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系统 设计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促进制造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机械化机械力机械力人力人力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机电一体化(机械+微电子微电子+软件)软件)电脑电脑人脑(繁琐、重复性、无创造性的)人脑(繁琐、重复性、无创造性的)药厂自动生产线 柔性自动装配线 数控铣床 加工中心 柔性制造系统一、机电一体化技术 1、机电一体化技术涵义 2、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3、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1.机电一体化技术涵义 机电一体化 Mechatronics (mechanis lectronics)机电一体化三要素:机电一体化三要素:机械
2、系统(机构)是基础 微电子(微处理器CPU)是核心 软件是系统控制中心机电一体化的特征:有机械机构、有CPU、有软件 (有微机、单片机、PLC等)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及其功能 1 计算机(微机)控制功能 2 执行元件 操作功能 3 机构 构造功能 4 传感器 检测功能 5 动力源 动力功能2、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驱动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驱动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学科的技术融合在一起,紧密结合在一起。3、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 机械系统 微电子处理系统 传感检测系统 执行元件系统 动
3、力源二、机电一体化促进制造业的现代化 柔性制造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并行工程 虚拟设计、制造敏捷制造敏捷制造 网络合作设计制造在制造业向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在制造业向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加工中心 刀具库、夹具库 机器人 自动小车 立体仓库(原料库、成品库)软性制造系统:软性制造系统:又称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集成化的全局效应更为明显。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项作业都已有了其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如:(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3)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4)计算机辅助测试(CAT)(5)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
4、AQ)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就是将技术上的各个单项信息处理和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如MRP-等)集成在一起,将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的有关功能,包括设计、制造、管理、市场等的信息处理全部予以集成。其关键是建立统一的全局产品数据模型和数据管理及共享的机制,以保证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刻以正确的方式传到所需的地方。u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king System,简称CIMS)1、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
5、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2、敏捷制造(、敏捷制造(AM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3、虚拟制造(、虚拟制造(VMVirtual Manufacturing)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
6、前就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4、并行工程(、并行工程(CEConcurrent Engineering)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它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并行工程的发展为虚拟制造技术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虚拟制造技术将是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并行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虚拟制造技术。平行工程 计划 开发 设计 制造 包装 销售 设计设计工艺工艺制造制造销售销售服务服务开发产品指令开发
7、产品指令产品产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是支持“并行工程”,即力图使那些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服务的专家尽早地并行工作,从而使全局优化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1、以、以“数字化数字化”为发展核心为发展核心 信息精确,信息安全,信息容量大。包含了三大部分: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信息精确,信息安全,信息容量大。包含了三大部分: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和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制造,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和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造。2、以、以“精密化精密化”将成为发展的关键将成为发展的关键 所谓所谓“精密化精密化”,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精密加工,一方面是指
8、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精密加工,细微加工,纳米加工等等。细微加工,纳米加工等等。3、突出、突出“极端条件极端条件”,是发展的焦点,是发展的焦点 “极极”就是极端条件在高温、高压、高湿、强磁场、强腐蚀等等条件下工作就是极端条件在高温、高压、高湿、强磁场、强腐蚀等等条件下工作的,或有高硬度、大弹性等等要求的,或形体上极大、极小、极厚、极薄、奇形的,或有高硬度、大弹性等等要求的,或形体上极大、极小、极厚、极薄、奇形怪状的。怪状的。4、以、以“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为发展前提技术为发展前提 “自动化自动化”从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自动辨识等发展到自学习、从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自
