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件-第十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通信原理课件-第十章.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原理 课件 第十
- 资源描述:
-
1、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第第10章章 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控制编码7.1 概述概述 7.2 常用的几种简单分组码常用的几种简单分组码 7.3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 7.4 循环码循环码 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 10.1 10.1 概述概述 在数字信号传输中,由于信道不理想以及加性噪声的影响,被传输的信号码元波形会变坏,造成接收端错误判决。为了尽量减小数字通信中信息码元的差错概率,应合理设计基带信号并采用均衡技术以减小信道线性畸变引起的码间干扰;对于由信道噪声引起的加性干扰,应考虑采取加大发送功率、适当选择调制解调方式等措施。但是随着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对信息码
2、元的差错概率Pe的要求也在提高,例如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要求Pe低于10-9,并且信道带宽和发送功率受到限制,此时就需要采用信道编码,又称为差错控制编码。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 信道编码理论建立在香农信息论的基础上,其实信道编码理论建立在香农信息论的基础上,其实质是给信息码元增加质是给信息码元增加冗余度冗余度,即增加一定数量的,即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多余码元码元(称为监督码元或校验码元称为监督码元或校验码元),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共同组成一个码字,两者间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码元共同组成一个码字,两者间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某位码元发生了变化,如果在传
3、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某位码元发生了变化,就破坏了它们之间的约束关系。接收端通过检验约束就破坏了它们之间的约束关系。接收端通过检验约束关系是否成立,完成识别错误或者进一步判定错误位关系是否成立,完成识别错误或者进一步判定错误位置并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置并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4 10.2 10.2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10.2.1 10.2.1 差错控制方式差错控制方式 在差错控制系统中,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1.1.前向纠错控制方式前向纠错控制方式(FEC)(FEC)又称自动纠错自动纠错,是指发送端发出的可以纠正错误码发送
4、端发出的可以纠正错误码元的编码序列元的编码序列,接收端的译码器能自动纠正传输中的错接收端的译码器能自动纠正传输中的错码码,系统框图如图10.2.1(a)所示。这种方式的优点优点是不需要反馈信道,译码实时性好,具有恒定的信息传输速率。缺点缺点是为了要获得比较低的误码率,必须以最坏的信道条件来设计纠错码,故需要附加较多的监督码元,这样既增加了译码算法选择的难度,也降低了系统的传输效率,所以不适宜应用在传输条件恶化的信道。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5 2.2.反馈重发纠错方式反馈重发纠错方式(ARQ)(ARQ)发送端发出的是能够检测错误的编码序列,接收端译码发送端发出的是能够检测错误的编码序列,接收端
5、译码器根据编码规则进行判决,并通过反馈信道把判决结果回传,器根据编码规则进行判决,并通过反馈信道把判决结果回传,无错认可无错认可(ACK)(ACK),有错时否认,有错时否认(NAK)(NAK)。发送端根据回传指令,。发送端根据回传指令,将有错的码组重发,直到接收端认为正确接收为止将有错的码组重发,直到接收端认为正确接收为止,系统框图如图10.2.1(b)所示。优点:优点:检错码构造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编译码设备,在冗余度一定的条件下,检错码的检错能力比纠错码的纠错能力强得多,故整个系统的误码率可以保持在极低的数量级上。缺点:缺点:需要反馈信道,并要求发送端有大容量的信源存储器,且为保证收、发两端
6、互相配合,控制电路较为复杂。另外,当信道干扰很频繁时,系统经常处于重发消息的状态,使传送信息的实时性变差。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6 3 3混合纠错方式混合纠错方式(HEC)(HEC)该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即在ARQ系统中包含一个FEC子系统,系统框图如图10.2.1(c)所示。发发送端发出的是具有一定送端发出的是具有一定纠错能力纠错能力和较强和较强检错能力检错能力的码的码,所以经信道编码而附加的监督码元并不多所以经信道编码而附加的监督码元并不多。接收端检测数据码流,发现错误先由FEC子系统自动纠错,仅当错误较多超出纠错能力时,再发反馈信息要求重发,因此大大减少了重发次数。HEC在一定程
