数量基本为0.0.只能只能“封闭式封闭式”地进行地进行“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4 4 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 第一、二次城镇化浪潮第一、二次城镇化浪潮,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较低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较低.第三次城镇化浪潮第三次城镇化浪潮,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明显提高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明显提高.我国和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

    22、价格我国和国际市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极高极高.城镇化城镇化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 城镇化动力城镇化动力 第一、二次城镇化浪潮第一、二次城镇化浪潮,工业化工业化 第三次城镇化浪潮第三次城镇化浪潮,工业化和全球化工业化和全球化 我国我国,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城镇化 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三次城镇化浪潮所面临的不同背景6 6 生态环境的约束程度生态环境的约束程度第一次第一次城镇化浪潮城镇化浪潮,未认识到对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制约。未认识到对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制约。第二次第二次城镇化浪潮城镇化浪潮,对生态环境的认

    23、识有所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有所提高,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第三次第三次城镇化浪潮城镇化浪潮,1972,1972年年,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 ,人类与环境会议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提出,开始重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开始重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9871987年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通过报告通过报告,第一次提出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概念.19921992年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定正式确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作为当代人类代人类发展的主

    24、题发展的主题.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时候,“全球应对地球气候变化全球应对地球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题.城镇化城镇化二二 总量总量 20102010年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约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约为49.68%.49.68%.多年来多年来,每年以平均每年以平均1.2%1.2%左左右的速度增长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中,确定到确定到20202020年年,全国的全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城镇化水平达到56-58%.56-58%.2006 2006年底年底,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32.47%,32.47%,位于全国位于全国3

    25、131个统计的省个统计的省市自治区中的市自治区中的倒数第五倒数第五.(2008.(2008年,年,36%36%。)比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还低的有甘肃省比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还低的有甘肃省31.09%,31.09%,西藏省西藏省28.21%,28.21%,云南云南省省30.50%,30.50%,贵州省贵州省27.46%.27.46%.城镇化城镇化单位:万人地 区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年末)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全 国1314485770643.907374256.10 北 京1581133384.3324815.67 天 津107581475.7326124.27 河 北6898265238

    26、.44424661.56 山 西3375145243.01192356.99 内蒙古2397116648.64123151.36 辽 宁4271251958.99175241.01 吉 林2723144252.97128147.03 黑龙江3823204553.50177846.50 上 海1815161088.7020511.30 江 苏7550391851.90363248.10 浙 江4980281456.50216643.50 安 徽6110226737.10384362.90 福 建3558170848.00185052.00 江 西4339167838.68266161.32 山

    27、东9309429146.10501853.90 河 南9392305032.47634267.53 湖 北5693249443.80319956.20 湖 南6342245538.71388761.29 广 东9304586263.00344237.00 广 西4719163534.64308465.36 海 南83638546.1045153.90 重 庆2808131146.70149753.30 四 川8169280234.30536765.70 贵 州3757103227.46272572.54 云 南4483136730.50311669.50 西 藏2817928.2120271.

    28、79 陕 西3735146139.12227460.88 甘 肃260681031.09179668.91 青 海54821539.2633360.74 宁 夏60426043.0034457.00 新 疆205077837.94127262.06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的城乡构成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的城乡构成 (2006年年)城镇化城镇化 总量总量 由于由于统计口径统计口径,以及每次大型的人口普查中的以及每次大型的人口普查中的计算标准不同计算标准不同,导致我国的城镇化的水平导致我国的城镇化的水平过于数字化过于数字化,缺少长期的积累和准缺少长期的积累和准确性确性,往往被国际统计学界所耻笑往往被国际

    29、统计学界所耻笑.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 总量总量城镇化与城市化城镇化与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ZATION,由用一个词翻译过来由用一个词翻译过来.长期以来长期以来,认为城镇化是以小城镇发展为主认为城镇化是以小城镇发展为主,而城市化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主而城市化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主.颇具中颇具中国特色国特色.与中国长期推行的与中国长期推行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的城市发展方针具有一定的关系城市发展方针具有一定的关系.在在“国家十五计划国家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中中,均使用城

