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古代诗歌五首.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古代诗歌五首.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课件 20 古代 诗歌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 20 古代诗歌五首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1.了解有关陈子昂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了解有关陈子昂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重点)(重点)2.2.把握诗歌主旨,体味本诗阔大苍凉的意把握诗歌主旨,体味本诗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和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境之美和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难点)(难点)3.3.领悟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悲凉的心绪,领悟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悲凉的心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点)(重点)学学习习目目标标课课题题解解读读 “幽州台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燕昭
2、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北京西南。“歌歌”,古代的一种诗歌体,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裁,“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既点明写诗的地点,既点明写诗的地点,又暗含了诗歌的主旨。又暗含了诗歌的主旨。作作者者简简介介 陈子昂陈子昂(661702661702),字伯),字伯玉,唐代文学家。他反对浮艳颓玉,唐代文学家。他反对浮艳颓靡文风,重视散体,其诗风骨铮靡文风,重视散体,其诗风骨铮铮、寓意深远、苍劲有力。铮、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代表作:代表作:感遇感遇诗三十八首,诗三十八首,有有陈子昂集陈子昂集传世。传世。背背景景链链接接 本诗选自本诗选自陈子昂集陈子昂集(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601960
3、年年版),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版),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首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字字词词清清单单悠悠悠(悠()怆怆然(然()涕涕下(下()yuchunt字
4、音识记:字音识记: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古义:眼泪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今义:鼻涕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前不见古人前不见古人名词作状语,向前名词作状语,向前后不见来者后不见来者名词作状语,向后名词作状语,向后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诗诗歌歌朗朗诵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过去。前:过去。后:未来。后:未来。古人:古代那些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诗诗歌歌解解读读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诗意:诗意: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见不到往昔招贤的
5、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主。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主。来者:来者:指后世的贤指后世的贤明君主。明君主。句解:句解:直抒胸臆,感叹古时明君不可复见,直抒胸臆,感叹古时明君不可复见,后世明君无法遇到。后世明君无法遇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想到。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悲伤的样子。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涕:眼泪。诗意:诗意:想到天地之广大、时间想到天地之广大、时间之久远,我独自悲伤,眼泪纵横。之久远,我独自悲伤,眼泪纵横。句解:句解:天地之天地之“悠悠悠悠”与人之茕茕与人之茕茕“独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影
6、,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孤单、渺小。综综合合赏赏析析 诗中的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表诗中的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绪?达了诗人怎样的思绪?第三句写时间和空间,第四句描写自身第三句写时间和空间,第四句描写自身情状,天、地、人融为一体,勾勒了辽阔悠情状,天、地、人融为一体,勾勒了辽阔悠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结结构构梳梳理理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俯仰古今俯仰古今感于往事感于往事慨叹身世慨叹身
7、世登台远眺登台远眺怆然涕下怆然涕下时间绵长时间绵长空间辽阔空间辽阔凄恻悲愁凄恻悲愁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子,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不能实现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失意孤独、远大政治理想的失意孤独、寂寞苦闷的情怀。寂寞苦闷的情怀。主主题题概概括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抒发了诗人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样的人生感慨?深深入入探探究究 诗人纵观古今,放眼历史长河,像燕昭王诗人纵观古今,放眼历史长河,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不可见,后世的明君也不可遇,那样的古代贤君不可见,后世的明君也不可遇,“前不见古
8、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句诗,抒发了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之感。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之感。写写作作借借鉴鉴 1.1.直抒胸臆,前后映照。直抒胸臆,前后映照。直抒胸臆是本诗直抒胸臆是本诗最大的特点,全诗没有具体的描写,而是靠感最大的特点,全诗没有具体的描写,而是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前两句俯仰古今,写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前两句俯仰古今,写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垠;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写诗人孤无垠;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
9、,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映照,格外动人。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映照,格外动人。2.2.意境雄浑,形象鲜明。意境雄浑,形象鲜明。这首诗只有四句,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展现了一幅雄浑、浩瀚、空旷的画面:楼台却展现了一幅雄浑、浩瀚、空旷的画面:楼台高耸,诗人独立幽州台上,临风远眺,面对悠高耸,诗人独立幽州台上,临风远眺,面对悠悠天地,思绪万千。前三句以浩瀚宽广的宇宙悠天地,思绪万千。前三句以浩瀚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为背景;第四句饱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为背景;第四句饱含感情,凌空一笔,一个胸怀大志却报国无含感情,凌空一笔,一个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深感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立于画
10、面之上,门、深感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立于画面之上,十分鲜明。十分鲜明。望 岳杜 甫1.1.掌握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写掌握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作的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重点)(重点)2.2.理解诗句的内容,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的内容,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蕴含的哲理。体会诗歌蕴含的哲理。(难点)(难点)3.3.感悟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和积极进取的感悟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精神。(重点)(重点)学学习习目目标标课课题题解解读读 “望望”,是远远地看;,是远远地看;“岳岳”,指山,指山,本诗中指东岳泰山。标题点明了写作的对本诗中指
11、东岳泰山。标题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和内容。象和内容。作作者者简简介介 杜甫杜甫(712712770770),字子美,自号少),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人尊为“诗圣诗圣”,其诗被称为,其诗被称为“诗史诗史”。代表作有代表作有“三吏三吏”(石壕吏石壕吏潼潼关吏关吏新安吏新安吏),),“三别三别”(无家无家别别垂老别垂老别新婚别新婚别)。)。背背景景链链接接 本诗选自本诗选自杜诗详注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卷一(中华书局19791979年版)。杜甫的年版)。杜甫的望岳望岳诗共有三首,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分别咏