7、度上弥补了反馈重发和前向纠错两种方式的缺点,充分发挥了码的检、纠错能力,在较强干扰的信道中仍可获得较低误码率,是实际通信中应用较多的纠错方式。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7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8 10.2.2 10.2.2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对差错控制编码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已编码组中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函数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可分为关系,可分为线性码线性码及及非线性码非线性码。若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即满足一组线性方程式,则称为线性码线性码。否则称为非线性码非线性码。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9 2.根据信息码元信息码元和
8、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不同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不同,可分为分组码分组码和卷积码卷积码。分组码的监督码元仅与本码组的信息码元有关,卷积码的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组信息码元有关,而且与前面若干码组的信息码元有约束关系。3.根据编码后信息码元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可编码后信息码元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可分为分为系统码系统码和和非系统码非系统码。在系统码中,编码后的信息码元保持原样,而非系统码中的信息码元则改变了原来的信号形式。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0 4.根据编码的不同功能编码的不同功能,可分为检错码检错码、纠错码纠错码和和纠删码纠删码。检错码只能够发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纠错码能够纠正错误;纠删码即
9、可以检错又可以纠错,但纠错能力有限,当有不能纠正的错误时将发出错误指示或删除不可纠正的错误段落。5.根据纠正、检验错误的类型不同纠正、检验错误的类型不同,可分为纠正、纠正、检验随机性错误的码检验随机性错误的码和和纠正、检验突发性错误的码纠正、检验突发性错误的码。6.根据码元取值的不同码元取值的不同,可分为二进制码二进制码和多进多进制码制码。这里只介绍二进制纠、检错编码。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1 10.2.3 10.2.3 检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检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思想基本思想是在被传输的信息码元中附加一些监督码元,并且使它们之间确定某一种关系,根据传输过程中这种关系是否被
10、破坏来发现或纠正错误。可见这种差错控制能力是用增加信息量的冗余度来换取这种差错控制能力是用增加信息量的冗余度来换取的。的。设编码后的码组长度码组长度、码组中所含信息码元个数信息码元个数以及监督码元个数监督码元个数分别为n n、k k和r r,三者间满足n n=k k+r r,定义编码效率为R R=k k/n n =1-=1-r r/n n。可见码组长度一定时,所加入的监督码元个数越多,编码效率越低。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2 香农的信道编码定理指出:对于一个给定的有扰信道,若信道容量为C,只要发送端以低于C的速率R发送信息(R为编码器的输入二进制码元速率),则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法,使编码错误
11、概率P随着码长n的增加,按指数下降到任意小的值。可以表示为 其中E(R)称为误差指数,它与R和C的关系如图10.2.2所示。(10.2.1)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3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4 由定理有如下结论:1.在码长及发送信息速率一定的情况下,为减小P可以增大信道容量。由图10.2.2可知,E(R)随信道容量的增加而增大。由式(10.2.1)可知,错误概率随E(R)的增大而指数下降。2.在信道容量及发送信息速率一定的条件下,增加码长,可以使错误概率指数下降。对于实际应用来说,此时的设备复杂性和译码延时也随之增加。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5 香农的信道编码定理为信道编码奠定了理论基础
12、,虽然定理本身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和纠错码的结构,但它从理论上为信道编码的发展指出了努力方向。我们用3位二进制码组来说明检错纠错的基本原理。3位二进制码元共有8种可能的组合: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如果这8种码组都可传递消息,若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一个误码,则一种码组会错误地变成另一种码组。由于每一种码组都可能出现,没有多余的信息量,因此接收端不可能发现错误,认为发送的就是另一种码组。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6 如果选其中000、011、101、110来传送消息,这相当于只传递00、01、10、11四种信息,而第3位是附加的。这位附加的监督码元