    30、镇化均使用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内涵丰富内涵丰富,既包括城市发展问题和城市建设问题既包括城市发展问题和城市建设问题,也包括解决农民、农村、农也包括解决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业的问题,是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是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缩小缩小城乡差别的问题城乡差别的问题.城镇化城镇化 总量总量 我国实际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我国实际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远超过远超过49.68%49.68%(20102010年)年).很多在统计中被城市化了的人很多在统计中被城市化了的人(如如:农民工等农民工等),),并未享有城镇居民并未享有城镇居民所拥有的在住

    31、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所拥有的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我国的城镇化根据自身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四个区我国的城镇化根据自身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四个区:东部东部 中部中部 西北部西北部 东北部东北部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东部东部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特点特点:1:1 城镇化动力多元城镇化动力多元,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互共同作用。自上而下相互共同作用。2 2 城镇群发育水平高城镇群发育水平高,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主导全国主导全国 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格局。3 3 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明显。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明显。矛盾矛

    32、盾:1:1 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低。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低。2 2 城市发展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高昂。城市发展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高昂。3 3 大量城市外来人口游离在城市经济、保障体系之外。大量城市外来人口游离在城市经济、保障体系之外。4 4 农民利益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丧失。农民利益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丧失。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中部中部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特点特点:1:1 城镇空间分布相对密集城镇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特大城市、大城市较少。特大城市、大城市较少。2 2 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不高。矛盾矛盾:1:1 农村人口多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落后农业经济落后,城镇化道

    33、路任重而道远。城镇化道路任重而道远。2 2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育不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育不足,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吸纳能力有限。3 3 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西部西部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特点特点:1:1 市镇结构严重失调市镇结构严重失调,城市规模偏小。城市规模偏小。2 2 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矛盾矛盾:1:1 城市规模和空间分布受限城市规模和空间分布受限(地形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地形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等)。2 2 工业化水平严重影响城镇化进

    34、程。工业化水平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3 3 城镇化发展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城镇化发展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东北部东北部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城镇化的特点及矛盾特点特点:1 :1 城市数量多城市数量多,且资源型城市的比重高。且资源型城市的比重高。2 2 城市发展相对均衡。城市发展相对均衡。3 3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关系独特。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关系独特。城市发展、城镇化与农业关系不大城市发展、城镇化与农业关系不大;东北大多城市东北大多城市”因工而因工而 兴兴,因工而衰因工而衰”;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比较薄弱。矛盾矛盾:1 1 资源枯竭、结构衰

    35、退、城市经济增长面临困境。资源枯竭、结构衰退、城市经济增长面临困境。2 2 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弱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弱,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社会矛盾集中体现。3 3 缺乏核心区带动缺乏核心区带动,二元结构明显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推进缓慢。城镇化推进缓慢。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城镇化战略与空间发展策略城镇化战略与空间发展策略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分地区城镇化分地区城镇化分类指导分类指导。多元、多极网络化多元、多极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城镇空间结构。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 东部东部 中部中部 西部西部 东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分地区城镇化分地区城镇化分类指导分类指

    36、导 东部东部:重质量重质量 人口向中小城镇疏解人口向中小城镇疏解,缓解大城市的压力缓解大城市的压力.生态环境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优先发展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 东部东部 中部中部 西部西部 东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分地区城镇化分地区城镇化分类指导分类指导 中部中部:吸引农民进城吸引农民进城,省会带动省会带动,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岗位 保护耕地与城镇建设保护耕地与城镇建设 交通交通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 东部东部 中部中部 西部西部 东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分地区城镇化分地区城镇化分类指导分类指导 西部西部:生态环保优先生态环保优先,集中式城镇化集中式城镇化 老的能源枯竭型城市建设老的能源枯竭型

    37、城市建设,新兴城市布局新兴城市布局 处理好人地关系处理好人地关系城镇化城镇化三三 分布分布 东部东部 中部中部 西部西部 东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分地区城镇化分地区城镇化分类指导分类指导 东北部东北部: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促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产业振兴。与产业振兴。加强交通建设。加强交通建设。做好森林和国有农场地区的建设。做好森林和国有农场地区的建设。城镇化城镇化 分布分布举例举例:河南省各分区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见表河南省各分区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见表分区分区名称名称2005年年2010年年2020年年总人口总人

