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65直线的方程与性质.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65直线的方程与性质.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讲义 专题 65 直线 方程 性质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微专题 65 直线的方程与性质 一、基础知识: (一)直线的要素与方程: 1、倾斜角:若直线l与x轴相交,则以x轴正方向为始边,绕交点逆时针旋转直至与l重合所 成的角称为直线l的倾斜角,通常用, , , 表示 (1)若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 ,则倾斜角为0 (2)倾斜角的取值范围0, 2、斜率: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的正切值称为直线的斜率,记为tank (1)当 2 时,斜率不存在;所以竖直线是不存在斜率的 (2)所有的直线均有倾斜角,但是不是所有的直线均有斜率 (3)斜率与倾斜角都是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但就其应用范围,斜率适用的范围更广(与直 线方程相联系) (4)k越大,直线越陡峭 (5
2、)斜率k的求法:已知直线上任意两点 1122 ,A x yB x y,则 21 21 yy k xx ,即直线的 斜率是确定的,与所取的点无关。 3、截距:若直线l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0 , 0,ab,则称, a b分别为直线l的横截距,纵截距 (1)截距:可视为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简记形式,其取值可正,可负,可 0(不要顾名思义 误认为与“距离”相关) (2)横纵截距均为 0 的直线为过原点的非水平非竖直直线 4、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首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已知直线上 一点与直线的方向(即斜率) ,另一种是已知两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方程的形式与 这两种方法有关
3、 (1)一点一方向: 点斜式:已知直线l的斜率k,直线上一点 00 ,P x y,则直线l的方程为: 00 yyk xx 证明:设直线l上任意一点,Q x y,根据斜率计算公式可得: 0 0 yy k xx ,所以直线上的每 一点都应满足: 00 yyk xx,即为直线方程 斜截式:已知直线l的斜率k,纵截距b,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b 证明:由纵截距为b可得直线与y轴交点为0,b,从而利用点斜式得:0ybk x 化简可得:ykxb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式:已知直线l上的两点 1122 ,A x yB x y,则直线l的方程为: 22 1212 yyxx yyxx 截距式:若直线l
4、的横纵截距分别为,0a b ab ,则直线l的方程为:1 xy ab 证明:从已知截距可得:直线上两点 ,0 , 0,ab,所以 0 0 bb k aa :01 bxy l ybxbxayab aab 一般式:由前几类直线方程可知:直线方程通常由, x y的一次项与常数项构成,所以可将 直线的通式写为:0AxByC(,A B不同时为 0) ,此形式称为直线的一般式 一般式方程的作用:可作为直线方程的最终结果 可用于判定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与平行线间距离公式需要用直线的一般式 5、五种直线形式所不能表示的直线: (1)点斜式,斜截式:与斜率相关,所以无法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即竖
5、直线) (2)截距式: 截距不全的直线:水平线,竖直线 截距为 0 的直线:过原点的直线 6、求曲线(或直线)方程的方法:在已知曲线类型的前提下,求曲线(或直线)方程的思路 通常有两种: (1)直接法:寻找决定曲线方程的要素,然后直接写出方程,例如在直线中,若用直接法则 需找到两个点,或者一点一斜率 (2)间接法:若题目条件与所求要素联系不紧密,则考虑先利用待定系数法设出曲线方程, 然后再利用条件解出参数的值(通常条件的个数与所求参数的个数一致) (二)直线位置关系: 1、在解析几何中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包含垂直) ,重合 如果题目中提到“两条直线” ,则不存在重合的情况,如果只
6、是 12 , l l,则要考虑重合的情 况。 2、直线平行的条件 (1)斜截式方程:设直线 111222 :,:lyk xb lyk xb 121212 ,kk bbll 若直线 12 , l l的斜率存在,则 1212 llkk (2)一般式方程:设 11112222 :0,:0lAxB yClA xB yC,则 当 111 222 ABC ABC 时, 1 l 2 l 1221 ABA B,且 1221 ACAC和 1221 BCB C中至少一个成立,则 1 l 2 l(此条件适用于 所有直线) 3、直线垂直的条件: (1)斜截式方程:设直线 111222 :,:lyk xb lyk xb
7、,则 1212 1llkk (2)一般式方程:设 11112222 :0,:0lAxB yClA xB yC,则: 121212 0AABBll 4、一般式方程平行与垂直判定的规律: 可选择与一般式方程0AxByC对应的向量:,aA B,即有: 11111112222222 :0,:0,lAxB yCaA BlA xB yCaA B,从而 12 ,a a 的关系即可代表 12 , l l的关系,例如: 12211212 ABA Baall(注意验证是否会出现重合的情况) 1212121212 00AABBa aaall (三)距离问题: 1、两点间距离公式:设 1122 ,A x yB x y
8、,则 22 1212 ABxxyy 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设 00 , :0P x yl AxByC 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 00 22 P l AxByC d AB 3、平行线间的距离: 1122 :0,:0lAxByClAxByC 则 12 , l l的距离为 12 22 CC d AB (四)对称问题 1、中心对称: (1)几何特点:若 , A A关于O点中心对称,则O为线段 AA的中点 (2)解析特征:设 00 ,A x y,,O a b,则与A点关于O点中心对称的点 ,A x y满足: 0 0 00 2 2 2 2 xx a xax yyyby b 2、轴对称 (1)几何特点:若若 ,
9、 A A关于直线l轴对称,则l为线段 AA的中垂线,即 AAl,且 AA 的中点在l上 (2)解析特征:设 00 ,A x y,: lykxb,则与A点关于l轴对称的点 ,A x y满足: 0 0 00 1 22 AA yy k xxk yyxx kb ,解出 ,A x y即可 (3)求轴对称的直线:设对称轴为直线l,直线 1 l关于l的对称直线为 1 l 若 1 ll,则 1 l 1 l,且 1 l到对称轴的距离与l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若 1 l与l相交于P ,则取 1 l上一点A,求出关于l的对称点 A,则 AP即为对称直线 1 l (五)直线系方程:满足某种特征的一类直线组成的集合称为直
10、线系,直线系的方程通常含 有参数(以参数的不同取值确定直线) 1、平行线系:集合中的直线呈两两平行关系参数不会影响斜率的取值 (1) 与直线0AxByC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0AxBym(m为参数, 且mC) (2)与直线0AxByC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0BxAym(m为参数) 2、过定点的直线: (1)若参数的取值影响直线的斜率,则可寻找该直线是否围绕一个定点旋转:即把含参数的 项划为一组并提取参数,只需让参数所乘的因式为 0 即可 (2)已知 11112222 :0,:0lAxB yClA xB yC( 1 l与 2 l不重合) ,则过 12 , l l交点的直 线系方程为: 1211122
11、2 00llAxB yCA xB yC(该直线无法表示 2 l) 3、直线系方程的用途:主要是在求直线方程时可充分利用平行,垂直或过定点的条件,将直 线设为只含一个参数的方程,从而在思路上就可围绕如何求参数配置资源,寻找条件解出参 数,即可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二、典型例题: 例 1:直线sin20xy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0, B 3 0, 44 C0, 4 D0, 42 思路:要求倾斜角(设为) ,可将直线转化为斜截式得:sin2yx ,所以 ,即tan1,1 ,结合正切的定义以及倾斜角的范围可得: 3 0, 44 答案:B 小炼有话说:一是要注意由正切值求角时,通过图像判断更为稳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