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2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货币银行学2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银行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货币银行学 Money and Banking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选用教材:选用教材: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主编:张晓赵志恒主编:张晓赵志恒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教学课时:教学课时:39 学时学时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讨论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一、学科性质一、学科性质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v二、主要内容二、主要内容v货币学基础、信用、利率、金融市场、金融货币学基础、信用、利率、金融市场、金融v机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机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三、学习目的
2、三、学习目的四、如何学好该门课程四、如何学好该门课程五、主要参考资料五、主要参考资料1 1、黄达、黄达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 2、戴国强戴国强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3 3、米什金、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4、期刊、期刊中国货币市场中国货币市场、现代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中国金融中国金融5、各大金融、财经网、各大金融、财经网第二章第二章 货币学基础货币学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的定义与职能一、货币的定义一、货币的定义1 1、货币的通俗
3、定义、货币的通俗定义 用用“钱钱”表示表示 2 2、货币的理论定义、货币的理论定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特殊商品的特殊商品3 3、货币的实证定义、货币的实证定义狭义货币:狭义货币:M0M0、M1M1M0=M0=流通中现金流通中现金 M1=M0+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广义货币:M2M2 M2=M1+M2=M1+定期存款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储蓄存款中国的货币计量:中国的货币计量:M0=M0=流通中现金流通中现金 M1=M0+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 +农村存款农村存款 +机关团体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M2=M1+M2=M1+企业定期存款企业
4、定期存款 +自酬基本自酬基本 建设存款建设存款 +个人储蓄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其其 他存款他存款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二、货币形态的演变v实物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电子货币v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v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充当交易媒介的特殊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充当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商品。v缺点缺点:v(1)不易分割)不易分割 (2)不易携带)不易携带 v(3)不易保存)不易保存2 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缺点:缺点:(1 1)易磨损易磨损 (2 2)铸币成本高)铸币成本高 代用货币:是指在贵金属货币流通制度
5、下代代用货币:是指在贵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特点特点:(1 1)纸制的,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纸制的,由政府或银行发行。(2 2)与金属货币自由兑换。)与金属货币自由兑换。(3 3)与贵金属货币相比具有优点)与贵金属货币相比具有优点3 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能的信用凭证。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必须具有两个条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件:(1 1)人们对此货币有信心)人们对此货币有信心(2 2)货币发行的立法保证)货币发行的立法保证特
6、点(与金属货币、代用货币比):特点(与金属货币、代用货币比):(1 1)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2 2)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债务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债务货币(3 3)信用货币是管理货币)信用货币是管理货币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划分依据划分依据根据可充当货币的金融资产的流根据可充当货币的金融资产的流通性通性两个区分变现能力强弱的标准两个区分变现能力强弱的标准(1 1)能否方便自由地变现)能否方便自由地变现(2 2)变现过程中损失的程度)变现过程中损失的程度王莽王莽币币贝币贝币春秋货币春秋货币战国货币战国货币开元通宝开元通宝咸丰元宝大清铜币咸丰元宝大
7、清铜币民国民国曹魏五铢钱曹魏五铢钱现代硬币现代硬币 三、货币的职能三、货币的职能v(一)价值尺度(一)价值尺度v1、概念、概念v货币可用于表现商品的价值,并且能够衡量商货币可用于表现商品的价值,并且能够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v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通过价格来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通过价格来表现商品的价值现商品的价值v3、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二)流通手段二)流通手段1 1、概念、概念 是指货币在商品
8、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2 2、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3 3、执行该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三)储藏手段(三)储藏手段 1 1、概念、概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财富或价值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财富或价值 持有或积累时,执行此职能。持有或积累时,执行此职能。v(四)支付手段(四)支付手段v1、概念、概念v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v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v2、反映的是一种信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信用关系v(五)世界货币(五