9、动辨识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5、以、以“成化集成化集”为发展的方法为发展的方法 “集成化集成化”,一是技术的集成,二是管理的集成,三是技术与管理的集成。,一是技术的集成,二是管理的集成,三是技术与管理的集成。6、以、以“网络化网络化”为发展道路为发展道路 利用网络,进行产品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等活动。利用网络,进行产品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等活动。7、“智能化智能化”是是CIMS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
10、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8、“绿色绿色”是是CIMS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绿色”是从环境保护领域中引用来的。制造业的产品从构思开始,到设计、是从环境保护领域中引用来的。制造业的产品从构思开始,到设计、制造、销售、使用与维修,直到回收、再制造等各阶段,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制造、销售、使用与维修,直到回收、再制造等各阶段,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求。9、CIMS的标准化的标准化 在制造业向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技
11、术已迫在制造业向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技术已迫在眉睫。在眉睫。数控技术 1 数控机床要解决的问题 2 数控机床 NC、CNC 专用数控箱的数控机床 微机平台的数控机床 六轴数控 加工中心(铣削中心、车削中心)1、两轴联动-加工平面曲线 2、三轴联动-加工空间曲线 3、六轴以上联动-加工任意曲面数控设备 除了制造业的数控设备外:1 焊接设备 2激光切割机(刻字机)3数控雕刻机 4数控绕线机 5数控鞋楦机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行工程并行工程虚拟设计虚拟设计快速响应快速响应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反求
12、设计反求设计网络合作设计网络合作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步骤:1明确任务明确任务 2调研调研 3方案拟定(设计)方案拟定(设计)4机械部件设计机械部件设计 5电气控制硬件设计电气控制硬件设计 6控制软件设计控制软件设计 7组织生产、调试组织生产、调试 8改进设计改进设计 9整理资料整理资料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特点)要求 1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2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3最佳传动比,减少系统等效转动惯量,提高加速性能。4缩小反向死区。5高刚度的支承和架体,系统小型化、高速、高可靠性。2第二章 机械系统部件设计 传动部件及其功能要求 丝杠传动部件 滚珠丝杠传动部件 齿轮传动部
13、件 柔性传动部件2.1 传动部件选择与设计传动机构的作用传递动力(扭矩)传递动力(扭矩)传递运动(动作)传递运动(动作)传递速度(转速)传递速度(转速)1 1按摩擦类型分按摩擦类型分 滑动摩擦机构和滚动摩擦机构滑动摩擦机构和滚动摩擦机构滑动丝杠螺母机构滑动丝杠螺母机构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自锁功能,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自锁功能,但其摩擦阻力矩大、传动效率低其摩擦阻力矩大、传动效率低(3040)。滚珠丝杠螺母机构滚珠丝杠螺母机构 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但其最大优点是摩擦阻力矩小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但其最大优点是摩擦阻力矩小、传动效率高、传动效率高(9298),
14、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广,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泛应用。2.1.2 丝杠螺母机构传动机构形式丝杠螺母机构传动机构形式作用:主要用来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或作用:主要用来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将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212丝杠螺母机构基本传动形式 1)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 该传动形式因螺母本身起着支承作用,消除了丝杆轴承可能产生的附加轴向窜动,结构较简单,可获得较高的传动精度。但其轴向尺寸不易太长,刚性较差。因此只适用于行程较小的场 2)丝杆转动、螺母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 该传动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的转动,故需导向装置
15、。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丝杆刚性较好。适用于工作行程较大的场合。3)螺母转动、丝杆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 该传动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移动和丝杆的转动,由于结构较复杂且占用轴向空间较大,故应用较少。4)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 该传动方式结构简单、紧凑,但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极不方便,故很少应用 差动传动方式 2.1.3 滚珠丝杠传动部件 1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滚珠丝杠副的结构 丝杆、螺母、滚珠和反向器(滚珠循环反向装置)特点: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16、命长等优点。不能自锁,具有传动的可逆不能自锁,具有传动的可逆性,在用作升降传动机构时,性,在用作升降传动机构时,需要采取制动措施需要采取制动措施 2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1)螺纹滚道截面(法向)的形状(2)滚珠的循环方式 内循环内循环 和和 外循环外循环 内循环方式的滚珠在循环过 程中始终与丝杆表面保持接 触。内循环方式的优点是滚珠循环的回路短、流畅性好、效率高、螺母的径向尺寸也较小。其不足是反向器加工困难、装配调整也不方便外循环有以下三种形式:1)螺旋槽式螺旋槽式2)插管式插管式3)端盖式端盖式 螺旋槽 插管式 端盖式1)螺旋槽式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工艺简单、径向尺
17、寸小、易于制造。但是挡珠器刚性差、易磨损。2)插管式插管式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是径向尺寸较大,插管式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是径向尺寸较大,弯管端部用作挡珠器比较容易磨损。弯管端部用作挡珠器比较容易磨损。3)端盖式 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但滚道吻接和弯曲处圆角不易准确制作而影响其性能,故应用较少。3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 公称直径d0 基本导程l0 行程l 丝杆螺纹全长ls 滚珠的工作圈(或列)数和工作滚珠的数量N4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等级及标注方法 精度等级根据JBT 316221982标准,对滚珠丝杠副的精度分成C、D、E、F、G、H六个等级,最高精度为C级,最低精度为H级 JBT 3