12、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本诗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华山),本诗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四年(736736),杜甫离开了长安,后曾在齐、),杜甫离开了长安,后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此诗是诗人途经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此诗是诗人途经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较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年代较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蓬勃的朝气。文文体体知知识识 律诗律诗中国旧诗体裁之一。通常的律诗规中国旧诗体裁之一。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即十句及以上的,则定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即十句及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
13、律。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称排律或长律。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仗外,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仗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字字词词清清单单岱岱宗(宗()眦眦()diz字音识记:字音识记:通假字:通假字:荡胸生荡胸生曾曾云云同同“层层”,重叠,重叠会当会当凌凌绝顶绝顶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古义:登上
14、古义:登上今义:侵犯,逼近今义:侵犯,逼近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一览众山一览众山小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小为小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奏和韵律。诗诗歌歌朗朗诵诵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 岳杜 甫 岱宗:岱宗:指泰山。指泰山。未了(未了(liolio):):不尽。不尽。青:青:指山色。指山色。诗诗歌歌解解读读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意:诗意:巍峨的泰山,到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泰山横跨齐鲁,底如何雄伟?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青色的
15、峰峦连绵不断。1.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首句运用设问的修辞首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写诗人手法,自问自答,写诗人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的形象,烘托泰山拔地而起的形象,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广、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广、气势之大。气势之大。造化:造化:指天地、大自然。指天地、大自然。阴阳: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钟:钟:聚集。聚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意:诗意:大自然将神奇和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
16、,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拟人虚写虚写实写实写荡胸:荡胸:使心胸震荡。使心胸震荡。曾:曾:同同“层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诗意:诗意:层云生起,使心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归林。眦:眦:眼眶。眼眶。会当:会当:终当,终要。终当,终要。凌:凌:登上。登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意:诗意:终要登上泰山的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会显得极为渺小。“会当会当”“”“凌凌”字表字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
17、2.2.尾联化用了哪一句古语尾联化用了哪一句古语?表达了作者何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种感情?尾联化用孔子尾联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同时蕴含深刻的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同时蕴含深刻的哲理: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才能达哲理: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才能达到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到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3.3.如何理解这首诗情、景、理融于一体的特点?如何理解这首诗情、景、理融于一体的特点?望岳望岳前六句是写望岳所见,一、二句前六句是写望岳所见,一、二句点出泰山独特的地理特点;三、四句写近望
18、所点出泰山独特的地理特点;三、四句写近望所见的泰山形象见的泰山形象神奇秀丽、高大巍峨;五、神奇秀丽、高大巍峨;五、六句是细望泰山,写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涤荡六句是细望泰山,写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涤荡着诗人的心胸,诗人目不转睛地望着飞鸟入林,着诗人的心胸,诗人目不转睛地望着飞鸟入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最后两句既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最后两句既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和气概,又饱含人生哲理:只有不畏的雄心和气概,又饱含人生哲理: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才能登高望远,俯视群山。艰险、敢于攀登,才能登高望远,俯视群山。这样,诗歌便景、情、理融为一体,和
19、谐自这样,诗歌便景、情、理融为一体,和谐自然,发人深省。然,发人深省。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写远望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泰山的整体形象)(写(写近望近望泰山的秀丽高大)泰山的秀丽高大)(写(写细望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层云升腾,涤荡心胸;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飞鸟归山,映入眼帘。(写(写极望极望泰山风景,抒发理想)泰山风景,抒发理想)结结构构梳梳理理望岳望岳不畏艰难不畏艰难敢于攀登敢于攀登写景写景远望远望 巍峨高大巍峨高大近望近望 神奇秀丽神奇秀丽抒情抒情细望细望 心胸震荡
20、心胸震荡愿望愿望 勇攀绝顶勇攀绝顶 这首诗抓住题目中的这首诗抓住题目中的“望望”字,通过描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主主题题概概括括写写作作借借鉴鉴 1.1.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全诗没有一全诗没有一个个“望望”字,但句句写向字,但句句写向“岳岳”而望。距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并由望离是自远而近,并由
21、望“岳岳”联想到将来联想到将来的登的登“岳岳”,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构思巧妙,层次分明。2.2.由远而近,虚实结合。由远而近,虚实结合。全诗紧扣全诗紧扣“望望”字展开,前三联写实景,最后一联写想象中字展开,前三联写实景,最后一联写想象中的景象。首联写远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绵延的景象。首联写远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绵延不断、雄伟壮阔的气势。不断、雄伟壮阔的气势。颔联写近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颔联写近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写凝望所见,写出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写凝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震撼力。尾联想象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震撼力。尾联想象俯瞰群山,表现了诗人不怕困
22、难、敢于攀俯瞰群山,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豪迈气概。登的豪迈气概。登飞来峰王安石 1.1.了解诗人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背诵了解诗人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背诵并默写本诗。并默写本诗。(重点)(重点)2.2.整体感知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整体感知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人的志向,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志向,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难点)(难点)学学习习目目标标3.3.领悟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树领悟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不畏艰难、为之奋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不畏艰难、为之奋斗的精神。斗的精神。(重点)(重点)课课题题解解读读 “登登”是是“攀
23、登攀登”之意。飞来峰,即之意。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塔山”,古代传说此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标题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标题表明了诗人的所行、所见。表明了诗人的所行、所见。作作者者简简介介 王安石王安石(1021102110861086),字),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代表作品有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泊船瓜洲泊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