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沉陷的般规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表沉陷的般规律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表 沉陷 规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 地表沉陷的一般规律地表沉陷的一般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变形分布规律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变形分布规律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和变形的一般规律采动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和变形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第三节 地表下沉盆地稳定后全面积开采沉陷分布规律地表下沉盆地稳定后全面积开采沉陷分布规律第四节第四节 地质采矿因素对开采沉陷的影响地质采矿因素对开采沉陷的影响第五节第五节 复杂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复杂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l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l 地表沉陷的规律是地表沉陷的规律是开采沉陷学开采沉陷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中
2、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开采条件下、开采过程中及移动盆地稳定后地表沉陷各种开采条件下、开采过程中及移动盆地稳定后地表沉陷的一般规律。的一般规律。l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l 1 1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l 2 2采动过程中采动过程中(动态动态)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l 3 3移动盆地稳定后全面积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移动盆地稳定后全面积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l 4 4地质采矿因素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地质采矿因素对地表沉陷的影响;l 5 5复杂地质条件对地
3、表沉陷的影响。复杂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l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 各种开采条件下不同采动程度的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各种开采条件下不同采动程度的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采动采动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和变形的一般规律;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和变形的一般规律;/地表下沉稳定后全面积开采沉陷分布地表下沉稳定后全面积开采沉陷分布规律及各等值线的特点。规律及各等值线的特点。l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 对地质采矿因素和复杂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地质采矿因素和复杂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进行分析。l 地表沉陷规律地表沉陷规律是指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大小、是指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
4、动和变形的大小、空间分布形态及其与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空间分布形态及其与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水平、缓倾斜煤层以及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水平、缓倾斜煤层以及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的分布规律;的分布规律;(2)(2)沉陷稳定后沉陷稳定后(又称静态又称静态)及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及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又称动态又称动态)的分布规律;的分布规律;(3)(3)简单地质条件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简单地质条件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分布规律等。的分布规律等。目前,以水平煤层和缓倾斜煤层开采的、沉陷稳定后的和目前,以水平煤层和缓倾斜煤层开采的、沉陷稳定后的和简单地质条件下的分布规律研究较为充分,其它方面尚
