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54数列求和(含通项公式与求和习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54数列求和(含通项公式与求和习题.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讲义 专题 54 数列 求和 含通项 公式 习题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微专题 54 数列求和问题 数列求和问题是高考数列中的一个易考类型, 在已知通项公式的前提下, 要通过观察通 项公式(或者项)的特点决定选择哪种方法进行求和。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辨析能力。所 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抓住每种求和方法相对应的通项公式特点,并在练习中熟悉解法 一、基础知识: 1、根据通项公式的特点求和: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1 1 22 pq n n aa aa Snn pqn 1 1 2 n n n Sa nd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 1 1 ,1 1 ,1 n n aq q S q a n q (3)错位相减法: 通项公式特点:通项公式特点: n a 等差等比, 比如
2、2n n an, 其中n代表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关 于n的一次函数) ,2n代表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关于n的指数型函数) ,那么便可以 使用错位相减法 方法详解:方法详解:以21 2n n an为例,设其前n项和为 n S 先将 n S写成n项和的形式 12 1 23 221 2n n Sn 两边同时乘以等比部分的公比,得到一个新的等式,与原等式上下排列 12 1 23 221 2n n Sn 231 21 23 223 221 2 nn n Snn ,发现乘完公比后,对比原 式项的次数,新等式的每项向后挪了一位。 然后两式相减: 1231 1 22 222212 nn n Sn 除
3、了首项与末项,中 间部分呈等比数列求和特点,代入公式求和,再解出 n S即可 1231 1 22 222212 nn n Sn 1 1 4 21 22212 21 n n n 1 3226 n n 所以 1 23 26 n n Sn 对“错位相减法”的深层理解:对“错位相减法”的深层理解:通项公式的特点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作用? 通过解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 等比的部分使得每项的次数逐次递增, 才保证在两边同乘公比 时实现了“错位”的效果。而等差的部分错位部分“相减”后保持系数一致(其系数即为等 差部分的公差) ,从而可圈在一起进行等比数列求和。体会到“错位”与“相减”所需要的 条件
4、,则可以让我们更灵活的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数列求和 (4)裂项相消: 通项公式特点:通项公式特点: n a的表达式能够拆成形如 n af nf nk的形式(=1,2,k) ,从 而在求和时可以进行相邻项(或相隔几项)的相消。从而结果只存在有限几项,达到求和目 的。其中通项公式为分式和根式的居多 方法详解:方法详解:以 1 2 n a n n 为例 裂项:考虑 11 11 222 n a n nnn (这里 1 f n n ) ,在裂项的过程中把握两 点:一是所裂两项要具备“依序同构”的特点,比如这里的 11 , 1n n 结构相同,且分母为相 邻的两个数;二是可以先裂再调:先大胆的将分式裂成两项的
5、差,在将结果通分求和与原式 进行比较并调整(调整系数) ,比如本题中 112 22nnn n ,在调整系数使之符合通 项公式即可 求和:设 n a前n项和为 n S 11111111 1 2324352 n S nn ,求和的关键在于确定剩下的项。通过 观察可发现正项中 1 1, 2 没有消去,负项中 11 , 12nn 没有消去。 所以 1111323 1 22124212 n n S nnnn 一般来说,裂开的2n项中有n个正项,n个负项,且由于消项的过程中是成对消掉。所以 保留项中正负的个数应该相同。 (5)分类求和:如果通项公式是前几种可求和形式的和与差,那么在求和时可将通项公式的 项
6、分成这几部分分别求和后,再将结果进行相加。 例:61118231 n Sn 可知通项公式为231 n n an, 那么在求和的过程中可拆成 3 部分:2 ,3 ,1 n n分别求和后 再相加 12 2 21 1 2223 123 212 n n n n n Snnn 12 35 22 22 n nn 2、根据项的特点求和: 如果数列无法求出通项公式, 或者无法从通项公式特点入手求和, 那么可以考虑观察数 列中的项,通过合理的分组合理的分组进行求和 (1)利用周期性求和:如果一个数列的项按某个周期循环往复,则在求和时可将一个周期 内的项归为一组求和,再统计前n项和中含多少个周期即可 (2)通项公
7、式为分段函数(或含有1 n ,多为奇偶分段。若每段的通项公式均可求和, 则可以考虑奇数项一组,偶数项一组分别求和,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序数的间隔(等差等比 求和时会影响公差公比) ,二是要对项数的奇偶进行分类讨论(可见典型例题) ;若每段的通 项公式无法直接求和,则可以考虑相邻项相加看是否存在规律,便于求和 (3)倒序相加:若数列 n a中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具备规律,在求和时可以考虑两 项为一组求和,如果想避免项数的奇偶讨论,可以采取倒序相加的特点,即: 12nn Saaa 11nnn Saaa 两式相加可得: 12111 2 nnnnn Saaaaaan aa 1 2 n n n aa
8、S 二、典型例题 例 1:已知函数 2 1 1 f x x ,求: 111 122015 201520142 ffffff 思路:观察可发现头尾的自变量互为倒数,所以考虑其函数值的和是否具备特点。即 1 1f xf x ,所以考虑第n个与倒数第n个放在一起求和,可用倒序相加法 解: 2 222 2 1111 1 1 111 1 x f xf xxxx x 111 122015 201520142 Sffffff 11 2015201421 22015 Sffffff 111 2201520142015 201520142015 Sffffff 1 4029 4029 2 S 小炼有话说:此类问
