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国学经典:孔子与论语简介课件孔子简介论语简介.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50478
  • 上传时间:2022-12-18
  • 格式:PPTX
  • 页数:66
  • 大小:3.1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学经典:孔子与论语简介课件孔子简介论语简介.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国学 经典 孔子 论语 简介 课件
    资源描述:

    1、论语论语国学经典孔子孔子他是一个志在报国、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孔子简介被世人称为“圣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弟子三千“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子子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颠沛流离的一生颠沛流离的一生 贵族出身 早年经

    2、历 步入仕途 周游列国 返回鲁国55岁68岁51岁0岁20岁起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人,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孔子为儒家创始人,其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邻近地区,如:朝鲜半岛、琉球、日本、越南、东南亚等有深远影响,此等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在某些宗教中也被视为神祇。,夫子洞当年的仲尼出生的山洞龙生虎养鹰打扇母亲颜徵 孔子为鲁国人,远祖是殷商王室,武王克殷后,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为邹邑大夫。叔梁纥与原配施氏连出九个女儿

    3、,他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却脚有残疾。叔梁纥在七十二岁时三度娶妻,娶了十八岁的颜征在来源请求,由于婚姻不合礼制,被史书称为野合,约在鲁襄公廿二年(前551年)生下孔丘。颜征在曾私下至尼丘山祭祀尼丘山神以求子,故取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天生神力,可以“力举城门”,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据民间传说孔子的出生也很不平凡,出生之时,头顶向下凹陷,故取名曰“丘”。这当然是不严谨的说法,先不说孔子是否因此得名孔丘,单是头顶凹陷就有点玄乎。因为在现在的观点看这绝对不是什么异象,而是新生儿严重缺钙的表现。这样的新生儿一般智力都有点问题。然而事实上恐怕没人

    4、敢说孔子是“脑残”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

    5、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仓皇逃回鲁国。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但孔子也因此与“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结下了仇怨。鲁定公13年,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

    6、粟6 万。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颜渊)、闵损(闵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予(宰我)、端木赐(子贡)。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冉有)、仲由(子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

    7、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义利之辨杀少正卯孔子学琴藏书始祖孔子相师孔子轶事孔子的性格孔子的性格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

    8、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

    9、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

    10、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论语简介孔子与论语孔子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原本自秦代便已失传。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

    11、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论语论语体式体式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半

    12、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政治家)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走进论语“仁”的人生哲学 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因材施教。大致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告诉我们“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子贡有一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13、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告诉子贡行仁不必好高骛远,从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颛孙师志向太高,孔子认为他的个性可能流于偏激,所以孔子告诉颛孙师行仁的方法有五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告诉颛孙师行仁要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着手。对于自己的修养要严谨,对待别人则是恭敬宽容,又能厚待别人,如此才是行仁的方法。颜渊是孔门弟子中的模范生,孔子曾称赞他“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只希望他能用“礼”来进一步约束自己就可以了。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冉雍品德优良,又有政治才干,曾任季氏宰。当他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的回答比较偏向政治层面。孔子告诉冉雍行仁的方法就是待人恭敬,使民宽爱,如此一来,大众对你都没有怨恨,就是行仁政。司马牛言多而躁。当他问起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仁者其言也讱”,揭示慎言的重要。当子贡问仁时,孔子用比喻的手法来告诉他“以友辅仁”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又谆谆告诫我们:“当仁,不让于师”、“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

    15、及“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礼”的社会秩序 礼,就是“节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礼以节人,乐以发和。”我们来看孔子对于礼的阐释: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须作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着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礼,不是浪费铺张,而是真情流露;宁愿节俭简陋,也不奢侈浮夸: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是对天

    16、地万物的尊重。借由对礼法的好问,来表达自己对于天地的敬意: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君子与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君臣臣父父子

    17、子。”教育方面 孔子主张育德为先,后以全面发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教无类: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人与个性,进行洽如其分的教导“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实事求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行合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已经做成的事情就不必再议论,已经铁定的事情就不要再规劝,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再追究。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语语

    18、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土坯经不起风雨的侵蚀!语语父母在,不远游壹译文原文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四海之内皆兄弟贰译文原文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三月不知肉味叁译文原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

    19、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之师苌弘 碧血化珠 碧血丹心 苌弘化碧孔子问乐韶乐为虞舜之乐名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韶 乐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武 乐艺艺六既往不咎肆译文原文已经做成的事情就不必再议论,已经铁定的事情就不要再规劝,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再追究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鲁哀公宰我:宰予社:土神稷:谷神成事:已经完成的事遂事:正在顺势办的事谏:规劝,改正错误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朽木不

    20、可雕伍译文原文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土坯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杇也;于予与何诛?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杇(W):粉刷。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诛:责 备。于予与改是: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是,代词。匹夫不可夺志陆译文原文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柒译文原文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

    21、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端木赐子贡尊师子贡赎人宽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捌译文原文曾子卧床不起,孟敬子去探问他。曾子说道:“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已经做成的事情就不必再议论,已经铁定的事情就不要再规劝,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再追究。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语语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土坯经不起风雨的侵蚀!语语谢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爱经典学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学经典:孔子与论语简介课件孔子简介论语简介.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504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