9、)世界货币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一一 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是一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货币制度是一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素组合通的组织形式,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素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二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本位币币材的规定(一)本位币币材的规定v 1、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是一国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货币,是一国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的基本通货。v 2、货币制度的名称取决于本位币币材货币制度的名称取决于本位币
10、币材(二)(二)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本位币的标准计量单位称为货币单位。本位币的标准计量单位称为货币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值值”v(三)(三)主币和辅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主币和辅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v1、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自由铸造。、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自由铸造。v2、辅币具有有限法偿的资格,限制铸造。、辅币具有有限法偿的资格,限制铸造。v(四)(四)规定发行准备规定发行准备v(五)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五)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三、货币制度的类型三、货币制度的类型(一)(一)银本位制(银本位制(16c18c)v1、概念、概念v以白银
11、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v2、特点、特点v银币是本位币,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银币是本位币,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二)(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1 1、概念:是指同时以黄金、白银为币材,、概念:是指同时以黄金、白银为币材,两种本位币同时流通使用的货币制度。两种本位币同时流通使用的货币制度。v2 2、三种形式(按金银两种贵金属的关、三种形式(按金银两种贵金属的关系划分)系划分)v(1 1)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v特点:金币和银币均为本位币,具有特点:金币和银币均为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二者均可自由铸造和溶化;无限法偿;二者均可自由铸造和溶化;国家不规定金银的
12、法定比价。国家不规定金银的法定比价。(2 2)双本位制双本位制国家规定金银铸币间的法定比价。国家规定金银铸币间的法定比价。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Gresham Law):即劣币驱逐良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在法律上被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在法律上被低估的货币(良币)会被收藏、熔化退出流低估的货币(良币)会被收藏、熔化退出流通,法律上高估的货币(劣币)充斥市场。通,法律上高估的货币(劣币)充斥市场。v(3 3)跛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v国家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允国家
13、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许自由铸造。(三)(三)金本位制金本位制1 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特点特点(1)金币为本位币,有一定含金量)金币为本位币,有一定含金量 (2)金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金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 (3)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2 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特点特点(1)以纸币和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以纸币和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 (2)纸币和银行券有条件兑换金块)纸币和银行券有条件兑换金块 (3)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3 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特点特点 :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
14、能兑换外汇: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四)纸币本位制(四)纸币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不兑现的信用货 币制度币制度 特点特点:1 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 的业务投入流通的的业务投入流通的 3 3、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管理调控、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管理调控四、我国的货币制度四、我国的货币制度1、规定四种货币各为不同地区的法定货币、规定四种货币各为不同地区的法定货币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不与任何外币确、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不与任何外币确 定正式联系,不依从任何外国货币制度定正式联系,不依从
15、任何外国货币制度v3 3、人民币主币为、人民币主币为“元元”,辅币单位有,辅币单位有v “角角”和和“分分”v4 4、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管理、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管理v5 5、人民币存在的形态有现金和存款货币、人民币存在的形态有现金和存款货币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1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货币、货币、货币制度、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复金银复本位制、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跛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金汇兑本位制。本位制。v2 2 货币的职能是什么
16、?货币的职能是什么?v3 3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是什么?v4 4 货币制度有哪些类型?货币制度有哪些类型?v5 5 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6.6.你认为货币形式不断演变的原因是什你认为货币形式不断演变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电子货币的?你对么?你是如何看待电子货币的?你对未来货币形式的演变有何看法?未来货币形式的演变有何看法?7 7.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我国信用卡消费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我国信用卡消费能普及?能普及?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v“一国四币一国四币”的互相兑换和流通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互相兑换和流通是香