    38、口城镇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化城镇化水平水平总人口总人口城镇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城镇化水化水平平总人总人口口城镇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城镇化水化水平平中中 原原城市群城市群39291533394300213449.64800305063.5豫北城豫北城镇发镇发 展展 区区103633732.5108040337.3116052144.9豫西城豫西城镇发镇发 展展 区区2228739.3235106 45255140 55豫东城豫东城镇发镇发 展展 区区188841622186048526188066735.5豫南城豫南城镇镇 发发 展展 区区162337222.9159043527.4161057835.9豫

    39、西南豫西南城镇发城镇发展区展区107532330.0 1050346.533106044542.0 城镇化城镇化 分布分布中原城市群范围中原城市群范围包括洛阳、开封、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河、济源在内共9 9个省辖个省辖(管管)市,市,下辖下辖1414个县级市,个县级市,3434个县,个县,843843个个乡镇。乡镇。城镇化城镇化 分布分布豫北城镇发展区豫北城镇发展区范围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市行政区域,共有范围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市行政区域,共有1 1 个大城市个大城市(安阳安阳)、2 2个中等城市个中等城市(濮阳、鹤壁濮阳、

    40、鹤壁),1 1个小城市个小城市(林州林州)、1010个县城、个县城、6060个县个县城以下建制镇,城镇分布密度城以下建制镇,城镇分布密度5.35.3个个/千千Km2Km2。20042004年全区总人口年全区总人口10301030万人,其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中,城镇人口321321万人,城镇化水平万人,城镇化水平31.2%31.2%。豫西城镇发展区豫西城镇发展区包括三门峡市湖滨区、灵宝市、义马市、陕县、渑池县和卢包括三门峡市湖滨区、灵宝市、义马市、陕县、渑池县和卢氏县。共有氏县。共有1 1个中等城市、个中等城市、2 2个小城市、个小城市、3 3个县城和个县城和2222个县城以下建制镇个县城以下建

    41、制镇,城镇城镇分布密度为分布密度为3.03.0个个/千千Km2Km2。20042004年全区总人口年全区总人口221221万人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8383万人万人,城镇化水平为城镇化水平为37.7%37.7%。城镇化城镇化 分布分布豫东城镇发展区豫东城镇发展区范围为商丘、周口两市所辖区域范围为商丘、周口两市所辖区域,包括商丘、周口、项城、永城包括商丘、周口、项城、永城4 4个设市城市,个设市城市,1414个县城及个县城及131131个县城以下建制镇。个县城以下建制镇。20042004年总人口为年总人口为18791879万人,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370370万人,城镇化水平万

    42、人,城镇化水平19.7%19.7%。本区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带。本区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带,属属黄淮平原区黄淮平原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区。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区。城镇化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省际、省内省际、省内 城镇化重数量轻质量城镇化重数量轻质量 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快速增长,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土地使用粗放土地使用粗放 区域规划中缺乏统筹和引导区域规划中缺乏统筹和引导.(.(各自为政各自为政,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城镇化城镇化六六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怎

    43、么走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怎么走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健康健康“城镇化城镇化”。不可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模式。不可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模式。国外、国内大环境的不同国外、国内大环境的不同,以及我国自身情况的特殊与复杂以及我国自身情况的特殊与复杂,决定了我国决定了我国必须对本国的必须对本国的“城镇化城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其中的症结发现其中的症结,剖析其原因剖析其原因,多学科、多领域相协调多学科、多领域相协调,探索适合我国的探索适合我国的“健康健康”城镇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可采取分类指导城镇化可采取分类指导,不可一刀切。不可一刀切。在全国的范围内在全国的范围内,根据各个城市特征的