13、与前面两位码元一起,保证码组中“1”码的个数为偶数。这4种码组称为许用码组许用码组。另外4种码组不满足这种校验关系,称为禁用码组禁用码组,它们在编码后的发送码元中不会出现。接收时一旦发现有禁用码组,就表明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用这种简单的校验关系可以发现1个或3个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因为当接收到的码组为禁用码组时,比如为010,无法判断发送的是哪个码组。虽然原发送码组为101的可能性很小(因为3个误码的概率一般很小),但不能绝对排除,即使传输过程中只发生一个误码,也有三种可能的发送码组即000、011和110。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7 假如我们进一步将许用码组限制为二种即000和111,
14、显然这样可以发现所有2位以下的误码,若用来纠错,可以用最大似然准则纠正1位错误。可以用一个三维立方体来表示上述3位二进制码组的例子,如图10.2.3所示。图中立方体各顶点分别表示8位码组,3位码元依次表示x、y、z轴的坐标。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8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9 这里定义码组中非零码元的数目为码组中非零码元的数目为码组的重量码组的重量,简称码重码重。比如100码组的码重为1,101码组的码重为2。定义两个码组中对应码位上具有不同二进制码元的两个码组中对应码位上具有不同二进制码元的位数为两码组的距离,称为汉明位数为两码组的距离,称为汉明(Hamming)(Hamming)距,简
15、称距,简称码码距距。在前面3位二进制码组的例子中,当8种码组均为许用码组时,两码组间的最小距离为1,称这种编码的最小码距为1,一般记为dmin=l;当选4种码组为许用码组时,最小码距dmin=2;当用2种码组作为许用码组时,dmin=3。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0 从图10.2.3所示的立方体可以看出,码距就是从一个顶点沿立方体各边移到另一个顶点所经过的最少边数。图中粗线表示000与111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很容易得出前例中各种情况下的码距。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编码的最小码距直接关系到这种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所以最小码距是差错控制编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分组码一般有以下结论:第10章 差错控制
16、编码 21 1.在一个码组内检测在一个码组内检测e个误码,要求最小码距个误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 e+1 (10.2.2)2.在一个码组内纠正在一个码组内纠正t个误码,要求最小码距个误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 2t+1 (10.2.3)3.在一个码组内纠正在一个码组内纠正t个误码,同时检测个误码,同时检测e(et)个误个误码,要求最小码距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 t+e+1 (10.2.4)这些结论可以用图这些结论可以用图10.2.4所示的几何图形简单的给所示的几何图形简单的给予证明。予证明。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2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3 可见dmin体现了码组的纠、检错能力
17、。码组间最小距离越大,说明码字间最小差别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由于编码系统具有纠错能力,因此在达到同样误码率要求时,编码系统会使所要求的输入信噪比低于非编码系统,为此引入了编码增益的概念。其定义为,在给定误码率下,非编码系统与编码系统之间所需信噪比Eb/N0之差(用dB表示)。采用不同的编码会得到不同的编码增益,但编码增益的提高要以增加系统带宽或复杂度来换取。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4 10.2.4 10.2.4 常用的简单检错码常用的简单检错码 常用检错码的结构一般都很简单,由于这些码组具有较强的检错能力,并且易于实现,所以在实际当中应用很广泛。1 1奇偶校验码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又称
18、奇偶监督码,它只有一个监督码元,是一种最简单的检错码,在计算机数据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编码时,首先将要传送的信息分组,按每组中“1”码的个数计算监督码元的值。编码后,整编码后,整个码组中个码组中“1”1”码个数成为奇数的称码个数成为奇数的称奇校验奇校验,成为偶数,成为偶数的称的称偶校验偶校验。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5 设码组长度为码组长度为n n,其中前,其中前n n-1-1位位(an-1,an-2,a1)是是信息码元,信息码元,a0 是监督码元,二者之间的监督关系可用是监督码元,二者之间的监督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公式表示。奇校验满足奇校验满足 偶校验满足偶校验满足 (10.2.6)(10.