9、题要抓自变量之间的联系,并尝试发现其函数值的和是否有特点(常数 或者与n相关) ,本题求和的项就呈现出倒数关系。另外在求和过程中倒序相加的方法可以 有效地避免项数的奇偶讨论。 例 2:设数列 n a满足 11 2,3 4n nn aaanN (1)求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 (2 2)令)令 nn bna,求数列求数列 n b的前的前n项和项和 n S 解: (1) 1 3 4n nn aa 1 1 3 4n nn aa 2 12 3 4n nn aa 21 3 4aa 1 21 1 12 41 3 43 43 444 41 n nn n aa 42 n n a (2)思路:由(1)可得:42
10、n n bn,尽管整个通项公式不符合任何一种求和特征, 但可以拆成 42 n n ,在求和的过程中分成三组分别求和,再汇总到一起。 解:42 n nn bnan 12 124442 n n Snn 2 4 41 134 241 24123 n n n nnn n 例 3:已知数列 n a满足 121111 1,2,2, nnnnnn aaaa aaaannN ,且对 于 1 ,1 nn nNa a ,设 n a的前n项和为 n S,则 2015 S_ 思路:原递推公式 1111nnnnnn aa aaaa 很难再有变化,考虑向后再写一个式子进行 变形。 +12+12nnnnnn a aaaaa
11、 ,两式相减可得: 211 10 nnnn aaa a ,由 1 1 nn a a 可得: 21nn aa , n a为周期是 3 的数列,所以求和时可先求出一个周期中项 的和,再看 2015 S中含多少周期即可。 解: 1111nnnnnn aa aaaa +12+12nnnnnn a aaaaa 得: 12121nnnnnn a aaaaa 211 10 nnnn aaa a 1 1 nn a a 21nn aa n a为周期是 3 的数列 在中令2n 123123 a a aaaa解得: 3 3a 20151234562015 Saaaaaaa 而20153 671 2 20151232
12、014201512 671671 64029Saaaaaaa 答案:4029 例4 : 已 知 n a是 等 差 数 列 , 其 前n项 和 为 n S, n b是 等 比 数 列 , 且 114444 2,27,10ababSb (1)求数列 n a与 n b的通项公式 (2)记)记 * 11 21 , nnnn Ta baba b nN ,求证求证:12210 nnn Tab 解: (1)设 n a的公差为d, n b的公比为q 则 3 4411 27327abadbq 3 4411 104610Sbadbq 即 3 3 23227 86210 dq dq ,解得: 3 2 d q 31,
13、2n nn anb (2)思路:虽然 n T所涉及数列通项公式不是“ nn ab”形式,但观察到 n T中的项具备“等 差等比”的特点,所以考虑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 n T ,再证明等式即可 解: 2 31 23422 2n n Tnn 23+ 1 23123422 2 n n Tnn 231 3123 2222 2 nn n Tn 1 2 4 21 23123 21 n n n 1 0 22 311 2 n n 所证恒等式左边=10 22 31 n n 右边2102 3110 2n nn abn 即左边右边 所以不等式得证 例 5:已知数列 n a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 n S,且 39 5
14、,9aS,数列 nn ba (1)求 n a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求数列 n b的前的前n项和项和 n T 解: (1) 19 95 999 2 aa Sa 5 1a 53 2 53 aa d 3 32211 n aann (2)思路:由(1)可得: 112 ,5 112 211,5 n n n bn nn ,所以在求和时首先要考虑项数 是否大于 5,要进行分类讨论,其次当5n ,求和可分成2组分别求和再汇总 解: 112 ,5 112 211,5 n n n bn nn 当5,nnN时, 21 9112 10 22 n n bbn Tnnnn 当5,nnN时, 156nn Tbbbb 6
15、 1211 255255 22 n bbn nn 2 2 2551050nnn 2 2 10,5 1050,5 n nn n T nnn 例 6: (2014,桐乡市校级期中) :设数列 n a,其前n项和 2 3 n Sn , n b为单调递增的 等比数列, 1 2 3 512bb b , 1133 abab (1)求数列 , n a n b的通项公式 (2 2)若)若 21 n n nn b c bb ,求,求数列数列 n c的前的前n项和项和 n T 解: (1)2n 时, 2 2 1 33163 nnn aSSnnn 1n 时, 11 3aS 符合上式 63 n an n b为等比数列
16、 3 1 2 32 512bb bb 2 8b 设 n b的公比为q,则 2 132 8 ,8 b bbb qq qq 而 3 15a 1133 8 3158ababq q 解得:2q 或 1 2 q n b单调递增 2q 21 2 22 nn n bb (2)思路:由(1)可得: 1 111 22 222121 21 nn n nnnn c ,观察到分母 1 2121 nn 为两项乘积,且具备“依序同构”的特点,所以联想到进行裂项相消,考 虑 1 111 2121 112 212121 2121 21 nn n nnnnnn ,刚好为 n c,所以直接裂 项然后相消求和即可 解: 1 111
17、1 2211 222121 212121 nn n nnnnnn c 1 12231 111111 212121212121 nn nn Tcc 111 111 1 212121 nn 例 7: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 1 1a ,公差0d ,前n项和为 n S (1)若)若 124 ,S S S成等比数列成等比数列,求数列求数列 2 n n a 的前的前n项和项和 n T (2)若)若 1223341 11112015 2016 nn a aa aa aa a 对一切对一切nN 恒成立恒成立,求求d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 (1)思路:先利用已知条件求出 n a的通项公式,然后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解:
18、124 ,S S S成等比数列 2 2 214111 246SSSadaad,代入 1 1a 可得: 2 2 24620dddd 由0d 可得:2d 21 n an 2 111 1321 222 n n Tn 231 11111 132321 22222 nn n Tnn 231 111111 2+21 222222 nn n Tn 1 1 11 1 42 11 221 1 22 1 2 n n n 111 31131 2123 22222 nnn nn 1 323 2 n n Tn (2)思路:虽然不知道 n a的通项公式,但根据其等差数列特征可得: 1nn aad 所以 11 1111 n
展开阅读全文