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骨骼肌机能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运动生理-骨骼肌机能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生理 骨骼肌 机能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的结构 第四节第四节 骨骼肌特性骨骼肌特性第三节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过程肌纤维的收缩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第七节第七节 肌电的研究与应用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五节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骨骼肌收缩第六节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第一节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的结构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二、肌管系统二、肌管系统三、肌丝的分子组成三、肌丝的分子组成第一节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的结构 肌细胞肌细胞(又称又称肌纤维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成人肌纤维直径约构和功能单位。成
2、人肌纤维直径约6060微微米,长度为数毫米到数十厘米。米,长度为数毫米到数十厘米。每条肌纤维外面包有一层薄的结缔组每条肌纤维外面包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膜,称为织膜,称为肌内膜肌内膜。许多肌纤维排列成。许多肌纤维排列成束束(即即肌束肌束),表面被,表面被肌束膜肌束膜包绕。许多包绕。许多肌束聚集在一起构成一块肌肉,外面包肌束聚集在一起构成一块肌肉,外面包以结缔组织膜,称为以结缔组织膜,称为肌外膜肌外膜。第一节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的结构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二、肌管系统二、肌管系统三、肌丝的分子组成三、肌丝的分子组成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骨
3、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 l每个肌细胞含有数百至数千条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的直径约14微米,纵贯肌细胞全长。每条肌原纤维的全长都由暗带(A带)和明带(I带)呈交替规则排列,在显微镜下呈现有规律的横纹排列,故骨骼肌也称横纹肌。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实际上由于粗肌丝的存在而形成了A带。细肌丝连接于Z线,纵贯I带全长,并伸入A带部位,与粗肌丝交错对插。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空间排列示意图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空间排列示意图 二、肌管系统二、肌管系统l横小管系统横小管系统是肌细胞是肌细胞膜从表面横向伸入肌膜从表面横向伸入肌纤维内部的膜小
4、管系纤维内部的膜小管系统。统。l纵小管系统纵小管系统即肌质网即肌质网系统系统 。l肌质网在接近横小管肌质网在接近横小管处形成特殊的膨大,处形成特殊的膨大,称为称为终池终池 。l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复两侧的终末池构成复合体,称为合体,称为三联管结三联管结构。构。肌管系统结构示意图肌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三、肌丝的分子组成三、肌丝的分子组成细肌丝与粗肌丝结构示意图细肌丝与粗肌丝结构示意图 粗肌丝粗肌丝:由肌球或称肌凝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能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具有ATP酶的作用,与结合位点结合后,分解ATP提供横桥扭动(肌丝滑行)和作功的能量。
5、和作功的能量。细肌丝细肌丝: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lCa+Ca+通过和肌钙蛋白结合,诱发横桥和肌动蛋通过和肌钙蛋白结合,诱发横桥和肌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图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图 l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亚单位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亚单位I I、亚单位、亚单位T T和亚单位和亚单位C C分别对肌动蛋白、原肌分别对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球蛋白和CaCa+。第二节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二、动
6、作电位二、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五、肌五、肌 电电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l(一一)静息电位的概念静息电位的概念 l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称为静息电位 。(甲)当(甲)当A A、B B电极都位于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外无电位差证明膜外无电位差。(乙)当(乙)当A A电极位于细胞电极位于细胞膜外,膜外,B B电极插入膜内时,电极插入膜内时,有电位改变,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证明膜内、外间有电位差外间有电位差。(丙)当(丙)
7、当A A、B B电极都位于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内无电位差证明膜内无电位差。静息电位证明实验:静息电位证明实验:4.4.与与RPRP相相关的概念:关的概念: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外存在的电位差。膜电位膜电位: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为膜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为膜电位(电位(membrane potentialmembrane potential)。)。习惯叫法习惯叫法:因膜内电位低于膜外,习惯上因膜内电位低于膜外,习惯上RPRP指的指的是膜内负电位。是膜内负电位。RP