19、2.5)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6 接收端用一个模2加法器就可以完成检错工作。当错码为一个或奇数个时,因打乱了“1”数目的奇偶性,故能发现差错。然而,当错误个数为偶数时,由于未破坏“l”数目的奇偶性,所以不能发现偶数个错码。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7 2 2行列监督码行列监督码 行列监督码也叫方阵校验码,编码原理编码原理与简单的奇偶监督码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码元都要受到纵、横两个每个码元都要受到纵、横两个方向的监督方向的监督。以图10.2.5为例,有28个待发送的数据码元,将它们排成4行7列的方阵。方阵中每行是一个码组,每行每行的最后加上一个监督码元进行行监督,同样在每列的最后的最后加上
20、一个监督码元进行行监督,同样在每列的最后也加上一个监督码元进行列监督,然后按行也加上一个监督码元进行列监督,然后按行(或列或列)发送。发送。接收端按同样行列排成方阵,发现不符合行列监督规则的判为有错。它除了能检出所有行、列中的奇数个错误外,它除了能检出所有行、列中的奇数个错误外,也能发现大部分偶数个错误。也能发现大部分偶数个错误。因为如果碰到差错个数恰为4的倍数,而且差错位置正好处于矩形四个角的情况,方阵码无法发现错误。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8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29 行列监督码在某些条件下还能纠错,观察第3行、第4列出错的情况,假设在传输过程中第3行、第4列的“1”错成“0”,由于此
21、错误同时破坏了第3行、第4列的偶监督关系,所以接收端很容易判断是3行4列交叉位置上的码元出错,从而给予纠正。行列监督码也常用于检查或纠正突发错误。它可以检查出错误码元长度小于和等于码组长度的所有错码,并纠正某些情况下的突发差错。行列监督码实质上是运用矩阵变换,把突发差错变成独立差错加以处理。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所以被认为是克制突发差错很有效的手段。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0 3.3.恒比码恒比码 恒比码又称恒比码又称等比码等比码或或等重码等重码。恒比码的每个码组中,“1”和“0”的个数比是恒定的。我国电传通信中采用的五单位数字保护电码是一种32等比码,也叫五中取三的恒比码,即在5单位电传码
22、的码组中(25=32),取其“1”的数目恒为3的码组(C53=10),代表10个字符(09),如表10.2.1所示。因为每个汉字是以四位十进制数表示的,所以提高十进制数字传输的可靠性,相当于提高了汉字传输的可靠性。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1 国际电传电报上通用的ARQ通信系统中,选用三个“1”、四个“0”的3:4码,即七中取三码。它有C73=35个码组,分别表示26个字母及其他符号。在检测恒比码时,通过计算接收码组中“1”的数目,判定传输有无错误。除了“1”错成“0”和“0”错成“1”成对出现的错误以外,这种码能发现其他所有形式的错误,因此检错能力很强。实践证明,应用这种码,国际电报通信的误
23、码率保持在10-6以下。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2 4.ISBN4.ISBN国际统一图书编号国际统一图书编号 国际统一图书编号是一种检错码,以防止书号在通信过程中发生误传。这里以编号ISBN 0-1315-2447-X为例,其中第一位数字“0”0”表示该书是美国及其它美国及其它英语国家的出版物英语国家的出版物(中国的代号是数字中国的代号是数字“7”)7”),“1315”1315”代表出版公司版公司,“2447”2447”代表书名编号书名编号,最后一位数字“X”X”是校验位校验位(这是这是1010的罗马字表示的罗马字表示)。这里采用的校验方法如图10.2.6所示。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3第
24、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4 图中第1行为ISBN编号。第2行第1个数字与第1行第1个数字相同;第2行第2个数字则为第1行第2个数字与第2行第1个数字之和,即1+0=1;第2行第3个数字为第1行第3个数字与第2行第2个数字之和,即3+1=4;依次类推,第2行最后所得的累计和为37。用同样方法得到第3行的最后累计和为132。然后用模11对132进行校验,132(mod 11)0。显然,若通信过程中统一书号发生了错误,则上累计和就不能被11所整除,从而可校验出来。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510.3 10.3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 10.3.1 10.3.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一个长为一个长为n n
25、的分组码,码字由两部分构成,即的分组码,码字由两部分构成,即信息信息码元码元(k k位位)+)+监督码元监督码元(r r位位)。监督码元是根据一定规则由信息码元变换得到的,变换规则不同就构成不同的分组码。如果监督位为信息位的线性组合,就称其为如果监督位为信息位的线性组合,就称其为线性线性分组码分组码。要从k个信息码元中求出r个监督码元,必须有r个独立的线性方程。根据不同的线性方程,可得到不同的(n,k)线性分组码。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36 例如,已知一个(7,4)线性分组码,4个信息码元a6、a5、a4、a3和3个监督码元a2、a1、a0之间符合以下规则 计算上式得到此(7,4)线性分组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