    44、不同根据各个城市特征的不同,其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及面临其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及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的问题各不相同,不可以用惟一的标准来评价不可以用惟一的标准来评价.对政绩考核的标准对政绩考核的标准,也应根据不也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职能不同同类型的职能不同,而有所区别而有所区别.城镇化城镇化六六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怎么走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怎么走 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城镇空间布局。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城镇空间布局。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而非一体化消灭农村。而非一体化消灭农村。利用城乡规划利用城乡规划,保护和利用各种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和利用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应对城镇水

    45、危机应对城镇水危机.“堵堵 疏疏”两手抓两手抓,破解耕地保护难题破解耕地保护难题.优先发展公交优先发展公交,实行需求管理实行需求管理,应对交通堵塞应对交通堵塞.着眼绿色建筑着眼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逐步创建生态城市逐步创建生态城市.城镇化城镇化人口规模预测问题人口规模预测问题 问题一问题一:关于人口预测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关于人口预测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问题二问题二:关于人口规模预测准不准的问题关于人口规模预测准不准的问题 问题三问题三: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问题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问题 问题四问题四:关于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问题关于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问题城镇化城镇化人口规模预测问

    46、题人口规模预测问题 问题一问题一:关于人口预测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关于人口预测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A A 体现在对城市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影响体现在对城市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影响 B B 受地方领导政绩观的影响受地方领导政绩观的影响,利用扩大人口规模来扩大建设用地利用扩大人口规模来扩大建设用地 的问题突出的问题突出.C C 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是一种互动和联动的关系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是一种互动和联动的关系,而不是简而不是简 单的因果关系单的因果关系.城市如何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和谐的结构关系城市如何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和谐的结构关系,比单纯地研究比单纯地研究 规模更合理

    47、有效规模更合理有效.城镇化城镇化人口规模预测问题人口规模预测问题2 2 问题二问题二:关于人口规模预测准不准的问题关于人口规模预测准不准的问题 A A 不准不准,但是规划仍然离不开人口的预测但是规划仍然离不开人口的预测 B B 预测是关于未来的有假设条件的说明预测是关于未来的有假设条件的说明 出现预测不准的原因出现预测不准的原因:(1)(1)假设条件没发生假设条件没发生-方法外的问题方法外的问题 (2)(2)预测的数理逻辑上出了问题预测的数理逻辑上出了问题-方法内的问题方法内的问题城镇化城镇化人口规模预测问题人口规模预测问题3 3 问题三问题三: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问题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问题 A

    48、 A 预测人口规模预测人口规模,基数基数(基准年人口基准年人口)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统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出入较大统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出入较大 暂住人口口径多样暂住人口口径多样:一年、半年、三个月以上都有一年、半年、三个月以上都有 常驻人口内涵不同常驻人口内涵不同:四普中四普中,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居住满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住满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五普中五普中,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居住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住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B B 提出提出实际居住人口实际居住人口 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暂住期满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暂住期满一年

    49、以上的暂住人口 公安、统计、计生等人口统计与管理部门都没有公安、统计、计生等人口统计与管理部门都没有“实际居住人口实际居住人口”的概念的概念,因此数据的统计也很难。因此数据的统计也很难。城镇化城镇化人口规模预测问题人口规模预测问题3 3 问题三问题三: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问题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问题 C C 中国在中国在“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和和“人口人口”类型上的混乱和复杂类型上的混乱和复杂,导致现状人口统计的复杂导致现状人口统计的复杂.D D 人口统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人口统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1)(1)总规中总规中,扩大城市规模成为城市行政长官的重要任务扩大城市规模成为城市行政长官的重要任务,

    50、编制单位压力很大编制单位压力很大 (2)(2)详规中详规中,居住地点与户籍所在地不符的比例越来越高居住地点与户籍所在地不符的比例越来越高,给公共设施的配置给公共设施的配置 带来问题带来问题 (3)(3)城镇体系中城镇体系中,成为不同城市争取城镇化的矛盾成为不同城市争取城镇化的矛盾.(4)(4)缺少社会监督缺少社会监督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人口规模预测问题人口规模预测问题 问题四问题四:关于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问题关于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问题 A A 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B B 环境容量法、资源承载力法、劳动力就业法等。环境容量法、资源承载力法、劳动力就业法等。C “C “拿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0102城市遗产保护课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6736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