8、RP值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为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为-7070-90mV-90mV,红细胞约为,红细胞约为-10mV-10mV左右。左右。RPRP值描述值描述:RP RP膜内负电位膜内负电位(-70-90mV)=(-70-90mV)=超极化超极化 RPRP膜内负电位膜内负电位(-70-50mV)=(-70-50mV)=去极化去极化(二二)静息电位产生原理静息电位产生原理用用“离子学说离子学说”来解释来解释 :l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l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9、。l通透性:通透性:K K+ClCl-NaNa+A A-l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 K+的通透性大,的通透性大,而对而对NaNa+的通透性较小,的通透性较小,K K+向细胞外流动。向细胞外流动。造成造成细胞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l随着随着K 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 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 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 K+外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流的电场力相等时,时,K K+的净移动量就
10、会等于零。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这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 K+由细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静息电位称为K 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 K+ClCl-NaNa+A A-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 K+的通透性大的通透性大 K K+膜外电位膜外电位(正电场正电场)膜外为正、膜内为
11、负的极化状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RP结论结论:RPRP的产生主要是的产生主要是K 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向膜外扩散的结果。RP=KRP=K+的平衡电位的平衡电位第二节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五、肌五、肌 电电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l(一一)动作电位的概念动作电位的概念l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
12、作电位动作电位 。APAP实验现象实验现象(二二)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1.1.静息相静息相 在静息时细胞处于极化状态。在静息时细胞处于极化状态。2.2.去极相去极相 细胞膜的静息电位由细胞膜的静息电位由-90mv-90mv减小减小到到0mv0mv的过程被称为去极化,去的过程被称为去极化,去极化是膜电位消失的过程;细极化是膜电位消失的过程;细胞膜电位由胞膜电位由0mV0mV转变为外负内正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称为反极化。反极化的的过程称为反极化。反极化的电位幅度称为超电位幅度称为超射。射。3.3.复极相复极相 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很快从顶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很快从顶点点(+30(+30mv
13、mv)快速下降,膜内电位快速下降,膜内电位由正变负,直到接近静息电位由正变负,直到接近静息电位的水平,形成曲线的下降支称的水平,形成曲线的下降支称为复极化时相。所谓复极化是为复极化时相。所谓复极化是指在去极化的前提下膜极化状指在去极化的前提下膜极化状态的恢复。态的恢复。动作电位示意图动作电位示意图abab: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bcbc:动作电的下降支动作电的下降支abcabc:动作电位的锋电位动作电位的锋电位cdcd:动作电应的后电位动作电应的后电位 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l“全或无全或无”现象。现象。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
14、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激加强而增大。l不衰减性传导。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l脉冲式。脉冲式。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定间隔。动作电位的意义:动作电位的意
15、义:AP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三三)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条件条件:膜内外存在膜内外存在 NaNa+差差:NaNa+外外 NaNa+内内 110 110;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APAP模式图模式图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PAP)的产生机制)的产生机制:APAP上升支上升支APAP下降支下降支(三三)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用离子流学说来解释用离子流学说来解释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是不均匀的。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择性。膜
16、受刺激,膜受刺激,NaNa+大量内流,膜大量内流,膜去极化至反极化。去极化至反极化。NaNa+平衡电位,平衡电位,K K+快速外流,快速外流,至静息状态。至静息状态。第二节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五、肌五、肌 电电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l无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以无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以“局部电流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的形式进行传导的。的。l有髓神经纤维外面包裹着一层电阻很高的髓鞘,动作电位只有髓神经纤维外面包裹着一层电阻很高