18、16221991为1、2、3、4、5、7、10共七个等级,最高级为1级,最低级为10级。滚珠丝杠副精度等级的导程误差(JBT 316221982)导程精度选择检验项目2)标注方法5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2)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3)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4)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5)单螺母变位导程自顶紧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6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 1)单推一单推式 2)双推一双推式 3)双推一简支式 4)双推一自由式1)单推一单推式止推轴承分别装在滚珠丝杠的两端并施加预紧止推轴承分别装在滚珠丝杠的两端并施加预紧力。其特点是轴向刚度较高,预拉伸安装时,力。其特
19、点是轴向刚度较高,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一双推式低。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一双推式低。2)双推一双推式两端分别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并施加两端分别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并施加预紧力,其轴向刚度最高。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预紧力,其轴向刚度最高。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随温度的升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随温度的升高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端支承的预紧力不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端支承的预紧力不对称。对称。3)双推一简支式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另一端仅安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
20、组合,另一端仅安装深沟球轴承,其轴向刚度较低,使用时应注意减少装深沟球轴承,其轴向刚度较低,使用时应注意减少丝杠热变形的影响。双推端可预拉伸安装,预紧力小丝杠热变形的影响。双推端可预拉伸安装,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高,适用于中速、传动精度较高的长丝,轴承寿命较高,适用于中速、传动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杠传动系统。4)双推一自由式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另一端悬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另一端悬空呈自由状态,故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空呈自由状态,故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各支承方式特性比较各
21、支承方式特性比较方式方式刚度刚度精度精度轴承寿命轴承寿命适用适用 单单-单单224刚度特高刚度特高双双-双双113高精度、高刚高精度、高刚度、高速度、高速双双-简简332中速、长行程、中速、长行程、高精度高精度双双-自自441低速、低速、轴承的组合安装支承 制动装置超超越越离离合合器器7滚珠丝杠副的密封与润滑 防尘密封圈或防护套密封 作用: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丝杠 形式:接触式 非接触式 润滑 作用:提高耐磨性、传动效率、维持传动精度、延长使用。方式:脂润滑 油润滑 8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1)结构选择 润滑 防尘 间隙 预紧 (2)结构尺寸 公称直径 与强度与强度 刚度刚度 有关有关 基本导程
22、 大大 承载能力强、移动速度大;承载能力强、移动速度大;小小 传动精度高传动精度高 螺纹长度 长长/径比径比30 (3)选择的步骤选择的步骤 1)承载能力)承载能力 2)压杆稳定性)压杆稳定性 3)刚度验算)刚度验算 4)速度计算)速度计算 n 丝杠转速丝杠转速 v 移动速度移动速度060nv 060tna2.1.2 齿轮减速器齿轮减速器 作用:扭矩、转速和转向的变换 1 齿轮传动形式齿轮传动形式 2 最佳传动比的确定最佳传动比的确定令:得i最大值:1)重量最轻原则 等齿宽等模数:其他:2)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四级为例:最末级i4取大些,最后一个齿轮的精度取高些。3)转动惯量最小原则等效惯量
23、:因为:所以得:因此:得:同样方法得:等齿宽等模数 其他:实际:先小后大 原则的运用:(1)对于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的齿轮传动系统,可用重量最轻原则重量最轻原则。(2)要求运动平稳、起停频繁和动态特性好的齿轮传动系统,可用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和总转角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和总转角误差最小原则。误差最小原则。(3)对于要求传动精度高的齿轮传动系统,可用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4)要求降低振动和噪音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各级传动比采用不可约的比数。采用不可约的比数。(5)大传动比系统可采用行星轮系或谐波齿轮采用行星轮系或谐波齿轮传动。传动。3谐波齿轮传动谐波齿轮传动 1)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24、谐波齿轮结构谐波齿轮减速器 2)传动比)传动比 得:得:(1)(2)0r0g(3)谐波齿轮的选型 标注:实例1:i=80,电机 n=1500,P=450w 选XB100 选n=3000rpm的电机 选XB80 必须通过用转矩计算(传递的功率与转速有关)扭矩计算实例.87N260150013.32450输入TN3.2298087.280输入输出TTN43.160300013.32450输入TNTT6.1148043.180输入输出(4)轮系传动(4)齿轮间隙调整 圆柱齿轮 偏心套法 轴向垫片法 双片薄齿轮错齿法 斜齿轮 同步带传动 钢带传动 钢丝传动小结 传动部件:丝杠螺母传动部件 1 滑动摩擦
25、、滚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2 四种传动结构形式四种传动结构形式 3 滚珠丝杠传动设计滚珠丝杠传动设计(1)滚珠丝杠副的结构滚珠丝杠副的结构 (2)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 (3)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 (4)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等级及标注方法)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等级及标注方法(5)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 (6 6)滚珠丝)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杠副支承方式 (7)滚珠丝杠副的密封与润滑)滚珠丝杠副的密封与润滑(8)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结构选择、结构结构选择、结构尺寸、设计计算(承载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