5、在不断简单地质条件下的分布规律研究较为充分,其它方面尚在不断深入研究之中。所以本章主要介绍:深入研究之中。所以本章主要介绍:1.1.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2.2.采动过程中采动过程中(动态动态)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3.3.移动盆地稳定后全面积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移动盆地稳定后全面积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4.4.地质采矿因素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地质采矿因素对地表沉陷的影响;5.5.复杂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复杂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本节所述的规律是指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本节所述的规律是指地
6、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并且是面内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并且是典型化典型化和和理想理想化化了的。它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了的。它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1深厚比深厚比H HM M(开采深度与开采厚度之比值开采深度与开采厚度之比值)大大于于3030。在这样的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在空间和在这样的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明显的连续特征和一定的分布规律;时间上都具有明显的连续特征和一定的分布规律;2 2地质采矿条件正常,无大的地质构造地质采矿条件正常,无大的地质构造(如大如大断层和地下溶洞等断层和地下溶洞等),并采用正规循环的采煤作业;,并采用正规循环的采煤作业
7、;3 3属于单一煤层开采,并不受邻区开采影响。属于单一煤层开采,并不受邻区开采影响。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与许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的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与许多地质采矿因素有关。如:多地质采矿因素有关。如: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开采开采厚度厚度(m m)、)、开采深度开采深度(H H)、)、采区尺寸采区尺寸(D D)、)、采煤采煤方法方法、顶板管理方法顶板管理方法、松散层厚度松散层厚度(h h)等。)等。如果开采均系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全部垮落法如果开采均系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并且开采厚度均相同,那么影响分布规管理顶板,并且开采厚度均相同,那么影响分布规律的地
8、质采矿因素主要就是律的地质采矿因素主要就是煤层倾角煤层倾角、采区尺寸采区尺寸和和开采深度开采深度。而采区尺寸和开采深度之比,可决定地。而采区尺寸和开采深度之比,可决定地表的采动程度。表的采动程度。下面根据下面根据不同的采动程度不同的采动程度和和煤层倾角煤层倾角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情况,讨论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规律。讨论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规律。一、水平煤层(或沿煤层走向主断面一、水平煤层(或沿煤层走向主断面)非充分采动时非充分采动时主断面内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主断面内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 判别:判别:水平煤层开采时的采动程度可用走向充分水平煤层开采时的采动程度可用走向充分采动角采动角3 3来
9、判别。当用来判别。当用3 3 角作的两直线交于岩层内角作的两直线交于岩层内部而未及地表时,此时地表为非充分采动。部而未及地表时,此时地表为非充分采动。(一)下沉曲线(一)下沉曲线 下沉曲线下沉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下沉的分布规律。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下沉的分布规律。设沿主断面方向为设沿主断面方向为x x轴,下沉曲线为轴,下沉曲线为 W(x)=F(x)W(x)=F(x)在讨论分布规律时,先要确定下沉曲线上的三个在讨论分布规律时,先要确定下沉曲线上的三个特征点:特征点:1 1最大下沉点最大下沉点o o:下沉值最大。在水平煤层开采时,在采区中央正下沉值最大。在水平煤层开采时,在采区中央正上方。上方。2
10、 2盆地边界点盆地边界点A A、B B:据走向边界角据走向边界角0 0作边界点作边界点A A、B B,此处下沉值,此处下沉值为零。为零。3 3拐点拐点E E:拐点是指下沉曲线凹凸的分界点。拐点从理论上讲应位拐点是指下沉曲线凹凸的分界点。拐点从理论上讲应位于工作面开采边界的正上方,但由于工作面边界附近的顶板并不切于工作面开采边界的正上方,但由于工作面边界附近的顶板并不切煤壁冒落或呈阶状弯曲,存在悬顶距,因此在四周没采情况下,拐煤壁冒落或呈阶状弯曲,存在悬顶距,因此在四周没采情况下,拐点点E E不在工作面开采边界的正上方而是略偏向采空区一侧。在地表达不在工作面开采边界的正上方而是略偏向采空区一侧。