17、的髓鞘,动作电位只能在没有髓鞘的朗飞氏结处产生能在没有髓鞘的朗飞氏结处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第二节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五、肌五、肌 电电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一一)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接头的结构的结构 又称又称运动终板运动终板。l接头前膜接头前膜 (终板前膜终板前膜)l接头后膜接头后膜 (终极后膜终极后膜)l接头间隙接头间隙 (终板间隙终板间隙)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 兴奋冲动经过运动终板传递过程示意图兴奋冲动经过运
18、动终板传递过程示意图N-M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膜膜CaCa2 2通道开放,膜外通道开放,膜外CaCa2 2向膜内流动向膜内流动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囊泡中的囊泡中的AChACh释放释放(量子释放量子释放)AChACh与终板膜上的与终板膜上的N N2 2受体结合,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终板膜对终板膜对NaNa、K K (尤其是尤其是NaNa)通透性通透性第二节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四、细胞
19、间的兴奋传递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五、肌五、肌 电电l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肌电图。电图。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电极一类是针电极,另一类是表面电极另一类是表面电极。1.1.针电极针电极2.2.表面电极表面电极l轻度用力时用针电极轻度用力时用针电极从从2
20、020个不同部位记录个不同部位记录到的正常人肱二头肌到的正常人肱二头肌的运动单位电位的运动单位电位 不同程度收缩时骨骼肌肌电不同程度收缩时骨骼肌肌电图(表面电极引导)图(表面电极引导)一、肌丝滑行学说一、肌丝滑行学说 骨骼肌收缩示意图 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肌丝滑行原理示意图肌丝滑行原理示意图 1.1.兴奋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 三个主要步骤:三个主要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肌膜电兴奋的传导:指肌膜产生指肌膜产生APAP后后,AP,AP由横管系由横管系统迅速传向肌细胞深处,到达三联管和肌节附近。统迅速传向肌细胞深处,到达三联管和肌节附近。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三联管处的信
21、息传递:(尚不很清楚)(尚不很清楚)肌浆网(纵管系统)中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Ca2+2+的释放的释放:指终池膜上指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Ca2+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CaCa2+2+是兴奋是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物收缩耦联的耦联物按任意键飞入横桥摆动动画肌节缩短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肌细胞收缩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横桥摆动横桥摆动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分解分解ATPATP释放能量释放能量原肌球蛋白位移,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暴露
22、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CaCa2 2+与肌钙蛋白结合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肌钙蛋白的构型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终池内的CaCa2 2+进入肌浆进入肌浆2.2.肌丝滑行肌丝滑行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N N末梢对末梢对CaCa2+2+通透性增加通透性增加 CaCa2+2+内流入内流入N N末梢内末梢内接头前膜内囊泡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AChACh释放入接头间隙释放入接头间隙 ACh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受体构型改变受体构型改变终板膜对终板膜对NaNa+、K K+(尤其尤其NaNa+)的通透性增加的通
23、透性增加产生终板电位产生终板电位(EPP)EPP)EPPEPP引起肌膜引起肌膜APAP肌膜肌膜AP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终池内CaCa2+2+进入肌浆进入肌浆CaCa2+2+与肌钙蛋白结合与肌钙蛋白结合 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激活ATPATP酶作用酶作用,分解分解ATPATP横桥摆动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肌细胞收缩小结
24、:小结:骨骼肌收缩全过程骨骼肌收缩全过程1.1.兴奋传递兴奋传递 2.2.兴奋兴奋-收缩(肌丝滑行)耦联收缩(肌丝滑行)耦联四、骨骼肌舒张机制四、骨骼肌舒张机制兴奋兴奋-收缩耦联后收缩耦联后肌膜电位复极化肌膜电位复极化终池膜对终池膜对Ca2+通透性通透性肌浆网肌浆网膜膜Ca2+泵激活泵激活肌浆网肌浆网膜膜Ca2+Ca2+与肌钙蛋白解离与肌钙蛋白解离原肌凝蛋白复盖的原肌凝蛋白复盖的横桥结合位点横桥结合位点骨骼肌舒张骨骼肌舒张l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l伸展性:伸展性: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这种特性。时可被拉长,这种特性。l弹性:弹性:而当
25、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而当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长度又可恢复,这种特性。长度又可恢复,这种特性。l粘滞性:粘滞性: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所产生的。作用所产生的。l可见骨骼肌不是一个完整的弹性体,而可见骨骼肌不是一个完整的弹性体,而是一个粘弹性体。是一个粘弹性体。l1.1.生理特性生理特性l兴奋性兴奋性l传导性传导性l收缩性收缩性l2.2.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l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l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的作用时间 l刺激强度变化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