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下语文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20 古代 诗歌 课件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登飞来峰登飞来峰2020诗歌诗歌文题中的文题中的“登登”是攀登之意。飞来峰,又名灵鹫是攀登之意。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相传东晋时,古印度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相传东晋时,古印度僧人慧理曾称这座山峰像天竺国的灵鹫山,僧人慧理曾称这座山峰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不知何不知何以飞来以飞来”,因此得名,因此得名“飞来峰飞来峰”和和“灵鹫峰灵鹫峰”。王安石王安石(1021(10211086)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川(今江西抚州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为
2、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为“唐唐宋八大家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其诗遒劲清新。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其诗遒劲清新。有有临川集临川集一百卷传世。一百卷传世。登飞来峰登飞来峰:皇祐二年:皇祐二年(1050)(1050)夏,王安石在浙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名句积累名句积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
3、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导思导思1.1.诗歌描写了诗歌描写了什么自然景物?什么自然景物?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导思导思2.2.诗歌抒发了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情感?抒情言志抒情言志关键词关键词:情怀、哲理情怀、哲理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1.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双竖线、单竖线。2.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方框。3.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波
4、浪线。4.4.有疑问的地方,用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问号标注。标注。圈点要求圈点要求原文原文:飞来山上飞来山上千寻塔千寻塔,闻说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千寻塔: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闻说:闻说:这里是听到的意思。这里是听到的意思。自缘:自缘:因为。因为。注释:注释:译文:译文:我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听到鸡鸣声,登上我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听到鸡鸣声,登上飞来峰,见到日出的奇景。我不怕浮云挡住远望飞来峰,见到日出的奇景。
5、我不怕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1.1.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答案答案】写塔极高;用夸张手法说塔高写塔极高;用夸张手法说塔高“千寻千寻”。又用又用“闻说闻说”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2.2.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这句的意思?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这句的意思?【答案答案】议论;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议论;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
6、峰。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从而使人认识到:人不能只有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从而使人认识到: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答案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自然角度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歌中,远。而在古代诗歌中,“浮云浮云”常被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其他消常被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
7、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的历史经验。二是来自抱负,即他有成就大事业的从书本上得到的历史经验。二是来自抱负,即他有成就大事业的心胸。再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心胸。再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荡“浮云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诗是带有自警、自策意,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诗是带有自警、自策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挡住保守势力的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挡
8、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情感探究情感探究】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胸怀?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胸怀?不畏艰险,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魄力往直前的魄力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千寻塔、见日升千寻塔、见日升点明山高点明山高不畏浮云、最高层不畏浮云、最高层浅易而见哲理浅易而见哲理登飞来峰登飞来峰:诗人借景抒情、语言生动,从自:诗人借景抒情、语言生动,从自然情景中很自然地提炼出深刻哲理,含蓄地表现了诗然情景中很自然地提炼出深刻哲理,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登飞来峰登飞来峰:思绪连贯紧密,前后关照,浑
9、然一体。从全诗看,思绪连贯紧密,前后关照,浑然一体。从全诗看,“不畏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山上千寻塔”,才,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王安石不但
10、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好诗。诗人就传统题材写得很好。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好诗。诗人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最高层。这节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最高层。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学习了王安石的课,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学习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登飞来峰,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修养方面,也是站得
11、高才能看得远。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登幽州台歌台歌。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2020诗歌诗歌陈子昂陈子昂(661(661702)702),字伯玉,梓州射洪,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今属四川)人。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
12、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感遇和和登幽登幽州台歌州台歌。有。有陈伯玉文集陈伯玉文集传世。传世。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696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轻率,少谋略
13、。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等等诗篇。诗篇。怆怆然然涕涕 读一读字音读一读字音chungchungt t导思导思1.1.诗歌描写了诗歌描写了什么自然景物?什么自然景物?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导思导思2.2.诗歌抒发了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情感?抒情言志抒情言志关键词关键词:情怀、哲理情怀、哲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和圈点。
14、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1.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双竖线、单竖线。2.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方框。3.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波浪线。4.4.有疑问的地方,用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问号标注。标注。圈点要求圈点要求原文:原文:前前不见不见古人古人,后后不见不见来者来者。念念天地之天地之悠悠悠悠,独,独怆然怆然而而涕涕下!下!前:前:过去。过去。后:后:未来,后世。未来,后世。来者: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悠悠: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形容时间的久
15、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怆然:悲伤的样子。悲伤的样子。注释:注释:古人: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念:念:想到。想到。涕:涕:眼泪。眼泪。译文:译文: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答案】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答案答案】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
16、比较短促,传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难点探究难点探究】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前前后(寂寞苦闷后(寂寞苦闷)悠悠悠悠怆然怆然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
17、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的情怀。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全篇前后句子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全篇前后句子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艺术感染力。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
18、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之”和和“而而”),多了一个,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的情景。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燕昭王,我们不妨先来理解,我们不妨先来理解一下这首诗:一下这首诗:南登碣石馆,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驱马复归来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共共3153
19、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己亥。己亥指清道光指清道光1919年(年(1839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己亥杂诗的第五篇。的第五篇。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其五)其五)2020诗歌诗歌龚自珍龚自珍(1792(17921841)1841),字人,浙江仁和,字人,浙江仁和(今浙江今浙江杭州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人。清代思想家、文
20、学家。代表作有病梅馆记病梅馆记己亥杂诗己亥杂诗等。等。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其五其五):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1839)即即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己己亥杂诗亥杂诗。二二 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名句积累名句积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
21、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导思导思1.1.诗歌描写了诗歌描写了什么自然景物?什么自然景物?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导思导思2.2.诗歌抒发了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情感?抒情言志抒情言志关键词关键词:情怀、哲理情怀、哲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1.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双竖线、单竖线。2.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方框。3.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波浪线。4.4
22、.有疑问的地方,用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问号标注。标注。圈点要求圈点要求原文原文:浩荡浩荡离愁白日斜,离愁白日斜,吟鞭吟鞭东指即东指即天涯天涯。落红落红不是无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释:注释:浩荡: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吟鞭: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天涯:天涯: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落红:落红:落花。落花。满怀离愁看着太阳西下,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指,前满怀离愁看着太阳西下,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指,前面便是海角天涯。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化作春面便是海角天涯。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
23、,它化作春泥后滋养更多花儿。泥后滋养更多花儿。译文:译文:赏析赏析己亥杂诗己亥杂诗的后两句。的后两句。【答案答案】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中有景,情景交融。【答案答案】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
24、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难点探究难点探究】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其五其五)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比喻明志比喻明志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叙事抒
25、情:离开京城,叙事抒情:离开京城,远离朝廷远离朝廷虽然辞官,虽然辞官,但仍关心但仍关心国家的前国家的前途命运途命运不甘沉沦不甘沉沦不畏挫折不畏挫折落红落红自己的身世自己的身世花花朝廷(社会、朝廷(社会、国家)国家)愁绪万千愁绪万千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其五其五):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和始终要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和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其五其五):本诗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形成诗本诗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形成诗歌的跌宕起伏之美。诗的前两句描述离京的情景,表达歌的跌宕起伏之美。诗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