17、港和澳门回归及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它有不少有利之及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它有不少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v第一,两岸四地的货币互为流通有助于经济合作的第一,两岸四地的货币互为流通有助于经济合作的深化及台湾问题的解决。深化及台湾问题的解决。v第二,第二,“一国四币一国四币”的互为流通有利于四地人员的的互为流通有利于四地人员的往来。往来。v第三,四币的流通对大陆华南经济圈的形成发挥了第三,四币的流通对大陆华南经济圈的形成发挥了较大作用,也将对中国大西部的开发起到推波助澜较大作用,也将对中国大西部的开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作用。v上述四币互为流通
18、现象尽管对人民币的地上述四币互为流通现象尽管对人民币的地位构不成较大威胁,但也有一些弊端。不位构不成较大威胁,但也有一些弊端。不少经济界人士担心,港币、澳门元和新台少经济界人士担心,港币、澳门元和新台币无规则地流入大陆,一是可能引起货币币无规则地流入大陆,一是可能引起货币流通方面的杂乱无章;二是受国际经济金流通方面的杂乱无章;二是受国际经济金融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可能成为内地金融融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可能成为内地金融市场动荡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可能成为诱市场动荡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可能成为诱发人民币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四是刺激发人民币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四是刺激外汇投机。外汇投机。v手持一卡走遍美国手
19、持一卡走遍美国美国第一张信用卡是纽约银行于美国第一张信用卡是纽约银行于1951年发行的,就是现在年发行的,就是现在万事达卡的万事达卡的“始祖始祖”。可以说这开始了美国消费方式的一场。可以说这开始了美国消费方式的一场革命。此后,各种各样的信用卡相继问世,由此派生出来革命。此后,各种各样的信用卡相继问世,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刷卡最终成了美国消费者的其他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刷卡最终成了美国消费者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美国消费者使用的美国消费者使用的“卡卡”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如果以其性质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如果以其性质来分类,实际上可以说也就是两种:支票卡和信
20、用卡。支来分类,实际上可以说也就是两种:支票卡和信用卡。支票卡在功能方面相当于支票。顾客在银行存入一定数额的票卡在功能方面相当于支票。顾客在银行存入一定数额的钱,一般就可以得到一张支票卡。用这张卡可以从自动取钱,一般就可以得到一张支票卡。用这张卡可以从自动取款机里取钱或到美国各地的商店去购物,相当于用电子款机里取钱或到美国各地的商店去购物,相当于用电子手段手段“开支票开支票”。信用卡与支票卡不同,小小的信用卡里。信用卡与支票卡不同,小小的信用卡里其实并没有钱,但仍可以买这买那,实际上等于消费者其实并没有钱,但仍可以买这买那,实际上等于消费者在利用自己良好的信誉向银行借钱消费。在利用自己良好的信
21、誉向银行借钱消费。美国成熟的刷卡消费有两大先决条件:一是完善的信息美国成熟的刷卡消费有两大先决条件:一是完善的信息网络,发达的网络系统在美国遍及每一个角落,很少听网络,发达的网络系统在美国遍及每一个角落,很少听说由于网络故障刷不了卡、取不了钱的情况;二是完善说由于网络故障刷不了卡、取不了钱的情况;二是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消费是建立在发达的个人消费资料网的信用体系,信用消费是建立在发达的个人消费资料网络基础之上的。美国高度的货币电子化为个人消费信用络基础之上的。美国高度的货币电子化为个人消费信用档案登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个人收支状况都可以通过档案登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个人收支状况都可以通过发达的
22、信息网络反映出来,银行和资信机构可以通过互发达的信息网络反映出来,银行和资信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联网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第三章第三章 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信信 用用 第二节第二节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第三节第三节 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体系 v 第一节第一节 信信 用用一、信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一、信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一)(一)信用的概念和特点信用的概念和特点是一种以是一种以偿还偿还和和支付利息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了一定的为,体现了一定的债权债务债权债务关系。关系。v信用的特点:信用的特点:v1 1、暂时性、暂时性v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
23、系,是债权人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债权人在一定时期内将一定数量的实物或一定数在一定时期内将一定数量的实物或一定数额货币的额货币的使用权使用权暂时让渡给债务人。暂时让渡给债务人。v2 2、偿还性、偿还性v实物与货币的暂时让渡是以偿还为先决条实物与货币的暂时让渡是以偿还为先决条件的,债权人贷出实物或货币资金,要求件的,债权人贷出实物或货币资金,要求在信用关系结束时,按一定方式得到返回。在信用关系结束时,按一定方式得到返回。v3 3、收益性、收益性v债权人在让渡实物或货币的使用权时,要债权人在让渡实物或货币的使用权时,要求在归还时有一定的增值或附加额。求在归还时有一定的增值或附加额。v4 4
24、、风险性、风险性v债务人能否到期偿还本金和按期支付利息债务人能否到期偿还本金和按期支付利息是不确定的。是不确定的。v二、信用的构成要素二、信用的构成要素v1 1、信用主体、信用主体v2 2、信用关系、信用关系v3 3、信用条件、信用条件v4 4、信用标的、信用标的v5 5、信用载体、信用载体v1 1、信用主体、信用主体v主要是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主要是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v2 2、信用关系、信用关系v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和实物的融通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接受信用
25、者为债务方。信用者为债权方,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v3、信用条件、信用条件v主要指借贷的期限和利率,还包括利息的计主要指借贷的期限和利率,还包括利息的计算方式,支付次数以及本金的偿还方式算方式,支付次数以及本金的偿还方式v4、信用标的、信用标的v即借贷的是实物还是货币,或其他的金融资即借贷的是实物还是货币,或其他的金融资产产v5、信用载体、信用载体v即信用工具,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即信用工具,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证v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一)信用的产生(一)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信用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