11、在地表达充分采动条件下,拐点处的下沉值约为最大下沉值的一半。充分采动条件下,拐点处的下沉值约为最大下沉值的一半。下沉曲线分布规律:下沉曲线分布规律:在地表最大下沉点在地表最大下沉点O O处下沉值最大,处下沉值最大,自盆地中心至盆地边缘下沉值逐渐减小,在盆地边界点自盆地中心至盆地边缘下沉值逐渐减小,在盆地边界点A A、B B处下沉值为零。处下沉值为零。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二)倾斜曲线(二)倾斜曲线 倾斜曲线倾斜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倾斜的变化规律,倾斜为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倾斜的变化规律,倾斜为下沉的一下沉的一阶阶
12、导数:导数:倾斜曲线分布规律为:倾斜曲线分布规律为:盆地边界点至拐点间倾斜渐增,拐盆地边界点至拐点间倾斜渐增,拐点至最大下沉点间倾斜渐减,在最大下沉点处倾斜为零。在点至最大下沉点间倾斜渐减,在最大下沉点处倾斜为零。在拐点处倾斜最大,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最大倾斜。拐点处倾斜最大,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最大倾斜。(三)曲率曲线(三)曲率曲线 曲率曲线曲率曲线是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曲率的变化规是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曲率的变化规律,曲率曲线可表示为律,曲率曲线可表示为倾斜的一阶导数倾斜的一阶导数或或下沉的二下沉的二阶导数阶导数:dxxdidxxWdxk22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地表移动盆
13、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曲率曲线曲率曲线分布规律为:分布规律为:1 1曲率曲线有三个极值,两个相等的正极值和一个负曲率曲线有三个极值,两个相等的正极值和一个负极值,正极值称最大正曲率,位于边界点和拐点之间,负极极值,正极值称最大正曲率,位于边界点和拐点之间,负极值称最大负曲率,位于最大下沉点处。值称最大负曲率,位于最大下沉点处。2 2盆地边界点和拐点处曲率为零。盆地边界点和拐点处曲率为零。3 3盆地边缘区为正曲率区,盆地中部为负曲率区。盆地边缘区为正曲率区,盆地中部为负曲率区。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布
14、规律(四四)水平移动曲线水平移动曲线 水平移动曲线水平移动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水平移动分布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水平移动分布规律,用规律,用U(x)U(x)表示。移动盆地内各点的水平移动方表示。移动盆地内各点的水平移动方向都指向盆地中心。向都指向盆地中心。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水平移动曲线与倾斜曲线水平移动曲线与倾斜曲线相似相似。因此,可得下式:。因此,可得下式:xBidxxdWBxUB B水平移动系数,水平移动系数,B=0.13B=0.130.18H0.18H。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和变形分布规律 水平移动曲线
15、分布规律为水平移动曲线分布规律为:盆地边界点至拐点间水平移:盆地边界点至拐点间水平移动渐增,拐点至最大下沉点间水平移动渐减,最大下沉点处动渐增,拐点至最大下沉点间水平移动渐减,最大下沉点处水平移动为零;在拐点处水平移动最大,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移动为零;在拐点处水平移动最大,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最大水平移动。最大水平移动。(五)水平变形曲线(五)水平变形曲线 水平变形曲线水平变形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水平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水平变形分布规律,水平变形曲线与曲率曲线相变形分布规律,水平变形曲线与曲率曲线相似。是似。是水平移动的一阶导数水平移动的一阶导数:xkBdxxWdBdxxdUx22B B水平移动
16、系数,水平移动系数,B=0.13B=0.130.18H0.18H。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分布规律水平变形分布规律为水平变形分布规律为:1.1.水平变形曲线有三个极值,两个相等的正极值和一个水平变形曲线有三个极值,两个相等的正极值和一个负极值,正极值称为最大拉伸值,位于边界点与拐点之间,负极值,正极值称为最大拉伸值,位于边界点与拐点之间,负极值称为最大压缩值,位于最大下沉点处。负极值称为最大压缩值,位于最大下沉点处。2.2.盆地边界点和拐点处水平变形为零。盆地边界点和拐点处水平变形为零。3.3.盆地边缘区为拉伸区,盆地中部为
17、压缩区。盆地边缘区为拉伸区,盆地中部为压缩区。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变形分布规律二、水平煤层二、水平煤层(或沿煤层走向主断面或沿煤层走向主断面)充分采动时主断面充分采动时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 判别:判别:当用当用3 3 角作的两直线刚好交于地表时,此时角作的两直线刚好交于地表时,此时地表为充分采动。地表为充分采动。地表地表刚达到充分采动刚达到充分采动时和时和非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时相比,它们时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的不同之处在于:1 1最大下沉值已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之最大值。最大下沉值已达到该地质
18、采矿条件下之最大值。2 2倾斜、水平移动曲线没有明显变化。倾斜、水平移动曲线没有明显变化。3 3曲率或水平变形曲线在采区中心拐点、边界点为曲率或水平变形曲线在采区中心拐点、边界点为零;在边界点和拐点之间达到最大拉伸;在拐点和采区零;在边界点和拐点之间达到最大拉伸;在拐点和采区中心之间达到最大压缩变形。中心之间达到最大压缩变形。三、水平煤层三、水平煤层(或走向主断面或走向主断面)超充分采动时主断面内移动和超充分采动时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变形分布规律 判别:判别:当用当用3 3 角作的两直线在地表交于角作的两直线在地表交于o o1 1和和o o2 2两点,两点,o o1 1和和o o2 2间
19、出现平底时,地表达到超充分采动。间出现平底时,地表达到超充分采动。地表达到地表达到超充分采动超充分采动时和时和非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时相比,不同之处时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于:1 1下沉曲线中部平底上各点下沉值相等,并达到该采矿下沉曲线中部平底上各点下沉值相等,并达到该采矿地质条件下的最大值。地质条件下的最大值。2 2在平底部分内,倾斜、曲率、水平变形均为零或接近在平底部分内,倾斜、曲率、水平变形均为零或接近于零;各种变形主要分布在采空区边界上方附近。于零;各种变形主要分布在采空区边界上方附近。3 3最大倾斜和最大水平移动位于拐点处;最大正曲率、最大倾斜和最大水平移动位于拐点处;最大正曲率、最大
20、拉伸变形位于拐点和盆地边界点之间;最大负曲率、最最大拉伸变形位于拐点和盆地边界点之间;最大负曲率、最大压缩变形位于拐点和最大下沉点大压缩变形位于拐点和最大下沉点o o之间。之间。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四、倾斜(四、倾斜(15155555)煤层非充分采动时移动)煤层非充分采动时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和变形分布规律 判别:判别:利用下山充分利用下山充分采动角采动角1 1和上山充和上山充分采动角分采动角2 2确定充确定充分采动程度。分采动程度。用用0 0、0 0确定上确定上下山盆地边界点,用下山盆地边界点,用最大下沉角最大下
21、沉角确定最确定最大下沉点。大下沉点。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分布规律1 1下沉曲线、倾斜下沉曲线、倾斜曲线和曲率曲线:曲线和曲率曲线:下沉曲线失去对下沉曲线失去对称性称性,如上山部分的,如上山部分的下沉曲线比下山部分下沉曲线比下山部分的下沉曲线要陡,范的下沉曲线要陡,范围要小;围要小;最大下沉点最大下沉点向下山方向偏离向下山方向偏离,其,其位置用最大下沉角位置用最大下沉角确定。确定。下沉曲线下沉曲线的两个拐点与采空区不对称,而偏向下山方向。的两个
22、拐点与采空区不对称,而偏向下山方向。随着下沉曲线的变化,倾斜曲线和曲率曲线也相应发生变化。随着下沉曲线的变化,倾斜曲线和曲率曲线也相应发生变化。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2 2水平移动曲线:水平移动曲线:在倾斜煤层开采在倾斜煤层开采时,随着煤层倾角时,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指向上山的增大,指向上山方向的水平移动值方向的水平移动值逐渐增大,而指向逐渐增大,而指向下山方向的水平移下山方向的水平移动值逐渐减小。动值逐渐减小。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3 3水平变形曲线:水平变形曲线:最大拉伸变形
23、在下山最大拉伸变形在下山方向,最大压缩变形方向,最大压缩变形在上山方向,水平变在上山方向,水平变形为零的点与最大水形为零的点与最大水平移动点重合。平移动点重合。4 4水平移动曲线水平移动曲线和和倾斜曲线不相似,倾斜曲线不相似,水水平变形曲线平变形曲线和曲率曲和曲率曲线不相似。线不相似。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五、急倾斜(五、急倾斜(5555)煤层非充分采动时移动和煤层非充分采动时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变形分布规律1 1下沉盆地非对称性十下沉盆地非对称性十分明显,下山方向的影响分明显,下山方向的影响范围远远大于上山方向的范围远远大于上山方向的影
24、响范围。影响范围。2 2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最大下沉点位置逐渐移向最大下沉点位置逐渐移向煤层上山方向。煤层上山方向。3 3在松散层较薄的情况在松散层较薄的情况下,可能只出现指向上山下,可能只出现指向上山方向的水平移动。方向的水平移动。急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急倾斜煤层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分布规律煤层倾角小于煤层倾角小于9090o o煤层倾角接近煤层倾角接近9090o o4.4.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倾斜剖面形状由对称的碗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倾斜剖面形状由对称的碗
25、形逐渐变为非对称的瓢形。当煤层倾角接近形逐渐变为非对称的瓢形。当煤层倾角接近9090o o时,时,下沉盆地剖面又转变为比较对称的碗形或兜形。下沉盆地剖面又转变为比较对称的碗形或兜形。急倾斜煤层开采后的下沉盆地形态急倾斜煤层开采后的下沉盆地形态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后主断面内移动和变形分布规律分布规律5 5当开采厚度大、开当开采厚度大、开采深度小、煤层顶底采深度小、煤层顶底板坚硬不易冒落而煤板坚硬不易冒落而煤质又较软时,开采后质又较软时,开采后采空区上方之煤层易采空区上方之煤层易沿煤层底板滑落。这沿煤层底板滑落。这种滑落可能一直发展种滑落可能一直发展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